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黃浦

第317章 黃浦

皇宮,奉天殿。

姜星火一路走來,明顯感覺到,連日的暴雨讓本就地勢低窪的宮城,在排水問題上更加窘迫了起來.

最糟糕的,地下水還在不住地“咕嚕咕嚕”往外冒。

排水管道已經徹底失效,宮女和宦官們,提着水桶冒着暴雨往外清理臭水,卻也只是徒勞無功。

宮城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雖然採用了打入木樁,巨石鋪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三十多年過去了,日久之後仍然出現地基下沉,如今連下了幾天的大暴雨,宮內就形成了內澇。

於是乎,被墊起來的三大殿,彷彿成了汪洋中的孤島。

幾名內廷的太監、少監,都站在廊檐下等候着皇帝召見,不知道這次又是什麼樣的事情。

“國師大人!”

“嗯。”

姜星火淡漠領首,邁着沉穩的腳步,穿過長廊直達大殿。

剛到奉天殿門口。

“把那個賤婢拖出去斬了!”

宦官尖細的聲音響起,讓站在廊下的幾名高級官宦都嚇得縮緊脖子,心裡暗想,又有誰招惹到皇帝了?

景清和梅殷的腦袋,可是還被長竿挑着,懸掛在洪武門城頭上呢,這幾日雨淋下來,都被泡囊了。

“行了,都給朕滾!”

驚慌失措的宮女們走了出來,宮裡的服侍永樂帝的太監輕輕地合上了門,廊下的高級宦官們得到了通知,便曉得接見的計劃取消了,也紛紛倒退着離去。

過了片刻。

“吱呀~”殿門被緩緩推開,一位身着赤紅色龍袍的男子從內走了出來,他眉頭緊鎖,臉上帶着濃重的愁雲,正是朱棣。

“國師?”

朱棣正看到姜星火雙手攏在袖中,正在等他。

“陛下這是怎麼了,火氣這麼大。”姜星火低頭看着靴尖問道,這幾日路溼卻是穿不得嬸孃做的布鞋了。

“還不是松江諸府的事情!”

朱棣摩擦着左槽牙,同樣攏起手,與姜星火一起看着外面的大雨,邊看邊說道。

“治水、賑災、平亂,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一羣蟲豸!”

說罷,朱棣遞給姜星火幾份奏摺,這是從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嘉興府、湖州府等太湖圈沿線的諸府送上來的災情彙報。

姜星火匆匆瀏覽了一遍。

總的來說,嘉興府和湖州府,這兩個太湖以南的府,受到的災情比較小,而在夾在長江和太湖之間的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則比較嚴重.尤其是松江府,受的災情最重。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下大雨導致長江水位暴漲,支流缺乏疏浚,使得洪災氾濫,淹沒農田;也同樣會導致太湖和江南衆多水澤範圍的擴大和溢出,遭殃的還是周圍的農田。

姜星火笑道:“恐怕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想做吧。”

朱棣不漏痕跡地用餘光瞥了姜星火一眼,剛纔的憤怒都是裝出來的,就等姜星火這句話呢。

ωωω• тт kΛn• ¢Ο

朱棣的用人原則一貫如此,好用就往死裡用。

前幾天國師祈雨成功,輿論瞬間翻轉,狠狠地打了朝臣一次臉,當時還有人拿北宋國師林靈素的祈雨事例來說酸話,結果第二日,《邸報》上又公佈了熱氣球和碘化銀的原理,可謂是雙重打臉。

朱棣非常爽,身心從未有過的愉悅和舒暢。

自從靖難起兵以來,被文官們罵了五年了,終於有一天,他能還嘴了。

而這一次,他不僅要還嘴,還要光明正大地殺人。

朱棣會意問道:“此言何解?”

姜星火扭過頭來,乾脆說道:“民亂這種事情,若是雲貴那種地勢複雜且多土官土人的地方會發生我信,可江南腹心之地,哪有那麼容易就生了民亂?”

“江南可不是什麼造反的好地方周圍連個像樣的山脈都沒有,地勢一馬平川,難道要靠着河網和湖澤作亂嗎?”

“再進一步說,官府,或者說士紳,在江南的力量可謂是根深蒂固,從人口到土地、文教,都有着絕對的掌控力,士紳沒有被大規模波及,怎麼短短几天時間,下面的百姓就發生民亂了?連幾天的存糧都沒有嗎?”

朱棣對於姜星火的回答很滿意,姚廣孝早就給他點出了一個思路,一個藉着洪災做大事的機會,沒想到機會來的這麼突然,民亂可謂是再好不過的由頭.鬧了民亂,朝廷可就得出兵了。

“國師的意思便是,有人故意引誘下面的百姓鬧亂子?他們是想對朕表達不滿,還是對變法表達不滿?又該如何應對呢?”

姜星火懇切以對:“治水、賑災、平亂,其實都是一回事。”

“喔?國師不妨細細道來。”朱棣眉梢一挑。

“鬧出民亂,原因在於缺乏水利設施的維護和河道的疏浚,所以一有大雨,水田就要遭殃,百姓被鼓動,便會起來鬧亂子陛下隨便派幾個衛過去,百姓是鬧不起亂子的,所以問題的根源不是平亂,而是怎麼治水,怎麼賑災。”

“先說治水。”

姜星火之前既然已經提醒過朱棣,自然最近也從慧空,或者說姚廣孝的渠道,收集到了不少相關情報。

“江南各府,蘇州府和松江府處在長江的最下游,而常州府、嘉興府和湖州府這三府的田土,地勢高的多,地勢低的少,它們都環繞着太湖。”

“太湖是治水的核心,太湖連綿五百里,接納杭州、湖州、宣州和歙縣等地山脈所流之水,然後注入到澱山的各個湖泊,進入上、中、下三個茆湖中。”

“從災情最重的松江府來看,太湖延伸到松江府各地的支流,因爲各地浦港被泥沙堵塞,各地彙集而來的流水被堵住了,自然上漲流溢,辦法就是疏浚吳淞各地的浦港,讓壅堵淤塞的洪水流泄出來,流入大海。”

朱棣略微估算了一下,蹙眉道:“朕所瞭解的,吳地的松江南北長兩百多裡,東西寬五十多丈,西邊連接太湖,東邊通到大海恐怕不好疏浚吧?這得是數十萬人的工程量。”

“是。”

姜星火坦率道:“確實不好疏浚,而且宋元都試過,到現在還是堵着的。”

“根源就在於松江是江南典型的回潮河流,松江口正對着涌來的潮汐,到處是淤積的泥沙,剛疏浚好馬上又堵塞了,而且從無江長橋到下界浦大約有二十多裡,雖然稍微疏浚能通過流水,但是很多地方又淺又窄;從下界浦到南倉浦口,大約有一百三十多裡,由於潮汐的原因這段河流也已經嚴重堵塞,河中雜草叢生,甚至變成了陸洲。”

“那怎麼解決,國師有辦法?”

“有。”

姜星火給出了他的解決方案。

“禮部右侍郎宋禮擅長水利,我與宋侍郎推演多日,從歷代的河流地圖檔案中找到了法子。”

從袖中掏出一份標註好的地圖,姜星火顯然是有備而來事實上,在軍校辦公室等柳升的時候,他就把這份準備好的地圖從書架中拿出來了。

“有兩個河道是可以利用的。”

姜星火攤開地圖,指着說道:“嘉定劉家河,即是古時的婁江,徑直通入大海;常熟的白茆河,則是直接流入長江。它們都是寬廣暢通的河流,所以既然現在的松江實在是難以疏浚,不妨疏通吳江南北兩岸的浦港,將太湖各個出口的水流引入劉家、白茆二港,然後通過它們幫助松江分流,流入大海。”

“松江也不是說徹底就不管了,現在的松江問題在於下游回潮嚴重,但松江有一條支流可用,就是範家浜到南倉浦口(即後世黃浦江)一段,是可以直通大海的,加以疏浚讓它加深加寬,連接到大黃浦,等到這些河段疏通之後,再根據地勢,在各處設置石閘,按時開關,每年河水乾涸時,就興修堤岸加固。”

朱棣看着地圖,研究了一會兒總結道。

“也就是說,松江上游的水,可以借道劉家河、白茆河分流進入長江口.這個沒什麼問題。朕考慮的是,松江中下游的水,是鑿寬範家浜-南倉浦口這一段,併入大黃浦?可這相當於以支代幹,能行得通嗎?”

“行得通。”姜星火說道,“這一段支流,南宋時叫黃浦塘,到了元代因河道漸寬,因而有大黃浦之稱,經過我和宋侍郎認真的研究,這一段是可以分流甚至取代松江的泄洪作用的。”

朱棣復又問道:“平亂、治水,這兩個說完了,賑災呢?”

姜星火認真道:“一是借道劉家河、白茆河分流,二是疏浚出黃浦江,這兩項工程,非得十餘萬人不可,大雨這纔剛開始下,往後指不定到什麼時候,今年這幾個財賦大府的糧食收成是別想了,重點是怎麼修好水利,不影響明年、後年。”

“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姜星火頓了頓後,繼續說道:“松江府是變法的重點地區,便在於,這裡非常適合發展紡織業,尤其是棉紡織業的發展,但眼下男耕女織是不夠的,棉紡織業大規模手工工場的成立,關鍵在於要把人口從土地中解脫出來.平常是沒有這等好機會的。”

從宋元開始,棉花栽培從嶺南逐漸傳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松江由於氣候、土壤等適合棉花生長,因此棉花種植迅速普及,但是當時由於棉紡織技術落後,棉花去籽要用手工剝,又沒有彈鬆棉花的機具,從棉花紡成棉布費時費力,而且紡成的棉布也很稀鬆、粗糙。

直到黃道婆向黎族學會了一整套棉紡織技術並帶回松江,松江的棉紡織業,纔開始極大發展,到了如今明初的時代,松江布成爲質地優良、花飾燦美、遠近聞名的暢銷品,從事棉紡織業的人口也變得多了,可終究是不成規模。

只有建立工場區,大片大片的手工工場,數以萬計、十萬計的棉紡織業從業者進行集體分工勞作,方能真正形成第一次工業革命賺取財富的撒手鐗——物美價廉的紡織品。

而這機會的曙光,恰恰孕育於危機之中。

“賑災,要以工代賑,災民中,男人做工去修河道,婦孺做工可去棉紡織業.在松江找一處交通條件好的荒地,便能建立大規模的棉紡織業手工工場。”

朱棣說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有阻礙怎麼辦?”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因爲既然這次民變有蹊蹺,就意味着,姜星火的一切行動都處於危險的狀態。

這種危險,不僅來自於有可能狗急跳牆導致的人身安全威脅,更來自於琢磨不定的種種風波……有時候看起來是朋友的人不見得是朋友。

朱棣在推行清丈田畝的過程中,已經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當然,最重要的是,朱棣對姜星火的心腸,有所疑慮。

太平街和大祀壇處理的很好,可終歸有些偏於仁慈。

姜星火的眸中閃過了一絲涼意。

“陛下不是賜我尚方寶刀了嗎?”

(本章完)

第311章 真兇第497章 除夕第364章 猜疑第543章 場區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292章 投奔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519章 盡心第309章 升官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404章 階段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391章 光明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289章 飛天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542章 震動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530章 撤軍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385章 認負第97章 道衍來信第306章 酷刑第65章 不顧身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181章 倖存倭寇的再博弈第313章 雲涌第446章 京察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489章 捆綁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510章 妖書第281章 拜師【求月票!】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333章 梟首第565章 證券第569章 決戰第185章 大明大使館 領事館制度第397章 兩界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123章 反轉!小冰河期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八月更新及求票第174章 《國運論》第289章 飛天第316章 四書第201章 《大明星空志》【求月票!】第47章 攤役入畝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532章 深意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86章 妙錦第65章 不顧身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465章 諸事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499章 舊港第510章 妖書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79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成績彙報兼互動問答第333章 梟首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315章 雨落第544章 機器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505章 裝備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295章 磊落第473章 獻俘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392章 尋思第58章 有辱斯文第308章 一躍第539章 傳首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354章 公告【7K二合一求票!】第321章 滅門
第311章 真兇第497章 除夕第364章 猜疑第543章 場區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292章 投奔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519章 盡心第309章 升官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404章 階段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391章 光明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289章 飛天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542章 震動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530章 撤軍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385章 認負第97章 道衍來信第306章 酷刑第65章 不顧身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181章 倖存倭寇的再博弈第313章 雲涌第446章 京察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489章 捆綁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510章 妖書第281章 拜師【求月票!】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333章 梟首第565章 證券第569章 決戰第185章 大明大使館 領事館制度第397章 兩界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123章 反轉!小冰河期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八月更新及求票第174章 《國運論》第289章 飛天第316章 四書第201章 《大明星空志》【求月票!】第47章 攤役入畝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532章 深意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86章 妙錦第65章 不顧身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465章 諸事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499章 舊港第510章 妖書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79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成績彙報兼互動問答第333章 梟首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315章 雨落第544章 機器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505章 裝備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295章 磊落第473章 獻俘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392章 尋思第58章 有辱斯文第308章 一躍第539章 傳首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354章 公告【7K二合一求票!】第321章 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