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

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呢”加更!)

“132年前,忽必烈以《建國號詔》告諭天下,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國號爲大元。”

“這個帶甲數十萬,疆域無比遼闊的國家,建國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用什麼作爲貨幣?”

“這個抉擇,無疑會深刻地影響到日後大元的命運。”

“好,現在選擇題來了,給你們一次模擬當皇帝的機會.如果你是大元的統治者,你會選擇以下哪種當做貨幣?注意,此時南宋尚未滅亡。”

姜星火帶着幾分笑意,像是在誘導一般,說出了選項。

“黃金,白銀,銅錢,紙鈔。”

“至少選一個吧。”

李景隆聞言陷入了沉思。

黃金可以首先排除掉,自古以來,中國就沒有用黃金當做流通貨幣的朝代。

“很好,你也很聰明。”

“在金朝的時候,缺銅就已經缺的很嚴重了,當時兩河地區‘錢荒’很嚴重,金朝被蒙古和南宋兩面夾擊,缺少銅料到實在無力解決,只能推出了紙鈔來減緩錢荒。”

“既然我都是元朝皇帝了,那我肯定會選擇用銅錢繼續頂幾年,然後滅了南宋,南方諸道全是銅礦,缺銅導致錢荒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朱棣忽然想起了什麼。

李景隆插話道:“取信於民,便如商鞅‘南門立木’故事。”

朱高煦怒目而視。

“俺選紙鈔爲主,銅錢爲輔。”

夏原吉本想昧着良心吹捧一句,陛下歌聲恍若仙音。

但白銀除了產量少的問題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這東西沒有統一的重量、成色標準。

“陛下!”

“陛下,當時元朝控制的兩河(河北、河東),關中,山東,俱是不產銅或者只產少量銅的。而元朝控制的鑄幣、冶煉場,都是位於從金朝繼承的河南腹心之地。從隴右的西夏故地(今甘肅白銀地區)萬里迢迢運銅的話,造出來的錢成本極爲高昂。”

“夏尚書,你也知道,朕.秉國日少,從前也是戎馬倥傯,對政務都較少關注,更遑論經濟一道。”

姜星火一怔,這倒是個另類的解題思路。

“臣身爲戶部尚書,不能爲陛下排憂解難,坐視大明鈔法敗壞,臣無能,臣請致仕罪!”

“隨口感慨兩句。”朱棣雙手扶起了夏原吉,“夏尚書不必如此,朕只是覺得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大明的鈔法,可不能重蹈元朝的覆轍了既然已經有黃巾軍、紅巾軍,說不得日後就有什麼綠巾軍、藍巾軍的,來要了朕子孫後代的命喔。”

姜星火繼續說道:“但是元朝的貨幣制度設計者們,顯然更加大膽一些。”

跟黃金一樣,白銀在老百姓心裡的價值是沒問題的,這東西拿出來大家都認。

隔壁密室。

“朕小時候見過元朝的紙鈔,也聽過民間的《醉太平小令》。”

“故此南宋所依仗三道防線裡,唯一的相對薄弱處,便是昔年岳飛所轄以襄樊爲中樞的京湖戰區。”

都是姜星火提出的政策?

“而淮南防線,南宋自韓世忠、劉琦開始,已經營上百年,依靠縱橫交錯的河網與絕對優勢的水軍,形成了根本無法正面突破的銅牆鐵壁。”

“眼熟?”朱高煦一時茫然,旋即醒悟。

剛坐回去的夏原吉大驚失色,再也無法安坐,起身跪倒在地。

因此,白銀最多作爲輔幣。

話題既然已經說到了這裡,朱棣負着手問道:“那今日朕便問問你這個戶部尚書,大明如今的寶鈔,比發行之時,貶值幾何?不許摘官帽,朕恕你無罪。”

夏原吉這才惶恐地站了起來,站起來後徑直雙手摘了官帽,這是要辭官的意思。

用金幣在民間流通.伱沒聽說過“稚子懷金,行於鬧市”的故事嗎?

便是沒聽說過,也總該懂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吧。

朱高煦聞言皺了皺眉,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俺咋不知道?

朱棣原本想的就是,洪武鈔法或許有敗壞,但應該還不至於如何,只是藉機考察一下夏原吉而已。

當着姜先生的面,朱高煦懶得揍他。

中國極其缺乏金礦,導致了黃金非常貴重,全部的金礦都被朝廷所牢牢把持,控制在手中。

“大抵是這般心態的。”夏原吉微微頷首。

什麼有自己考量,得,自己老爹制定寶鈔制度的時候,可能壓根就沒想這些。

“你很聰明,不愧是我的學生。”姜星火對他的選擇予以了肯定,“你當元朝皇帝,元朝一定能多活些年頭。”

“開科取士,天下英雄盡入彀中”朱棣怔了怔後,反而釋然說道,“沒想到天下英雄竟都比不過一個不在彀中的姜星火,是真的比不過削藩比不過,開海比不過,改革賦稅比不過,如今論起鈔法也比不過。”

——但白銀沒有。

“而且”

姜星火復又笑着問道:“那你有沒有發現,你的選擇好像很眼熟?”

李景隆大約也反應了過來,縮了縮脖子繼續說着他的理由。

氣的朱棣差點把“恕你無罪”給收回來。

“戴上!”

看得出夏原吉的不服氣,朱棣悵然若失。

“不對!”

聽到這,朱棣就大概明白怎麼回事了。

朱棣一時有些不好意思,這份不好意思,倒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替他爹朱元璋的。

“忽必烈統一鈔法、改革幣制,確立了新的貨幣制度,並且廢除了前朝銅幣制度。全國只通行一種貨幣,那就是元朝政府發行的紙幣,名曰‘中統鈔’。”

“陛下請收回聖言!”

朱棣用他那滄桑的嗓音,坐在椅子上輕輕唱起兒時聽過的童謠。

李景隆排除了黃金,把白銀作爲了備選項。

“人吃人,鈔買鈔啊!”

紙上兵聖李景隆,自信地說道。

而道德底線這種事情,一般最好不要去挑戰,因爲一旦挑戰了,就很難想象人的道德底線究竟會靈活到何等程度。

“在這一時期,因爲元朝統治者在貨幣制度的運行維護方面分外小心。不僅建立專門部門聘請大量術數精湛的色目學者,通過測算來嚴格控制貨幣發行數量;同時設置金銀平準行用交鈔庫,紙鈔可以與金銀及時地等價兌換,任何官員不得阻撓;並且嚴格打擊僞鈔,僞造者處以極刑.這些舉措有力地保證了‘中統鈔’的幣值,在百姓心中樹立了信譽。”

“這,這不就是大明現在的貨幣制度嗎?”朱高煦一拍腦門說道,“紙鈔爲主,銅錢爲輔。”

夏原吉顯然不太認同,他依舊梗着脖子。

至於白銀,白銀比黃金的存儲量和開採量都多一些,但多的也有限得緊。

說到這一點,便要感激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勞了,正是秦始皇統一貨幣,才讓“秦半兩”成爲定製.再往後“漢五銖”也好,“隋五銖”也罷,總歸是有個統一的重量標準的。

“陛下且問,有什麼問題,臣知無不言。”

被皇帝當面斥責經濟之道不如一個獄中囚犯,哪怕這個囚犯再有見識,夏原吉此時也終於忍不住來駁。

“太祖高皇帝制定大明寶鈔制度的時候,就沒有參考元朝忽必烈、劉秉忠搞得這套嗎?除了僞造寶鈔要殺頭,朕爲何既不見戶部有精於術數的學者每年測算寶鈔的發行量,也不見寶鈔有任何能兌換金銀的平準庫?”

不過也不算對方鑽空子,既然已經是模擬當元朝皇帝來選擇貨幣了,自然也有湊合一下推遲幾年,等南宋滅亡再繼續大規模鑄造銅錢這個選項。

朱棣瞭然地點了點頭,說道:“所以元朝開國選用紙鈔,其實是不得已而爲之了?”

夏原吉聲音艱澀:“洪武七年,太祖高皇帝下旨設置寶鈔提舉司;洪武八年,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一貫寶鈔的相當於銅錢1000文;洪武二十三年,一貫寶鈔只能折銅錢250文;洪武二十七年,爲160文.”

而如今甫一瞭解,卻發現,簡直就是觸目驚心!

難不成自己剛接手的大明,就要再次‘人吃人,鈔買鈔’?

不!

朕絕不允許!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五指覆蓋在椅背上。

夏原吉張口欲出‘變鈔’,可朱棣所唱那首童謠“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猶然在耳,如何能說得出口?

夏原吉默然無語。

“夏尚書可有對策?”朱棣沉聲問道。

用金幣,純粹是在挑戰人的道德底線。

黃金從的開採到融化冶煉,再到鑄造使用,根本不是普通的平頭老百姓能接觸到的。便是縣城裡富貴人家嫁女兒,也只是最多幾件金飾而已,這些嫁妝還大半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少有土豪肯全部打造新的。

哀哉可憐!”

夏原吉心頭連跳,這是什麼妖孽鬼才?

削藩、開海、攤役入畝,哪個政策放到一朝都是能名留青史的妙招。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如果我是元朝的皇帝,那麼我會選擇沿用銅錢作爲主幣,而選擇白銀作爲輔幣不用提示我,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當時北地缺銅,正在鬧‘錢荒’,我這麼選是有我的理由的。”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再往深了想。”朱棣忽然起身,“大明寶鈔,鈔法制度上連元朝都不如,會不會更短地時間內就淪爲一張廢紙,惹得‘紅巾萬千’呢?”

“陛下,臣不知這些時日陛下所行政策均是這位姜星火所提,但無論如何,臣以爲姜星火都不可能提出能完全改革鈔法,且弊端極小的舉措否則,要我等國家大臣何用?”

朱棣此時大爲費解,他扭頭問夏原吉道。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

賊作官,官作賊,混愚賢。

姜星火點了點頭,說道:“忽必烈等人這麼小心謹慎,理由也很簡單,這批人聰明,眼見了上一個玩命印紙鈔的金朝,是怎麼搞得民心盡失,繼而敗走開封、坐困蔡州的。”

朱棣長吁感嘆。

好小子,你罵俺沒常識是吧?

“元朝建立之初的鈔法這般完備,有部門負責計算,有部門負責兌換,有部門負責懲處,那爲何會淪落到元末這個樣子呢?”

聽了皇帝的問題,夏原吉有些尷尬,他支支吾吾地答道:“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洞見萬里,定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說句可能旁人不信的話,朱棣登基這幾個月,還真就從來都沒思索過寶鈔貶值這個問題。

“說句實話,蒙古人雖然野蠻殘暴,嗜殺好戰,但元朝在天文、曆法、術數、經濟等方面,其實是比較發達的,元初那批人也頗爲開明,什麼都敢嘗試。”

“非止如此。”夏原吉補充道,“紙鈔其實當時在北地和南宋,接受度都是比較高的,不需要擔心被百姓所排斥。”

而在隔壁密室,戶部尚書夏原吉給朱棣的解釋,儼然是更加專業細緻的。

可說到鈔法,旁的不論,身爲戶部尚書執掌一國財政,他的地位和尊嚴都在這呢。

“從軍事的角度來講,元朝建立之時,彼時的南宋劍南西川道已失,唯有劍南東川道靠着餘玠構築的山城防禦體系苦苦支撐,其目的也只是扼守四川半壁,阻止蒙軍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罷了。”

夏原吉的聲音到最後越來越低,而朱棣的面色也愈發陰沉。

夏原吉無動於衷,朱棣又呵斥了一聲,已然是帶上了怒意,夏原吉才戴上官帽。

朱棣聞言沒有生氣,反而予以肯定:“那倒是,回回砲、火藥,這些不都是蒙古人用的厲害?所以貨幣這塊,元朝選了紙幣,既是缺銅也是覺得百姓能接受,就壯着膽子試了試唄?”

“是的,恭喜你,跟大明太祖高皇帝想到一塊去了。”

見皇帝都說的這般謙遜,夏原吉連忙撩起自己的大紅官袍起身,行禮說道。

朱棣再回想起姜星火的那套棋盤擺米,就曉得自己老爹朱元璋,一定是術數學的不甚深究的那種。

就在密室裡朱棣和夏原吉交談之際,牆內朱高煦和李景隆也各自做出了自己的抉擇,說出了自己選擇的‘元朝貨幣’。

但這可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李景隆洋洋得意,示威似地看了一眼朱高煦。

至於朝廷拿黃金來鑄造金幣,可以是可以,不是沒有朝代這麼幹過,但一般都是用來賞賜大臣用的。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但話到嘴邊,夏原吉又實在是說不出口,只得作罷了。

朱高煦實誠地說道:“既然缺銅,黃金白銀也實在稀少,紙鈔百姓能接受,那用紙鈔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但銅錢也確實是穩妥的,當做輔幣是極好的。”

“你們所設想的辦法,都曾經是元朝官員提出的辦法,但最後,都一一被設計元朝制度的劉秉忠所否定了。劉秉忠向忽必烈建議只用紙幣,同時停止鑄造流通用的銅錢。”

所以白銀非常不適合百姓的日常小額交易,倒是適合大額交易,因爲在大額交易的場景裡,幾十貫錢就得一個壯漢才能背起來,上千貫錢就得靠馬車拉了。

“有話就說。”朱棣毫不在意。

姜星火轉頭問道:“你呢?”

“是啊,要你們這些國家大臣何用呢?且聽下去罷聽到最後,姜先生或許就說出辦法了。”

此時,陶瓷牆壁上卻傳來了朱高煦憨憨的聲音:“那麼後來如何呢?”

這個問題,也恰恰是密室裡的朱棣想問的。

姜星火平淡的聲音也緊跟着傳來。

“後來如何?我們繼續模擬下去就知道了。”

上架首日更新12000字,爲保底6000+盟主打賞6000,再次感謝盟主老爺“在雲端呢”,順便求月票!!!

(本章完)

第297章 當千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483章 王制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505章 裝備第456章 僞鈔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484章 漣漪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288章 帥才第338章 雙贏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98章 新始第458章 假賬第233章 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285章 歸京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6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20章 拔刀第495章 黃河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359章 轟炸【7K大章求月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570章 換鈔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467章 主炮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548章 塞北第230章 這人不會是鄭和吧?【求月票!】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244章 《哲學通信》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314章 雷動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557章 建交第370章 張輔第336章 搖人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382章 景隆第313章 雲涌第326章 暴斃第421章 開戰第520章 良知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325章 談判第434章 作態第506章 棱堡第438章 私鹽第379章 揭曉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310章 俱備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563章 歐洲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291章 火銃第368章 派系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553章 脫困第326章 暴斃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291章 火銃第421章 開戰第346章 炮轟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90章 絕境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5章 黑衣宰相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531章 夏稅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311章 真兇第337章 代賑第530章 撤軍第49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
第297章 當千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483章 王制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505章 裝備第456章 僞鈔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484章 漣漪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288章 帥才第338章 雙贏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98章 新始第458章 假賬第233章 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285章 歸京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6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20章 拔刀第495章 黃河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359章 轟炸【7K大章求月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570章 換鈔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467章 主炮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548章 塞北第230章 這人不會是鄭和吧?【求月票!】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244章 《哲學通信》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314章 雷動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557章 建交第370章 張輔第336章 搖人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382章 景隆第313章 雲涌第326章 暴斃第421章 開戰第520章 良知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325章 談判第434章 作態第506章 棱堡第438章 私鹽第379章 揭曉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310章 俱備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563章 歐洲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291章 火銃第368章 派系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553章 脫困第326章 暴斃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291章 火銃第421章 開戰第346章 炮轟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90章 絕境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5章 黑衣宰相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531章 夏稅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311章 真兇第337章 代賑第530章 撤軍第49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