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

隨着太子橫離開王宮,楚王與太子再次發生激烈衝突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壽春城。

原本因爲太子橫取得壽春守軍的兵權,並且將軍景陽榮升右司馬並坐鎮郢都的事情,幾乎已經讓所有人都以爲楚王實在培養太子,並準備將楚王的大權的大權逐步轉交給太子了。

但是,現在他們一聽楚王與太子再次發生衝突,不禁又遲疑了。

雖然太子已經開始掌握楚國權力,但是,太子終究還是太子,只要楚王還活着,那大義就永遠都在楚王那邊。

就好比隔壁的那個宋國,因爲宋王與太子貞的矛盾,宋國大臣已經被殺了一批又一批,成批的被滅族、被處死、被罷黜、被流放,除了之前已經站隊的,現在宋國那些新入朝的大臣,已經全都不敢站隊了。

萬一,楚國變成宋國那樣···

一時間,壽春城中,許多原本已經打算向太子靠攏的大臣,紛紛駐足觀望起來,並決定稍稍拉開與太子橫的距離!

另一邊,熊槐在太子橫離開後,便陷入了沉思。

他本來想讓公子平去齊國爲質,也是爲太子橫留一條後路,但這個想法卻被太子橫強硬的拒絕了。

太子橫方纔的暴走很是出乎他的預料,再加上太子橫之前開口索要壽郢的守軍,以及主動提出要郢都的統治權。

這三件事,已經讓熊槐明確的覺察到,太子橫身上已經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雖然熊槐不知道是什麼讓太子橫出現這樣的變化,但太子橫的變化卻是真真實實的出現了。

這也讓熊槐暗中警惕。

想着,熊槐又將太子橫的事情放在一邊,然後又思考起去齊人質的人選來。

齊國讓嫡子爲質,的確有些出乎熊槐的預料。

正常情況下,楚國去齊國的人質,理所當然就是年僅十五的嫡子公子彘了。

但是,現在卻不想讓公子彘去齊國。

不是因爲去齊國的危險,畢竟,如今各國關係之複雜,簡直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明明早上才結盟,中午便打得要死要活的,晚上又變得如膠似漆了。

這樣錯亂的關係,許多國家都已經習慣這種朝盟夕叛的情況了。

所以,各國質子的安全,也不必太擔憂。

而熊槐不想讓公子彘爲質於齊,主要是因爲心中不忍,不忍幼年喪母的公子彘,再次遭遇離國的不幸。

南後有三個兒子,他已經放棄了太子橫,又···公子子蘭也死了,若是再送走公子彘,他心中不忍。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公子彘也是嫡子,一旦太子橫不幸,公子彘便是接下來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他也不想讓公子彘此時去齊國那個,已經被他搞得亂七八糟烏煙瘴氣的稷下學宮。

百花競豔雖好,但是太過激烈的思想碰撞,不僅會培養出宗師,而且也容易把人腦子搞亂。

所以,熊槐打心眼裡就不想讓公子彘去齊國。

而除了公子彘意外,那就只剩下公子旺財、公子子鼠、公子子牛三人了。

這三人中,公子旺財還有數月就行冠禮了。而公子旺財行冠禮後,就可以正式出仕任職。

所以,公子旺財接下來將是熊槐的得力臂助。

而除了公子旺財意外,剩下的公子子鼠與公子子牛兩人···

公子子鼠乃秦夫人之子,公子子牛乃韓夫人之子,二人同日出生,而公子子鼠身爲兄長,理所當然的要充當起兄長的責任。

更何況,公子子鼠今年十一歲,正好與齊國送來的十歲公子冀差不多。

只是,熊槐此時突然想起剛剛自己與太子橫的激烈衝突,心中微微一冷,雖然太子橫不爲自己兒子考慮,他卻不能不爲自己兒子考慮一下。

所以,不僅公子子鼠要送走,而且連公子子牛也要送走。

太子申生死於內,而公子重耳生於外。

公子子鼠與公子子牛年紀太小,難以自保。

至於公子彘,他是太子橫的親弟弟,太子橫應該也不會如此喪心病狂。

想着,熊槐立即吩咐道:“來人,寡人稍後要去秦夫人處,並請韓夫人帶公子子牛也去一趟秦夫人的宮殿,寡人要見見他們。”

秦夫人殿中。

熊槐與秦夫人韓夫人說了一會兒話,又跟公子子鼠與公子子牛說了一會兒話,然後看着秦夫人沉吟道:“夫人,不久前寡人與齊王達成盟約,決定交換人質。而就在今天,齊王之子已經到了壽春城。”

秦夫人一聽,立即明白楚王的意思,楚王這是要送她的兒子去齊國爲質。

雖心中不忍,但她也知道,各國交換質子這是常有的事。

於是,秦夫人一邊眼中含淚,一邊儘量用平靜的語氣道:“大王的意思臣妾已經知道了,稍後我會跟旺財說的,讓他主動請命去齊國爲質。”

“不。”熊槐遲疑了一下,搖頭道:“寡人的意思是讓子鼠去齊國。”

秦夫人一怔,眼中淚水再也忍不住,直接流了出來:“大王,子鼠剛滿十歲,他還是個孩子!”

說着,秦夫人試着勸道:“大王,不如讓旺財去吧,他就快行冠禮了,他能照顧好自己的,而子鼠太···太小了。”

此時,另一邊的韓夫人一聽秦夫人心酸之言,趕緊抱住熊槐左臂,輕搖道:“大王,秦姐姐說的是,子鼠才十歲啊!要不···”

熊槐聞言,絲毫不爲所動,並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齊國質子公子冀也才十歲,齊王地的兒子可以,那寡人的兒子也可以。”

說着,熊槐又轉頭看向韓夫人:“不僅子鼠要走,而且子牛也要走,寡人打算讓子牛去魏國。”

“啊!”韓夫人聞言,頓時全身一僵,久久未語。

此時,秦夫人已經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然後強行壓下心中悲痛,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全憑大王做主。”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接着見韓夫人還沒有從震驚中反應過來,微微一嘆後,便對身前不遠的兩個兒子道:“子鼠,子牛,爲父打算讓你們出國求學,你們可願爲爲父分憂。”

子鼠子牛二人腦袋正混亂間,突然聽到自己父王的問話,立即暈暈沉沉的拜倒:“兒臣願爲父王分憂!”

“好。”熊槐笑着點了點頭,然後對公子子鼠道:“子鼠,你這次前往齊國,雖是作爲人質,但也是前去求學的。稷下學宮乃是天下首屈一指的求學聖地,聚集了天下近一半的大賢,所以,你此去齊國,一定要好好學,用心學。

齊國大賢慎子,師從大賢慎到,學黃老道德之術,太傅也曾稱讚慎子賢能,所以,寡人打算讓你拜在慎子門下,學黃老之術。

子鼠,你可要用心學,待你學成,爲父自會接你回國。”

公子子鼠一聽只要自己學成便可以回國,不禁大鬆一口氣:“請父王放心,兒臣一定會好好學的。”

“嗯。”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又對子牛道:“子牛,這次爲父送你去魏國,並不是要交換人質,而僅僅只是讓你前往魏國的西河學派求學。西河學派曾培養了無數賢才,支撐了魏國百年霸業,乃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學派。

如今西河學派雖然已經日漸沒落,但是,西河學派在儒法兩道上有極其深入的研究,三傳更是名傳天下。

是以,爲父希望你去魏國,要放下身段,用心求學,精研儒法兩家之學。

等你學有所成,便可歸來。”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六百章 心傷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六百章 心傷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