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

夜晚,姜星火獨坐燈前,手持書卷靜靜閱讀。

這本書籍乃是《太湖水文志》,乃是他淘來的古籍,對於太湖歷代水文情況的研究頗爲透徹。

他翻看着古卷,時不時停下來記錄幾筆。

忽然,門外傳來了異動。

姜星火擡頭一瞧,原來是風塵僕僕的宋禮回來了。

“大本,且坐。”

姜星火微微一笑,招呼着宋禮落座。

宋禮未來得及喘口氣,面帶喜色地說道:“國師,南京派的工匠們都到了!”

聞言,姜星火精神一振,立即站起身來:“走!我們去迎接!”

驟雨方歇,此時月明如水,照亮漆黑長廊。

縣衙的地面上,堆積了一片又一片的積水,星光映在其中,點點閃爍交錯。

在長廊盡頭,姜星火見到了一百多名工匠黑壓壓地聚在一起,既有內廷兵仗局的,也有工部軍器局的,每一位都揹負行囊、提着箱子,穿梭在院子內。

爲首者,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名叫孫坤,他乃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

都水清吏司是工部職權最大的一個司,跟營繕清吏司、虞衡清吏司、屯田清吏司分別只有一個郎中管理不同,都水清吏司足足有五個郎中。

這便是因爲都水清吏司掌管河渠水利、海塘堤防、橋道舟車、藏冰等事,職權非常重,下面分設了都吏科、河防科、橋道科、織造科等科而孫坤正是負責管理河防科的主事,算是專業對口了。

“國師大人!”

“你們總算到了!”

姜星火快步迎了上去。

孫坤衝着姜星火和宋禮拱手行禮,露出一絲難掩的疲倦:“從南京到松江府,長江水道路途倒是不算遙遠,只是現在雨太大,往日裡走長江都是順風一日千里如履平地,誰知道現在得耗費多些時間才能到。”

說罷,他指着身後搬運物資的工匠說道:“不過還好,東西都帶齊全了。”

“火藥可帶來了?”姜星火問道,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帶了,鄭公公幫忙裝了好幾只大船的量,他親自在金山衛的碼頭看着呢,只是現在難以運輸到華亭縣。”

“不需要運到華亭縣。”

姜星火長舒了一口氣,對從角落陰影裡出現的王斌說道:“派人傳我的命令,委託三保太監率領着裝載火藥的船隻,從金山衛拔錨走回頭路稍微繞一下,從吳淞口進來,若是委實到了河窄難行的地段,便分小船運輸也可.若是小船也到了不能通行的灘塗地,便儘可能的往大黃浦那邊靠,會有民夫幫忙搬過去。”

孫坤一愣,他只知道國師要求把南京城裡庫存的大半火藥都帶來,卻不曉得是用什麼,如今想來,大約是炸堰塞湖?

“國師莫不是要把大黃浦堆積的堰塞湖炸開?”

旁邊的宋禮說道:“正是如此。”

孫坤遲疑了剎那,復又問道:“大黃浦炸開倒是好說,可水卻是不大容易受控制的,除非事先挖好坡,讓水往某個方向去泄可即便如此,泄出來的水,也很容易四處蔓延開來,沖毀兩岸的農田,重新形成一個湖泊。”

姜星火乾脆道:“在上海浦周圍加固兩岸原有的堤壩,讓大黃浦的水,往上海浦衝。”

孫坤的心猛地一揪,他這個級別的水利專業官員,自然是曉得國師與宋侍郎計劃出的治水方案的,而且工部的官員們也很清晰地認知到,太湖流域江南諸府治水的關鍵是疏浚下游河道,也就是如何使洪水暢流入海。

吳淞江的下游淤塞太嚴重,重新疏浚工費太大,或者說,幾乎不可能再用吳淞江故道了,肯定要開闢新道。

所以國師與宋侍郎的計劃,也就是既要重點開夏家浦,引吳淞江上游之水取道劉家河入長江;又要重點鑿範家浜,使之與大黃埔相接,將太湖東部河湖之水,特別是浙西來水,循黃埔江排入長江,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改善太湖下游的泄水狀況,而且改變泄水格局,由從前以吳淞江爲主泄道,逐步變成以黃埔江爲主泄道。

但問題在於,眼下國師的說法,可是跟預定計劃不一樣了!

“那就要直接灌入吳淞江水道了。”

孫坤勉力說道:“吳淞江水道現在本來就下游淤積的厲害,再往裡灌水,這條道徹底廢了不說,兩岸的部分農田,恐怕也要被淹沒。”

“事急從權,大黃浦和吳淞江因爲這次灌水被淹沒的農田,朝廷出錢補償,兩岸附近幾裡的百姓,也會提前遷徙好。”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孫坤也不好說什麼。

但是對於朝廷有沒有錢這件事,作爲知曉內情的官員,孫坤持懷疑態度。

戶部的太倉銀都要跑老鼠了,又要修永樂大典,又要治水賑災,又要造寶船艦隊,還得準備徵安南.請問,錢從哪來?

但跟孫坤不同姜星火當然有這個底氣。

錢從哪來?當然是從手工工場裡來。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把糧食給前線的軍隊運上去,軍隊能早日平息白蓮教民亂,就意味着早日能把數以十萬計的百姓,從士紳和白蓮教的先後控制中解脫出來,讓他們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男子興修水利,女子入廠紡織,如此一來,不僅江南的水患能治好,大明以後能更穩定地收到更多的賦稅,還可以培養第一批大規模的棉紡織業出現。

接下來大明的軍隊遠征海外,自然就可以給這些棉紡織品找到銷路,錢不就出來了嗎?

循環了一圈,被裹挾的百姓得到解救,皇帝開疆擴土,軍隊有了軍功,商品有銷路以工代賑的人們拿到了工錢改善了生活,華夏大踏步進入第一次工業變革時代.多完美啊。

所以,目光要長遠點。

眼下給被自己主動灌水淹沒的農田賠點錢算什麼?

十多萬人的人命關天,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平亂晚一日,就要不知道多餓死多少人!

“先把大黃浦堰塞湖炸開,讓大黃浦與上海浦聯結起來,給滯留在華亭縣的糧食打通航路,逆着吳淞江運到前線,這是最重要的。至於吳淞江故道,本來就是要廢棄的,等稍後自然會組織人手挖掘夏家浦和範家浜,徹底整頓好吳淞江水系。”

國師思慮的很周全,又給他這個實際執行人解釋清楚了,孫坤自然沒什麼可反對的了。

“這些工匠可還技藝純熟?”

除了搞爆破,這次要修建的可是吳淞江的大型水利網絡,涉及各種材料和設備,自然馬虎不得,所以工部派遣了幾乎所有有經驗的熟練工匠參與其中。

孫坤笑容滿臉:“當然,這些工匠可全都是我精心挑選的……”

兩人正閒聊之際,忽有人喊道:“姜校長好!”

幾人聯袂而至,領頭的正是左軍都督僉事柳升,身後則是張安世、朱勇、徐景昌等軍校生。

“你們也來了。”

幫手自然是越多越好,從常州府的事情開始,姜星火就自覺助力太少,處理各種事情有些分身乏術了起來。

柳升這次沒穿甲冑,只穿了武官常服,抱拳道:“姜校長,我們帶了新式火繩銃過來,還有五門青銅小炮,炮扔在船上了沒敢卸下來,火繩銃裝在箱子裡,從金山衛一路扛了過來。”

徐景昌:“那路簡直不是人走的”

張安世:“手上水泡都磨爛了。”

朱勇:“別跟個娘們似的嘰歪。”

三個小子也跟着唸叨了幾聲。

“路上沒那麼多抱怨,這幾個小子是跟校長邀功呢。”

柳升笑了笑解釋一句,又說道:“校長,咱們先去看看火器吧!”

姜星火微微頷首道:“知道你們一路辛苦,若是雨停了,火器能送上前線,還得靠伱們操縱來大顯神威呢。”

徐景昌和張安世眉開眼笑,朱勇翻了個白眼。

柳升帶着姜星火來到了前院。

華亭縣衙前院的馬廄旁,之前就建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庫房,裡邊堆放着各種器具,有木質、鐵製以及陶瓷器皿,還有諸多瓶罐等雜七雜八的東西,總共有六百餘件,現在都被清理乾淨了。

軍校生帶着一些同行的輔兵,正在把一箱又一箱的新式火繩銃搬運進來,木箱上面都用繩子綁了嚴嚴實實的雙層雨布,確保不會進水。

“校長且來這裡觀看。”

柳升說着便走向了另一個屋子,拿出鑰匙將門鎖打開,旋即推門走了進去。

吱呀——

厚重木門被緩緩推開,發出輕柔的聲響。

屋子中央擺放着十餘個大箱子,被塞得滿滿當當。

王斌拔刀撬開一個箱子一看,裡面正是永樂元年式火繩銃,兵仗局的能工巧匠們,按照姜星火給的提示,很快就定型生產出來了第一批。

雖然沒有車牀,但是勝在兵仗局工匠多,也都是熟手,製造火銃習慣了,現在給火銃稍作改良後分組製造,哪怕是“手搓”,速度也不慢,再加上工部兵器局的配合,產能相當不凡,短短一個多月,經過晝夜不停的倒班,就生產出了一千多杆火繩銃。

第400章 反擊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472章 留學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364章 猜疑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459章 財色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529章 補藥第557章 建交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64章 會計第459章 財色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104章 化肥神蹟,張天師的提議第540章 鎮海第569章 決戰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295章 磊落第570章 換鈔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381章 講學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33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314章 雷動第331章 起火第292章 投奔第310章 俱備第316章 四書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453章 瘋子第518章 中場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18章 臣服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368章 派系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86章 妙錦第431章 濟養第498章 新始第27章 臣有辦法第127章 《國運論》第364章 猜疑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567章 上洛第410章 地球【感謝金主“暖陽1314”的白銀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464章 會計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318章 民間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303章 尚方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382章 景隆第462章 瀕死第294章 一怒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443章 人心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539章 傳首第561章 師徒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387章 溫茶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325章 談判第504章 九邊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18章 臣服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172章 地球儀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287章 輿戰第566章 對馬第359章 轟炸【7K大章求月票!】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552章 機密第530章 撤軍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
第400章 反擊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472章 留學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364章 猜疑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459章 財色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529章 補藥第557章 建交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64章 會計第459章 財色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104章 化肥神蹟,張天師的提議第540章 鎮海第569章 決戰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295章 磊落第570章 換鈔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381章 講學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33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314章 雷動第331章 起火第292章 投奔第310章 俱備第316章 四書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453章 瘋子第518章 中場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18章 臣服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368章 派系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86章 妙錦第431章 濟養第498章 新始第27章 臣有辦法第127章 《國運論》第364章 猜疑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567章 上洛第410章 地球【感謝金主“暖陽1314”的白銀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464章 會計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318章 民間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303章 尚方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382章 景隆第462章 瀕死第294章 一怒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443章 人心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539章 傳首第561章 師徒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387章 溫茶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325章 談判第504章 九邊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18章 臣服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172章 地球儀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287章 輿戰第566章 對馬第359章 轟炸【7K大章求月票!】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552章 機密第530章 撤軍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