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

此時,景鯉此時臉色已經恢復正常,但,聽到楚王的詢問卻並沒有說話。

昭雎等待了一下,然後開口道:“大王,修建水渠的時間還是太過漫長了。如今天下征戰不斷,淮水的百姓需要防備齊國,臣以爲不可調到漢水來參加勞役。”

“而如今天下局勢變化無常,即便我們不去攻打其他國家,恐怕其他國家也會來攻打我們楚國。而且,若是年年徵召百姓修建水渠,百姓疲憊不堪,恐怕難堪重負。所以,臣以爲考慮實際情況,恐怕要想修建水渠遠不止十年。”

“故,臣以爲修建水渠時間太長,請大王三思。”

許行聞言立即出言反駁道:“自一百多年前開始,周王以西的地方就只剩下三晉秦楚五個國家,如今百餘年過去了,這塊地方還是有三晉秦楚五個國家,雖然各國強弱異變,但是始終不見那個國家被滅亡,所以說征戰是困難的。”

“司馬說修建水渠太難,難道還會比攻城拔地還難嗎?司馬說修建水渠時間太長,難道還會比滅亡其他國家所需的時間還長嗎?”

“再說了,論修建水渠,楚國先賢修建芍陂等一系列的工程,可比現在難多了,當年先君莊王全力支持先賢孫叔敖修建水渠,難道會影響莊王爭霸天下嗎?”

“不,事實的情況正好相反,正是因爲大量水渠的修建,孫叔敖纔會成爲楚國的一代賢相,而莊王也因此而稱霸天下,問鼎於周。”

“這···”昭雎頓時啞口無言。

不提伐越計劃。

昭雎自然知道修建水渠有利,但是修建完成以後呢?

十年或者十五年之後,昭雎自己也不敢肯定他是否還活着,就算還活着,那麼他還能領軍作戰嗎?

這都是一個疑問!

最後,昭雎只好拱手道:“大王,請三思!”

熊槐還沒有說話,許行見昭雎敗退,立即趁勝追擊道:“大王,臣觀楚國衆卿全都熱衷於爭霸天下,那麼臣就以爭霸天下爲目的,來說說修建水渠是如何有利於爭霸天下的。”

熊槐開口道:“請先生進行細說一二。”

許行應道:“爭霸天下要在強軍,而一支強大的軍隊,則需要訓練有素、武器齊備。軍隊的訓練以及武器的裝備,全都需要人去做。”

“工匠打造武器,那麼就沒有時間去耕種了,將士常年訓練,那麼也沒有時間去耕種了。”

“所以說,工匠,將士,這些強軍的基本,除了人口這一根本外,那麼糧食便是人口之外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糧食的唯一來源,就是從田地中種出來,如今的天下,那些數量較少的中田以及良田不論,僅僅對大部分的下田進行說明。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如今一畝收約兩石,也就是說一戶農夫一年可收穫不到二百石糧食。”

“五口之家,雖然食量有多有寡,但人均大約一月一石半,也就是每家每年需要食用九十石糧食。其他的一百餘石,或交稅,或出售以爲家用,全部用來供養他人。”

“而一個軍中丁壯,如果不訓練,那麼一月需要兩石糧食,如果征戰或者訓練,那麼就需要的糧食會超過兩石,就是說一個將士常年訓練就需要消耗三十石糧食。”

“也就是說一戶農夫,終年所得,若是供養將士,不過是供養三到四個人,若是供養工匠,不過是供養一家所需。”

“可是,若是將每畝地收穫提升到三石,那麼一戶農夫就會每年多生產一百石糧食。六萬頃地也就是田地六百萬畝,也就是說楚國每年多收穫六百萬石糧食,而楚國的稅收大約是一半,也就是太府每年多出三百萬石糧食。若是這些糧食全部充作軍用,那麼就足夠十萬大軍一年訓練所需。”

“若是每個將士訓練半年,那就是二十萬大軍,訓三月,就是四十萬大軍。再加上洞庭淮南提供的糧食,楚國每年就可以訓練近百萬大軍,有了這些軍隊,大王何愁霸業不成。”

熊槐漸漸的被許行所描繪的畫面所吸引,若是真如許行所說,那麼楚國就會多出十萬常備軍,不,不僅僅是如此,許行說的只是一年一獲,若是算上麥米,也就是一年兩獲,這樣一來,楚國完全可以多訓練二十萬常備軍。

而且還不僅僅只是二十萬而已,因爲許行的數據全是保守數據,最起碼現在江漢之間的粟米產量就沒有達到兩石,而芍陂灌溉的土地,糧食產量就普遍超過了三石,還有不少五石,十石的良田,而不僅僅只是三石。

所以,楚國增加訓練二十萬常備軍完全不成問題。

數十萬常備軍,在加上徵召的士卒,那麼···

熊槐在這一瞬間,似乎看到二三十年後,楚國橫推天下的局面了!

現在秦國的都江堰與鄭國渠全都沒有修建,論實力底蘊,秦國比楚國還是要弱上一籌,如果楚國在雲夢的水渠建成,只要楚國漢水不失,那麼就算秦國把這兩個水渠全都建成,楚國還是要比強強,就算打一個折扣,楚國也不比秦國差。

這樣的楚國,那個國家能比。

不僅是熊槐,其他大臣載許行說完之後,也全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中。

良久,一直在一盤默默聽許行辯論的唐昧長嘆一口氣,搖頭道:“若是昔日吳起能得先生之助,那麼···”

剩下的話唐昧沒有說出口,之前吳起對貴族下手,不就是因爲他訓練軍隊導致太府空虛,沒有錢糧了嗎?

若是吳起有糧,哪裡還會讓楚國發生一場動亂,經過多年才恢復生氣。

唐昧能想到的事情,在場的人全都想到了,接着全都面色一變,各有想法。

熊槐見唐昧說完後,羣臣的面色出現變化後,開口詢問道:“不知對於許子所言,衆卿以爲如何!”

聽到楚王的問話,羣臣頓時一陣沉默。

不是說許行提出修水渠的建議不好,而是提出這個建議的乃是許行,這就有些不妥。

就在沉默間,依舊是唐昧長嘆了一口氣,開口道:“大王,臣以爲修建水渠一事可行。”

“況且,修建水渠也不是不能中斷的事情,即便各國來攻,或者天下局勢有變,我們完全也可以暫停修建水渠,徵召大軍對外作戰。”

“哪怕是花費二十年的代價,只要水渠能建成,那麼我楚國就有了百年霸業的根基。”

熊槐聞言意味深長的道:“不錯,正是此理。就算此時不宜修建,那麼總有適宜修建的時候吧!”

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百章 退意
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百章 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