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

李善長急得摳腳……他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你說讓他拿出跟張希孟差不多的絲綢寶鈔,他也能拿得出來。

而且同樣不是貪污的,畢竟老李的兒子還在嶺南,能夠弄到些外快。

但是這錢和張希孟不一樣,遠不如人家稿費來的光明正大。

老李處在了捐與不捐的疊加狀態……至於其他重臣,朱升不用說了,他是個窮鬼,只是靠着俸祿過日子,多餘的錢也都買了書。

但是也有那麼些有錢的,大傢伙都摸不清楚,到底要怎麼辦纔好。他們全都冒汗了。

張希孟的舉動,屬於打破了大傢伙的平衡,你自己玩突然襲擊,不告訴大傢伙,你想怎麼樣?

還要不要混了?

這也就是張希孟,換成別人,就等着被大傢伙排擠吧!

有的是小鞋給你穿。

只可惜,碰到了張希孟,尷尬的就變成他們了……好像,不對!還有個人,神色也有些尷尬,那就是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章!

他也沒想到,張希孟一口氣捐出來這麼多。

咱只是讓你意思一下,出點血就行,用不着掏空家底兒……而且你也知道,咱宮裡也不寬裕。

“張先生,咱記得你的俸祿也不高,家裡還有孩子要養,拿出這麼多,不會影響生活嗎?”

“不會!”

張希孟笑道:“陛下,其實臣過去一直疏於打理,臣剛剛纔發現,名下的稿費有那麼一點點多!臣除了捐贈西征將士之外,還打算拿出一些,給貧困學子捐贈教材。畢竟臣這些錢,多數都從書稿上來,取之於學生,還之於學生,也算是理所當然了。其餘同僚怕是沒有這個便利,也就不用跟臣一樣了。”

聽到這句話,大傢伙簡直如蒙大赦,還算你張相公有點良心,沒有拉着大傢伙一起下水。

李善長也鬆了口氣,他只是把三十匹絲綢,提高到了五十匹,加了一些,有沒有加太多,也算是咱老李的一份心意了。

其餘諸臣,也大多如此。

這一下子,壓力落到了朱元章身上。

沒錯,別人都可以這樣,唯獨他不行啊!

身爲天子,你都沒有臣下捐贈得多,還有什麼臉面?沒辦法,朱元章只能咬着牙,來了個超級加倍。

別看朱元章富有四海,可他能動的錢很少。每年宮裡的花銷,也都有嚴格限制。這還不是戶部掐着,不願意孝敬陛下。

而是朱元章的自我要求,他不想胡亂花錢。

一旦開了惡例就不好了。

沒有法子,老朱只能求馬皇后幫忙,從她的私人產業拿出一點錢,算是把這個窟窿堵上。

這一次就這樣了,如果下一次再來,朱元章突然有種很不好的感覺……哪怕是天子,論起燒錢,好像也燒不過張希孟!

每年皇宮開銷那麼多,扣除后妃皇子的支出,能給老朱隨便支用的錢,絕對不多。每到年節,宮裡還有各種慶典要辦,哪一次都要花費不菲。

可張希孟呢,他沒啥花銷不說,還每年進錢,從現在算起,每年十幾萬貫是跑不了,等宋史,元史,還有那些通行本歷史讀物發行出來,張希孟的收入還會暴漲。

尤其是字典一類的工具書,凡是讀書人,人手一本。

那是多大的銷售量?

張希孟一年賺幾十萬貫,也不是不可能。

真的那樣,朱元章掂量一下自己的荷包,算了吧,咱服了!

“身爲朝臣,表達心意,理所當然。但這種事情,到底是盡心盡力就好,不必攀比數目,有條件的……願意多捐贈,自然是好事。其餘諸臣,量力而行,量力而行就好!”

張希孟的財富,都讓老朱退避三舍了。

沒辦法,咱就是這麼強悍!

經過了這一番努力,一共蒐集了三萬六千匹絲綢,送到了馮國勝的手裡,隨着他一起出發的,還有多達三千五百名女兵。

另外還有超過六千名女兵,在沿途等待,要一起加入這個隊伍,共同向涼州前進。

招募女兵的時候,不免奇怪的議論。捐贈絲綢,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但是決定全力以赴,收復故土,卻是大明的國家意志。

當一個新生的大國,徹徹底底動員起來,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成的!

馮國勝在臨行之前,又來了國史紀念館,看望兄長,和畫像聊了一陣,然後馮國勝毅然出發。

在教軍場,數千名女兵,穿着明軍特有的鮮紅戰襖,英姿颯爽,整齊排列。

這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兵馬,她們雖然在尋常人看來,是一羣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

可事實上她們幾乎都讀過書,接受過三到五年的教育。

讀書識字,她們還學了衛生條例,懂得緊急救護。

她們還會種種本事,天文曆法,算學經商……方方面面,無所不有,此去涼州,她們可不是成爲誰的附屬品,也不是單純去和將士組成家庭,紮下根基。

她們也是一羣戰士,是去改變涼州面貌,教會涼州女子,像京城一般梳頭的戰士!

所以在她們的隊伍前面,也有一杆軍旗,迎風飄揚。

“我們即將前往的目的地是涼州,那是一片我們曾經長期擁有,又失去了幾百年的土地。”

張希孟站在女兵對外的前面,向她們講述此行的意義。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拿下一塊土地不難,可是要在這一塊土地上,生根發芽,卻是不容易。必須有穩固的家庭,能夠生息繁衍,傳遞文明,生生不息,才能真正變爲華夏疆土。”

“西漢通西域,唐朝設立安西都護府。我們的將士,曾經在西域之地,所向無敵,開疆拓土。但是他們只有男人,缺少女子,缺少能夠傳遞文明的力量。”

“我還記得,第一首詩,第一個字,第一篇文章,都是家母教我的……”張希孟道:“一個合格優秀的母親,教導子女,引導後代,讓他們遵循正道,傳遞文明,綿延千秋百代。”

“所以說,你們此去,是功在華夏,利在千秋。是真正的大智大勇,大仁大德!”張希孟朗聲道:“女兵們,將士們,大明朝,要感謝你們,子孫後代,也必然感激你們!”

這些女兵仰視着張希孟,她們也都知道,正是這一位堅持讓女子讀書,女人爲官從軍,徹底改變女人的地位。

如今能聽到他的勉勵,每個人都備受鼓舞,格外振奮。

她們也是大明的一份子,和男人沒什麼區別。

男人能在疆場立功,她們也一樣能做到。

有志氣的女子,不是要求被人當成金絲雀照顧。她們想要的也不是無休無止的優待。她們想的是男人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

生而爲人,沒有什麼不同!

“全軍出發!”

旗幟飄揚,女兵們邁着整齊的步伐,從應天出來,道路兩旁,盡是見證這一幕的人羣。

原來女兒家也可以如此康慨激昂,原來英雄不分男女!

這一幕,深深刻在了人們的心中。

那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在遭受着強烈的衝擊。

一種屬於大明的驕傲,快速醞釀着。

隨着這一次西征的隊伍,還有數量衆多的精品絲綢,甚至有御用之物。

爲了將士們,大明朝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朱棣再一次隨着同學們見證了歷史,過去他知道西涼王馮國用是大明的英雄,父皇都稱讚不已的名將。

現在他又多了一些認識,他開始欽佩那些不辭辛勞,離開家鄉,前往涼州的女子。雖然是巾幗女兒,卻做到了真正的不讓鬚眉。

從這一天起,頑劣的朱棣,開始如飢似渴地讀書,往他的小腦袋裡,塞進來各種各樣的知識。

他雖然還有些朦朧模湖,但是想要做一個出色的徵西大將軍,率領這些國士英豪,顯然不是現在的他能做到的。

朱棣在武學裡尋找書籍,廣泛

沉溺學習的朱棣還沒有意識到,自己二哥三哥,已經集結了一百來人,準備給朱棣小刀剌屁股,讓他開個大眼!

就憑你,還相當徵西大將軍,論起打仗,我們也不怕你!

這哥倆一商量,給朱棣擺了個十面埋伏。

分出十幾個隊伍,仔細排列,不給朱棣任何逃跑的機會。

然後朱樉和朱棡一起手拉手,來找朱棣。

令他們意外的是,朱棣沒有跟他們爭吵,反而是叫他們過來。

“二哥,你受封秦王,要去長安啊!”

朱樉怔了下,“怎麼?四弟,你沒事看書多累?咱們出去騎馬吧!”

朱棡也不無蠱惑道:“是啊,四弟騎術那麼好,也教教我們兩個。”

只要你出去,就落到了我們的手上。

這倆人信心滿滿,可朱棣皺着眉頭,“三哥,我正在研究父皇封咱們仨王爵的事情……我看了一下,你治下的百姓最多,足足是二哥的五倍,比起我和二哥加起來還多。”

朱棡眉頭微皺,“多就多,有什麼了不起的?”

朱棣卻道:“你的百姓多,錢糧多,兵馬就多。到時候二哥就要聽你的了。”

“聽我的?那不更好啊!”朱棡脫口而出。

可他沒有注意到,朱樉的眼睛卻瞪圓了,他怒衝衝道:“老四,我的封地在關中,人口比老三少那麼多?”

朱棣眨巴了一下眼睛,“反正我看報紙上說,關中凋敝,千里無雞鳴。山西之地倒是人口衆多,比起北平還要多很多。”

朱樉噼手奪過報紙,認真看了兩遍,突然衝着朱棡怒吼道:“你,你分我一半!”

朱棡愣住了,“二哥,咱們不是說好了,要來收拾老四的嗎?你怎麼欺負起我來了?”

“我不管,我的關中之地,就是不能比你的人少!”

好傢伙,這哥倆迅速爭吵起來,朱棣恨不得在旁邊吹口哨,加油啊,一定要狠狠打!

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章 書與畫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
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章 書與畫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