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張輦

第67章

張輦 張輦聽到吳澤“不見了”的消息,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他猛地一把抓住傳令兵的衣襟,聲音因憤怒而顫抖: “什麼叫不見了?怎麼可能不見了?!”

傳令兵被嚇得一哆嗦,額頭冷汗直冒,結結巴巴地回道: “吳吳大人先是派同行的百戶去了安定門,交代他們守城。”

“然後他說要去順陽門和東勝門巡視,隨後帶了幾個親兵就往順陽門去了,再之後.再之後就沒了蹤影。”

張輦聞言,氣得咬牙切齒: “巡視個屁!賊兵在安定門,他卻偏偏要去順陽門,這個吳澤!肯定是跑了!”

“好你個吳澤,臨陣脫逃,本官定要狠狠參你一本!”

他強壓下心中的慌亂,深吸一口氣,裝出一副鎮定的模樣,對傳令兵下令道:

“你去!傳我命令!把剩下的守軍都給我召集到知府衙門來!”

“本府要與這幫賊兵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這話說得慷慨激昂,頗有幾分視死如歸的味道。

傳令兵一聽,眼中閃過一絲振奮,原本耷拉着的肩膀瞬間挺直了。

雖然指揮使丟下他們跑了,但是知府大人卻還在堅守,這讓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單膝跪地,拱手大聲應道:

“遵命!”

“我等上下必將用命殺敵,誓死追隨大人,與賊兵戰至最後一人!”

說完,他立馬起身衝出府衙,翻身上馬,直奔北門而去。

張輦站在原地,目光陰沉,嘴角微微抽動。

他嘴上說得慷慨激昂,心裡卻早已打起了退堂鼓。

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這鬼話他自己聽了都想笑,也就只能騙一騙這幫丘八了。

沒看見這偌大知府衙門裡已經沒有佐官了嗎? 同知、通判、推官、知事.一個個早已不知所蹤,只剩下些不入流的典吏還在衙門裡值守。

張輦搖搖頭,快步趕回內堂,揮手遣散了衙門裡的下人和外面的典吏:

“你們都走吧,本府要在此於賊兵決一死戰!”

此話一出,在場衆人倒吸了一口涼氣,臉上滿是震驚和敬佩。

不愧爲一府之尊,這氣節,這意志,如果這樣的州府主官再多些,我大明何愁不興?

更有甚者,聽了這話,也不跑了,說什麼都要追隨張輦的腳步,與他一起迎擊賊兵。

這可把張輦嚇了一跳,我只是找個藉口把你們支走而已,怎麼你們還當真了?

張輦連忙搖頭,厲聲喝道: “糊塗!”

“爾等正值壯年,不想着留下有用之身,將來報效朝廷,反倒要隨我與那賊兵死戰,是何道理?”

“速速退去!讓本官爲你們攔住賊兵!”

幾人聽了這話,眼裡飽含熱淚,哐哐朝着張輦磕了兩個頭,依依不捨的轉身離去。

夜色深沉,府衙內的燭火搖曳,映得張輦的臉色越發蒼白。

等人走光後,他再也裝不下去,迅速起身,直奔後院而去。

他環顧四周,確認四下無人後,悄悄推開後門,溜進了不遠處的巷子裡,眨眼間便消失在黑暗當中。

張輦平日裡不住府衙,他在城東置辦了一座雕樑畫棟的大宅子,平日裡門庭若市,如今卻冷清得像座空城。

他推開側門,穿過庭院,火急火燎地朝着內院趕去。

宅裡的下人見他這副模樣,紛紛露出驚疑之色。

“老爺,您這是”

老管家迎上來,還沒說完,張輦便不耐煩地揮手打斷: “都散了吧!賊兵攻城了!城破在即,你們各自逃命去吧!”

下人們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亂作一團,有人尖叫着跑向後院,有人忙着收拾細軟,轉眼間宅子裡便亂成了一鍋粥。

張輦懶得理會他們,徑直衝進書房,從桌案上找到自己的官印、牙牌,又從暗格裡翻出幾錠銀子,全塞進了一個布包裡。

延安府守不住了,他心裡清楚得很,眼下保命纔是頭等大事。

可就在這時,門外卻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大人,到底發生了何事?賊兵已經打進來了嗎?”

張輦被他吵得心煩意亂,猛地起身打開房門,怒喝一聲: “吵什麼!進來說話!”

一名忠心耿耿的僕人衝了進來,急切地問道: “大人,需要小的去備馬嗎?”

張輦沉默不語,備馬?城外現在肯定到處都是賊兵,騎馬出去不是自投羅網嗎?

他瞥了一眼面前的僕人,心生毒計。

張輦若無其事地搖了搖頭,隨手拎起布包,“一不小心”將包裡的金銀撒了一地。

僕人見狀,連忙蹲下身子幫着撿拾。

趁着僕人專心撿銀子時,張輦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趁機抄起桌上的硯臺,對着僕人的後腦勺狠狠地砸了下去。

只聽“咚”的一聲悶響,僕人應聲倒地,鮮血緩緩淌出。

張輦冷哼一聲,扔掉硯臺,俯身將那僕人身上的粗布衣裳都扒了下來。

緊接着,張輦迅速脫下自己的官袍,換上了那身粗布衣裳,腳下的官靴也換成了布鞋。

隨後他又摘下烏紗帽,隨手將頭髮披散開來,搖身一變,成了個落魄的平頭百姓。

接着,他把官袍、官帽,官靴全都穿到了那僕人身上,甚至還把牙牌和官印都揣到了那僕人懷裡。

做完這一切,他找來火摺子,一把點燃了書房裡的簾子。

火苗“噌”地一下竄了起來,迅速點燃了書案上的宣紙,隨後又蔓延到木架上,整個房間很快被大火籠罩。

張輦轉身跑出書房,站在庭院裡,眼睜睜地看着大火一點點吞噬着這座宅子。

火光映紅了他的臉,濃煙嗆得他咳嗽不止,張輦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喃喃自語道: “燒了也好,總比落在賊人手裡強。”

他搖了搖頭, “賊兵破城,延安知府張輦寧死不降,舉火自焚。”

“這樣,應該能騙過那幫賊兵吧?”

火勢越來越大,噼啪作響,他不敢多留,背起布包,趁着夜色掩護,沿着巷子七拐八繞,直奔城西而去。

城西有座不起眼的小別院,是他早些年李家送給他的。

這些年來,一直不爲外人所知,是個藏身的好地方。

他推開院門,院子裡雜草叢生,一片荒涼。

張輦徑直走進裡屋,將布包扔進炕洞,埋進了火灰裡。

房間裡一片黑暗,空氣中還瀰漫着刺鼻的黴味。

但張輦不敢點燈,只能緊閉大門,祈禱着賊兵找不到這個地方。

他蜷縮在角落裡,將雙腿緊緊抱在胸前,耳邊隱約間傳來賊兵的喊殺聲和火炮的轟鳴聲,身體不自主地發抖。

他閉上眼睛,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心中默默唸着:

“只要撐過今夜,等賊兵放鬆警惕,我就能逃出去.”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您的追讀對小弟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感謝!!!

同時也給各位義父推薦一本書,量大管飽,十分精彩!

(本章完)

第169章 再渡河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51章 出發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51章 洪剃頭第3章 魚腹丹書第48章 王莊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72章 楊鶴第147章 雙贏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72章 楊鶴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6章 交鋒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00章 佯敗第14章 發餉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27章 陳代雲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33章 交贖金第96章 李代桃僵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30章 赴宴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35章 靖邊營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28章 慶功宴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81章 詐降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87章 中伏第5章 兵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6章 交鋒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47章 雙贏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64章 投賊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33章 交贖金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7章 水泥第35章 靖邊營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8章 段家父子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64章 投賊第3章 魚腹丹書第82章 奸細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8章 段家父子第81章 神一魁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4章 篝火狐鳴第162章 架設浮橋
第169章 再渡河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51章 出發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51章 洪剃頭第3章 魚腹丹書第48章 王莊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72章 楊鶴第147章 雙贏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72章 楊鶴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6章 交鋒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00章 佯敗第14章 發餉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27章 陳代雲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33章 交贖金第96章 李代桃僵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30章 赴宴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35章 靖邊營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28章 慶功宴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81章 詐降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87章 中伏第5章 兵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6章 交鋒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47章 雙贏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64章 投賊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33章 交贖金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7章 水泥第35章 靖邊營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8章 段家父子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64章 投賊第3章 魚腹丹書第82章 奸細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8章 段家父子第81章 神一魁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4章 篝火狐鳴第162章 架設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