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

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

“陛下,這是哪個狂徒,竟敢如此大放厥詞?”

密室內,戶部尚書夏原吉危坐儼然,聽了陶瓷器具中傳來的話語,他不禁微微蹙眉問道。

有些出乎夏原吉的預料,永樂帝朱棣聽了這話,卻並沒有任何受到冒犯的意思,反而微笑着寬慰他。

“夏尚書稍安勿躁,且繼續聽下去便是了。”

夏原吉心中疑惑更甚,須知道永樂帝可不是個好脾氣的主,別看平日裡對朝臣還算和藹,但真觸怒他的底線時,永樂帝絕對會雷霆大怒,甚至於當衆殺人。

就比如眼前這件事情,在夏原吉看來,朱棣身爲堂堂九五之尊,被人說什麼“只要有鑄幣權,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便已是極大地冒犯了。

可奇怪的是,朱棣竟然毫不生氣,這讓夏原吉開始好奇,牆對面的人究竟是誰?竟敢這麼放肆地說話?

夏原吉撫了撫自己頷下的三縷長鬚,既然永樂帝都這麼吩咐了,他也只得壓住滿腹的疑惑,認真傾聽起來。

“今天的這節課,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貨幣的起源與發展。這部分必須講但不重要,我會用簡短的語言,快速地幫助你們理解,不會太囉嗦。”

朱高煦眼神一凝,頓時回想起了從夏商周開始的那套“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等內容,說實話,這是朱高煦這輩子第一次覺得自己好像看透了,這個龐大社會中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樣的帝國精英官僚,無疑是具備豐富的財政管理與實踐經驗的。

說着,姜星火在朱高煦的左右兩側,放了一塊大石頭,和一塊中等的石頭。

“況且跟銅相比,大明的白銀儲量極少,根本無法滿足天下百姓用度。”

夏原吉還真怕朱棣今天拉着他莫名其妙地來詔獄竊聽,是真的想用白銀代替銅錢呢。

姜星火在地上寫了兩個詞,一邊寫,一邊說道。

姜星火繼續說道:“這種直接的物物交換,在參加交易的範圍窄小、品種稀少的時候,是能夠適應人們生存和發展需要的但是物物交換的成立,要以需求的雙重巧合、時間的雙重巧合、數量的雙重巧合,這三種巧合爲前提條件。”

“葉子是‘糧食’,樹枝是‘肉’,石頭是‘石鐮’,我們現在交換一下。”

豈有此理!敢怒不敢言。

朱高煦撓了撓大鬍子,說:“怎麼也得三份吧。”

“爲什麼白銀在未來一定會代替銅錢成爲大明的主流貨幣?”

“至於前元,所發行的也不過是數量稀少質地精美的八思巴文銀幣,根本無法用於流通。”

“從《華夏貨幣史》的角度,農業革命則帶來了社會的大分工,大分工帶來了原始的交換。”

單論對面之人的話語,夏原吉便能斷定,對方對於國家財政之道一竅不通!

不過是個異想天開的狂徒罷了!

但夏原吉爲人忠厚謹慎,委實是不想拂了朱棣的意,這才耐着性子繼續聽這狂徒講課,心裡卻是有些不耐煩了。

因此,當夏原吉聽到姜星火關於“未來白銀一定會代替銅錢”這個論斷時,幾乎職業病發作一般,馬上思考起來其中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貨幣、商品經濟與通貨膨脹。這部分是‘白銀寶鈔’這節課的重點,只有弄清楚這部分的內容,你們才能明白下面的問題。”

“陛下!”

夏原吉也鬆了口氣,朱棣聽得進去勸就好。

“再往後,《唐會要》便明確記載了:天下有銀之山必有銅礦,銅者可資於鼓鑄,銀者無益於民人。”

“一個處於具體分工中的人,可以依靠交換獲取他生存所需的一切必要資源後,就必定會導致更加精細的分工出現譬如,做石器的人,分成了分別做石鐮、石磨、石鋤的人。”

“爲什麼‘白銀寶鈔’會成爲數百年內對抗通貨膨脹的最有效工具?”

夏原吉身爲戶部尚書,從洪武朝作爲戶部主事時,就開始協助管理大明帝國這個堪稱龐大的財政實體,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親口稱讚“曹務叢脞,處之悉有條理”。

“事實上,遠古時期的人們在獲取了生存所需以外的食物和物品後,‘分工與交換’就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這一切,還是要從上次我們講《國運論》時提到過的農業革命開始講起。”

朱棣今天的脾氣,異乎尋常地溫和,他並沒有拿出拂曉大朝會時咄咄逼人的氣焰,反而繼續微笑着問道。

指着地上的兩個詞,姜星火認真解釋道。

夏原吉經過短暫地思索,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我要是沒有三份,或者不願意出三份呢?”姜星火攤了攤手,“你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別的買家,‘需求、時間、數量’的雙重巧合都不存在,等米下鍋的你,難不成要餓死?”

“賭伱繼續聽下去,會驚掉下巴。”

“夏尚書放心,朕不是莽撞人,且聽下去吧。”

“不可能!”

“關於貨幣的起源,這一點必須但不重要。”姜星火知道他們不愛聽,“所以我會用盡量精煉闡釋,不耽誤太多的時間。”

而沒聽過的李景隆則顯得摸不着頭腦,不過他也不用過於擔心,姜星火沒有重複講課的習慣。

朱高煦想了想,又露出兇悍的表情。

夏原吉終於耐不住,他幾乎是以某種抱怨的語氣在向朱棣訴說。

朱棣的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夏原吉作臣子的,也只好繼續聽了下去。

這不就是魯班門前弄大斧,關公面前耍大刀嗎?

皇帝竟然還讓我接着聽下去,簡直實在侮辱我的專業。

姜星火看兩個人都想明白了,於是繼續說道。

“國家方經戰亂,百廢待興,臣是戶部尚書,每日恨不得有十八個時辰來做事,各布政使司那麼多的事情堆在案頭,吳淞江水患、山東蝗災、甘肅大旱.這麼多地方等着賑災,又到了上繳秋糧的時候,如何有時間在這詔獄密室裡聽孩童做遊戲啊?”

“很好,現在你們兩個不種糧食的人,通過交換肉和石鐮,獲取了糧食,對不對?”

“這也並不難理解。有的人種地、有的人畜牧、有的人打造工具,這是分工;而他們之間依靠互相的物物交易,種地的人能用糧食換肉、換石鐮,這就是交換。”

看着彷彿是小孩子在做遊戲一般,李景隆無奈地跟交換了姜星火交換了一份‘糧食’,朱高煦也跟姜星火交換了一份‘石鐮’。

“朕知道夏尚書很急,不過呢,朕覺得不用急,國家這麼多事,不差這一天去做,今日夏尚書不妨與朕打個賭。”

“賭什麼?”夏原吉無奈問道。

而當夏原吉轉頭望向朱棣時,卻發現朱棣的眼裡,似乎隱約間藏着一抹耐人尋味的笑意。

朱棣聞言,反而不急不躁地寬慰道。

朱高煦很認真地點了點頭,甚至還數了數自己手裡的一份‘糧食’,和剩下的一份‘石鐮’。

“夏尚書說說看,爲什麼覺得不可能?”

“陛下可能有所不知,以前的朝代不是沒有嘗試過使用銀幣.西漢元狩四年,漢武帝便曾鑄銀幣,兩年輒廢。王莽的新朝復古改制,亦曾發行過銀幣,最後也是人亡政息。”

朱棣莞爾問道:“夏尚書是怕朕腦子一熱,便廢了銅錢,以至於動搖大明江山是嗎?”

要在詔獄偷聽一個狂徒講課?

關鍵講的還是經濟之道?

姜星火頓了頓,復又說道:“而‘分工’的精細化,就導致了‘交換’的高頻化與規模化。那麼你覺得,以前我用一份糧食換你一份石鐮,現在我該用幾份糧食換你的石磨?”

憑什麼?

就憑對面不知哪位狂徒的三言兩語,就把用了快兩千年的銅錢給廢了?

白日做夢!

聽着隔壁傳來的這個溫和且堅定的聲音,夏原吉陷入了短暫地思索。

夏原吉用不可思議地眼神看着,攏着雙手窩在椅子裡的朱棣,這是天下至尊該說出來的話?

夏原吉幾乎腹誹出了那一句經典的‘望之不似人君’。

夏原吉深吸一口氣,沉吟半晌後回答道:“陛下,原因有很多,首先的便是銅錢本身的已經經歷過了近兩千載的檢驗,在天下人心中,銅錢就是貨幣,而白銀呢?”

“大石頭是石磨,中等的石頭是石鋤,你手裡剩下的小石頭是石鐮。”

我夏原吉堂堂一部尚書,管着大明的天下錢糧,是當世最懂經濟之道的人。

“分工與交換,是一對孿生子。”

“從《國運論》的角度,農業革命使得不需要從事生產的食利階層,如貴族、軍隊、祭祀第一次出現了,構成了國家的必要組成。”

夏原吉閉口不言,朱棣卻大笑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而他的心裡,則愈發不屑、煩躁了起來,夏原吉心想道。

說着,姜星火給了李景隆兩截樹枝,又給了朱高煦兩塊小石頭,自己手裡則拿着兩片葉子。

“陛下。”夏原吉誠懇言道,“白銀不是沒人試過,無論是歷史經驗還是實際儲量,都已經證明用白銀代替銅錢是行不通的。”

牆內,李景隆點了點頭,以物易物,確實如此。

“若是不肯交易,俺怎麼可能坐等餓死?定是趁着還有氣力,拿着石頭把別人砸死,再把糧食搶過來。”

說罷,他還拿着手裡的石頭做了個揮舞的動作。

姜星火:“.”

李景隆:“.”

(本章完)

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329章 刺殺第420章 用意第371章 陛見第290章 孤憤第18章 一百萬石!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568章 京都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483章 王制第445章 嬗變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18章 一百萬石!第529章 補藥第290章 孤憤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383章 辯經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332章 登樓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485章 反省第325章 談判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549章 高煦第332章 登樓第565章 證券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538章 癥結第484章 漣漪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339章 火種第464章 會計第550章 玉璽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461章 誤會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424章 破關第182章 軍備競賽第538章 癥結第492章 禮物第378章 反轉第15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440章 蛀蟲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293章 生亂第546章 弒君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455章 圈套第525章 略懂第534章 心緒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446章 京察第185章 大明大使館 領事館制度第336章 搖人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297章 當千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505章 裝備第476章 礦藏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286章 妙錦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451章 工會第369章 時代第329章 刺殺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551章 傾國第77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440章 蛀蟲第308章 一躍第294章 一怒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372章 對手第495章 黃河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493章 歲末第282章 激糞【求月票!】第97章 道衍來信
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329章 刺殺第420章 用意第371章 陛見第290章 孤憤第18章 一百萬石!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568章 京都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483章 王制第445章 嬗變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18章 一百萬石!第529章 補藥第290章 孤憤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383章 辯經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332章 登樓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485章 反省第325章 談判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549章 高煦第332章 登樓第565章 證券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538章 癥結第484章 漣漪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339章 火種第464章 會計第550章 玉璽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461章 誤會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424章 破關第182章 軍備競賽第538章 癥結第492章 禮物第378章 反轉第15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440章 蛀蟲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293章 生亂第546章 弒君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455章 圈套第525章 略懂第534章 心緒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446章 京察第185章 大明大使館 領事館制度第336章 搖人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297章 當千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505章 裝備第476章 礦藏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286章 妙錦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451章 工會第369章 時代第329章 刺殺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551章 傾國第77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440章 蛀蟲第308章 一躍第294章 一怒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372章 對手第495章 黃河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493章 歲末第282章 激糞【求月票!】第97章 道衍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