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妙錦

第286章 妙錦

永樂元年春正月二十四,景清被捕下獄不久。

朱棣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靖難武勳,皇后亦宣宗室女、命婦等晚間於坤宮賜宴,敏銳的人們,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信號。

就在這一日,姜星火與榮國公姚廣孝、二皇子朱高煦,抵達了南京城。

“姜先生,前面就是宮城了”朱高煦憨憨的聲音在耳邊迴盪。

姜星火擡眸深深望去。

只見眼前巍峨高聳、宏偉壯麗的建築羣,在日光下熠熠生輝,令他不由自主的感受到一股來自歷史洪流與記憶裡,後世那個破敗頹唐到只剩地基的三大殿遺蹟,交相輝映所造成地嚴重錯落感。

彷彿他獨自置身於世間,倏忽間過了千年。

“對了。”

姜星火的腦海中恍若浮光掠影一般,似是想起了什麼,他扭頭望向依舊留着光頭和戒疤的姚廣孝,說道。

“可否派人去山西太原查探一處墓地?具體位置我會畫下來。另外,河南也有一處,但可能不易發掘。”

“此事易爾。”

換了一身麒麟服的道衍.姚廣孝微微頷首,手裡想要習慣性地轉動讓他心安的念珠,卻是尋不見了,或許這就是重新入世捲進廟堂風波的代價吧。

姚廣孝不動聲色,但似他這等聰明人,幾乎剎那間就聯想到,姜星火極有可能在尋找他前幾次輪迴轉世的蹤跡。

囑咐完這件事,馬車緩慢地向着那座恢弘的宮城門駛去。

到了這裡,在當今除了徐皇后,不管是什麼身份,哪怕是二皇子朱高煦或是榮國公道衍,如果沒有皇帝允許,都只能徒步進入宮城了。

由此可見,朱棣給姜星火開出的待遇裡“宮城騎馬”這一項,是何等的尊榮。

不過此番剛回京,又直接被捲入了漩渦中,姜星火不打算獨自騎馬,跟朱高煦和姚廣孝一同進宮方便一點。

“駕!”

然而,響起急促的馬蹄聲打破寧靜,緊接着便看見幾匹軍中駿馬從天街對面飛馳而過,穿過五龍橋,直奔宮城的大門。

“這是?”

姜星火剛走下馬車,便看到了這副場景。

朱高煦解釋:“姜先生有所不知,他們都是忠義衛傳遞軍情的函使。”

姜星火深聞言挑起車簾往外張望,果然看到駿馬上面的騎手都背上插着面顯眼的小旗,其中一名還拿出腰牌晃了晃,證明身份。

只有一名函使被允許策馬進入宮城,其餘的都解鞍下馬休息。

“發生了何事?”朱高煦走過去深問。

見是二皇子朱高煦,這些靖難時與他共生死過的忠義衛老卒猶豫剎那,還是透露道。

“——安南那邊的急報。”

“原來如此。”

也曉得對方不能說太多,朱高煦收回視線,轉身回到姜星火身旁便要一同進宮。

然而就在此時,一陣清脆悅耳的鈴鐺聲從不遠處傳來,姜星火幾人回頭望去,這才注意到,原來是輛華貴奢侈的轎攆,轎攆四周掛滿紅綢,上面繡着百鳥朝鳳圖案,極盡雍容華貴。

轎攆前後,則有宮人手執六挑行障(移動屏風用以遮蔽路人對貴族女子的視線),亦是以紅綾爲之,繪升降鸞鳳雲文,鈴鐺聲正是從長帶飄垂的障竿上傳來,兼有警示路人的作用。

“兒臣參見母后。”朱高煦的臉上適時地浮起了討好的笑意。

“臣拜見皇后娘娘。”

姚廣孝亦是象徵性地行禮,身邊的隨行衆人則是齊刷刷的跪倒在地。

“免禮吧。”轎攆內傳來柔美的女子聲音,正是從孃家魏國公府回來的徐皇后。

轎攆旁立着兩排宮娥和侍衛,對湊上來的朱高煦視而不見。

“母后,兒臣送您去宮裡。”朱高煦看着上面,笑嘻嘻地說道。

話音未落,便聽見轎中又傳來了徐皇后的嗓音:“煦兒你將姜先生請過來吧,本宮久仰其名,始終未曾得見。”

“可是……”朱高煦吞吞吐吐,眼睛不住地瞟着轎攆。

“翅膀硬了?”轎中人的語調陡然變冷。

朱高煦臉色一白,連忙告罪道:“兒臣知錯,兒臣這就去。”

兩人的對話,姜星火和道衍都聽得見。

待朱高煦稍加引導,姜星火從容地拱手作揖:“給皇后娘娘請安。”

“姜先生不必多禮。”

然而,然而。

按照規矩,這個時候姜星火是不能擡頭的,所謂的“看看”,那是皇后單方面的看,不是兩人對視。

可姜星火不知道啊!

姜星火下意識地擡起眼眸,卻看着眼前的轎簾被微微掀開一角,只見一名約莫十八九歲的女孩子從轎中探出腦袋,明顯不是徐皇后。

女孩兒肌膚白皙水嫩,五官秀雅精緻,嘴角噙着若有似無的笑容,給人一種親切溫婉的感覺。

她坐在轎輦中,裙襬隨風輕舞,烏黑濃密的青絲披肩而落,整個人透着淡淡的柔和之意。

“呀!”聲音軟糯清和。

現場一度沉默。

“小妹無禮,姜先生莫怪。”

最終還是轎輦裡的徐皇后開了口。

“在下山野之人,失了禮數,還望皇后莫怪。”姜星火抱拳道,態度誠懇。

這次是真的徐皇后出面,大大方方地見了姜星火一次。

徐皇后拉開轎簾,意味深長地端詳了姜星火片刻,抿脣一笑,將轎簾重新拉上,輕聲說道:“不知者無罪。”

說完,轎輦繼續向前,很快消失在宮城拐彎的位置。

轎輦的戧金鸞鳳雲文紅髹五山屏風中,露出了一個小腦袋,皇后徐妙雲靠在背雕金五彩的紅錦褥席上,慵懶地彈了彈妹妹的額頭。

“滿意了?”

說是姐妹,但徐妙雲是徐達的長女,元至正二十二年生人,徐妙錦則是最小的女兒,洪武十三年生人,是徐達繼室所生,五歲時徐達便病逝了,一直是在哥哥姐姐的照顧下長大的。

大了二十歲的徐妙雲對妹妹徐妙錦來說,不像是姐姐,更像是母親。

不過在明代,徐妙錦其實最晚十八歲就得出嫁了,可惜十八歲那年,建文帝登基,她的二姐代王妃被逮,大姐燕王妃徐妙雲被皇帝通緝,魏國公府人心惶惶,徐妙錦出嫁的事情就這麼耽擱了下來。

如今燕王得國,從燕王妃變成皇后的徐妙雲,自然操心起了妹妹的婚事,晚上的給宗室女和命婦們賜宴,一方面是爲了替朱棣籠絡勳臣們的心,一方面也有這個考慮。

不過如今正巧姜星火回京,徐皇后臨時起意,便有了這次略顯尷尬的見面。

“人倒是俊朗的緊,頗有些風神八面的儀姿,可惜有些不知禮數。”徐妙錦如是評價道。

徐皇后嘆息一聲:“你也太小瞧他了,姜先生可不是什麼山野之人,人在山邊便是仙.這是幾百年都難得一見的風華人物,他的本事,遠勝於世間任何一人。”

“比姐夫本事還大?”

徐妙錦呆了呆,問道。

徐皇后不欲多解釋,只道:“日後你就知道了。”

——————

“混賬!”

“鄭和,準備海船!朕就要給安南胡季犛這老猴子點教訓!”

奉天殿中,朱棣叉腰看着堪輿圖,憤憤說道。

不過他身旁的鄭和,卻明顯從朱棣眼角的皺紋中看到了一絲竊喜。

開戰的機會終於來了。

這便是說,在鄭和“搬屎還朝”的幾個月前,大明的中樞就隱約察覺到了安南使臣的不對勁。

朱棣結束奉天靖難,登上皇位後,按照傳統的宗藩體系,大明的禮部給各藩屬國發去了消息,朝鮮、安南這兩個陸地接壤的藩國最先前來朝見,而安南陳朝的使者跟以前明顯地有些變化,很多事情都支支吾吾。

安南和朝鮮,都是儒家文化圈裡的國家,用的是漢語,學的是四書五經,考的是科舉,大明的官員又不傻,很快就在酒桌上,對宿醉的安南使臣套出話來,安南國內也有些變故,但具體是什麼,安南使臣醉的一塌糊塗都不說。

既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大明礙於天朝的臉面,總不好真把人家使臣抓起來拷打。

於是,朱棣派人前往宮中宦官爲使者,前往安南、占城等地以給當地統治者宣旨,這種光明正大宣沐王化的名義,刺探情報。

可使者剛走到一半,就遇到了護送“安南王孫”陳天平來大明的老撾軍隊。

從這些人的口中,大明的使者才知道安南究竟發生了什麼。

安南陳朝,已經被外戚權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胡季犛所篡奪,將國號從原來的“大越”改爲“大虞”,禪位於其子胡漢蒼,自號太上皇把持國政。

於是大明的使者緊急派遣信使,以六百里加急的規格,向南京城傳遞消息。

而得知了安南情況的朱棣,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姜星火講過的“比較優勢與工農業剪刀差”以及“三環外交”裡的第一環.

紅河三角洲,如此膏腴之地,大明不能據而有之,豈不可惜?

至於安南其他邊角料的地方,就重新扶持這個陳朝皇孫復國好了,紅河三角洲就當做大明幫助其復國的報酬。

“陛下,國師與榮國公、二皇子,一同求見。”

(本章完)

第347章 殺光【電子喜糖8K大章】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471章 伏擊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章 黑衣宰相第305章 二女第430章 光學第368章 派系第563章 歐洲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88章 詔獄驚變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400章 反擊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284章 冷暖第439章 算賬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537章 告別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505章 裝備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490章 稅收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546章 弒君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498章 新始第522章 科舉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210章 聖王【求月票!】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397章 兩界第517章 心性第433章 回報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534章 心緒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297章 當千第549章 高煦第450章 勞工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127章 《國運論》第20章 何謂王朝?第370章 張輔第476章 礦藏第442章 內幕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93章 生亂第175章 陸權論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311章 真兇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97章 道衍來信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530章 撤軍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505章 裝備第502章 元宵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431章 濟養第447章 吏治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158章 詔獄掃盲班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530章 撤軍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93章 立國之本第495章 黃河第14章 解縉獻圖第306章 酷刑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446章 京察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130章 大河文明與集權體制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395章 龜甲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308章 一躍第497章 除夕第130章 大河文明與集權體制
第347章 殺光【電子喜糖8K大章】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471章 伏擊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章 黑衣宰相第305章 二女第430章 光學第368章 派系第563章 歐洲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88章 詔獄驚變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400章 反擊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284章 冷暖第439章 算賬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537章 告別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505章 裝備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490章 稅收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546章 弒君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498章 新始第522章 科舉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210章 聖王【求月票!】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397章 兩界第517章 心性第433章 回報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534章 心緒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297章 當千第549章 高煦第450章 勞工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127章 《國運論》第20章 何謂王朝?第370章 張輔第476章 礦藏第442章 內幕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93章 生亂第175章 陸權論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311章 真兇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97章 道衍來信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530章 撤軍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505章 裝備第502章 元宵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431章 濟養第447章 吏治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158章 詔獄掃盲班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530章 撤軍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93章 立國之本第495章 黃河第14章 解縉獻圖第306章 酷刑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446章 京察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130章 大河文明與集權體制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395章 龜甲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308章 一躍第497章 除夕第130章 大河文明與集權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