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

果阿大勝的消息傳道星城港,自然是舉城歡慶,莫臥兒帝國的主力大軍終於被消滅了,將近一年的佈局總算沒有白費,接下來只要明軍不犯致命的錯誤,拿下莫臥兒帝國已成定局!

朱慈炅心情大好,他決定親臨果阿,給前線將士打氣。

知道皇上要來的消息,盧象升不得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在果阿城候着,反正大戰過後將士們也需要休整,多休整幾天倒也沒什麼。

朱慈炅來的比想象中還要快,大戰過後還不到十天,他便率禁衛軍第一軍團趕到果阿,此時參戰將士剛好休整完畢,一個個精神抖擻,迎接的時候那個山呼萬歲喊的響亮的啊,真叫一個山呼海嘯,聲威震天。

至此,小小一個果阿城已經齊集了大明五十多萬人馬,計有:

秦良玉統帥的禁衛軍第一軍團十萬人馬;

盧象升統帥的天雄軍將近十萬;

毛文龍統帥的東江軍將近十萬;

侯世祿統帥的遠征軍第一軍團五萬人馬;

秦翼明統帥的遠征軍第二軍團十萬人馬;

尤世祿統帥的暹羅軍團近十萬人馬:

這麼多人馬,怎麼安排呢?朱慈炅趕到果阿的第一件事就是開會,現在形勢又不一樣了,因爲誰都沒想到莫臥兒帝國的主力大軍會如此不堪一擊!

最保守的估計都認爲,大明最少要傷亡十萬將士,卻不曾想,最後的傷亡還不到五萬,而且經過十來天的休整,受傷的將士基本上都痊癒了,明軍才減員一萬多人,形勢一片大好。

朱慈炅首先宣佈,所有參戰將士沒人賞白銀十兩,所有陣亡將士撫卹翻倍,這一下就是七八百萬兩,不過這點小錢對他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

隨後,大家開始商議進軍德里的事情,商議來商議去,竟然發現,五十多萬人馬貌似還有點不夠!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主要還是果阿離德里實在是太遠了,這糧草的運送可是很費人力的。

像東線一樣邊修鐵路邊推進嗎?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三千多里路,又沒有足夠的人手,豈不是要修到猴年馬月去,朱慈炅可沒這個時間等。

最後,大家還是覺得按老辦法,運送糧草,這樣的話需要的人就多了,如此多的人馬參戰,光推糧草車就需要十來萬人,爲了防止意外還要派一個軍團護送,就這,二十萬人就沒了。

然後,果阿到德里大小城市數十座,你總不能打下來就不管了吧,還得派人防守,粗略估算一下,最少需要十萬人馬。

還有,果阿也不能丟下不管啊,這裡還有十多萬莫臥兒帝國主力大軍的俘虜呢,不派個十來萬人看守,能放心?

這樣算下來,真正能投入到戰鬥中的就剩下十五萬人馬了,十五萬人馬去攻擊人家有十萬人馬把守的都城,怎麼看都有點不靠譜,所以朱慈炅決定,調集人馬,前來果阿助陣。

這個人馬也不需要太多,有個十多萬就行了,按明軍的戰力,三十萬人攻擊德里,絕對輕鬆拿下。

這推糧草車的其實也不需要士兵,普通青壯勞力就行了,正好,建設軍團正在星城港休整待命呢,朱慈炅直接一紙調令將十萬建設軍團調過來,那可都是青壯勞力,用來推糧草車正好。

然後,邁索爾還有遠征軍第一軍團五萬精銳騎兵,現在邁索爾都相當於大後方了,自然不需要那麼多人把守,朱慈炅乾脆讓孔德德帶着果阿的一萬多守軍先去邁索爾委屈一下,果阿城就先借給大明帝國用用。

這樣一來,人馬就差不多夠了,接下來就是分配職責了。

德里距離太遙遠,朱慈炅自然不會隨軍出征,所以留下來看守果阿的非禁衛軍第一軍團莫屬,有大明最精銳的一等軍團防守,這個大後方絕對是固若金湯。

然後,這個押送糧草也是個重要的事情,衆人商議了半天,最後還是讓二等軍團東江軍負責押送糧草,這樣也基本上是萬無一失。

然後,中間守城的就不需要什麼精銳部隊了,但最好能有火炮,所以秦翼明不幸中獎了,因爲他統帥的遠征軍第二軍團有火炮,而尤世祿統帥的暹羅軍團是沒有火炮的。

最後剩下的天雄軍、遠征軍第一軍團和暹羅軍團就是進攻部隊了,正好,兩個一等軍團,一個輔助軍團,讓暹羅軍團把打雜的活全承包了,就能保持兩個一等軍團時刻保持充沛的精力。

一切商議妥當,接下來就等支援人馬到齊便可以開始全面進攻了。

又是十天過後,遠征軍第一軍團的五萬將士和建設軍團的十萬青壯勞力相繼趕到果阿,朱慈炅一聲令下,盧象升直接率領天雄軍、遠征軍第一軍團、遠征軍第二軍團和暹羅軍團四十萬人馬撲向莫臥兒帝國的都城德里。

這一路上那叫一個勢如破竹啊,沿線基本上就沒遇到什麼抵抗,因爲莫臥兒帝國的二十萬主力大軍已經栽在果阿了,還有二十萬大軍被牽制在東線,剩下的二十萬,又要駐守都城德里,又要駐守西部重鎮坎大哈,那裡還能抽調出人馬阻擋明軍。

所以,盧象升差不多是以行軍速在推進,莫臥兒帝國的小城市是沒有城牆的,基本上是明軍還沒到守軍便已經望風而逃,開玩笑呢,幾百人對幾十萬,找死也不用這麼找啊;僅有的幾座大城市也沒費什麼手腳,基本上是架起大炮一陣猛轟,然後敵人就嚇的投降了,沒辦法啊,城外黑壓壓的全是明軍,想他們衝不進來那是做夢,如果頑抗,衝進來還不砍死你啊!

這種推進速度,最忙的反而不是進攻的部隊了,而是運送糧草的建設軍團和押送糧草的東江軍,這二十萬人那叫一個忙啊,不是在運送糧草的路上,就是在回來取糧草的路上,基本上沒有一刻停歇。

他們爲什麼會這麼忙呢?因爲他們不但要運送前線將士的軍糧,還要運送沿途饑民的口糧啊,果阿那是糧食堆積如山如海,沿途的莫臥兒帝國平民可是餓的草根樹皮都快啃光了!

這下朱慈炅真是賺的嘴巴都快笑歪了,一車車糧食拉出去,拉回來的卻是一車車真金白銀,果阿到德里沿途可有上千萬平民,他們不知道搶了多少貴族,隨便一個平民都能拍出一塊金磚來,這裡所說的金磚可不是兩指粗細的小金條,而是板磚那麼大一塊的真金磚!

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
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