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

盧象升聽到斥候的彙報,不由嗤笑了一聲,這些賊寇還真幼稚啊,明知道翼城有二三十萬人馬在等着他,他還會傻乎乎的一頭扎進去嗎?平陽府又不是華山之巔,只有一條路能進去,進平陽府的路多了,從陽城翻過莽莽羣山進入翼城地界算是最難走的一條路了,他何必舍易求難呢?

從陽城往西翻山越嶺抵達翼城起碼要五六天,從陽城往北延官道趕往汾州也只要五六天時間,而汾州的南邊就是靈石城,是朝廷在平陽府最後的據點。盧象升原來就計劃從汾州進入平陽府,先到靈石城休整一下再去剿賊,那會兒靈石城南邊的霍州還有一兩萬賊寇呢,現在主力全跑翼城去了,能留下幾千人據守就不錯了,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盧象升略微在地圖上研究了一陣就有了主意,他令副將張弘業帶領此次襲營中受傷的一萬名士卒留在王嘉胤大營虛張聲勢,而自己卻帶着九萬主力繞道潞安府往汾州趕去。

一路上晝伏夜行,五天後大軍便趕到汾州,盧象升並沒有馬上進入平陽府地界,而是先派人去靈石城瞭解了一下情況。

賊寇果然以爲他會直接進攻西南方向的翼城,主力全部跑那邊去了,靈石城附近的霍州和汾西都只留下兩三千人馬把守。

如此良機自然是不能錯過,盧象升立馬率領大軍秘密遷移到靈石城北面十餘里處的一處山谷隱藏起來,然後密令平陽知府如此如此......。

第二天,靈石城出現詭異的一幕,平陽知府不知道腦子抽了什麼瘋,竟然將僅有的五千守軍派出去四千,兩千派往西南門的汾西城,兩千派往正南面的霍州城,就在城下不到兩百步處安營紮寨,造起攻城器械來!

派兩千人去攻打兩千多人把守的城池,這是神經病犯了吧?你當城池裡面的兩千多賊寇是紙糊的啊!

《孫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你要攻城,不說十倍的兵力,起碼要有五倍的兵力吧,比敵人的兵力還少,還跑去攻城,那是找死,恐怕還沒攻上城牆人就全死光了!

平陽城的守軍彷彿就是吃錯藥了般,完全不管兵法,就在那使勁的造攻城器械,而且他們造的攻城器械還很單調,就是雲梯和井闌。那雲梯倒還罷了,反正就兩根柱子一些橫擔,是個人都不會造錯;那井闌就有點奇怪了,城牆明明只有兩人高,他們卻造三人高的井闌,而且還不帶輪子的,矗在那裡造了一排又一排,不知道他們是真不會造呢,還是算錯了城牆的高度。

城牆上的賊寇笑的都快抽瘋了,時不時就有賊寇跳上箭垛,站上面使勁嘲諷,一時之間污言穢語不絕於耳,什麼:

“喂,對面的,你們是不是腦子有病啊,井闌要帶輪子的知道不?”

“哎呀,我好怕啊,你們造這麼多不帶輪子的井闌不是想笑死我們吧?”

“你們這樣虛張聲勢,不是想引我們出城來打你們吧,我們有你們那麼蠢嗎?”

“喂,吃飯時間到了,你媽媽叫你們回去吃飯了,哈哈哈哈。”

平陽守軍彷彿着了魔一般,不管城牆上的賊寇怎麼嘲諷,就是矇頭一頓造,那雲梯都夠上萬人用了,他們還是不停的造不停的造,那井闌都快排的跟城牆一樣寬了,他們還是不停的造,不停的造。

到了第五天下午,他們終於停下來了,此時井闌已經排的和對面的城牆一樣寬了,雲梯更是擺了一地,怕是夠兩三萬人用了。他們就那樣把東西造好的井闌和雲梯扔在那裡,人卻是回營休息去了。

城裡的賊寇也不是傻子,憑藉城牆的優勢他們兩千多人可以完全碾壓對面的官軍,但如果衝下去跟他們在平地上打,怕是再來一倍的人都打不過他們。這些賊寇可不像王嘉胤的手下那樣久經沙場,他們也就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而已,蠻力是有那麼一把子,仍個滾石檑木什麼的可能比官軍還有勁,甚至拉弓射箭他們也會,反正是守城,拉開弓往下射就行了,一蓬箭雨下去總能射中幾十上百人。但要是真刀實槍的拼殺,估計他們兩三個人都打不過一個官軍。

城牆上的賊寇不下來,城牆下的官兵也不進攻,一晚上就這樣在平靜中渡過了。

到了第六天一早,城牆上的賊寇再往下看去的時候卻是嚇的差點從城牆上栽下去。

城牆下不知道什麼時候來了無數的官兵,密密麻麻的數都數不清楚,那些背火槍的正使勁往井闌上爬,而那些什麼刀盾兵,長槍兵,長戟兵卻擡着雲梯站成一排又一排,這架勢,怕是想把雲梯鋪滿整個城牆。

來的自然是盧象升手下的大軍,他將一萬運輸兵留下看守大營,其餘八萬人馬,他親自率領四萬去攻霍州城,曹文詔帶着另外四萬去攻汾西城。

此時,霍州城下,四萬大軍雲集,盧象升站在正中間的雲梯前靜靜的等候着。

其實進攻一個只有兩三千人把守的小城池並不用四萬人馬,盧象升之所以這樣安排,首先,這次用的是一種全新的戰術,那就是用燧發槍進行火力壓制,誰都沒這麼幹過,具體效果怎麼樣還不得而知,自然是要多準備些人馬。

然後,時間不等人,他必須速戰速決,一舉拿下霍州和汾西,別看翼城在平陽的西南角,其實離霍州也就兩百多裡地,快馬加鞭一天就到了,他之所以讓平陽知府先來造攻城器械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他一開始就率大軍前來,那事情可能就沒這麼簡單了,霍州和汾西城裡的賊寇肯定會快馬通知翼城的三十六營,如果那邊馬上做出反應派出所有騎兵來援,一去一來也就兩天時間。

他這邊就算他九萬大軍全過來了也必須造攻城器械,人不可能憑空登上城牆,而且人再多,造攻城器械也要一兩天,到那時,還沒開始攻城賊寇的騎兵就到了,三十六營騎兵加起來可有五六萬,九萬人攻擊五六萬人把守的城池,沒有十天半個月是下不來的,而過個十來天賊寇的步兵早就到了,到那時,別說攻城了,他這九萬大軍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個問題。

所以他讓平陽知府先各派兩千人馬來造攻城器械,這樣的話城裡的賊寇只會當平陽知府是腦袋抽瘋了,就算他們派人通知了翼城的賊寇,翼城那邊也不會怎麼在意。而攻城器械一旦造好,只要人夠多,破城也就是一兩個時辰的事情,到那時賊寇就無力迴天了。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造成太多的傷亡,畢竟他總共就九萬人,賊寇可是有二十多萬,如果攻城戰中傷亡太大,他面對賊寇主力的時候就捉襟見肘了。

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六章 班底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
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六章 班底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