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倖存倭寇的再博弈

第181章 倖存倭寇的再博弈

姜星火提了一個極爲簡單的問題。

“你覺得如果我們三個之間,都是餓極了的敵對競爭關係,爲了爭地上的一個饃饃,而且沒有規則約束,那麼我們的權力來自何處?”

朱高煦給的答案也很簡單。

朱高煦晃了晃他沙包大的拳頭。

“那就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決定,誰武力強,誰的權力大!”

姜星火點了點頭,說道:“這個道理跟國家之間是一樣的,說白了,國家的權力,來源於其戰爭能力.思路是對的,那麼還有沒有其他權力的來源呢?”

朱高煦想了半天,終於憋出了四個字。

“俺不知道。”

姜星火笑着搖頭,接着又向紅臉大漢鄭和問道:“你覺得呢?”

鄭和沉思幾息,本欲搖頭,但卻忽然靈光一閃,他回答:“未來能鍛煉出的武力?”

“來吧,哪怕殺死他們,也比這樣心驚膽戰地煎熬要強得多。”

“嘿!”

“終於有一天,丙倭寇和戊倭寇也被提審了,他倆反而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

“有沒有可能,丙倭寇和戊倭寇都拒不開口,兩人都被判處1年囚禁?”

得益於姜星火深入淺出的教學,這些囚徒們,已經學會了基本的加減法。

“緊接着,丙倭寇和戊倭寇被關在了不同的牢房裡。”

聽到這裡,鄭和微微頷首。

“需要錢賄賂獄卒買吃的!”

姜星火總結道:“也就是說,刀槍盾弓這些基礎兵器,大明與元朝時期的水平持平,甲冑各有特色,砲車不如元朝,火器勝過元朝。”

按照姜星火編撰的《漢語拼音字典》,前來掃盲的囚徒們,已經學會了基本的聲母,距離能拼出來讀音,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軍力,永遠是對其他國家交往的本錢。

“而大明的將軍則告訴丙倭寇和戊倭寇,如果關於對馬島倭寇巢穴的情報,兩個人都拒不開口,那麼兩人都只會被判1年囚禁;如果其中一人拒不開口,一人坦白,坦白的人馬上會將功折罪被釋放,而拒不開口的人則要服刑20年;如果兩個人都坦白,那麼他們會因坦白減少十分之一的刑期,都服刑18年。”

這個問題,倒是真的問到了朱高煦擅長的領域。

姜星火若有所思地看了這個奇怪的紅臉長髯漢子一眼,不過倒也沒說什麼。

於是,這個話題就被略過。

此時朱高煦也有些恍然。

“臣聞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精銳之師,來侵臣境。水澤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

“這個案例叫做倭寇的囚徒博弈。”

“也就是說,國家有兩項權力,第一項權力是軍事權力,第二項權力是潛在權力。”

朱高熾算來算去,率先開口問道。

朱高熾則掰着肉乎乎的手指頭在算數。

姜星火點點頭,同意了這個觀點,復又問道。

“這兩人倒挺幸運。”

姜星火看着他倆的思考,安靜地閉上了嘴。

密室內的氣氛沉悶的可怕。

鄭和乾脆道:“靠自己製作武器的水平。”

“嗯,就像你倆一樣。”姜星火指了指自己身旁的兩個人。

“這些情報,只有他們從對馬島上來的兩個倭寇知道,其他的海盜都是朝鮮人和大明人、琉球人,並不知道這些情報。”

朱高煦撓了撓大鬍子,思索片刻後說道。

等聲母韻母這些都學完,那麼即便是不認識字,拿着《漢語拼音字典》,也能拼出來字了,到了那時候,缺乏的就只是教導練習常用字的過程了。

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倘君勝臣負,且滿上國之意。設臣勝君負,反作小邦之差。

至於科技點之類的東西,姜星火不打算再透露了,【鐵馬】和【千里傳文】只是爲了試探皇帝的態度,而且是提議成立的前置條件,若非如此,他連這兩個都不想透露。

聞言,朱高煦的眼神有些熾熱,父皇打算把組建並訓練稅警總團的任務交給他,這件事,老三朱高燧已經告訴他了。

姜星火在誘導他們說出最後的答案。

爲什麼在朝貢體系內,安南、占城、爪哇、朝鮮、暹羅、真臘、琉球等等國家,對大明敬若神明?

原因不就在於大明擁有隨時摧毀他們國家的軍力嗎?

姜星火繼續循循善誘:“對於個人來說自然是如此,可想要吃飽還需要什麼?”

“靠什麼做?你的獄友都是你的敵人。”

“對嘍。”

爲什麼日本敢跟朱元璋對着幹,甚至引經據典寫下了非常硬氣的回信。

“我倒是覺得,火器應該還有很大發展餘地。”鄭和說道。

“換算成國家呢?”

自古講和爲上,罷戰爲強,免生靈之塗炭,拯黎庶之艱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國圖之。”

“需要吃飽,需要有武器。”

——————

“剛說到,國家的潛在權力,就包括軍事技術水平.你既然參加過靖難之役,那你覺得大明軍隊的武器裝備技術水平,對比元朝是什麼水平呢?”姜星火複述了一遍。

朱高煦與鄭和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國庫的錢和打造兵器的技術。”

“自己製作更精良的武器。”鄭和似乎有些明白了過來。

“甲冑!”

鄭和想了想後,答道。

“第一項軍事權力,也就是指某個國家的軍事能力對其他國家的控制和影響,是指一國可以迫使另一國去做某事的權力。”

“一個互相背叛的遊戲。”

“《大國博弈學》的第一部分,我們講了‘進攻現實主義’;第二部分,我們講了‘國家的權力’,接下來的第三部分,我將用之前博弈論中的一個經典案例,來解釋大國博弈‘安全困境’。”

夏原吉理所當然地答道:“丙倭寇和戊倭寇有仇啊!上次在對馬島上分100枚八思巴文銀幣的時候,丙倭寇拿走了99枚,而戊倭寇只拿走了1枚,戊倭寇定然是懷恨在心的。”

姜星火繼續問道:“那如果詔獄沒法買武器,伱想要更好的武器去對抗敵人,需要什麼?”

朱高煦解釋道:“而是砲車主要用於攻城,可偏偏現在北方咳咳,除了北平、德州、真定這樣主要的大城,其餘的城池,城牆早都被蒙古人給扒了,甚至早在木華黎率蒙古偏師第一次攻入兩河的時候,爲了防止金國人的固守,就都拆毀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的臉上,就不由地露出了難以遏制的笑意。

“火器!”

不應該啊,我都化妝成這樣了.

容不得鄭和繼續深思,姜星火接着闡述起了背景故事。

“這個大明的將軍告訴丙倭寇和戊倭寇,想要跟他們玩一個遊戲時,兩名倭寇的心頭都很緊張。”

如此一來,三個月就能完成一批基礎掃盲。

朱高煦先說道:“俺覺得應該發展棉甲,北方打仗,這東西太好用了,又能禦寒又能擋箭矢和銃丸。”

姜星火滿意地點了點頭,總結道。

至於兩個小吏,郭璡和柴車,因爲手頭有紙筆的緣故,此時也在進行着紙上推演。

“砲車不如元朝,不是因爲大明造不出來。”

朱棣保持了皇帝的威嚴,始終沉默,板着臉注視着他的臣子們。

“各方面來說的話,刀具應該差不多,蒙古人的刀更彎,利於馬戰,大明的刀較長,馬步皆宜;戰馬區別不大,基本都一樣;弓箭、槍槊、盾牌也都差不多;甲冑的話,單論防禦能力,肯定不如蒙古人繼承自宋金夏時期的重型扎甲,但大明的甲冑更加輕便;砲車(投石機)呢,現在大明基本沒有砲車了,攻城肯定是遠遠不如蒙古人的回回炮;火器的話,大明比蒙古人要先進,平安那傢伙就挺擅長使用火器的,一窩蜂打的重甲騎兵都不敢硬鑿,基本只能繞到側翼或者後面突擊。”

或者說,就是父皇讓朱高燧透露給他的。

朱高煦眉頭一皺,這玩意還有續集?

姜星火的手中,又出現了那枚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銀幣。

只是對其身份,進一步產生了懷疑和猜測。

朱高煦與鄭和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

當然了,鄭和也擅長,但是由於他的角色是淮甸盜匪,所以就不便討論這個問題了。

看着感嘆的朱高煦,姜星火搖了搖頭,緊跟時事地說道。

朱高煦訕訕地問道:“走神了,剛說到哪了?”

“書接上回,上次在對馬島參與瓜分100枚八思巴文銀幣的倭寇,有兩個人在‘倭寇分銀’的博弈中倖存了下來,分別是拿走了99枚銀幣的丙倭寇,和拿走了1枚銀幣的戊倭寇,至於甲、乙、丁,則早已被武士刀所砍殺。”

“你們猜猜,最後丙倭寇和戊倭寇會如何抉擇?”

戶部尚書夏原吉則一直在出神,禮部尚書李至剛也是如此。

鄭和也跟着眼皮一跳,姜星火爲什麼會說掃蕩倭寇的事情?

難道姜星火識破了我的身份?

密室中此時也開始了討論。

姜星火繼續深入問道:“譬如我們打了一架,饃饃被最強壯的他搶走了,那咱倆回到了牢房,想要鍛煉出未來的武力,你感覺要靠什麼才能鍛煉出來?”

朱高煦與鄭和被他逗得又疑神疑鬼了起來,總覺得姜星火在暗示些什麼。

道衍的光頭靠在了椅背上,如果不是他手裡的紫檀念珠還在轉動,朱棣險些以爲道衍睡着了。

“什麼遊戲?”朱高煦忍不住問道。

“錢從哪來?從稅來,怎麼收稅的問題,之前已經講過了。”

稅警總團的成立,也就沒有任何阻礙了!

到時候,稅警總團必將成爲他爭儲的有力武器!

“丙倭寇和戊倭寇非常恐懼地度過了幾日,他們新加入的海盜團伙中的其他明國和朝鮮、琉球的成員,已經陸續被提審,到了最後,只剩下了他們兩個日本人。”

而姜先生的掃盲班,這幾天看來,進展頗爲迅速。

“在屋子裡,他們看到了大明的將軍,一個長着大鬍子的威嚴男人。”

換到後世便是艾公所謂“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尊嚴只在劍鋒之上”,這話是至理,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便是如此真實。

而數學的練習,此時也在同步進行。

“那你覺得,如果大明想要發展軍事技術水平,能在那些武器上取得突破呢?”

“第二項潛在權力,也就是國庫的錢和打造兵器的技術。”

只是朱棣不知道李至剛是真的在思考,還是裝的。

當姜星火的手在他的眼前晃了晃時,朱高煦纔回過神來。

姜星火慢悠悠地介紹起了遊戲規則:“大明的將軍告訴丙倭寇和戊倭寇,他們會被分開審訊,而審訊的內容,就是關於對馬島上倭寇巢穴的情報。”

“有傳聞說,明國的將軍,在跟這些被提審的人玩一個遊戲,一個需要兩個人蔘與的遊戲。”

“不幸運,因爲丙倭寇和戊倭寇,在接下來的聯手打劫中,不幸碰到了正在掃蕩倭寇的大明水師,所以他們戰敗被俘了。”

夏原吉接話道:“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

日本的底氣何在?不就是因爲兩次打敗了天下無敵的蒙古人嘛,所以日本自持軍力並不畏懼跨海遠征來的大明。

“爲什麼?”朱棣也插話問道。

聽完了遊戲規則,朱高煦很有進步地在地面上用他粗壯的手指比比劃劃了起來,鄭和則是在腦海中開始了推演。

朱棣怔了怔,說道:“有仇是有仇,換誰都心裡不得勁兒。”

朱高熾也是喃喃:“可是好像有點不對.”

夏原吉明白朱高熾的意思,他解釋道:“這次沒說丙倭寇和戊倭寇都是【絕對理性】,既然沒有這個前提,那就不能把他們當做【絕對理性】的人來看待了。”

“而且姜師明確地告訴了,丙倭寇和戊倭寇就是上次在‘倭寇分銀博弈’中倖存下來的兩人,又描述了兩人的心理,譬如恐懼、如釋重負、心驚膽戰等等.這些都說明丙倭寇和戊倭寇不再是【絕對理性】的人了,所以說他們面對新一輪的博弈,也不會做出【絕對理性】的判斷。”

(本章完)

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五月求票!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521章 餘波第321章 滅門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459章 財色第508章 驗收第569章 決戰第302章 軍校第571章 終章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542章 震動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319章 疾苦第495章 黃河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285章 歸京第400章 反擊第295章 磊落第485章 反省第370章 張輔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447章 吏治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90章 絕境第315章 雨落第309章 升官第520章 良知第295章 磊落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461章 誤會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570章 換鈔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528章 條件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323章 審判第90章 絕境第74章 上架感言第450章 勞工第510章 妖書第567章 上洛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520章 良知第74章 上架感言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418章 臣服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479章 鋼材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83章 白銀單軌制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488章 總結第356章 毒計【8K大章求月票!】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418章 臣服第311章 真兇第541章 仇讎第418章 臣服第546章 弒君第511章 論戰第385章 認負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541章 仇讎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53章 公平與平等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86章 三楊第563章 歐洲第311章 真兇第295章 磊落第420章 用意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364章 猜疑第58章 有辱斯文
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五月求票!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521章 餘波第321章 滅門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459章 財色第508章 驗收第569章 決戰第302章 軍校第571章 終章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542章 震動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319章 疾苦第495章 黃河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285章 歸京第400章 反擊第295章 磊落第485章 反省第370章 張輔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447章 吏治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90章 絕境第315章 雨落第309章 升官第520章 良知第295章 磊落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461章 誤會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570章 換鈔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528章 條件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323章 審判第90章 絕境第74章 上架感言第450章 勞工第510章 妖書第567章 上洛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520章 良知第74章 上架感言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418章 臣服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479章 鋼材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83章 白銀單軌制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488章 總結第356章 毒計【8K大章求月票!】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418章 臣服第311章 真兇第541章 仇讎第418章 臣服第546章 弒君第511章 論戰第385章 認負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541章 仇讎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53章 公平與平等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86章 三楊第563章 歐洲第311章 真兇第295章 磊落第420章 用意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364章 猜疑第58章 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