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聖王【求月票!】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朱棣也清楚,自己若是不袒露幾分所思所想,還要繼續用雲山霧罩的帝王心術,恐怕今日這件事,是做不成的。

從此以後,成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人皇”。

而不是什麼受到那鳥廝天人感應約束的“天子”。

對於朱棣這種不願意受到任何限制的強勢君王來說,無疑是一件極具誘惑力的事情。

畢竟,如果沒有天人感應來限制他,那麼朱棣在法理上的地位,幾乎在一瞬間,就變得無限高大!

朱棣收攏了心頭思緒,對着朱高熾和道衍、張宇初緩緩說道。

“方纔朕看完了扭秤實驗,又重複測了幾次,便曉得萬有引力這東西,大約是真的存在的.那也就是說,這世間其實壓根就沒有什麼天人感應。”

朱高熾連忙點頭,讓父皇不至於冷場。

朱棣繼續說道:“天人感應不存在,當時朕的第一反應就是,從此以後,朕不需要爲微茫難測的天意去負責了,換句話說,天底下鬧再大的天災,只要不是人禍,那都不是因爲朕失德造成的。”

“在朕的心頭,這當然是一件好事,畢竟不管怎麼說,天人感應這套東西,都是程朱理學用來限制君王的皇權的,沒有這個東西限制,朕便可以放開手腳,大肆施爲。”

“是這個道理。”

道衍輕輕點頭。

張宇初倒是也很認同。

這樣一來,豈不是更加堅定了皇帝陛下想要做“人皇”的決心?

但朱高熾卻皺眉問道:“可父皇當時所思所想,應該不止於此吧。”

朱棣點了點頭,目光中流露出欣慰之色,說道:“是啊!”

隨即,朱棣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凡事有利就有弊,但朕隨後細細琢磨之後,卻覺得之前想的未免有些太過簡單,因爲天人感應,不僅僅是限制皇權的,同時也是對皇權的一種保護.畢竟,如果人間發生了災禍,按照天人感應的學說,固然是帝王失德引起的。但是同樣,如果人間有豐年或是祥瑞之類,同樣帝王也會沾光。”

“再者說,若是沒了天道之子這層合法性來源,百姓恐怕也會對皇權缺乏了來自天道的敬畏,如此一來,恐怕在帝王擁有更大的、近乎無限的權柄的同時,也會面臨着失去了天道這個外衣而暴露出的種種弊端。”

張宇初聞言頓時緊張起來,心中暗道:莫非這番言說,就要被皇帝陛下親口否定了?

想到這裡,張宇初不禁有些懊悔,道衍不說話,固然是給了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可機會同樣也是風險,要是皇帝不願意接受這套說法,自己反而弄巧成拙了。

不過根據張宇初的觀察,朱棣跟朱允炆那書呆子還不一樣,朱棣心胸雖然稱不上開闊,但做事總歸是坦坦蕩蕩,要誅你九族就不會漏一個,要你暢所欲言,也不會事後給你穿小鞋。

所以,張宇初認爲,自己這次最多是表現了不被接受,應該不會皇帝一怒牽連到了道門或者龍虎山朱棣之前的言語,也是有幾分心動的,這一點張宇初看得出來。

見張宇初有點慫了,道衍反而不慌不忙地接過話來。

“天人感應,本就是無稽之談。”

“尋常百姓,對隕石、日食、月食及風災水禍等自然現象常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所以就有人藉此來宣揚天命,將這些說成是天道的警告。”

“荀子曾經自問自答道:星墜木鳴,國人皆恐,是何也?”

“答曰:無何也,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這裡便是要說,荀子用自然界本身的變化來說明隕石墜落等罕見的自然現象,認爲這裡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沒有任何神秘性.荀子他老人家認爲,因爲這些現象少見,感到奇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把這些現象說成是上天的警告,並由此產生恐懼那就錯了。

荀子反對把那些自然界的特殊現象看成是天道的有意識的活動,是天道對人事的干預等天命論思想,而把它看成是自然界天地、陰陽等本身變化的結果,這正是荀子這種難能可貴的樸素唯物主義的主要特徵。

“萬物皆可認知,天人感應的錯誤,便在於對天道的認知不正確。荀子言:制天命而用之,便是說人應該把握天道規律,把握自己的命運,把握自己的形神,而不是靠祈求天道獲得福祉。”

“日心說和萬有引力,便是制天命而用之,天道,本身就沒什麼不可認知的,只是之前被天人感應所矇蔽,人們沒有認識到而已而認識到這一點,也不是什麼翻天覆地的大事,只是天道的規律本就在那裡,被撥亂反正,揭開了面紗罷了。”

道衍輕輕地轉動念珠,下了定論:“人皇,乃是與天道並列的存在,或者說天道在人間的化身,並非天道的兒子。”

“換言之,陛下就是天道本身!”

被道衍這番清晰的論述和判斷所打動,朱棣心頭一顫,但朱棣的面容依舊平靜,似乎在掩飾內心的激動。

不得不說,道衍的論述,非常精彩!

根據儒家聖人荀子的說法,天人感應本來就是錯誤的,荀子在董仲舒之前,地位輩分也遠高於董仲舒,用荀子來駁斥董仲舒,那就是站在道德和輩分的制高點上指指點點!

而天道是可以認知的,這種可知論的論調,也完全爲日心說、萬有引力的提出,給出了完美的解釋。

《荀子·天論篇》本就說了“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這些自然現象,都是天道的一部分,如今日心說和萬有引力,只是把這種現象清晰地解釋了出來而已。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對於朱棣這位渴望高度集權的封建君主來說。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擴張皇權!

朱棣之前爲什麼對姜星火所提出的日心說和萬有引力心存顧慮,甚至有打算封藏這種說法,不讓其流傳到外面?

原因不就是因爲日心說和萬有引力,會用鐵一般的事實,打臉程朱理學的天人感應理論嗎?

天人感應,朱棣當然不爽。

但若是沒了天人感應,朱棣的皇權會因此遭到動搖,那朱棣還不如繼續保持天人感應呢。

所以,問題的核心其實在於,如何完美解釋日心說和萬有引力的同時,既打破天人感應的束縛,又能同樣維繫甚至加強皇權?

道衍給出了完美答案。

——人皇,即是天道!

換言之,朕即天道!

但朱棣即便是被打動,卻依舊保持着絕對的理智,朱棣沉思片刻,緩聲說道:“朕,不信。”

“天道,豈是人所能掌控的?如何證明,人皇,即是天道?”

道衍聽完朱棣這話,頓時心頭大定。

道衍心說,終於說到點子上了,老衲就是要的您這句不信!

道衍在說剛纔那番話時的內心深處,其實早就認定朱棣肯定不會直接相信這個結論。

這是必然的。

因爲這個理論固然能打動朱棣這種雄心萬丈,立志做千古一帝的君王,但卻有個最爲顯而易見的漏洞。

那就是如果說人皇是與天道並列的,是天道在人間的化身,怎麼證明?

“聖王之說。”朱高熾忽然說道。

道衍點了點頭。

想要駁斥程朱理學的天人感應,絕對不能用任何一絲一毫自己新提出的世界觀日心說和萬有引力,是用實證來證明天人感應是錯的,是方法論的具現,卻不是天人感應這種世界觀。

對抗並駁斥天人感應這種世界觀,必須要用儒家同等甚至更高級別的世界觀來。

也就是《荀子·天論篇》。

那麼如果想要繼續證明根據這套理論推導出來的結果,也就是“人皇,即是天道”,那麼同樣要從荀子的理論中尋找答案,而不是自己提出一套新理論。

原因顯而易見。

——這是儒家聖人的說法啊!

又不是我們新提出的,而是儒家“後聖”荀子提出來的,我們只是拿過來用,伱要是不服氣,你下去跟聖人當面駁斥好了,跟我們吵什麼。

“什麼是聖王?”朱棣疑惑問道。

“《荀子·王制》所言:聖王者,全道德,致隆高,綦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順比從服。”道衍緩緩來言。

隨後,道衍詳細解釋道:“在荀子的說法裡,聖王至高權威的取得與百姓的認可之間的關係,首先是聖王因爲其德慧和能力而成爲君王,然後纔是民衆的認可,而不是因爲民衆的認可,爾後聖王才成爲君王。”

朱高熾亦是補充道:“在荀子看來聖王所擁有的至高權威並不需要、也沒有必要得到民衆的認可,荀子說民衆愚而難曉,只是聖王教化的對象,民衆既不可能通過其自己的努力形成有效的政治秩序,也沒有能力選擇誰來當皇帝。”

“故《荀子·王霸》雲:取天下者,非負其土之謂也,道足於一人而已。”

“這一人,便是聖王!”

第83章 白銀單軌制第345章 誅邪第100章 如何打壓江南士紳?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185章 大明大使館 領事館制度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285章 歸京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371章 陛見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306章 酷刑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473章 獻俘第289章 飛天第536章 登門第339章 火種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299章 發聵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423章 地道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537章 告別第384章 窮理第549章 高煦第488章 總結第131章 世界島戰爭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481章 莫愁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432章 市場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33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477章 煤鐵第396章 暴昭第322章 民心第460章 吃蟹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490章 稅收第388章 預熱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533章 託付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397章 兩界第18章 一百萬石!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285章 歸京第434章 作態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544章 機器第67章 白銀寶鈔!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281章 拜師【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517章 心性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493章 歲末第223章 東廠西廠?【求月票!】第455章 圈套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454章 遇刺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488章 總結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53章 公平與平等第316章 四書第513章 辯手第490章 稅收第310章 俱備第426章 神速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58章 有辱斯文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523章 南北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475章 比較第513章 辯手第33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314章 雷動第461章 誤會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
第83章 白銀單軌制第345章 誅邪第100章 如何打壓江南士紳?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185章 大明大使館 領事館制度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285章 歸京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371章 陛見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306章 酷刑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473章 獻俘第289章 飛天第536章 登門第339章 火種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299章 發聵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423章 地道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537章 告別第384章 窮理第549章 高煦第488章 總結第131章 世界島戰爭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481章 莫愁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432章 市場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33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477章 煤鐵第396章 暴昭第322章 民心第460章 吃蟹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490章 稅收第388章 預熱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533章 託付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397章 兩界第18章 一百萬石!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285章 歸京第434章 作態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544章 機器第67章 白銀寶鈔!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281章 拜師【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517章 心性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493章 歲末第223章 東廠西廠?【求月票!】第455章 圈套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454章 遇刺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488章 總結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53章 公平與平等第316章 四書第513章 辯手第490章 稅收第310章 俱備第426章 神速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58章 有辱斯文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523章 南北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475章 比較第513章 辯手第33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314章 雷動第461章 誤會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