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

“楚霸王何等英雄了得,尚且割捨不下一個虞美人!李隆基在得到楊貴妃之前,那也是一代明君聖主。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我,我就在等着呢!結果也落空了,難不成要把功夫放在張希孟的兒子身上?那,那我估計都成了一把白骨了。”

李善長滿心淒涼,他是一直沒斷了跟張希孟掰手腕的心思,但是他很清楚,正面衝突,那是半點勝算都沒有,只能從身邊人下手。

而張希孟唯一在乎的身邊人就是朱英,這小子也確實跳脫,但很可惜,你要動朱英,不用張希孟出手,朱元璋和馬皇后就能教你做人。

所以沒有辦法,只能往後退一步,指望着從未來的張夫人身上下手。

不管是從淮西勳貴這邊找,還是從文官這邊找,哪怕是平民女子,反正只要你張相點頭,我們的手段就來了,保證能拉你下水。

讓你當不成聖人!

奈何,誰也沒料到,竟然真的是這倆人湊一起了,簡直要了命了!

李善長一夜沒睡,第二天頂着血紅的眼珠子,就趕快去中書省,下令寶鈔局提舉立刻去開封,又派了幾個官吏過去,將整個貨幣國債,全都甩給了張希孟,你說了算就是了。

放心,中書省沒有任何意見,全都聽你的。

張希孟都不會想到,他娶了江楠,還能增加這麼大的威懾力?

他們沒有成親,但也不妨礙在一起共事,畢竟前面就是這樣的。

這一天張希孟就叫着江楠,兩個人騎着毛驢,出了開封,去了陳留方向。

江楠騎在驢背上,東張西望,詢問道:“我看東京夢華錄的時候,記得上面說,汴水漕運,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東去至泗州入淮,運東南之糧,凡東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給。到了汴梁這些日子,當年的盛景沒了不說,怎麼連汴水都消失了?”

張希孟輕哼了一聲,“還不是要多謝完顏構!他的大臣掘斷了黃河,洪水氾濫,泥沙淤積,毀了不少河道。後來這位更是害怕金兵順流南下,利用汴水轉運糧草,就毀掉了河津水道。歷經金元,汴水早就不復存在了。”

江楠聽完之後,又眺望四周,目之所及,淒涼荒蕪,忍不住道:“那有辦法恢復汴水嗎?”

“很難,畢竟當初維繫汴水漕運,也是爲了供應京城需要。如今大明的都城在應天,想要恢復漕運,且不說花費多少,就算恢復了,又把糧食布帛運給誰?”

江楠沒有繼續問下去,爲什麼不把都城遷到開封……事實上見過了這一路的荒涼之後,她也覺得開封已經失去了作爲都城的可能。

至少在短時間之內是不行的。

不然的話,中原如此凋敝,又弄來一堆吃白飯的,那不是給自己找刺激嗎!

兩個人在護衛的陪伴下,又往前走了這一段。

突然,在遠處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明顯高出地表面,宛如一條龍,臥在大地上。龍身深入一池水中,龍首昂揚,很有精神!

兩個人不由得同時抽打毛驢,等走近了,終於看清楚了,這是一架正在運轉的龍骨水車。

有幾十個青壯正在這裡,輪班踩着水車,將水提上來。

上來之後的水,順着預先挖好的溝渠流出去,出水口地勢很高,水流很疾,但是流淌一段之後,地勢逐漸平緩,流速放緩,包括水中攜帶的泥沙,漸漸沉積,覆蓋在了地面上,給泛着白色顆粒物的地面,覆蓋了一層黑色的外表。

張希孟沒有驚動這些幹活的百姓,而是在旁邊默默觀察着……漸漸的,張希孟看出了門道,他主動跟江楠聊了起來。

“你瞧見沒有,他們用水車抽水,抽出來的水,混着泥沙,流過鹽鹼的地面,流水就能帶走表面上的鹽鹼,然後水裡的泥沙覆蓋在地面上。這片地很快就能用來種糧食了,這方法很不錯!”

江楠饒有情趣聽着,“張相,光是這一招就行嗎?有沒有其他辦法?”

“有。”張希孟道:“其實在一些不適合耕種的地方,種上牧草也不錯。只要有了牧草遮擋,就能減少蒸發,保持水份……對了,你明白土壤鹽鹼的原因不?”

江楠搖頭。

“你知道鹽吧,就平時吃的,能溶於水的,還有鹼,也是溶於水的。咱們看到地表上的白色顆粒,就是這些玩意。歸根到底,還是在於黃河氾濫……黃河水決堤,淹沒千里平原,留下了很深的積水。這些洪水排不到,就會提升地下水的高度,讓地下水位更高。”

“等洪水退去,天氣炎熱之後,地下的水不斷往上跑,太陽蒸乾之後,水裡面的鹽鹼就留在了地表,形成了鹽鹼地,無法種植糧食。”

張希孟努力解釋,江楠儘量聽着,卻還是有些糊塗。

“這樣吧,等回去了,咱們弄個木盆,裡面裝上沙土,然後往沙土上多澆一些鹽水,再把木盆放在太陽下暴曬,你看看沙土表面會不會多出一層鹽。”

這一次江楠略懂了,“那,那要怎麼解決問題?”

張希孟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既然是水位的問題,把水排出去,問題就解決了大半。至於地表上還殘存的鹽鹼,用水澆灌,溶解帶走也就是了。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防止地下的鹽鹼重新涌上來,必須要防止暴曬。種植耐鹽鹼的牧草,避免太陽直射,經過一兩年的恢復,大約就可以種植稻穀了。”

江楠笑道:“張相,沒想到你連治水都這麼精通,當真是世事洞明啊!”

張希孟嘿嘿一笑,“不能不知啊!不過要說起來,我知道的也就是皮毛,讓我真正去幹活,那就更不可能了。咱們還是打聽一下土地爺吧!”

果不其然,趁着百姓休息,請來了一位老漢,他是當地剛剛推舉出來的社長,在他手下,有三百多人,其中青壯只有四十個不到,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牲畜更是一頭都沒有。

日子到了這一步,着實是艱難。

但是隨着談論深入,老漢眼睛裡露出了光彩,顯得很興奮。

他跟張希孟講,在不久之前,來了一夥人,勘察地形之後,給他們制定了治水方略。

首先就是圍繞着土地,挖掘一條條三尺深的排水溝,將地塊分成一個個整齊的方塊。

隨後就送來了這架巨大的龍骨水車。

有了龍骨水車之後,就能從積水潭裡抽水,澆灌田地。

水流帶走了地表的鹽鹼,流入預先挖好的溝渠之中,然後繼續流淌,匯入河道,最終徹底排出去。

經過這一番動作之後,地表的鹽鹼果然減少了。

老農抓來了一把土,當着張希孟的面,扔進嘴裡,而後笑呵呵道:“不鹹不苦了,能種莊稼嘍!”

老農不知道什麼是鹽鹼,但是卻明白一個理兒,土地只要不鹹不苦,沒了那些白色的東西,就能種糧食,只要有了收成,他們也就活了。

“這個朝廷真不一般!好皇帝啊,真是好皇帝啊!”老農沒口子稱讚朱元璋,兩個大拇指豎的高高的。

“這回來幫我們的那位,也是好官!他叫……叫杜廣安,小夥子長得棒,胳膊也粗,人也精神,真是個好官,這個龍骨水車,就是他送過來的。聽人說他心靈手巧,什麼都會做,真是了不起啊!”

張希孟並不意外,賈魯看上的好學生,又豈是尋常!

“老伯,眼下這土地能耕種了,可你們連該耕牛都沒有,光憑着人力,能忙得過來嗎?”

老漢怔了怔,道:“忙不過來也要忙,死也要把這些田種上,我這把老骨頭累死了,能讓孩子們吃口飽飯,能活下來,我也就閉上眼睛了。”

張希孟想了想,又道:“老伯,我想請問,如果讓你們借錢,買來耕牛,農具,種子,把田給好好耕了,你看怎麼樣?”

“那可不行啊!”

老漢嚇得變顏變色,慌忙擺手,“這位後生,你年輕,不懂事。借了錢,這輩子就還不上了。驢打滾兒,沒完沒了。只要借了,你的田,你的房子,妻子,女兒……早晚都會被搶走的。老漢見得太多了,死也不能借!”

江楠突然道:“那不借,你們打算怎麼耕種?”

“拿人來唄!”

老頭握緊了拳頭,舉起了乾癟的胳膊,用力揮動,咬着牙道:“老漢跟大傢伙商議了,想辦法湊點錢,先弄點種子……然後我們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別把自己當人,都當牲口!”

“豁出命去,把這一季莊稼種下去……要是誰,誰累死了,活着的人,就,就要照顧他的家人。哪怕累死一半,還能活一半。可要是借了錢,欠了人家的,我們這些人都完了!”

寧可死一半,也不願意借錢!

江楠的心酸酸的,這是何等悲壯,又何等無奈的話!

可以想見,不光是這十年戰亂,往前數,就算是太平年月,他也也受夠了豪強大戶的盤剝,一個個都成了驚弓之鳥。

“老伯,你不想借錢,那你怎麼還願意要這龍骨水車?”張希孟突然問道。

老漢愣了好一會兒,才繃着臉道:“這,這不一樣的!這,這是皇帝陛下給的。陛下是,是好人,下面的官,不好說了。”

張希孟微微一笑,“那如果是陛下讓你們借錢,你們願意嗎?”

老漢皺眉頭,“小後生,你,你什麼人?皇帝怎麼會聽你的?”

張希孟笑而不語。

正在這時候,有個身形高大的傢伙,跑着過來,離着很遠,就看到了張希孟一行,連忙撣了撣衣服上的灰塵,放下了捲起的褲腿,這才跑到了近前,躬身道:“草民杜廣安,拜見張相!”

張希孟掃了眼,發現他滿身泥水,褲腿放下了,腳還光着,就忍不住笑道:“怎麼,你還動手幹活了?”

杜廣安憨厚笑道:“我身體好,一個人能頂三個,不幹活就浪費了。”

張希孟哈哈大笑,“賈公真的找了個好學生!”

隨後張希孟又扭頭對着那個老漢道:“老伯,你看都是這樣的官,讓你們借錢,收穫之後還賬,你們願意不?”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