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

另一邊,楚國欲出兵五十萬伐齊的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這一日,楚國使者來唯,欲邀請魏國一同伐齊。

魏國上下知楚王已殺齊國人質公子冀明志,皆以齊國必定會被楚國重創,欲背叛齊國。

於是,魏王遫召見楚使,並請羣臣作陪,衆議齊魏楚三國關係。

衆議間,羣臣紛紛開口,高聲表示應該背叛齊國。

就在羣臣鼓動魏王遫背叛齊國之間,魏相周最突然起身,然後拔出腰間佩劍,強行驅逐了楚使,並怒斥羣臣道:“呔,豎子,本相深受齊國大恩,今誰敢鼓動大王背叛齊國,我一定跟他同歸於盡。”

說完,周最怒叱羣臣,而殿中羣臣見周最持劍怒視,一時間皆敗退,無有敢正視周最者。

羣臣敗退後,周最收劍強懟魏王遫,魏王遫被當場懟得啞口無言,只得向周最謝罪,不敢再言背叛齊國事。

與此同時,趙國。

面對齊國的第二次進攻,趙王何再次以相國樂毅爲將,率十萬趙軍出擊齊軍。

而後,齊趙戰,齊軍不利,大戰中,齊相呂禮見自己不是樂毅的對手,又恐敗陣而歸,會遭到齊王地殺戮。

於是,齊相呂禮在齊軍拼死廝殺中,直接帶着親衛臨陣逃亡,而後不知所蹤。

呂禮一逃,齊軍大敗。

是役,齊軍戰死被俘者超四萬人。

消息一經傳出,天下再次震動。

接着,魏國上下都知道的對齊國最忠誠的魏相周最,在聽說趙國大破齊國後,恐爲魏王誅,直接扔下魏相金印,倉皇出走齊國。

周最一走,魏國當即宣佈與齊國決裂。

魏國背叛齊國的消息傳出,天下人皆知伐齊聯盟已經形成了。

楚國,壽郢。

太子橫知魏國已叛齊,立即進宮道:

“父王,齊國雖兩敗於趙國,但齊國的實力依舊強大,我楚國雖出動五十萬大軍,可面對強大的齊國,擊敗齊國不難,但欲爲子鼠報仇卻很難。

如今天下合縱伐齊的大勢已成,而魏韓兩國之所以遲遲沒有表態出兵伐齊,那是因爲他們兩國都擔心秦國。

甚至,我楚國大軍出征齊國,也擔心秦國會出兵攻打我後方。

所以,兒臣以爲這次伐齊之戰,應該將秦國也拉入合縱聯盟。

而能將秦國拉入聯盟的,兒臣以爲,當今天下,也只有父王有這樣崇高的威望了。”

說着,太子橫拜倒:“兒臣請父王親自出面,與各國之君會盟。”

熊槐聞言,當即應下。

次日,熊槐以將軍龐爰爲將,帶着五千近衛軍離開壽郢北上。

五日後,熊槐與魏王遫會於陳。

四日後,熊槐與韓王幾瑟會於上蔡。

半月後,熊槐與秦王蕩會於丹陽。

另一邊,燕王職與趙王何會於曲。

其後,燕王職與韓王幾瑟會於修,趙王何與魏王遫會於鄴。

再後,燕王職與趙王何、韓王幾瑟、魏王遫會於大梁,會盟之後,韓王幾瑟與魏王遫同時宣佈,任命樂毅爲相國,以針對齊國,以及···防備···齊國!

最後,秦楚燕趙魏韓六國之君齊聚洛邑,並以齊國強取九鼎,欺凌周天子,侵略各國,殺害楚國公子爲由,宣佈以楚王爲盟主,以燕趙韓魏四國相國樂毅爲聯盟大將軍,以楚相昭雎爲聯盟上將軍,各率一路大軍,兵分兩路伐齊。

其中,楚國宣佈出兵五十萬,燕國宣佈出兵二十萬,趙國宣佈出兵十萬,秦國宣佈出兵十萬,魏韓兩國各出兵五萬,共計百萬大軍以伐齊。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就在熊槐與各國之君會盟的時候,留守壽郢監國太子橫,則趁着楚王不在,行事更加肆無忌憚起來。

楚王不在壽郢的兩月間,太子橫一面暗中收買王宮的侍衛、侍者,一面頻頻設宴款待滯留壽郢的江漢江淮封君,竭盡全力的對各地封君進行拉攏,一面將觸手伸到各縣縣尹哪裡。

兩月間,因爲種種緣故,各縣縣尹或因爲升遷,或因爲出事被罷黜,或因爲平調,出現十三個縣縣尹空缺。

而太子橫依靠自己監國的優勢,以自己任免六百石以下官員的權力,在屈原的強力抵制下,依然拿走七個縣的縣尹職位。

至此,太子橫的行爲已經引起了諸多有識之士的恐慌。

熊槐離開壽郢兩月後,終於回到了壽郢,並公佈了六國百萬大軍伐齊之事。

熊槐回到壽春後,便開始全力推動伐齊一事來,而對太子橫之前的事情不聞不問。而太子橫則對楚王重新臨朝理事也沒有任何異動以及不滿,反而全力輔佐熊槐推動伐齊一事。

一連三日,羣臣面對楚王太子父子齊心的局面,沒有任何敢開口說話。

第四日,左尹甘茂進入王宮。

禮畢,寒暄之後,甘茂拱手道:“大王,這次六國伐齊之戰,大王乃是盟主,可是,六國兵分兩路,一在楚,一在趙,而我楚國五十萬大軍皆在南路,在北路卻只有五國聯軍,而無我楚軍。

對此,臣以爲其中不妥,若是北路沒有楚軍,難以彰顯大王身爲盟主的地位。

所以,臣請求出戰,願率兩萬楚軍前往趙國與五國會盟,以告知天下人,大王乃是真正的聯盟盟主。”

熊槐聞言,看着甘茂一怔。

甘茂這不是率軍去趙國,而是想要跑啊!

不過他也能理解甘茂的選擇,他雖待甘茂甚厚,並許以重職,但這等恩情,並沒有大到可以讓甘茂陪着他胡作非爲然後一同赴死得地步。

現在甘茂想跑,這也是人之常情。

而他也沒有理由強留甘茂赴死。

想着,熊槐沉吟了一下,點頭道:“既然左尹開口,寡人自然會准許。這樣吧,寡人在給左尹配兩個副將。

上大夫鶡冠子在趙國用事多年,又曾在齊國遊歷多年,熟知齊趙事,可爲副將。一旦有事,左尹可諮詢鶡冠子。

下大夫黃歇,才能出衆,亦可爲副將。”

甘茂一聽楚王准許自己率軍去趙國,渾身一鬆,再拜道:“謝大王!”

此時,熊槐遲疑了一下,囑託道:“左尹,一旦有事,下大夫黃歇是一個值得託付大事的人。”

甘茂一怔,知道自己的心思全被楚王看了出來,但即便如此,楚王依然同意他率軍去趙國。

想着,甘茂感動的拜倒:“大王···臣有罪!”

熊槐長長一嘆,揮手道:“賢卿走吧!”

次日,甘茂率兩萬大軍,與鶡冠子以及黃歇往趙國而去。

齊國,王宮。

此時,已經返回臨淄的觸子,指着地圖道:“大王,根據南方的消息,大量楚軍齊聚楚都壽春以及淮陰兩地,其中壽春已經聚集了二十萬大軍,而淮陰也聚集了約二十萬楚軍,而且,楚國漢南的軍隊還在源源不斷向淮陰聚集,看情況,應該還有十萬楚軍會陸續抵達淮陰,以符合楚王宣佈的五十萬大軍之數。”

說着,觸子又將手指移向趙國:“趙國這邊,趙國之前的十萬大軍並沒有解散,而是繼續留在邯鄲。這十萬大軍應該就是趙國的伐我之軍。

魏國方面,魏王遫已經下令,讓魏將魏齊爲將,率五萬魏軍前往趙國。同時,韓王幾瑟也已經下令以韓憂爲將,率五萬韓軍前往趙國。

秦國的消息,秦王蕩以白起爲將,率十萬秦軍東出函谷關,其前進方向也是趙國。

而燕國的探子來報,燕國在易地已經十五大軍,而且燕國北方的軍隊還在向易地進發,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燕軍會直接從易地南下?還是等聚集二十萬大軍後再前往趙國會盟?

但現在燕趙魏韓四國之相樂毅一直滯留邯鄲,想來燕國的二十萬大軍,也會前往趙國會盟,以避免被我齊國各個擊破。”

說完,觸子沉吟了一下,拱手道:“大王,雖然我齊國已經舉國動員,但面對各國的百萬大軍,兵力依然相形見絀。

所以,面對六國百萬大軍,兵分兩路來襲,我們必須要集中主力擊破其中一路,然後再回師與另一路大軍決戰。”

齊王地聽着觸子的話,看着帛布上的地圖,陰沉道:“楚王以爲寡人殺了他的兒子,他又殺了寡人的兒子,齊楚可謂死仇矣,雙方必定要有一方堅持不下去才能休戰。

至於五國則不然,秦國勝而無功,魏韓國疲力弱,燕國戰心雖堅但其軍不堪一擊,趙國主少國疑。

五國大軍雖衆,但其實不堪一擊。

所以,這一次,我齊國當在南部堅守城池,拉長楚軍的糧道,消磨楚軍士氣。然後集中主力先破五國聯軍,然後攜大勝之勢,再與楚軍決戰。”

觸子見齊王與自己的想法相同,立即讚道:“大王英明。”

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
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