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

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 崇禎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又皺眉着眉頭繼續問道:

“那爲何不先招撫勢力更大的王嘉胤?”

溫體仁立刻接過話頭,補充道: “這王嘉胤雖然也是邊兵出身,但造反已久,和官軍積怨已深,不好招撫。”

“況且王嘉胤所部,成分複雜,山頭林立,其中還有不少饑民流寇,正適合分而殲之!”

“而江瀚所部,多爲原延綏鎮勤王兵出身,只是因爲前任總兵吳自勉苛刻,纔不得已反叛,想必他們大多數人還是忠君體國的。

溫體仁頓了頓,給出了他的意見,

“朝廷可以遣一員幹吏前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封他一個遊擊、參將之類的軍職,或許就能將其招撫收編。”

“如此一來,不僅能消弭一場大禍,朝廷亦可平白多得數千可戰之兵。”

“有了這股精兵,無論是用來剿滅其他流寇,還是用於將來抵禦東虜,都大有裨益!”

崇禎聽罷揉了揉眉心,暗自在心裡權衡利弊。

眼下國庫空虛,兵力緊張,確實不宜再開闢新的戰場,招撫,或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唉”

崇禎長嘆了一口氣,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疲憊,

“罷了!就依兩位愛卿所言,着三邊總督楊鶴,相機行事,準其招撫羣賊,成與不成,讓他自行斟酌。”

“這個江瀚我親自派內監去。”

崇禎還是疑心重,他不願相信這幫外臣,所以決定自己派出一名內臣,親自前往山西,招撫江瀚。

安排完畢,崇禎突然又想起一事,陝西的那幫敗軍之將還沒處置! 於是他猛地一拍桌案,看着一旁的王承恩,厲聲喝道:

“擬旨!”

榆林鎮內,太監趙進忠正扯着那公鴨嗓,宣讀着皇帝的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朕膺天命御極以來,夙夜幹惕以靖國事”

“今查:延安參將艾穆剿匪不力,喪師辱國,即着刑部從速議處,斬首示衆,以儆效尤。”

“臨洮總兵王承恩統兵無方,於甘泉大敗,本當奪職問罪。”

“姑念舊日微功,貶授隨軍千戶,仍於洪承疇帳前聽用,倘若再貽誤軍機,必鎖拿問斬!”

“寧夏總兵賀虎臣坐鎮要衝而縱寇東逃,致李卑部全軍覆沒,罪同玩寇!”

“着即褫奪總兵印信,降爲遊擊,戴罪統領餘部,若六個月內不能蕩平流寇,二罪並罰!”

“李卑力戰殉國,雖敗猶烈。特加恩恤,蔭其一子入錦衣衛,授世職,着兵部從優議恤。”

“凡我臣工當以此爲戒,若再敢怠慢欺隱者,朕之天子劍不赦也!”

“欽此! 隨着太監趙進忠宣讀完聖旨,楊鶴正準備起身上前接旨。

但趙進忠不慌不忙,又掏出了一卷聖旨,接着又讀了起來,楊鶴一愣,連忙跪下繼續接旨。

“寇亦我赤子,宜撫之。”

“特撥內帑白銀十萬兩,專爲安民賑濟、整編降卒之用,遣監察御史吳甡齎銀赴陝,親督錢糧發放。”

“嗟爾臣工!朕以血肉養天下,爾等若再因循欺蔽,致赤子流離、賊勢復熾,三尺國法斷不姑息!”

“欽此!”

尖銳的嗓音在大堂內迴盪,傳旨太監趙進忠合上聖旨,臉上帶着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跪在地上的楊鶴。

而此時,跪在地上的楊鶴聽完人都傻了, 赤子?招撫?白銀十萬兩? 陝西都成這樣了,皇上您摳摳搜搜才撥了十萬兩出來? 這讓他怎麼招撫?拿什麼去賑濟?用嘴皮子嗎?! 但這話,他是萬萬不敢在趙進忠面前說出來的,甚至連臉上都不敢表露絲毫不滿。

“咳天使遠道而來,辛苦了。”

楊鶴小心翼翼地組織着語言,試圖旁敲側擊的提醒趙進忠, “只是.天使您看,如今陝西遭災的百姓何止百萬,各路反賊也聲勢浩大,這十萬兩.是不是太少了一點?”

趙進忠聞言,朝着楊鶴翻了個白眼: “怎麼,楊總督,嫌棄皇爺給的少了?”

楊鶴連忙搖頭:

“不敢,不敢。”

趙進忠冷冷地看着楊鶴:

“咱家可得提醒你!”

“皇爺爲了這天下,爲了這陝西的百姓,那是夙夜憂嘆,宵衣旰食!”

“宮裡的用度一減再減,常服一個月才換一次,每日食不過三味!”

“爲了籌措軍資,甚至連內府裡一些值錢的物件都拿出去變賣了!”

趙進忠上前一步,逼視着楊鶴,語氣愈發不善, “皇爺自己都快勒緊褲腰帶了,纔給你們擠出這十萬兩賑濟銀!”

“你楊鶴倒好,不思體諒聖上,竟然還敢嫌少?!”

“怎麼着?你是想讓皇爺不吃不喝,省下口糧來,供着那幫殺官造反的刁民嗎?!”

一連串的質問如同鐵錘一般砸在楊鶴頭上,句句誅心!

楊鶴被懟得滿臉漲紅,冷汗涔涔而下,哪裡還敢接半句話? 他連忙低下頭,訕訕一笑: “天使息怒,天使息怒!”

“楊某絕無此意!皇上體恤萬民,下官感激涕零,豈敢有半分怨言!”

聽了這話,趙進忠才點了點頭,不再追究。

他話鋒一轉,繼續開口道:

“這筆銀子是專款專用!具體如何使用,自有章程。”

“下面,就由吳御史跟楊總督細說一二。”

隨着趙進忠話音落下,一個站在他身後的中年官員站了出來。

此人面容清瘦,眼神銳利,正是跟隨趙進忠一同前來的新任陝西巡按,監察御史,吳牲。

吳牲對着楊鶴拱手示意,隨即屏退左右,只留下趙進忠和楊鶴兩人。

等衆人退去,吳牲才緩緩開口: “楊總督,我和趙公公商量過了,這十萬兩銀子,打算如此分派。”

他伸出手指, “第一,撥出三萬兩,交由西安府推官史可法,去往南部州縣招撫叛軍。”

“第二,再撥出三萬兩,交給延綏鎮洪巡撫,去往北部地區招撫叛軍。”

楊鶴聽得一愣,下意識地問道:

“還有四萬兩呢?”

吳牲聞言,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還有四萬兩,當然是給賑濟災民的各級官員。”

楊鶴一聽,瞬間急了,本來銀子就不多,還要分走近一半,這讓他怎麼招撫羣寇?

但吳牲卻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楊總督,所謂救民先救官,這個道理你不會不懂吧?”

“要是沒點好處,底下那些州、縣的官吏們,誰肯真心實意地去替你跑腿辦事? “誰又願意冒着生命危險,去招撫那些亡命之徒?”

吳牲臉上笑容不減,伸手指了指楊鶴,又指了指自己,語重心長的說道, “你不拿,我怎麼拿?我不拿,洪巡撫怎麼拿?”

“洪巡撫不拿,下面做事的人怎麼拿?”

(本章完)

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98章 投名狀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38章 水攻第48章 王莊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38章 水攻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26章 搖黃軍第159章 渡河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5章 回陝西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5章 馬家溝第15章 回陝西第53章 王師來了!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85章 野豬嶺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51章 出發第119章 城破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32章 青皮無賴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96章 李代桃僵第35章 靖邊營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51章 出發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74章 李自成第10章 城北劉家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59章 餘承業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27章 陳代雲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69章 焦屍第98章 投名狀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4章 發餉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81章 神一魁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147章 雙贏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8章 段家父子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5章 馬家溝第29章 李總管第48章 王莊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92章 威震西北第35章 靖邊營第25章 馬家溝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5章 開倉放糧
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98章 投名狀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38章 水攻第48章 王莊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38章 水攻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26章 搖黃軍第159章 渡河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5章 回陝西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5章 馬家溝第15章 回陝西第53章 王師來了!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85章 野豬嶺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51章 出發第119章 城破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32章 青皮無賴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96章 李代桃僵第35章 靖邊營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51章 出發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74章 李自成第10章 城北劉家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59章 餘承業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27章 陳代雲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69章 焦屍第98章 投名狀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4章 發餉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81章 神一魁第280章 忽悠洋人第147章 雙贏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8章 段家父子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5章 馬家溝第29章 李總管第48章 王莊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92章 威震西北第35章 靖邊營第25章 馬家溝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5章 開倉放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