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

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

“這”

朱高煦撓了撓大鬍子,關於現在大明的土地制度,他倒是真不甚瞭解。

而知識淵博的李景隆,適時地接過話來,扮演好了朱棣交給他的捧哏角色。

“太祖高皇帝開國鼎業,定下的是繼承自宋元的土地制度,也就是兩田制。”

“大明的土地性質被分爲官田和私田兩種,其中官田約120餘萬頃,大概佔七分之一,私田約720餘萬頃,佔七分之六,總體上是民田多官田少的格局。”

李景隆頓了頓,復又說道:“官田的主要來源,其一是繼承自元朝的官田,其二是對平定地方割據勢力時籍沒的田產譬如平僞吳王張士誠的時候,便盡籍僞吳權貴所有田產劃爲官田。蘇、鬆、嘉、湖地區的惡富民豪,大多也因連坐罪,被沒收了田產。”

所謂惡富民豪,嗯,其實就是自宋末傳承至元末盤踞在蘇、鬆、嘉、湖等府的本地士大夫家族。

“官田中除了皇室、藩王、勳貴等田產,還有屯田,分爲軍屯、商屯、民屯,後兩者可以忽略不計,主要是全國各地的軍屯,太祖高皇帝規定每畝收租一斗,其他的便用於衛所官軍俸糧生活。”

“私田則由魚鱗冊統計,分總圖和分圖兩種。分圖以裡甲爲單位,再以若干裡的分圖彙總爲鄉爲單位的總圖,每十年更新一次。”

李景隆思考了片刻,說道:“如果按第一點,生產糧食的全部資料,如耕地、耕牛、種子這些歸誰所有來算的話.大明的官田屬於國家所有,分給皇室、藩王、勳貴、軍隊使用,而私田則屬於農夫或地主。”

卻沒想到,姜星火短短一席話,就已經觸碰到了他設想的極限。

聽到這一席入木三分的規律總結,對於主抓大明國政的朱高熾來說,簡直是大夏天喝了一碗冰水,從頭舒爽到胃。

地主階層進行土地兼併,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東西,跟人無關。

相反,一個佃農翻身成爲了小地主,他進行土地兼併會比原本的地主更加勤奮、瘋狂。

稅基決定壽命!”

姜星火竟然是這般大才,能把千年以來的土地制度與稅收制度之間的根由,鞭辟入裡地闡釋出規律。

朱高煦心道:“沒想到李景隆打仗不行,其他的東西倒是懂得還不少。”

“第二點,生產糧食與擁有糧食的人相互間處於什麼地位,則是地主與佃農,以及自耕農,兩者皆有。第三點糧食最終歸誰分配,也根據第二點而產生。”

“到了宋代,由於寬鬆的經濟政策,不抑制私人土地兼併,因此國家所有的土地大幅減少,土地制度基本以地主所有爲主,自耕農所有爲輔。”

原因也很簡單,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演進,導致農業王朝的經驗規律失效。

而朱高煦此時,顯然對李景隆的態度也有了一些改觀。

“土地制度(即土地所有性質)決定了稅收制度,地主階層與自耕農階層的比例決定了王朝稅基,以農業稅爲主的稅基規模決定了王朝壽命。”

“你說的很好,那我接下來按朝代的區別,簡要講講唐朝、宋朝、元朝的這三點,你們聽一聽,跟現在有什麼區別,由此來理解土地制度的演進。”

“所以說,只要用土地制度控制地主階層不要佔比過大,就能延續大明王朝的壽命!”

那是一個在王朝末期神奇地跳出以上規律的存在。

姜星火點了點頭,他說的很詳細,顯然是個有知識的公子哥,並非是單純的秦淮飄客。

姜星火沒有拿出舉例的是,未來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

姜星火最後總結道。

李景隆聞言,一時語塞。

可這跟你只要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一樣,這不是廢話嗎?

“至於元代,元代在土地制度上實行兩田制,稅收制度上實行包稅制,滿足了蒙古貴族階層利益後,任由漢人士大夫地主對百姓敲骨吸髓,根本不去觸碰地主階層利益,而最終被壓榨的自耕農階層大片失去土地,必然會起義,沒什麼好說的。”

朱高熾心頭有些震驚,他之前設想過姜星火的才能極限。

“而正是因爲土地制度的原因,地主會竭盡全力進行土地兼併,必然導致自耕農大量破產。”

姜星火緩緩說道:“唐朝初期,關隴軍功貴族集團,繼承了自西魏、北周、大隋以來的均田制,適應隋末戰亂後人口銳減的情況;唐朝中後期,安史之亂導致藩鎮做大,爲了減少百姓負擔同時也是爲了高效收稅,進行了兩稅制改革.總體來說,唐朝的土地制度是由國家所有,逐步過渡到地主與自耕農所有,最後過度到大地主所有,稅收制度也隨着土地制度的改變而改變。”

“土地決定稅收!

比例決定稅基!

或者說,規律沒有失效,還是關稅厘金等稅基的擴大延續了清王朝的壽命,只不過關稅厘金與土地所有制無關了,因此不由地主階層與自耕農階層的比例決定。

“所以王安石實行了青苗法,試圖從‘生產資料’方面補助自耕農,抑制土地兼併。”

而隔壁的朱高熾,顯然比李景隆對於治國理政方面更爲敏感一些,他清晰地認知到了,姜星火說的絕對不是廢話!

“所以,縱觀近千年以來歷朝歷代的土地制度演進,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規律。”

“但是很可惜,王安石面對的是整個地主階層的反對,哪怕王安石不敢改變‘生產糧食與擁有糧食的人的相互地位’,‘糧食最終歸誰分配’這兩個點,但觸碰地主階層利益的改革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道理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朱高煦此時方纔領悟,他振奮地說道。

這是他認爲的難得的賢臣才子楊榮、楊士奇等人都辦不到的事!

朱高熾回頭抓着朱棣的袖子,高興地說道:“恭喜父皇,得如此驚世大才!”

朱棣矜持地微微一笑,拍了拍好大兒的肩膀,說道。

“這才哪到哪聽着吧,既然姜星火已經總結出了土地制度決定王朝壽命的規律,那麼他一定會提出破解之道的。”

(本章完)

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335章 華亭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90章 孤憤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163章 普通人的改變第381章 講學第377章 真僞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552章 機密第283章 血誓【求月票!】第483章 王制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五月求票!第58章 有辱斯文第318章 民間第397章 兩界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561章 師徒第525章 略懂第50章 道衍瘋了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328章 大軍第316章 四書第336章 搖人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419章 射戟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337章 代賑第330章 罪證第499章 舊港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84章 窮理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90章 絕境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68章 派系第294章 一怒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548章 塞北第66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441章 反水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第509章 私宴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328章 大軍第379章 揭曉第567章 上洛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329章 刺殺第511章 論戰第291章 火銃第67章 白銀寶鈔!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552章 機密第500章 入港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421章 開戰第5章 黑衣宰相第537章 告別第562章 立儲第390章 認輸第120章 新獄友注意出廠時機第550章 玉璽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446章 京察第406章 經濟【求月票!】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290章 孤憤第567章 上洛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438章 私鹽第403章 拍賣第536章 登門第493章 歲末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66章 對馬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419章 射戟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
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335章 華亭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90章 孤憤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163章 普通人的改變第381章 講學第377章 真僞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552章 機密第283章 血誓【求月票!】第483章 王制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五月求票!第58章 有辱斯文第318章 民間第397章 兩界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561章 師徒第525章 略懂第50章 道衍瘋了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328章 大軍第316章 四書第336章 搖人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419章 射戟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337章 代賑第330章 罪證第499章 舊港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84章 窮理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90章 絕境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68章 派系第294章 一怒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548章 塞北第66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441章 反水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第509章 私宴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328章 大軍第379章 揭曉第567章 上洛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329章 刺殺第511章 論戰第291章 火銃第67章 白銀寶鈔!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552章 機密第500章 入港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421章 開戰第5章 黑衣宰相第537章 告別第562章 立儲第390章 認輸第120章 新獄友注意出廠時機第550章 玉璽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446章 京察第406章 經濟【求月票!】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290章 孤憤第567章 上洛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438章 私鹽第403章 拍賣第536章 登門第493章 歲末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66章 對馬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419章 射戟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