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

.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攻擊杭州的戰鬥,不同於湖州,江陰和無錫……首先杭州是個有幾十萬人口的大型城市,這種規模,放在當下的全世界來看,就算排不到前五,也是穩穩的前十。

而且杭州城作爲昔日南宋的都城,有着完備的防禦體系,城外的護城河,羊馬牆,堅固的城牆,每隔一百五十步,就有一個馬面,士兵站在上面,可以進行交叉射擊,效果比菱堡還要強悍。

雖然歷經百年風雨,但是這套東西還在,自從紅巾軍興起之後,元軍就加固城牆,張士誠偷襲得手之後,也投入了大量的心思……

最最關鍵,杭州是個港口城市,想要一下子包圍杭州,難度非常大。沒法封死,海上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補給。

城裡兵馬衆多,物資充沛,外援不斷……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攻佔一座防禦堅固的城池,不亞於登天。

這也是將攻城任務交給徐達,又給他十萬大軍的原因所在。

整個朱家軍裡面,能統御十萬大軍的,徐達排第二,如果他不行,那就只有朱元璋親自出馬了。

至於張希孟,如果讓他來,那就不是統御大軍,而是協調!

憑着他和諸將的熟悉,加上地位威望,協調大傢伙,齊心協力攻城,這還是能做到的。

也正是因爲熟悉張希孟的能力,朱元璋才把他派過來,配合徐達。

說實話,張希孟對自己定位一向很清楚,他到了,能讓諸將知道,也就夠了。至於別的,他是篤定了一句話都不說。

畢竟一旦把握不好,給徐達造成壓力,讓他誤判,那可就糟糕了。

總而言之,專業的還是交給專業。

張希孟只負責審視這場戰鬥……首先說,徐達在奪取湖州之後,並沒有急着就直取杭州,而是派出兵馬,掃蕩周圍的城鎮,拔掉一顆顆釘子。

尤其是把餘杭拿到了手裡,杭州漸漸變成了孤城。

可是到了這一步,徐達還是沒有攻城,他大力修建堡壘,在外圍形成一圈封鎖。徐達表現就像是個老辣的獵手,耐心十足地佈置陷阱,一點點困住獵物,最終實現一擊必殺。

值得一提,徐達給了吳禎一個任務,讓他從上游迂迴,渡過錢塘江,攻取蕭山縣城。

吳禎順利完成任務,隨後他就在錢塘江的南岸修建起堡壘,隨後送來了投石機,弩箭,還有……火船!

沒錯,徐達早就在盤算着怎麼截斷水上的通道。

別看有蠻子海牙投降,但是張士誠依舊有不少船隻,想要截斷水路補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徐達讓吳禎取道蕭山,在南岸建立堡壘,隨後收集小船,準備放火器械。

只要張士誠的船隊,敢靠近杭州,運送補給。

小船就會出動,放火撞擊大船。如果這些大船想要攻擊岸邊的朱家軍,就會面臨投石機,弩炮,火藥包的輪番攻擊。

在張希孟趕來之前,徐達就已經悄然截斷了杭州的所有退路。

正是這一番操作,完美詮釋了帥才和將才的區別。

接下來就是直面杭州城了。

潘原明也知道朱家軍來者不善,因此他也是全力以赴,增加攻城的難度。他竟然在城池東南方向,建造了一條臨時的堤壩。

有了堤壩阻擋,護城河水位驟然增加,護城河也加寬十丈,水波濤濤,難以逾越。

潘原明這一招堪稱高明,只是他似乎忘了一件事,隨着護城河水位提升,河水滲透城中,許多地勢低矮的房舍,都被連片淹沒。

更不幸的是地勢低窪通常都是窮苦人家的住處,本就簡陋低矮,難以遮風擋雨,一夜之間,竟然變成了澤國。

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潘原明直接下令,徵召青壯,上去守城,至於剩下的老弱婦孺,被關在了軍營,嚴密看守起來。作爲人質,挾持青壯,想保住家人性命,就老老實實守城,不然的話,全家都要死!

很明顯,在不做人這件事上,潘家兄弟一向是不做人的。

潘原紹趕到之後,爲了展示他的決心,又出了一個新主意,那就是拆毀一些房舍,利用磚頭瓦塊,抵禦朱家軍。

倒也不是說這麼幹不行,可問題是這兄弟活兒幹得太糙,根本沒有溝通,事後也不賠償安置,誰不服氣,他們就給抓起來,讓他們去幹最苦最累的活兒,再敢反抗,就直接殺了。

軍民之間,不能說相親相愛吧,也可以說是不共戴天了。

就在這個情況下,徐達指揮的攻城戰開始了。

首先拉開大戰帷幕的是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

原來徐達偷偷安排人,接近潘原明修築的水壩,趁着夜色,運去了十桶一千斤火藥,邁入堤壩之後,點燃爆炸。

伴隨着堤壩被破壞,河水洶涌奔出,護城河水位迅速下降。

潘原明也被驚得不行,嚇得他倉皇上城,發現引以爲傲的水上防線急速縮水,他的臉色相當難看。

“姓徐的,我就在這兒等着你,我看你怎麼殺過來!”

徐達破除了護城河的阻攔之後,並沒有着急,而是集中了差不多二百架投石機,猛轟杭州城。

其實想要光憑着投石機,就敲開杭州這種基本的堅固城池,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必須要有呂公車一類的東西,或者火藥爆破,最差也要派兵,用人命填城。

但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發生了,由於潘原明堵了護城河,弄得水位上漲,把羊馬牆給泡了,連城牆都有所損失。

徐達的投石機攻勢,取得了超乎正常的戰果,羊馬牆被砸出了多處窟窿,隨即成片倒塌,已經起不到攔阻作用。

杭州城牆也被砸壞了好多處,有些外包的青磚都脫落了。

只能說潘原明求錘得錘。

徐達鎮定自若,他只是調動兵卒,填平護城河,爲了全面攻城,做好準備。和常遇春那種急如星火的作風不同,徐達講究好整以暇,從容不迫。

能夠明顯感覺出,他有獨特的節奏,每時每刻,都在向前推進,彷彿是巨大的潮水,撲面而來,讓你無從躲避,也無從抗衡。

整個填埋行動持續了三天,杭州西北的護城河,被填平了好大一段,徐達獲得了充足的施展空間。

張希孟一直在觀察着,他發現攻城戰很有些下象棋的味道,雙方圍繞着楚河漢界,排兵佈陣。如何調動敵人,如何尋找突破,如何直入敵陣,斬將奪旗……不同的是下棋失去的只是棋子,而戰鬥失去的卻是人命,一條條鮮活的人命!

張希孟雖然也見慣了生死,但依舊血流加速,口乾舌燥。

徐達首先分派周德興和陸仲亨分成兩路攻城,他們率領部下,迅速接近杭州城牆,戰鬥開始了。

城頭之上,弓弩齊發,向着朱家軍襲來,每時每刻,都有人倒在衝鋒的路上,但是後續的士兵卻毫無波瀾,只是越過袍澤的身軀,迅速接近城牆。

等大家到了城下,豎起雲梯,準備攻城,這時候城頭的滾木礌石,劈頭蓋臉,雨點般砸下來。

血肉之軀,一旦被擊中,頓時筋骨碎裂,大口噴血,直接掉落地上,丟了性命。

朱家軍的確很強,但並不意味着朱家軍不會有損失……每一次戰鬥的勝利,都是無數將士,前赴後繼,用命換來的。

唯一需要在乎的,就是這些損失值不值得。

徐達就是在默默注視着,從城裡面的反應,窺探城中虛實。

攻擊持續到了下午,朱家軍一無所獲不說,還損失不少。

徐達卻漸漸有了判斷,到了下午時分,他立刻派出唐勝宗,讓他率領五架鵝車,向西北城角,發動攻擊!

所謂鵝車,模樣上也的確像是一隻肥碩的大鵝。

身軀是堅固的木質車輛,宛如一個移動的堡壘,鵝脖子就是雲梯,士兵在鵝車內部,可以避免損失,等接近城牆,搭上之後,果斷登城!

唐勝宗沿着徐達指引的方向,迅速接近城牆,守軍也被驚動了,急忙叫嚷着,快過來防禦。

雙方圍繞着城頭,展開了慘烈廝殺。

這邊士兵奮勇爭先,都要搶下先登之功,大傢伙前赴後繼,踏着雲梯,衝上城頭。

而城中的守軍也玩了命,後面就是潘原紹率領的督戰隊,每個人都提着大刀,誰敢後退,立刻斬殺。

在死亡的威脅下,城裡的守軍也必須玩命作戰,仗着人數優勢,幾次把朱家軍頂了回來。

唐勝宗氣得哇哇暴叫,他親自提着長刀,帶隊衝擊。

當他剛踏上城牆,迎面數條長槍戳過來,唐勝宗奮力劈砍,斷了幾條搶,但是肩頭依舊受傷,鮮血如注。

唐勝宗咬着牙,繼續拼殺,後續士兵也都玩命死戰,不想錯失破城的機會。

可即便如此,依舊在黃昏時分,被趕了下來。唐勝宗帶着滿身傷痕,向徐達請罪。

“末將無能,請治罪吧!”

徐達面無表情,只是讓唐勝宗去處理傷口。

接下來的兩天,依舊是這樣,朱家軍幾次登城,幾乎得手,卻都被裡面的守軍頂了回來。

雙方死戰多時,光是鵝車一類的攻城器械,就堆滿了城牆。

另外城裡扔出來的滾木,甚至是士兵的屍體,堆得像是小山一般,根本來不及清理。

到了第四天,徐達突然把張希孟請來,讓他觀戰。

“徐達,你莫非有了破敵之策?”

徐達矜持一笑,“先生可有什麼感覺?”徐達特意仰頭,看了看天。

張希孟略微思忖,就道:“好像風向變了,今天颳了西北風。”

徐達立刻點頭,“先生果然敏銳,我就要靠着這股風破城!”

張希孟再次吃驚,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啊!

這又不是水戰,風向有用嗎?

徐達很快用現實告訴了張希孟,風向不但有用,而且還能左右勝敗……這一次他擺出了足足三倍的兵力,投石機的攻擊也更加猛烈。

一直到接近中午的時候,朱家軍才全線出擊,從西北兩個方向,排山倒海一般,攻擊城池。

和往日不同,在這些士兵當中,竟然有一些提着木桶的人,他們到了城下,把木桶裡面的魚油,撒在了損壞的鵝車上面。

城裡的守軍大量拆除房屋,除了磚瓦之後,就是粗壯的房樑,最受歡迎,一根扔下來,就在砸倒一片的敵人。

因此在城頭囤積了大量的木材……就在戰鬥正酣之際,突然徐達鳴金收兵。

朱家軍潮水一般退去,城裡的守軍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在這時候,從城牆下面升起濃煙,很快就變成了飛騰的烈焰,條條火蛇,藉着風勢,吹入城中。

那些在城牆上面囤積的木材竟然被點燃了。

一時間城上城下,都在燃燒。

“放!”

徐達向投石機下達命令,這一次投石機扔出去的是火藥包。

而且趁着煙火掩護,投石機能大**近城牆,一個個火藥包越過城頭,落在了城牆內部,爆炸,燃燒……

那些試圖救火的守軍和民夫哪見過這個,被嚇得紛紛逃命。

後面的督戰隊揮動砍刀,還殺了好幾個人,但是人越來越多,洶涌撲來,他們竟然嚇得雙手顫抖,扔下了鬼頭刀,掉頭就跑。

看着烈焰沖天的杭州城,徐達露出了勝利者的微笑。

他抽出佩劍,厲聲高呼,“將士們,隨我攻城!”

堂堂主帥,竟然身先士卒,第一個衝向了燃燒的城池,其他將士哪裡還敢怠慢,爭先恐後,一起衝向前方。

張希孟環顧四周,就剩他一個了!

“等等我啊!”

他情急之下,抽出了佩劍,跟了上去……最快小說閱讀,請訪問手機請訪問:

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
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