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

說罷,已齒向殿外大喊道:“將東西擡進來,上呈大王!”

話音落下,幾個侍者立即擡着五個箱子走進殿中。

衆人見狀,頓時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的盯着那五個箱子,這可是與補天的五色石相媲美的神器啊。

等箱子在大殿之中放好,隨着侍者輕輕打開箱子,羣臣立即直起腰來,然後頂起膝蓋想要一睹爲快。

這一刻,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然後熱切的看着箱子裡的紙張。雖然現在他們還不知道紙張有什麼用,但是這東西既然能跟五色石媲美,甚至乃是黑帝所贈,那就絕對非同尋常。

只是,等箱子徹底打開,當衆人看到五個箱子裡兩藍三白的東西后,所有人心中都露出一絲遲疑,似乎這紙張並不如五色石那樣震撼人心。

此時,工尹已齒來到箱子旁,然後從存放藍色書籍的箱子裡各自拿來一本書,接着單手捧舉書籍,微微低頭道:“請大王一觀。”

“呈上來。”

“唯。”

很快,一個侍者便從王臺邊走到已齒身側,從已齒手中接過書籍後,又彎着腰,雙手捧着書籍來到王臺邊,將書籍獻於楚王。

等楚王拿過書籍,且翻開後。

這時,已齒開口道:“大王,自從紙張製作成功後,臣找到了紙張的許多種用途,可以用來代替竹簡,可以代替廁籌,可以用來糊窗,可以用來包東西等等。

然臣以爲,紙張最重要的作用,莫過於取代竹簡。是以,今天臣不僅帶來了三箱空白紙張,同樣也帶來了兩箱用紙製作的典籍,其一爲《詩經》,其一爲《老子》。”

此時,熊槐大略的翻了翻手中的《老子》,點頭讚道:“善哉,善哉,寡人昔日翻閱各家典籍,這《老子》一書計五千餘字,乃是各家典籍中字數較少的了。可是,即便如此,《老子》一書也要用兩到四卷竹簡,近兩百根竹簡,加在一起約有十斤重。

而用紙張製成的書籍,雖然才區區這麼一點,但卻將五千言盡納其中。有了這種說,以後寡人再觀看典籍時,就不必抱着厚重的竹簡看了。”

“大王,紙張製作的典籍,其好處可不僅僅只是如此。”已齒自得地笑道:“臣製作的《老子》、《詩經》兩書,其成本卻跟一卷空白的百根竹簡大致相當。”

“什麼?”殿中衆人一聽那兩本典籍的成本如此低廉,全都被嚇了一跳。

就在衆人的震驚中,屈原率先反應過來,然後詢問道:“先生,你確定這兩本典籍的成本不是跟一卷典籍相當,而是跟一卷空白竹簡相當。”

已齒聞言點了點頭,他知道大家爲什麼震驚,典籍之所以價值極高,一個是竹簡本身價格不低,更重要是典籍稀少,抄寫困難。

而採用印刷後,尤其是大規模的印刷,典籍在後兩者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這,就是他與楚王有信心讓書籍取代木簡的根本原因,否則,光靠人工手抄典籍,那書籍將會在百年內都難以取代竹簡。

此時,屈原開口之後就一直關注已齒的太府尹金君同,見已齒笑着點頭後,正爲各地鄉學焦頭爛額的他,頓時精神大振,然後快步走到已齒面前,拱手行禮道:“先生,此事當真如此?”

已齒見金君同一幅大急的模樣,知道他的難處,便再次點頭道:“大王在前,老朽豈敢虛言。”

說着,已齒見衆人全都期待的看着他,笑道道:“諸君,想來各位也都在懷疑在下所言吧,不過,老朽相信,到了明天,大家就不會再懷疑了。

因爲我楚國工匠已經在全力趕製典籍了,從明天開始,太府在郢都的店鋪裡,就會出售各種典籍。至於價格嘛,按字數算,每一萬字三十錢。”

說着,已齒再次從存放書籍的箱子中各自拿出一本書,然後拿着書籍向羣臣揚了揚:“諸君,也就說現在老朽手中的兩本典籍,其中《詩經》只賣一百二十錢,而《老子》只賣十五錢。”

“十五錢···”

“三十錢···”

“萬字三十錢,也就是說以前價值連城的《左傳》,現在也只要六百錢。”

“《易傳》也只要十五錢!”

“《論語》要三十三錢。”

“《禮》要三百錢。”

······

“不對,這有些不對勁。”此時,一直在朝議上沒說話的司馬景缺突然大喊道:“工尹,你說的各種典籍價格不合理,《老子》這麼經典深奧的典籍,還有號稱諸經之首的《易傳》,爲什麼才賣十五錢?而給少年蒙童入門用的的《詩經》卻要一百二十錢?”

說到這,景缺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已齒道:“工尹,本司馬以爲這不合理。”

景缺一開口,立即便將熱鬧的大殿給點爆了,信奉各種學派的人紛紛爲本家開口。

“對,這不合理,憑什麼你家的《墨子》能賣兩百三十餘錢,而我儒學經典《論語》卻只能賣三十錢。兩者差了十倍,工尹,按字數的賣法太不合理了。”

“不錯,這價格不合理···”

此時,熊槐見殿中原本涇渭分明的羣臣,現在卻徹底亂了。變法派不再敵視反對派,反而聯合起來跟另一羣夾雜各種派系的大臣相互爭論誰家的經典價值高,而這樣的情況一直從大殿門口延續到王位臺下。

看到這,熊槐不禁感嘆道:“這思想之爭竟然比利益之爭還要猛烈。”

接着,熊槐聽到各種要求自家典籍漲價,要求太高自家學問身價的聲音,想起後世的網絡文學,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疑問:“如果當年老子也知道書籍是按字數收錢的,那麼後世的《道德經》會不會被水成五十萬字鴻篇鉅製?”

思緒發散了一陣後,熊槐定了定神,然後輕咳了兩聲。

可是,咳嗽聲瞬間變淹沒在羣臣的爭論中了。

見此,熊槐只好伸出手來,往王案上敲了數下。

“咚咚咚···”

此時,羣臣聽到異響,轉眼看去,卻見楚王在哪面無表情的敲桌子,見此,羣臣立即行禮道:“大王,臣等失儀。”

“無妨。”熊槐等大殿安靜後,輕輕安慰了一聲,然後開口道:“諸位,前兩日工尹稟報寡人紙張可以製作書籍,然後工尹詢問寡人典籍如何定價。

寡人思及此紙張秘方乃黑帝所贈,寡人不願用黑帝的賞賜來賺錢,所以寡人決定,我楚國用紙張製作的典籍,全都以成本價出售給天下人,無論是我楚國人,亦或者是其他國家的人。”

衆人見這價格乃楚王所定,而楚王又是要傳播黑帝的聲名,見此,衆人只好拜道:“臣等愚鈍,大王聖明!”

熊槐笑了笑,再次開口道:“至於有些賢卿以爲自家的典籍價格太低,寡人以爲這是好事啊!

諸卿想想,未來天下人學習各大學派的典籍,學《老子》只需十五錢,而學習《左傳》卻需要六百錢,諸位想想,他們會怎麼選擇。”

衆人一聽,頓時反應過來,不錯,爲了推廣自家學說,當然是典籍賣的越便宜越好,最好太府的店鋪免費贈送。

一想到這,原本爲自家典籍定價極高而洋洋得意的人,頓時臉就變黑了。而原本不岔自家經典定價太低的,忽然間變得喜笑顏開了。

而就在一些人思考如何降低自己學說推廣成本的時候,作爲紙張的製作者,已齒此刻卻皺起了眉頭,並在心中暗暗道:《墨子》一書價值兩百餘錢,而信奉墨家學說的人大都是窮困人家,根本不可能有兩百錢去買《墨子》。

爲了推廣墨家學說,看來今後我墨家子弟要上交更多的俸祿了。

就在衆人思索間,熊槐再次輕咳了兩聲道:“諸卿,紙張的研製成功,乃是我楚國的盛事,同樣也是天下的盛世。爲了推廣紙張,爲了振奮人心,爲了傳播黑帝的聲名。

寡人決定,將紙張命名爲媧皇紙,並於兩月之後,寡人親自以重禮祭祀黑帝,屆時,國中七大夫以上爵位的貴族都需要趕來郢都參與祭祀。”

羣臣一聽楚王因紙張的出現而準備國祭黑帝,立即齊聲拜倒:“大王聖明。”

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
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