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

墊江乃是巴國的水路交通要地,同時也是巴國的都城之一。

原本巴國在江州建都,後巴楚交惡,巴國三大鹽泉先後落入楚國手中,魚邑,平都,枳邑接連被楚國奪走,江州便從腹地變成了前線。有感來自楚國的壓力太大,巴國便將都城從江州遷到了墊江。

巴國治墊江多年,雖然這裡已被秦國奪取,但是留在墊江的巴人,依然實力不弱。

而且因爲墊江不是秦國防備楚國的前線,所以這裡的秦軍數量遠不如江州,只有五千秦軍駐紮在此。

此時,巴犢正在墊江城中。

原本巴犢打算聯繫江州的巴人起事,以接應楚軍入巴。

但是,在江州呆了半日後,巴犢有感江州的秦軍實力太強,巴人貿然起事,在陽關未被攻克之前,容易遭到秦人的鎮壓,故而放棄了江州,而遠走墊江。

城中一處府邸。

巴犢坐在主位上,看着前方的衆人道:“諸位,方纔從南面傳來的消息,大王已經率軍抵達陽關外,而且三日前楚國水師兵臨江州,如今江州城已經把城門堵死,打算死守江州了。”

說着,巴犢猛然站了起來,激動的大聲道:“如今秦人大勢已去,蜀地反,楚國大軍進攻巴地上庸,秦人四處受敵,此時正是我巴國復國之時,不知諸位可做好了準備。”

“巴犢將軍請放心!”巴犢下方首位的巴人樊豹拍着胸口應道:“早在蜀人反叛之時,我們我們就已經開始準備對秦人動手的,現在過去這麼長時間,在下早就在城中做好了準備。到時,只要將軍高聲一呼,我樊氏五百勇士,就可爲將軍打開南門。”

“好!”巴犢大喜:“等事成之後,本將一定爲樊將軍在大王面前請功,大王定會重重有賞!”

“謝將軍。”

此時,另一個巴人瞫宣趕緊應道:“將軍,我瞫氏已經在外聯繫了附近百餘里的部落,大家全都有意驅逐秦人,復立巴國。此刻已在城外南部的山中聚集近一萬三千餘人,只要將軍一聲令下,便可直撲南門。”

另一個巴人鄭奉跟着道:“巴犢將軍,我鄭氏已經將族人散佈在城中各處,只要將軍一聲令下,我鄭氏便可號召百姓起來反抗秦人的殘暴統治,同時,我鄭氏子弟已經做好準備在城中阻礙秦軍的行動。到時城中火起,在下保住秦軍寸步難行。”

“好!”巴犢興奮道:“此刻城中秦軍不過才五千之衆,我巴人內外夾擊,秦人必死無葬身之地。”

說着,巴犢臉色一正,開口道:“如今時機已經成熟,本將決定,三日後清晨,一同舉事,從秦人手中奪回墊江。”

“諾。”衆人一同應道。

聲音落下,瞫宣遲疑了一下,然後向巴犢拱手道:“將軍,在下還有一個問題。”

“嗯?”巴犢立即看着瞫宣問道:“瞫將軍有何事要說,只管道來。”

瞫宣點了點頭,斟酌道:“將軍,在下曾聽說,楚王有意重立巴國還有充國。”

巴犢點了點頭,正色道:“不錯,不久前蜀侯派人去楚國求援,以巴地作爲禮物送給楚王,以情楚王出兵相助。楚王答應了蜀侯的出兵的請求,但是卻拒絕了巴地,曾向蜀侯許諾,事成之後,楚國只要江州一地,江北之地楚國不會要,而是重建巴國與充國。”

說着,巴犢嘆了一口氣:“大王在向楚王求援之時,楚王曾就此事向大王進行說明,表明了楚國重建充國的決心。

大王得知此事後,爲了獲取楚王的支持,只好答應下來。”

頓了頓,巴犢看着瞫宣問道:“不知瞫將軍說起充國是何用意?莫非是打算佔據閬中,不讓充國復國?”

說着,巴犢不等瞫宣回答,又自顧地搖頭道:“不可,如今我巴國復國,實力弱小,蜀侯與楚王已經結盟,面對楚王的條件,我們不能不答應。”

“將軍,在下的意思並不是要拒絕楚王的條件,而是對楚國防一手。”瞫宣拱手道。

“防一手。”巴犢一愣,露出遲疑的目光。

“將軍,十幾年前,我巴國請秦國入蜀,本想是借秦軍牽制蜀國,斬掉充國的援軍,然後滅亡充國。”

巴犢疑惑的看着瞫宣,不知道他突然說起十幾年前的事情是何用意。

瞫宣自顧自道:“而後,秦軍入蜀,不僅牽制了蜀國,而且還出乎意料的將蜀國滅亡了。當時我巴國也滅亡了充國,見秦國立公子通爲蜀侯,先王本以爲戰事已經過去,從此巴蜀之地將由巴蜀兩國統領。

不想,那秦國竟不顧盟友之義,趁我大軍在充國,突然出兵攻打巴國。墊江兵力不足,很快就被攻克,大王被破遷都閬中。接着秦軍兵圍閬中,因閬中城防已在我巴國的圍攻下殘破不堪,再加上城中充人對我巴國極度仇視,很快閬中也被秦人攻克了。”

聽着瞫宣的述說,十幾年前的情景再次在腦海中浮現,巴犢頓時百味陳雜。

“瞫將軍的意思是說?”

“將軍,在下的意思是,秦人不可信,同樣,那楚國跟我巴國打了數百年,在下以爲楚人同樣不可信。在下擔心,復立巴國與充國,或許只是楚國讓我巴人爲楚人賣命的奸計。

陽關險固,秦國大軍駐守陽關,楚人根本難以攻克,故而楚人這才拋出復立巴國的誘餌,讓我巴人與秦人拼命,然後再放楚軍入巴。”

說着,瞫宣感嘆道:“這就跟苴國當日引秦軍入蜀一樣,秦人不僅滅亡了蜀國,連帶把我巴國與苴國一併滅亡了。”

此時,樊豹跟着開口道:“是啊,將軍,秦人雖然與我巴國有亡國之恨,但是楚人奪取我巴國魚邑平都枳邑,楚人同樣也不可相信。”

鄭奉接着道:“我聽說那越王與楚王交好,一同攻打齊國數年,兩國關係親密的跟一個國家一樣。但是,不想越王放鬆警惕後,就遭到楚國的偷襲,兩月不到,有地三千里的大國越國就亡國了。所以,在下也以爲,現在的楚王就跟之前的秦王一樣,外仁善而內奸詐,不可信。”

巴犢見三人全都開口表達了楚國的不可信,接着又想起當初秦國滅亡巴國的事蹟,沉默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

“不錯,三位將軍說的有理,秦國卑鄙,楚國同樣無恥,我巴國不能再次成爲他國手中的刀,更不能重蹈覆轍,再次被人亡國。”說着,巴犢有些爲難道:“只是秦國強大,因爲蜀侯的關係,我們才獲得了復國的機會。若是沒有楚人幫助,本將擔心我們難以對抗巴地的秦軍。”

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
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