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

此時,熊槐見許行用懷疑的眼神看着他,愣了愣後便知道他在想什麼。

不過熊槐也不以爲意,許行這麼想他也可以理解。

畢竟,之前的楚王都是這麼幹的。

不僅是楚王,其他的統治者也是這麼幹的,鑄小錢,發大錢,還有什麼比這更方便掠奪百姓?

“先生,寡人有一事不明,用四枚銅貝換一枚小布幣,明顯楚人吃虧了,但是,爲什麼我楚國的百姓還源源不斷的將銅貝換成韓魏的布幣呢?”

這話一出口,熊槐頓時長長一嘆。

最初的楚國只有銅貝這一種銅錢,但是隨着楚國與晉國與魏韓周等國交流頻繁,商貿往來不斷,北方的布幣便漸漸流通到楚國,並且明顯受到楚國百姓的喜愛。

其後,慢慢的就變成了現在這種情況。

一枚大布幣換七枚楚國銅貝,然後韓魏周的商人便源源不斷的用布幣換取楚國的銅幣,然後運回國中融掉銅貝新鑄布幣。

如此循環,時日一久。

楚國北部靠近魏韓兩國的地方,銅貝從此在市面上絕跡,轉而全部流通布幣。

當然,楚國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經過交涉無果後。

於是,楚國自己也開始鑄布幣,畢竟,這麼大的利益,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全都給那些別國的商人賺去了吧。

同時,爲了斬斷其他國家對楚國的掠奪,楚國的銅貝變小的速度被加快了。

另一邊,許行聽到楚王的詢問,思慮再三,然後應道:“大王,百姓之所以喜愛布幣,那時因爲布幣外形好看,而且也容易攜帶···故而百姓全都認可布幣。”

銅貝不穩定,不斷變小這事,他終究沒有說出來。

此時,熊槐一聽許行之言,立即大聲贊同道:“先生言之有理,我楚國銅貝外形上的確不及布幣好看,而且也不容易攜帶,這就是百姓不願使用銅貝的原因所在啊。”

“呃?”許行一聽楚王贊同自己的解釋,心中更奇怪了。

楚王這話可不像是要他去江東鑄新銅貝啊。

正想着,又聽到楚王道:

“寡人聽說治理國家以簡單方便百姓爲主,所以,昔日齊太公在齊國因其俗簡其禮,三月就平定了齊國,而伯禽在魯國推行周制,耗費三年才初步平定魯國。

所以說,推行楚風,不能讓越人感到不便,否則,必定適得其反。”

熊槐說到這,停頓了一下,然後從案上另一堆銅錢中拿起一枚圓形圓孔錢:“賢卿,這是最先從魏國那邊流傳出來的環錢,自從這種環錢問世後,便迅速從魏國推廣開來,如今北方各國,除了本國以前的貨幣之外,大都新鑄了本國的環錢。”

說着,熊槐看着許行問道:“先生,你可知這是爲什麼,環錢爲何流傳的如此之快?”

許行一臉肅然地應道:“因爲環錢攜帶使用方便。”

“不錯,就是因爲環錢攜帶使用方便。”說着,熊槐臉色莊重的道:“寡人想在越國推廣新錢,用新錢重塑江東民風,就需要選擇一種容易被百姓主動接受的貨幣。

而寡人遍觀天下各國的貨幣,燕齊的刀幣,三晉的布幣,楚國的銅貝,越國的戈幣,全都不如這種新出現的環錢。

所以,寡人打算請先生到江東,鑄造環錢打敗越國的戈幣。”

“請大王放心,此事不難辦到。”許行聞言鄭重的點了點頭。

對於楚王的交代,他真的覺得不難。

因爲現對與越國原本那些外形如同戈一樣的銅幣,環錢的優勢太大了。

首先,越國戈幣如戈十分狹長,戈尖尖銳,而兩側也有一些銳利,這樣的錢,揣在懷裡拿在手裡極爲不便。

其次,越國的戈幣現對於其他各國的貨幣來說,都顯得大一些,最大的戈幣長度比一般成人的中指還長,最小的跟成人中指差不多。

這樣的貨幣使用起來十分不便。

也就是之前越國僻遠,這才得以保存,若是楚國這樣,緊挨着三晉,越國那種比銅貝還不方便的戈幣,早就被其他各國的貨幣淘汰了。

只要搞定江東的銅錢,那一切就好辦了。

越國的人使用戈幣,除了看戈幣大小,更注重戈幣的重量。

既然使用銅錢要看重量,那麼他在江東發放銅錢的時候,就可以在官府制定稱量銅錢的標準稱,如此,用不了多久,越國的稱就與楚國的一樣了。

同樣,將銅錢與普通百姓使用的布匹糧食掛鉤,這樣,整個江東的度量衡就與楚國統一起來。

如此,越國的貨幣度量衡文字等等,全都與楚國一致,這樣,用不了幾年,江東之地哪裡還會有什麼越人吳人,有的只是楚人。

再往後,江東事成,然後江東的經驗推廣到整個楚國···

想到這,許行瞬間就知道楚王特意交代環錢的目的了。原來,楚王早就想到了在江東打開缺口的辦法了。

想着,許行佩服的長拜道:“大王英明。不過,老臣敢問大王,不知老臣此去江東,所要新鑄的環錢,大王有什麼要求呢?”

熊槐聞言,頓時沉吟了一下。

接着,心中閃過一絲失望,可惜現在的鑄造技術不過關,若是能像後世一樣,能將寡人的頭像印在新錢上,那就完美了。

可惜了。

想着,熊槐連連搖頭,然後開口道:“這新鑄的錢,要與其他各國的圓形圓孔錢不同,要有我楚國的特色,寡人決定採用天圓地方的說法,將新錢鑄成圓形方孔的樣子,外觀要儘量美觀。

然後,新錢的一面刻上天地通寶四個字,另一面則刻上寡人的年號,爲楚王槐某年造。”

楚王話音還未落下,許行便立即開口道:“大王,若是標上年份,那麼鑄錢的模具每年都得換,這樣恐怕極不方便,而且還會造成極大的浪費。還有,將大王的名字印在錢上,任百姓使用,這不是讓百姓犯了大王的名諱嗎?”

熊槐一怔,想起這個年代的的鑄錢技術,不禁心中微微一嘆。

頭像印不上去也就罷了,連年份也印不上去,好在這也不算大事。

不過,印名字這事,熊槐心中呵呵兩聲,比起千古留名來,名諱根本不值一提。

想着,熊槐搖頭來:“既然如此,銅錢上的年份那就算了,不過,寡人的名字還是要刻的,寡人要所有百姓使用銅錢的時候,都會想起寡人來,名諱之事,寡人無所謂···”

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
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