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

而就在壽春城中,滿是對公子旺財的讚美之時,熊槐卻是面色沉重的安排陳軫派人去關注公子旺財的一舉一動。

之所以關注公子旺財,並不是懷疑他,而是單純的觀察並思考。

說實話,熊槐此刻對宋國大張旗鼓,招搖過市,極力鼓吹公子旺財的行爲,是極度的不滿乃至仇視。

自從熊槐決議廢太子後,公子旺財以及公子彘就走入了他的視線之中。

熊槐已經決定,下一任楚王的人選,就從他們二人之中進行選擇。

是以,熊槐選擇送走公子子鼠與公子子牛,而將他們二人留在國內。

其中,因爲公子旺財年紀較大的緣故,熊槐有六成的期許落在公子旺財身上,而剩下的三成落在公子彘身上。

最後留下的一成,則讓其餘二子以及公子平一起充當保險。至於公子憲章,太小了,在這樣的年代,熊槐完全不敢幹武帝敢幹的事。

而現在,宋國的鼓吹行動,一個不好,將會毀掉楚國未來的接班人之一的公子旺財。

一個人成長的時候,遇到打擊與挫折,這並不是壞事,雖然這有可能能讓人在還沒成長起來的時候就自暴自棄,但也有可能會讓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變得異常堅強,不僅將他意志磨練得像鋼鐵一般,也會增長他的能力。

而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還沒有遇到打擊與挫折的時候,身邊就滿是讚譽之聲,這會讓他洋洋自得,而後沉迷於虛假之中。

這會毀掉一個人。

宋國現在乾的事,就是後者。

雖然熊槐在宋國使者團抵達楚國之前,便已經知道這事了,同時也知道這事對公子旺財成長的很不利。

但熊槐卻並沒有出手干預或者阻攔。

因爲現在公子旺財已經行冠禮了,而且也已經在唐昧門下學習了兩年多。如果這次宋國鼓吹的人是年僅十五歲的公子彘,那熊槐根本就不會讓宋國的使者團有機會進入楚國邊境。

因爲是已經成年的旺財,所以熊槐纔沒阻止,而是打算給旺財一個考驗。

熊槐想通過這次的考驗,看看公子旺財的性情如何?更想看看公子旺財能否在全天下的讚譽聲中保持清醒的自我?

孫子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

同樣,主亦不可以喜而興師。

喜與怒這兩種情緒,正是君王最大的敵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所以,這是一次考驗,一個爲期三天的考驗,一個能否成爲下一任楚王的考驗。

雖然大部分人的人性都經不起考驗,也不能進行考驗,但君王不同,因爲君王是要揹負天下前行的人,而一個好的君王,則必須經得起考驗。

是以,爲了這個考驗,熊槐特意在得到宋國消息後的第一時間,便將他安排給公子旺財的老師唐昧,給趕到城南數十里外的軍營裡去了。

如是種種,這正是爲了探查公子旺財最真實的自我。

熊槐獨自一人在殿中沉吟許久,然後看向宮外,有些期待也有一些忐忑的道:“旺財,希望你不要讓寡人失望!”

次日,也就是宋國三百輛車進入壽春城的第二日。

公子旺財乘車而出,纔出門,許多聽說昨天的事,想要瞻仰公子富的風采,而刻意在公子富府外的人,此刻一見公子的馬車出來,立即發出彷彿得到極大滿足感的聲音:

“看,公子出來了!”

“這就是宋國用一百里地相請的公子!”

“還有兩萬金···兩萬金啊···可以換三百···不···六百···也不對,可以換好多好多上好的麪粉,真是十輩子也吃不完啊!

公子實在是太好了,太賢良了。”

“不錯,從公子的馬車,就可以看出公子的風采,肯定是風采過人,世之無雙,想來天下各國,也沒有哪國公子可以與公子相比了。”

“是啊,有這樣的公子,真是楚國之福!”

“是啊!天佑楚國,天佑大王!”

一羣激動的百姓,一邊感嘆着,一邊不斷的向前涌動。

須臾。

公子旺財的馬車才離府百餘步,便被圍觀的人羣堵在路上動彈不得。

此時,面帶笑容的公子旺財突然感到馬車停下,而周圍的讚揚聲卻在不斷的響起,並不斷的向他耳中涌來。

正在疑惑間,車外有人稟報道:“公子,百姓想要一睹公子風采,以致堵塞道路,怎麼辦?”

公子旺財聞言,愣了愣,數個呼吸後,收斂臉上的笑容,然後出了車廂,站在車轅上,看了看被侍衛攔在不遠處的百姓,一臉正色地向周圍的百姓拱手道:“諸位父老兄弟,最近壽春城中出現了許多關於我的謠言,旺財也有所耳聞。

但旺財想要告訴大家,城中傳說全都是謠言,旺財也只是一個尋常公子,當不得大家讚美,也當不得大家如此圍觀。

是以,主位父老兄弟還是散了吧!”

圍觀的百姓愣了愣,突然,一個百姓大喊道:“公子,你太謙虛,若是傳聞是謠言,那宋國爲何請公子去擔任相國啊!”

“是啊,還是一百里地以及兩萬金這麼大的代價。”

“而且是三百輛車的重禮。”

“是啊,剛剛我還不信的,但現在我一看公子這麼謙虛,我現在信了!”

“公子···”

一刻鐘後,司敗司馬翦率領麾下將士趕到,這才疏通了道路。

但圍觀的百姓久久不散。

而後,公子旺財來到處理兵事的柱國府,才進門,便被一羣唐昧的門客以及柱國府中中下層官吏圍住。

然後,各種讚譽之聲如潮水一般向他涌去。

公子旺財見此,臉上剛要露出笑容,但立即隱去,正色道:“諸位,我等共事數年,旁人不知我,難道你們也不知我嗎?

散了吧,散了吧,處理公務要緊。”

衆人聞言,雖然未曾散去,但也讓開了一條道路。

接着,公子旺財便在衆人的簇擁下,一同向裡面走去,走了十餘步,他突然笑着問道:“諸位,今日可有特別的公務?”

衆人一聽,紛紛搖頭道:“沒有,沒有···”

“哦!”公子旺財點了點頭,便徑直向自己處理公務的地方走去。

衆人將公子旺財送到辦公的地方後,這才紛紛返回自己辦公的地方。

稍稍走遠,其中一人感嘆道:“公子不僅馬上要迎娶秦王之女,而且被宋國重禮邀請任相,新婚燕爾,擔任一國之相,名傳天下。

如此美事,真是羨煞旁人啊!”

另一人打擊道:“別想了,你又不是公子,更不是楚王之子,這等美事想不來的。”

“···”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