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

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 當曹文詔等人被拖在秦嶺的崇山峻嶺當中時,江瀚已經兵分兩路,繞道平涼府,攻破了蕭關。

蕭關,自古便是拱衛關中的四大要塞之一,以雄險著稱,按理說本不該如此輕易被攻破。

但如今的蕭關,早已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當初洪承疇爲了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掃平匪患,從各邊鎮處抽調了大量的精銳兵馬,準備盡數投入山西戰場。

而爲了填補邊牆的空虛,他又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將蕭關這等內層關隘的守軍調往邊境,以防備蒙古人扣邊。

這便給了江瀚可乘之機。

大軍幾乎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便輕易破開了蕭關,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清水河流域。

江瀚此行的第一個目標地就在這裡,甘州羣牧所。

“大帥!前方十里,便是大營城!”

一名塘兵飛馬回奔,滾鞍下馬,聲音洪亮地稟報。

“知道了。”

江瀚淡淡地應了一聲,猛地一勒繮繩,穩穩地停在了一處土坡上。

他並未急着全軍前壓,而是取下馬鞍旁懸掛的千里鏡,湊到眼前,細細窺探着不遠處的大營城。

視野之中,一座孤零零的夯土城池,如同一頭土黃色的巨獸,靜靜地橫臥在清水河畔的平原上。

城池看起來灰濛濛的,滿是被風沙與歲月反覆打磨的痕跡。

這便是大營城,如今的甘州羣牧所。

甘州羣牧所位於固原鎮以西二十里,緊靠清水河,水草豐美,自唐宋以來便是天然的牧馬地。

江瀚對它的歷史略有耳聞。

大營城始建於北宋,傳說與楊家將老令公的大營有關,故名大營城。

宋夏交鋒時,這裡曾是前線的軍寨之一,後來大宋戰敗,無力西征;

無奈的宋人只好在此地設置官馬市場,用布、帛、茶等物資,向周邊的吐蕃、回紇、党項羌等部族大量換取馬匹以補充軍用,這就是所謂的“茶馬貿易”“絹馬貿易”。

大營城也因此改稱養馬城。

及至明初,爲了解決馬匹緊缺的問題,太祖皇帝朱元璋特意在大營城的舊址上設立了甘州羣牧所。

並且朱元璋還將其第十四子朱楧封爲肅王,置藩於蘭州,並將甘州羣牧所劃給了肅王一系。

透過千里鏡,城池的防禦細節被江瀚看得一清二楚。

大營城的夯土城牆遠比尋常的城池要高大厚實,目測有三丈多高,牆體陡峭,尋常的雲梯根本別想輕易搭上去。

城南與城北,皆設有半月形的甕城,雖然看不清其內部縱深與結構,但想必也不是輕易能衝進去的。

城池的西北、東北角,各設有一座角樓,能將城外方圓數裡的動向盡收眼底。

城外還有兩道引自清水河的護城河,如同兩條玉帶,將整座城池包裹其中。

其中,最讓江瀚感到棘手的,莫過於城池附近的幾座烽火臺。

要知道,這裡離固原鎮只有二十里的距離,只要狼煙一起,恐怕固原鎮援兵頃刻間就能趕到。

固原鎮本就是三邊總制府所在,就算如今三邊總督帶兵出征了,城中留守的兵力也應該不少。

“不好打啊。”

江瀚看着眼前的城池,不由得嘆了口氣。

“瀚二哥,怕個鳥!”

董二柱催馬上前,咧着大嘴,滿不在乎地笑道:

“不就是個土城嘛,咱們十幾門重炮一字排開,轟他孃的就完事了!”

說起短兵相接的拼殺,柱子或許不太擅長,但論起攻城拔寨,他麾下的炮營就是絕對的主力,他的聲音自然也大了起來。

一旁的邵勇和李老歪兩人倒是謹慎了不少,他們交換了一個眼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兩人都認爲,以己方的兵力與火力,攻下大營城本身並沒有太大難度。

經過仔細觀察,兩人發現城裡的守軍並不多,而且根據軍中一些甘肅籍士兵的情報,這裡的守軍向來不和。

其中一部分是恩軍組成的牧軍,另一部分則是本地的屯兵。

(恩軍是指流放到此地充軍的罪囚) 但還是那句話,真正的麻煩並不在城內,而是在那幾座烽火臺。

一旦城頭的烽火臺燃起狼煙,固原鎮的援兵不消一個時辰便能趕到,到時候恐怕大軍會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

可思來想去,江瀚還是決定先打一場再說。

圍點打援,把固原鎮的兵馬引出來就是了。

這大營城,他勢在必得!

只要能拿下大營城裡的戰馬,江瀚麾下騎兵的數量,至少能提升一倍。

要知道,甘州羣牧所鼎盛時期,每年養馬足有萬餘匹,就算如今馬政萎縮,幾百匹總該有吧?

陝西這一帶的羣牧所有三個,一個是安東羣牧所,分屬於平涼府的韓王;

第二個是寧夏的寧夏羣牧所,分屬於慶藩;

第三個就是眼前的甘州羣牧所了,屬於蘭州的肅王。

江瀚準備攻取其中兩個羣牧所,將麾下騎兵的數量,一舉擴充到兩千人左右。

只要手握兩千精騎,他就有把握圍殲曹文詔麾下的關寧鐵騎,而不是每次都讓這廝給跑了。

“傳我將令!”

念及於此,江瀚的聲音陡然拔高,開始佈置起作戰計劃。

“李老歪!”

“你即刻率本部兩千精兵,繞到大營城的東面,在援兵的必經之路上設伏。”

“我這邊先做佯攻,等狼煙一起,估計固原鎮就要派人來援了。”·

“得令!”李老歪點點頭,隨即點了兵馬,準備前去東面佈防。

江瀚的目光又轉向董二柱和邵勇: “柱子,你帶炮營隨我攻城,把重炮都給我拉上來,擺在城牆兩百步開外,聽我號令行事。”

“邵勇,你把騎兵散出去,先守住北門,千萬不能讓城內的守軍把馬給我放跑了!”

“是!”兩人點點頭,齊聲抱拳領命。

軍令一下,各部人馬便開始爲攻城做準備,一張大網將甘州羣牧所給緊緊圍了起來。

城外這麼大的動靜,自然也瞞不過羣牧所裡的守軍。

大營城內,愁雲慘淡,人心惶惶。

牧監葉子恆揹着手,在角樓上來回踱步,面色陰沉如水。

早在數日前,蕭關被破的消息就已經傳到了他的耳中。

葉子恆當即意識到,自己很可能是賊寇的下一個目標。

畢竟自己治下的羣牧所,戰馬的數量可不算少。

雖然說大明的馬政早已萎縮,但甘州羣牧所依靠着肅王,去年好歹還養了有近兩千匹戰馬。

年前給肅王府上貢了一千匹,現在還剩一千多匹。

這些可都是專門從土默特部買來的蒙古馬,都是上等的戰馬。

意識到處境不妙後,葉子恆當即便派人快馬加鞭,趕往了二十里外的固原鎮,向固原總兵楊麟求援。

希望他能加派兵力,協助守城。

可他接連派出去了四五波傳令兵,卻如同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好不容易纔盼回一個,帶回來的只有冷冰冰的三個字,“再等等。”

聽了這個消息,葉子恆人都傻了,等什麼?等死嗎?!

沒辦法,現在只能靠自己了。

“傳令下去!”

葉子恆猛地停下腳步,對身邊的親兵嘶聲道, “今日起,兵分兩部,一部由我親自帶隊,另一部由副監帶隊,兩部晝夜巡邏,不得有半點疏忽!”

葉子恆打算親自上陣,帶着二把手副監輪流巡邏。

他很清楚,這種時候,必須由他這個最高長官親自上陣。

要是換了下面的兵將去巡邏,怕是賊兵能直接摸進城裡,砍了他的腦袋。

羣牧所裡的這幫衛軍,成分複雜,可謂是一盤散沙。

其中一部分恩軍,實際就是發配到邊疆充軍的罪囚及其家眷。

這幫人對朝廷不說恨之入骨吧,至少也是心存怨望。

指望他們爲大明死戰,無異於癡人說夢。

這幫人不臨陣倒戈,跟着城外的賊寇一起造反,葉子恆就謝天謝地了。

另一部分,則是本地衛所僅剩的五六百屯軍。

這幫人,在邊地混了十幾年,早就成了老油子,想讓他們爲了王府的幾匹戰馬去拼命?

拉倒吧。

“葉頭兒,又叫咱們巡邏啊?”

一個屯軍百戶揣着手,嘴裡哈着白氣,懶洋洋地抱怨道,

“這天寒地凍的,依我看,這城乾脆就讓給賊兵算了,咱們犯不着拼命。”

“就是,弟兄們肚子裡都是清湯寡水,沒半點油腥,哪有力氣折騰這個?”

(本章完)

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50章 穿箭遊營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65章 攻城第32章 青皮無賴第64章 投賊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38章 練兵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7章 激戰!第52章 埋伏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8章 段家父子第67章 張輦第236章 埋伏第159章 渡河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51章 出發第154章 哥倆好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6章 交鋒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59章 餘承業第95章 山西賊兵第30章 赴宴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47章 雙贏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30章 赴宴第25章 馬家溝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36章 埋伏第95章 山西賊兵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65章 攻城第25章 馬家溝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64章 投賊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119章 城破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7章 激戰!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82章 奸細第72章 楊鶴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69章 焦屍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29章 練兵第56章 吳澤第64章 投賊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
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50章 穿箭遊營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65章 攻城第32章 青皮無賴第64章 投賊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38章 練兵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7章 激戰!第52章 埋伏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8章 段家父子第67章 張輦第236章 埋伏第159章 渡河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51章 出發第154章 哥倆好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6章 交鋒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59章 餘承業第95章 山西賊兵第30章 赴宴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47章 雙贏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30章 赴宴第25章 馬家溝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36章 埋伏第95章 山西賊兵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65章 攻城第25章 馬家溝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64章 投賊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119章 城破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7章 激戰!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82章 奸細第72章 楊鶴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69章 焦屍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29章 練兵第56章 吳澤第64章 投賊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