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

昭雎率軍回到巨陽,讓陰君去安頓軍隊後,立即招來負責守城的相君弋陽君等人,將不久前楚魏兩軍的戰事進行了簡要說明,然後吩咐道:

“相君,本將知道你們的封地雖然失守了,但是你們現在在各自的封地中,依然還有極高的影響力,所以,本將要你們立即聯繫當地的楚人,將魏軍畏我如虎的事情散佈出去,本將要整個淮北的人都知道這事,讓整個淮北的人都知道犀鼠之名。”

相君等人一怔,隨後相君恍然大悟道:“令尹散佈此事,可是想提振我楚國軍民士氣,告訴百姓我楚國還沒有失敗,我楚國大軍隨時都有可能擊敗五國,收復失地。”

相君話音一落,弋陽君精神一振,期待的看向昭雎道:“令尹,那麼是否需要聯繫失地中的百姓,讓他們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反覆。”

弋陽君一說完,其他失去封地封君,立即全都激動的看向昭雎。

“本將正有這個想法。”昭雎點了點頭,確認了弋陽君的說法,然後再諸君興奮中道:“這次五國以我軍新敗,趁機大舉來攻,想要從我楚國身上撿便宜。是故,這一戰五國的作戰意志遠不如上一次。而我楚軍從陳城退到巨陽,身後不遠處就是淮水,已經退無可退,是以全軍皆有死戰之心。

如此,本將以爲這一戰我們戰勝五國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說到這,昭雎看向諸君道:“所以,一方面爲了減輕守衛巨陽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能在戰勝五國之後收回失地。本君需要六個人前往失地聯繫當地的義士,組建一兩支軍隊,一面騷擾齊魏宋三國糧道,一面隨時準備光復失地。”

說完,昭雎期待的看着衆人道:“諸君可有自告奮勇者。”

“這···”衆人一聽要深入敵後起事,不禁面面相覷,這個任務可比在巨陽守成危險多了。

深入失地組建義軍,但凡有丁點失誤,或者被叛徒出賣,那可能就回不來了。

就在其他人遲疑不決見,樂君心中一橫,率先應道:“令尹,在下願往。”

昭雎一見被處罰的最重的樂君自告奮勇,立即大喜道:“好,樂君忠心爲國,本將一定將樂君的心意上報大王,只要樂君在失地能立下功勳,本將可以作保,並向大王輕功,恢復樂君你家族的封號以及封地。”

說着,昭雎見其他戴罪立功的封君露出躍躍欲試之色,再次激勵道:“還有,只要樂君你能立下足夠的功勳,甚至本將還可以請示大王,將樂君你被削的一半封地也還給你。”

樂君一聽被大王剝奪的那一半封地也有可能再次回到自己家族,頓時激動的衝昭雎單膝下拜道:“請令尹放心,在下此去失地,一定竭盡所能發動各地義士,爭取截斷各國糧道。”

此時,其他封君見樂君立下保障,想着自己呆在巨陽城中,不僅立功的機會小,而且還太過被動,恐怕難以讓郢都的大王滿意。

想着,相互對視了一陣,紛紛請命道:“令尹,在下也願前往失地爲國效力。”

“善。”昭雎見封君們已經被調動起來,大喜的從中挑出五個封君連同樂君一起,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地,準備騷擾三國後路。

接着,昭雎召集諸將議事,安排好副將陰君守城後,於次日帶着手中最精銳的郢都及各縣楚軍組成的十萬大軍出城,然後消失在遠處。

與此同時,在楚國有心散佈消息的情況下,短短兩日功夫,整個淮北地區,都開始流傳公孫喜犀鼠的名號。

其後,公孫喜無意中得知自己被昭雎戲稱的犀鼠名號在淮北各地傳播,他心中雖然惱怒,但卻拿從不在他面前誹謗他的楚人毫無辦法,更拿散佈謠言的昭雎也毫無辦法。

只是,自從他得知自己犀鼠的名號傳開後,他總覺得魏軍將士看他的眼神好像跟過去不一樣了,好似帶着絲絲異常。

又過了兩日,心中愈發惱怒的公孫喜,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大破楚軍,用楚人的血來洗刷昭雎強加他頭上的污名。

他要向世人證明,雖然他已經不在年輕,但他還是威震各國的犀武,而不是什麼犀鼠。

五日後,齊宋聯軍到來。

魏軍大營中。

齊將匡章、魏將公孫喜、宋將蘇賀三人坐定,匡章面色平靜的問道:“公孫將軍抵達巨陽數日,敢問現在巨陽城中是什麼情況。”

公孫喜一聽匡章的稱呼,心中猛然一突。

以前匡章跟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尊稱他爲犀武將軍,可從來沒有稱他爲公孫將軍。

現在匡章這麼稱呼他,是不是···

想着,公孫喜看了看匡章,見他面色平靜,臉色沒有絲毫戲謔或者輕視,內心這才微微一鬆。

但是,匡章這一改稱呼,依舊讓他心中很不岔,好似他當不起犀武的稱號一般。

頓了頓,公孫喜定住心神,面無表情的應道:“章子將軍,據我軍探子查知,目前巨陽城中由楚將陰君率領十萬楚軍防守,這十萬楚軍,基本上都是兩淮封君的軍隊。”

匡章一怔:“將軍此言當真,之前不是說楚相昭雎率二十萬楚軍鎮守巨陽嗎?現在巨陽城中只剩下這一點兵力,那昭雎還有十萬大軍去哪了?”

公孫喜搖頭道:“不知,之前昭雎還在巨陽,但是,三天前昭雎率領十萬楚軍離開巨陽,其後就下落不明。”

說着,公孫喜面色沉重的道:“兩位將軍也知道,如今我們聯軍從穎水之北的陳地殺到淮水北岸,已經深入楚地七百里,附近的地形地勢道路我們全都不甚瞭解。所以,現在昭雎率軍一走,只要脫離我們探子的視線,並且不在大道上久留,我們就很難知道昭雎究竟去了哪裡。”

蘇賀一驚:“昭雎總不可能無故失蹤,難不成他是去劫我們的糧道去了。”

匡章聞言想了想,補充道:“也有可能是去對付黃城葉郡的聯軍了。”

“章子將軍言之有理,在下也擔心昭雎去了別處。”公孫喜點了點頭,然後接着道:“正是出於這個顧慮,在下已經給黃國葉郡兩地的聯軍主將去了信,讓他們小心戒備,不要被昭雎偷襲成功。”

“公孫將軍不愧是天下名將。”匡章讚了公孫喜一句,然後笑道:“黃國葉郡的聯軍本來就只是爲了牽制楚軍,只要兩地之君在險要的位置建立營地,然後謹慎防守,如此,雖然無法建立功勳,但也足以自保。

至於昭雎所部,無論他們躲在什麼地方,但只要昭雎還想擊退我們,那他必然會在巨陽黃國葉郡三地出現。”

說着,匡章又皺起眉頭道:“只是,這次我們來取淮北地,手中僅僅只有四十五萬軍隊,而鎮守淮北的楚軍就有三十萬,再加上楚軍坐擁建城,而昭雎領軍在外,隨時都有可能會率領十萬乃是二十萬大軍前來騷擾攻城。

如此,接下來這一戰,我們不好打啊。”

蘇賀見匡章說的沉重,不由笑着安慰道:“章子將軍多慮了,這次我們三國本來就是牽制楚軍的,而我們的真正主攻方向乃是漢北之地。

如今楚國有三十萬兵力滯留淮北,十萬軍隊滯留淮南,而漢北之地只有二十萬楚軍。楚軍如此佈置,已然未戰先敗。

是以,在下以爲,或許我們根本就用不着攻下巨陽黃國,只要聯軍攻克漢北,則楚王必然會在驚慌之中,盡割淮北之地以求我們三國退兵。”

匡章聞言,心中徒然一動,跟着笑道:“是極是極,楚國戰略上出現如此大的失誤,或許我們也可以不用攻克巨陽···”

淅水西岸,秦軍大營。

甘茂拿着楚國傳來的情報,大喜過望道:“楚國主力集中淮北,漢北三百里防線只有二十萬楚軍防守···

天意···天意啊,這是上天有意讓我建立功勳啊。”

感慨了一陣之後,甘茂立即吩咐道:“傳我將令,加快打造船隻的速度,本將要儘快攻擊丹淅一線的楚軍,給楚人施加壓力。”

“諾···”

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
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