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

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 就在江瀚親率主力大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地攻向廣元的時候,李自成和他那支兩千餘人的奇兵,還在被陰平小道,折磨得死去活來。

這條路,着實是艱難異常。

隊伍出發的頭幾天,尚能沿着山腳的河谷前行。

雖然道路崎嶇,碎石遍佈,但總歸還能讓大軍緩緩前進。

可當他們繞過文縣,真正一頭扎進那片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時,所有人才切身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舉步維艱”。

西南的林子,與他們熟悉的秦嶺山脈,截然不同。

這裡的天氣,又溼又熱,林中瘴氣叢生。

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將陽光切割得支離破碎,使得林中終年陰暗潮溼,厚厚的腐爛落葉,散發着一股令人作嘔的黴味。

將士們必須用手中的腰刀,不斷劈砍着擋路的荊棘與藤蔓,每前進一步,都要消耗不小的體力。

而潛伏在暗處的毒蟲和螞蟥,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許多士兵的腿上、胳膊上,很快便被叮咬得血肉模糊,又紅又腫,甚至開始潰爛。

隊伍中也很快出現了非戰鬥減員,不少將士或死於毒蟲、或墜于山崖。

經歷了半個多月的艱難跋涉後,李自成所部終於抵達了摩天嶺。

這裡也是陰平小道上最艱難的一段,只要越過摩天嶺,入蜀指日可待。

摩天嶺北麓還好,可當李自成等人登上山脊後,卻被腳下的場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那是一道幾乎垂直的巨大巖壁,光滑而陡峭,根本看不見任何可以攀爬的路徑。

巖壁下,則是一段陡坡,旁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雲霧纏繞在山腰,彷彿一條白色的腰帶,讓人看不清崖底的模樣。

面對此情此景,別說是下山了,光是站在這懸崖邊上,朝下望一眼,都足以讓這幫士卒們兩腿發軟。

“這這怎麼過去?”

“沒路啊這根本就沒路!”

士卒們都畏懼了,他們看着眼前這絕望的峭壁,紛紛踟躕不前,不敢再上前一步。

李自成面色沉凝,他知道該自己出手穩住軍心了。

他沒有廢話,而是轉頭看向身後的劉宗敏:

“去,把所有馱輜重糧草的騾子,都給我從崖壁上推下去。”

劉宗敏雖然不解,但還是迅速的執行了命令。

幾十頭騾子發出淒厲的悲鳴,被逐一從懸崖上推下,翻滾着墜落崖璧,隨後重重地砸在陡坡下,再也沒發出任何聲音。

李自成的目的很明確,這些騾子再往前也走不動了,倒不如用它們的身體,先去蹚出一條血路,最後還能用其屍體,充當緩衝的肉墊。

隨即,他又下令,讓士卒們把武器輜重,順着山腳扔下去,以減輕負擔。

做完這一切,李自成還是覺得不夠保險,他又讓士兵們就地砍竹,打製了不少竹網彈簇,從崖璧上扔了下去。

但即便如此,當士兵們再次來到懸崖邊時,看着下面用騾馬屍體和竹網堆成的“着陸點”,仍然是有些畏懼。

就連劉宗敏、李過等人,看了也是陣陣心悸。

李自成見狀,知道是時候該自己站出來了,他必須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帶領軍隊。

在這個沒有沒有即時通訊,信息傳遞基本靠吼的年代,帶兵打仗的將領,幾乎人人都要身先士卒。

一來是觀察敵我態勢,二來就是提振士氣。

一支軍隊的士氣,全憑主將的個人威望和勇氣。

順風仗還好,一旦陷入絕境,就得靠主將站出來,領着麾下將士殺出一條血路。

而此時的李自成,面臨的就是絕境,當然需要他身先士卒,爲麾下將士做個表率。

他上前一步,走到懸崖前面,回過身,對着所有人大聲吼道:

“各位弟兄!這絕壁雖險,但咱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咱們一路走來,跋山涉水,走了足足幾百里路,到了臨門一腳,豈能輕言放棄?”

“如今,只要越過這道絕壁,江油就在眼前!”

“看我先行一步,給諸位探路!”

說罷,李自成一把扯過身旁士卒手上的氈子,緊緊地裹在身上,便準備往下滾。

“老叔!”

“將軍!”

他侄兒李過和猛將劉宗敏見狀,大驚失色,連忙上前死死拉住他,異口同聲地喊道:

“我去吧!”

李自成一把將兩人推開,雙目圓瞪,聲如洪鐘:

“爲將者,自當身先士卒!前人能過,我李自成自然也能過!”

他最後掃視了一眼身邊這兩千多名神情複雜的士兵,放聲大笑:

“諸位,山下慶功!”

話音未落,他便裹緊了毯子,猛地一蹬腳,整個人如同石塊般,義無反顧地從陡峭的山坡上,翻滾了下去!

在山巔之上兩千多雙眼睛的注視下,那個被氈毯包裹的身影,在陡峭的崖壁上不斷地翻滾、碰撞、下墜。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終於,“蓬”的一聲悶響後,李自成的身體,重重地摔在了下方那堆牲口的屍體之上。

隨即,他便一動不動,彷彿死了一樣。

山頂之上,一片死寂。

壞了,主將不會真摔死了吧!

而此刻的李自成,雖然沒死,但也確實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他只感覺天旋地轉,七葷八素,腦袋像是要炸開一般,體內五臟六腑都像錯了位一樣。

渾身上下,到處都是黏糊糊、熱乎乎的液體,一股濃烈的血腥味直衝鼻腔。

聞到這股血腥味,他心中大驚,生怕這是自己的血,難不成滾下來的時候缺胳膊斷腿了? 他強忍着不適,快速地檢查了一遍,萬幸,身上的零件都還在。

這些血,大多都是他身下那些騾子屍體裡噴出來的。

見狀,李自成終於鬆了口氣,他躺在那堆血肉模糊的騾屍上,沒有過多休息,只是猛地吸了兩口氣,隨後便掙扎着站起身來。

他迎着山頂上那兩千道關切而又驚恐的目光,高高地舉起了手臂,用嘶啞的聲音,奮力揮手大喊。

“無礙!都下來吧!”

山上的士卒們,在看到主將重新站起來的那一刻,看着李自成渾身浴血,卻屹立不倒的身姿,也都鬆了口氣。

士卒們就像被注入了一道強心劑,士氣大振。

“將軍威武!”

不知是誰,第一個喊了出來。

隨即,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響徹了整個山巔!

李自成的侄兒李過,此刻也是雙目赤紅,眼角帶淚。

他二話不說,抓起身旁毯子,對着身邊的士卒們,聲嘶力竭地大吼道: “將軍已經在下面等着了!”

“是爺們的,就跟老子一起衝!”

隨即,他也裹緊了毯子,朝着那堆騾屍的方向,毫不猶豫地滾了下去。

有了榜樣,士兵們再無半分猶豫。

他們有樣學樣,一個接着一個,如同下餃子般,從山頂之上,前赴後繼地滾落。

李自成站在崖底,看着這壯觀而又慘烈的一幕,心中無比感嘆。

大部分的將士都幸運地落在了緩衝帶上,雖然摔得鼻青臉腫,但都高興地站起來大聲歡呼; 而有那麼一些運氣不好的弟兄,在翻滾途中撞上了突出的岩石,或是滾歪了方向,墜入了更深的懸崖,再也沒能起來 李自成的心雖然在滴血,但他的眼神卻愈發堅定。

就這樣,在犧牲數百人後,李自成終於領着這支奇兵,成功翻過了摩天嶺這道不可逾越的天險。

現在只剩最後一道關卡,江油。

雖然江油就在不遠處,但李自成也沒有急着行軍。

他麾下的將士們剛剛越過天險,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已消耗大半,急需休整。

於是李自成當即下令,全軍安營紮寨。

同時,他命人將坡下那些摔死的騾馬,剝皮取肉,架起篝火,給活下來的弟兄們,飽餐一頓。

大軍休整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才終於精神抖擻地重新出發。

很快,李自成便兵臨江油關下。

江油關,背靠蜀中,前臨涪江,江上只有一條孤零零的鐵索橋,作爲唯一的通道。

李自成沒敢大搖大擺的上前,而是靜靜地藏在不遠處的林子裡,等待天黑。

當夜三更,李自成便領兵越過鐵索橋,對江油關發起了突襲。

而此時,江油關的守將成明,還在被窩裡睡得正香呢。

直到震天的喊殺聲傳來,纔將他從夢中驚醒。

成明連忙命人組織抵擋,可此時爲時已晚。

江油關久不聞兵戈之聲,防禦本就空虛,兵員嚴重不足。

再加上是夜間被偷襲,原本那點士卒,沒等交戰,便已嚇得跑散了大半。

無奈之下,成明只得開關請降。

李自成打破江油關後,幾乎沒有片刻停留,便立刻揮師北上。

根據成明和一些降兵指出的道路,他一路沿着大劍山北上,成功繞開了劍州,直奔劍門關的後方而去。

劍門關坐落於大劍山山脈中斷處,而劍州則位於劍門關南側的河谷盆地,是關隘的後方依託。

蜀中廣記有記載“劍州北四十里至劍門關,兩山壁立,中爲通道,即金牛道也”

明代軍防佈局中,劍門關爲前沿陣地,劍州爲後勤中樞:關城駐兵防守天險,州城儲存糧草、駐紮預備隊。

李自成一路輕裝簡行,根本沒帶火炮,幾乎不可能打下劍州。

所以他只能選擇繞開州城,從劍州和劍門關中間橫插進去。

此時,鎮守在劍門關的利州衛指揮使李昌銘,還不知道賊兵已經從陰平小道偷渡過來。

他正站在北面的關樓上,看着山腳下止步不前的賊兵,沾沾自喜呢。

“一幫蠢賊,能打又怎樣?”

“碰見了這劍門天險,一樣叫你鎩羽而歸,望關興嘆!”

可就在他巡視關防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喊殺聲,竟然從關城的南面,傳了過來! 這正是李自成的部隊,他已經抵達了劍門關腳下。

本來,李自成還想僞裝成從川中前來增援的官軍,騙開關門。

可在關外值守的兵將們,看見李自成這幫人,一個個穿得破破爛爛,灰頭土臉,如同乞丐一般,當即就起了疑心,死活不讓他們進城。

這可把李自成給急壞了。

媽的,老子麾下的軍容有什麼問題? 這不是眼下大明軍隊的標配嗎? 要是真來一支盔明甲亮、威風凜凜的部隊,你們才真該懷疑是不是冒牌貨。

無奈之下,李自成也懶得再裝了,直接下令,殺了守衛,隨即從南面對劍門關發起了強攻。

李昌銘接到警報,大驚失色,他萬萬沒有想到,賊兵竟然繞到了他的身後。

他連忙率領守軍,調轉方向,開始抵擋南面的賊兵。

李自成所部,一路跋山涉水,吃盡了苦頭,肚子裡早就憋足了火氣。

如今劍門關就在眼前,這幫士卒們打起來更是個個奮勇,人人爭先

李昌銘帶着守軍苦苦抵擋,眼看着就要支撐不住了,就在這時,北面也陡然傳來了山呼海嘯般的喊殺聲。

江瀚雖然最近停止了對劍門關的進攻,但他一直在劍門關外留有探哨,就是爲了策應李自成的部隊。

探哨一聽見關城南面傳來的動靜,立刻飛奔下山回報了江瀚。

江瀚估摸着時間,知道應該是李自成率兵趕到了。

他二話沒說,當即點起兵馬,朝着劍門關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李昌銘本來面對南面的賊兵就已經捉襟見肘,而現在北面也被同時進攻,他再也抵擋不住。

他領着親衛想做殊死一搏,可還沒等他發起衝鋒,便被一箭射死在了劍門關下。

主將既死,面對着賊兵的南北夾擊,這座號稱“蜀地第一雄關”的劍門關,再也支撐不住,轟然告破。

江瀚也正式打開了通往天府之國的大門。

根據事後統計,江瀚麾下的部隊,從關中開始,直到成功入川,前後耗時共計三個半月。

他麾下的兵將,光是行軍路上,減員就足有五六百人。

其中,以李自成所部傷亡最多,他偷渡陰平,光是死在路上的,就足有四百多人。

而戰死的卻並不多,攻打沿途關隘,死傷僅僅只有三百多人。

就這樣,在付出了近千名將士的寶貴性命之後,江瀚所部,終於成功踏入了四川地界, 接下來,就要找個地方過冬,正式開始經營根據地了。

先發一章,後面還有,正在加班加點碼字中 (本章完)

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22章 流寇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53章 王師來了!第67章 張輦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54章 拿下王莊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16章 入城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45章 反制李家第3章 魚腹丹書第57章 馬家村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55章 夜襲第76章 剿撫並用第98章 投名狀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74章 李自成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章 兵變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70章 報仇雪恨第77章 上架感言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29章 練兵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84章 處處碰壁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16章 入城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28章 慶功宴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82章 奸細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42章 開門紅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51章 洪剃頭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35章 靖邊營第48章 王莊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72章 楊鶴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81章 神一魁第90章 騙延水關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18章 攻城戰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33章 交贖金第159章 渡河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
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22章 流寇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53章 王師來了!第67章 張輦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54章 拿下王莊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16章 入城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45章 反制李家第3章 魚腹丹書第57章 馬家村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55章 夜襲第76章 剿撫並用第98章 投名狀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74章 李自成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章 兵變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70章 報仇雪恨第77章 上架感言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29章 練兵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84章 處處碰壁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16章 入城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28章 慶功宴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82章 奸細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42章 開門紅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51章 洪剃頭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35章 靖邊營第48章 王莊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72章 楊鶴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81章 神一魁第90章 騙延水關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18章 攻城戰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33章 交贖金第159章 渡河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