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

兵部尚書孫元化、戶部尚書楊嗣昌和運輸部尚書張溥先後言,邊境防禦、交通運輸和行政區域劃分等問題先後下了定論,現在就剩下疆域開的問題了,這個題目朱慈炅留給了商務部尚書張採。

衆人吹捧了一通新九州地名後,朱慈炅便擡起雙手,虛壓了一下,隨即道:”好了,好了,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疆域開的問題,受先,你來說說。“

張採聞言,連忙站起來,恭敬的朝朱慈炅行了個禮,隨後拿起白蠟杆,指着地圖道:”蒙皇上恩准,微臣今年六月曾去幾個西伯都司、衛所和千戶所轉了一圈,瞭解了一下情況。微臣覺得,這屯衛開新佔領疆域的策略是相當成功的,光是礦藏開這一項,收益就不知凡幾。西伯利亞高原礦藏之豐簡直乎想象,金礦、銀礦、銅礦、鐵礦、煤礦和石油礦都儲量驚人,現在那邊幾乎每兩個千戶所就能現一處礦藏,礦藏總數達到了恐怖的五百餘個。尤其那邊的煤礦基本都是露天礦,開採極爲方便,現在大明各地銷售的煤炭大部分都是從西伯利亞開採過來的。還有,那邊的木材、獸皮、珍惜藥材,珍貴食材等產業展的也相當好。“

朱慈炅聞言,欣慰的點頭道:”恩,這都是初陽的功勞,受先,別光說好話,提點建議。“

張採聞言,尷尬的道:”這個,皇上,微臣認爲,那邊人力還是不夠,現在很多礦藏都出現開採嚴重不足的情況,農田也存在開墾不足的情況,如果人員充足,收益最少能翻一倍!“

這些問題朱慈炅倒是沒想到,他不由好奇的問道:”噢,還有這種事,一個千戶所男女老幼加起來可有五六千人,還會出現人員不夠的情況?“

這個張採倒是詳細瞭解過了,他解釋道:”主要那邊能賺錢的事太多了,隨便養點鹿甚至打打獵一天一個人就不止賺一兩銀子,所以像採礦這種重體力活基本上都找不到人,都是自己衛所的青壯在挖,種田那點收成更是沒人看的上,現在的屯衛可不得了了,每家每戶一個月賺幾十兩銀子都算是少的了,基本上都是上百兩,比個縣令還賺的多!“

這下輪到朱慈炅尷尬了,雖說他繼位以後不斷提高官員俸祿,各級官員俸祿最少都翻了三四倍了,但是,奈何他們本身的基數太低啊,再怎麼翻一個縣令一個月也就幾十兩。

他不由摸了摸額頭解釋道:”恩,這是個問題,大明商業展的度還是有點慢了,稅收跟不上,官員的俸祿就上不去,現在官員的俸祿跟普通百姓比起來應該還算是可以的。至於屯衛,他們的家人大多在爲大明四處征戰,讓他們多賺點也不過分吧?“

他說的的確是實話,大明普通百姓家裡一個月平均也就十來兩的收入,上百兩那都是有錢人了,屯衛軍戶只是個特例而已。

但是,張採重點卻放在”大明商業展的度還是有點慢了“這句話上,他聞言,立馬惶恐的道:”微臣無能,請皇上責罰。“

朱慈炅連忙擺手道:”受先,這個不能怪你,你上任纔不久,而且這段時間大明一直在打仗,雖說疆域在急擴張,開的事情卻耽擱了。朕這不是決定停下來歇一歇了嗎,就是想把新佔領的疆域開起來,增加稅賦來源,讓大家都享受到開疆擴土所帶來的好處,說說吧,你有什麼建議?“

張採聞言,噓了口氣,隨後鄭重的道:”皇上,微臣以爲,要開西伯利亞甚至是奴兒干、西域等地,就必須來次人口大遷移,將中原甚至是南方多餘的勞力遷移過去,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全面開。“

人口大遷移倒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朱慈炅饒有興致的道:”說說,要遷移多少人口,怎麼讓老百姓自願遷移過去?“

張採聞言,面色古怪的道:”皇上,只要您一道旨意,老百姓就過去了啊,至於人口,微臣認爲,光是西伯利亞高原就需要最少五百萬人,西伯利亞平原也差不多,還有奴兒干和西域兩地最少得各遷過去兩百萬人口!”

強迫遷移嗎?朱慈炅搖頭道:”不不不,剛剛實行的《大明崇正律》裡面就規定,普通百姓也有人身自由,不能出爾反爾,朝令夕改。“

張採聞言,爲難的道:”皇上,大明百姓大部分都喜歡守着一畝三分田,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靜生活,讓他們遠離故土,自願遷移過去,很難啊。“

朱慈炅聞言,想了想,隨後道:”這個倒不是很難,這樣吧,這個問題交給朕來處理,初陽,明天你就下調令,將關寧軍、遼東軍、東江軍、定遼軍調回遼東,將天雄軍和忠勇軍調回北大營,讓孫傳庭先率秦軍、邊防軍第一軍團和邊防軍第二軍團先在烏山城守着,將邊防軍第三軍團調往葉泥河流域駐守各處棱堡和通古斯城,將邊防軍第四軍團調往鄂畢河流域駐守各處棱堡和雷姆城,將遠征軍第一軍團和遠征軍第二軍團先調回坎大哈駐守。“

孫元化聞言,連忙站起來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來,隨後又對楊嗣昌道:”文弱,明天你就開始向內閣提交新九州各級官員名單,爭取在十一月份以前將各級官員全部調派過去。“

楊嗣昌聞言,冷汗直冒,這又是上千官員啊,一個月之內就要選拔出來前去上任,簡直要人命啊,不過皇上口諭都下來了,他只得站起來,堅定的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點了點頭,揮手示意他坐下來,隨後又對張溥道:”乾度,你等下和孟侯商量一下,明天就把相關人員派去西域和西伯利亞平原考察,在明年開春以前把運河和鐵路線路的規劃做出來。“

張溥聞言,連忙站起來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點了點頭,揮手示意他坐下來,隨後又對張採道:”受先,你回去寫篇文章,把西伯利亞那邊怎麼好賺錢寫出來,最好寫的遍地都是黃金,明天交給朕。”

這是個什麼意思,張採暈頭暈腦的站起來,拱手道:”微臣遵旨。“

這個朱慈炅沒跟他解釋,因爲不用解釋,他很快就會明白的。

第二天,《新京報》就用整版的篇幅報道西伯利亞是多麼的富裕,疆域是多麼遼闊,土地是多麼富餘,人口是多麼稀少。

第三天,《新京報》又用整版的篇幅報道西伯利亞西伯利亞那邊賺錢是多麼的容易,一天一兩銀子的活去了就有的幹,走到路上甚至都能逮個紫貂什麼的,隨隨便便就是十兩銀子到手,而張採的文章,就在其中。

第四天,《新京報》又刊登了戶部的《新九州招民開墾條例》,條例中各種優惠政策誘人至極。

比如,普通農戶報名之後就能分得與現有耕地面積相等的耕地,而且免稅三年。

又比如,普通農戶可以額外申請耕地,只要你交的起稅賦,你申請多少都可以,而且三年內都是半稅!

最後,還來了一句,名額有限,要報名從。

這下整個大明又轟動了,老百姓不願意離開故土是有很多,但是,想賺錢,想過上好日子的也很多,《新京報》的報道一出,立刻在大明掀起了一股闖新九州的熱潮。

不出去闖一闖怎麼家致富,這是今年民間最新的流行語。

當然,這個也是朱慈炅令錦衣衛密探散佈出去的!

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
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