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

一個月後,當楚國各地均已耕種完畢之時,成陽君第三次來楚國求援。

面對這一次的求援,熊槐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然後讓鬆了一口氣的成陽君回去向韓王覆命。

接着,成陽君一走,熊槐一面向各地派出使者,營造出楚國即將救韓的跡象,一面讓人給在韓的昭雎以及襄成君等人去信。

韓國的戰事進行到現在,成陽君已經從韓到楚走了三個來回,齊魏聯軍也已經圍攻韓國兩月有餘。等成陽君返回韓國,告訴韓王楚國會出兵救援,然後等韓王發現,楚國答應出兵卻遲遲。等韓王想要與各國講和,背棄楚韓盟約,時間差不多到了七八月份。

等到了那時,楚國用各國削弱韓國,用韓國消耗各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尤其是秦韓兩國,從去年開始交戰,等到戰爭結束,差不多交戰一年,兩國必然國力大損。

如此···只有齊魏兩國的話,楚國明年還能愉快的度過一年。

不過,韓國雖然已經進坑了,但是楚國的令尹以及十萬楚軍此刻也還在坑中。

萬一韓王想不開,要圍殺援韓楚軍,那昭雎他們就危險。

所以,當務之急乃是讓昭雎他們提前做好撤軍準備。

好在,韓國那邊親近秦國的公仲現在還在楚國做人質,而韓珉也被貶到了秦國,現在韓王身邊的成陽君等人,大都是親楚派人士,尤其是宜陽的公叔,更是鐵桿親楚派,有公叔在宜陽,熊槐也不擔心公叔會夥同秦人圍殲楚軍。

不過十萬大軍的撤退,也需要提前準備好。

另一邊,成陽君回到新鄭,跟韓王說楚國已經答應出兵救韓後,韓王懸着的心終於落了地。

這一次,楚王終於沒有再推脫。

當夜,韓王自新鄭被圍攻以來,終於睡了一個安穩覺。

第二天,韓王一大早巡視完城池後,便遊蕩在城南,踮起腳尖,遙望南方,翹首以待。

只是十天過去了,半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韓王始終沒有等來楚軍來援的消息。

這一日,韓宮中,韓王臉色慘白的看着手中的情報:楚國各地使者雖往來不斷,但整個楚地卻沒有絲毫聚集大軍的跡象。

看到這,韓王猛然想起十幾年的舊事,當年秦國伐韓,楚國爲了讓韓國堅守下去,就是這麼幹的。

雖然現在楚相昭雎已經在宜陽抵抗秦軍了,但是毫無疑問,這次楚國再次使用了同樣的計策。

一想到楚王用當年應付他父王的辦法來應付他,韓王頓時大怒。

齊魏聯軍攻城四月有餘,楚國先是用春耕爲藉口,然後又敷衍於他,若是他繼續等下去,那他就不是跟他父王一樣被當成傻子一樣糊弄嗎?

想到這,韓王猛然站了起來,正欲召集羣臣議事,卻猛然一僵,他突然發現,現在韓國朝中楚黨當政,那些不親近楚國的大臣,公仲在楚國爲質,韓珉在秦國用事,韓辰在北面防備趙國···

此時此刻,即便他這個韓王想要背棄楚國,卻又能與何人商議呢!

這一刻,韓王瞬間感到整個世界都充滿着惡意,同時,他也感到十幾年魏王面對秦國的無奈,當時張儀做魏國相國,大肆出賣魏國利益,魏王卻拿張儀毫無辦法,最後,魏王還是在其他五國的支持下,才成功將張儀驅逐去魏國。

當時韓王還曾嘲笑魏國,但···當這一幕發生在韓國身上,韓王頓時滿口苦澀。

憋屈···

次日,張府。

張開地看着突然出現在自己府上的韓王,驚疑地問道:“不知大王何以來臣府上?”

韓王看着面前垂垂老矣且一臉病態的張開地,然後長長一嘆,接着將寫有楚國情報的帛書遞給張開地:“寡人正是爲此而來。”

張開地遲疑接過帛書,然後展開一看,當他看到跟十幾年前如出一轍的情報,頓時愣住:“這···大王···這是,楚國這是要拋棄韓國了嗎?”

韓王苦澀的點了點頭。

見此,張開地臉色一變,然後遲疑的看着韓王:“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楚國讓韓國與各國互耗,以從中得利,寡人深恨之。可是,戰爭進行到現在,寡人雖然有心背離楚國,但是擔心聯軍不信任寡人,更擔心成陽君以及韓憂這些親楚派大臣,得知寡人要背棄楚國後,會驚懼之下紛紛逃離或者鋌而走險,一直韓國爲齊魏聯軍所趁。

此刻寡人心急如焚,卻不得其解,故而前來向先生請教。”

張開地一聽,立即搖頭道:“大王,臣已經老了,且病痛纏身多年,整日頭暈眼花,已然半截入土,此時此刻,臣卻沒有辦法了。”

韓王一聽,急道:“請先生不要推辭,先生早年侍奉先君昭侯,被委以重任,其後先王即位,曾將國家託付於先生,就算先生不看在寡人的面上,還請先生看在昭侯以及先王的面上,助寡人一臂之力。”

張開地聞言依舊搖了搖頭:“大王,非是老臣推脫,實在是老臣多年不理事,對當下時局知之甚少,恐怕難以在錯中複雜的環境中爲大王爲韓國找出一條合適的出路。”

韓王聞言悔恨道:“寡人知道先生是在責怪寡人對公叔公仲偏聽偏信,不僅沒有聽從先生的良言,反而將先生閒置。如今寡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請先生給寡人一個機會,寡人願將韓國託付於先生,委任先生爲相。”

說着,韓王拱手長拜道:“先生,拜託了。”

“這···”張開地聽到韓王要任命自己爲相,知道自己是無法再推脫了,也不能推脫了。

想到這,張開地立即行禮道:“既如此,那老臣就再爲大王一盡綿薄之力。”

韓王聞言,頓時大喜,只要這個在先王時做過相國的老臣出馬,相比一定可以壓制成陽君與韓憂這些親楚派大臣的。

想着,韓王頓時期待的看着張開地問道:“不知先生以爲,眼下寡人應該怎麼,才能快速背棄楚國,讓各國停止攻打寡人。”

“不。”張開地搖了搖頭:“大王,此時此刻,我韓國已經與各國交戰今年,到了現在,怎麼半途而廢背棄楚國,讓我韓國北上背叛的罵名呢?”

韓王心頭一跳,驚疑地看着張開地,卻見他不慌不忙的繼續道:

“大王,既然楚國有意放棄韓國,那就應該讓楚國北上背叛的名聲,而不是我韓國既遭到楚國算計,還要背上不義之名。”

說着,張開地看向韓王問道:“大王你說是不是這理!”

“呃?”韓王一愣,然後立即點了點頭,應道:“先生所言極是,不過先生打算怎麼做,要知道現在楚相昭雎還在宜陽之外,楚國如何纔會主動背叛盟約?”

張開地笑道:“大王,此事簡單···”

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
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