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

朱慈炅和孫承宗商議各地兵馬調動的細節之後,立即下旨令各鎮總兵開始準備兵馬,一旦後金有集結的趨勢,馬上進入各自指定的城池據守。

就這他還不放心,又任命孫承宗爲薊遼督師,統管薊州和遼東防務,並令他立即巡視京城到遵化一線的城防情況。

後金偷襲京城這事可不是鬧着玩的,孫承宗自然知道利害,他接到任命之後馬上帶着一千錦衣衛親軍出發,從通州開始一路巡視,經三河,過薊州,這日就要來到最後一站遵化。

遵化,位於京城以東偏北三百里處的燕山山脈中,扼守着關外蒙古喀喇沁部南下進入順天府的唯一通道,是薊州重鎮,關防核心,也是這次孫承宗巡視的重點。

前面通州、三河和薊州的城防都差強人意,除了守城士兵明顯有點缺乏訓練以外,其他都還說的過去。孫承宗倒不怎麼擔心,反正後面要調各鎮精銳來主持城防,原來的城防士兵只是打下手的,差點也沒多大關係。

遵化就不一樣了,這兒可是薊州的關防核心,薊州鎮的大半兵馬都集結於此,在孫承宗的計劃之中這裡是要靠薊州鎮本部兵馬防守的,他這次巡視的重點正是遵化。

從薊州出發,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打馬疾行了大半日,遵化終於在望,遠遠看去不愧爲一座雄城,城牆高聳,箭樓林立,氣象森然。但,隨着距離的拉近,孫承宗越感覺不對勁了,這城牆怎麼看上去跟狗啃了一樣!

來到遵化城外不到一里處時,孫承宗徹底怒了,城外平地上東倒西歪的站的那不知道是明軍呢還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呢,人數也嚴重不足,稀稀拉拉的都不到一萬人;更氣人的是城牆,都不知道多久沒有修葺過了,箭垛已經沒剩下幾個了,甚至有點地方還出現了坍塌!

這就是所謂的薊州重鎮嗎?後金騎兵來了都不用下馬,直接就能順着坍塌處躍進城內!

孫承宗滿臉鐵青的回頭瞪着隨同而來的薊州巡撫王元雅,要依他原來的脾氣,絕對會下令把這廝拖下去砍了。但經過遼東王之臣事件之後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貪官是殺不完的,還不如讓他們把貪腐所得吐出來彌補他們所造成的損失。

王元雅此時已經面色死灰,遵化的情況他是知道的,奈何他的前任,前前任就已經這樣了,他上任巡撫之後本來還想好好整治一下的,但手下都是些酒囊飯袋,整治來整治去都是這個樣子,反而耗費了不少錢糧。慢慢的他就被這些人腐蝕了,反正蒙元已經式微,幾十年都不曾入寇了,自己又何必沒事找事呢,還不如和他們同流合污,還能從中撈不少好處。

孫承宗這次來巡視他以爲只是走個過場,在薊州好好招待一番就行了,沒想到孫承宗是玩真的,硬是要來遵化看看!一路上他已經做好被砍的準備了,這會兒他也懶得說什麼了,就等孫承宗一聲令下,把他拖下去砍了!

沒想到孫承宗一開口卻是:“把你手下涉嫌貪腐的官吏全給我列出來,湊齊五萬兵馬三個月的糧餉和修葺城牆的費用,我繞你不死。”

王元雅目瞪口呆的看着孫承宗,他壓根就沒想過自己還有活命的機會,一時之間竟然傻在那裡了。

孫承宗也懶得跟他囉嗦,厲喝了一聲:“還不馬上給我去辦。”

然後,打馬領着親衛向遵化城奔去。

他壓根就不擔心王元雅會跑路,你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你敢跑我就誅你九族,我把你宗族親戚的家全抄了,看看湊不湊的齊這點軍費!

在古代宗族觀念還是比較強的,誰都不想禍及家人,王元雅果然和孫承宗預料的一樣沒有跑,他老老實實的跟着孫承宗進了遵化城,交待完貪腐的手下之後就開始籌錢,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把錢湊齊了。

這果然又是個窩案,從巡撫王元雅以下,總兵、監軍、千戶就沒有不貪的,孫承宗也沒時間跟他們計較,直接將他們全撤了,然後調兵部右侍郎孫元化接任薊州巡撫,調遼東副總兵何可綱接任薊州總兵,監軍直接免了,千戶、百戶什麼的就在薊州軍中選拔。

孫承宗沒有急着回京城,他就在遵化坐鎮,清查軍戶,填補人馬,修葺城牆,準備滾石、檑木、廢油等城防設備,忙了個不亦樂乎。

崇正二年(公元1629年)八月,遼東巡撫袁崇煥上書:遼東後金軍大部兵馬集結西去,恐有繞道蒙古偷襲京師之嫌。

朱慈炅自然不會和崇禎皇帝一樣不信這個邪,三千營的斥候也傳來消息,蒙古喀喇沁部已經開始集結兵馬,有南下叩關之勢,種種跡象表明,皇太極還是和史書所載的一樣,忍不住要來偷襲京城了,這一戰在所難免!

他立即派出快馬,令各鎮總兵速速趕來京城,他要召開御前會議。

八月十五日辰時,崇正皇帝朱慈炅召集相關人員在乾清宮正殿議事,商討京城防務。

參與議事的官員有:

太傅、中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內閣首輔領薊遼督師孫承宗;

京營提督秦良玉

五軍都督府左都督、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

遼東經略袁可立

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領遼東巡撫袁崇煥;

兵部右侍郎領薊州巡撫孫元化;

遼東總兵祖大壽;

山海關總兵趙率教;

薊州總兵何可綱;

昌平總兵尤世威;

宣府總兵侯世祿;

大同總兵滿桂;

其實朱慈炅和孫承宗早就商議妥當了,說是叫他們來商議其實就是讓他們來聽候調遣的,孫承宗直接將京城至遵化沿線的大小城池劃分成一個個防區,各鎮總兵派多少兵馬倒哪個城池駐守,怎樣協防,他都做了詳細的安排,衆將只要依計行事就可以了。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當然不是雙方齊集兵馬大幹一場就完事了,還有牽扯到很多方面。孫承宗安排完各地的兵馬,朱慈炅又開始安排其他方面的事宜。

首先是堅壁清野,這個堅壁倒還好說,防禦敵人攻城自然是要把城牆修堅固一點,多準備些防守器材。但這清野又是爲了什麼呢,打仗就打仗,爲什麼還要把城外給清理乾淨呢?

原來,後金騎兵有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他們不光愛打仗,還愛劫掠,或者說他們打仗的目的就是爲了劫掠,每次大戰他們所過之處都會被劫掠一空,不管是平民、牲口還是糧食、錢財,甚至是衣物,只要能搶的他們都要搶光。

朱慈炅自然是不想讓他們得逞,所以他令錦衣衛安排人手自京城到遵化沿線四處張貼告示,令城外所有平民,有關係能進城的就躲進城裡,進不了城的全部遷往京城以南的天津衛附近。那裡本來就有衛所,而且朱慈炅還準備把各地自動來勤王的軍隊集結在那裡,並安排錦衣衛沿路埋設地雷,相信只要皇太極不是抽風了,就不會跑幾百里路去人工排雷。

最後就是防守反擊了,有句俗話叫做來而不往非禮也,皇太極這麼肆無忌憚的來偷襲京師,朱慈炅自然是要給他點教訓。你來偷襲京城我就偷襲遼東,他令袁可立回去準備,一旦後金主力抵達京城,遼東便開始反擊,不求把遼東全境都收復了,只要在皇太極回去救援之前把廣寧拿下來那就是勝利。

聽說後金已經開始學習漢文了,他要讓皇太極好好的溫習一下,什麼叫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
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黃金海岸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