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

殿試當然不是點個狀元定個榜眼和探花就完事了,後面所有考生也要排定座次,確定一二三甲,一甲一般稱爲進士及第,二甲則是賜進士出身,三甲則爲同進士出身。

可別小看了這排名,一二三甲的排名基本上就確定了考生今後的前程。

一甲一般直接進翰林院,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則授庶吉士,這些其實都是短期職位,進入翰林院就說明你有了當高級官員的資格,地方或者****中高級職位出缺時,一般都會在翰林院選人去遞補,明朝就有’非翰林不得入閣‘的規定,也就是說你不是翰林院出身就別想進入內閣。

二甲一般會去考庶吉士,爭取進入翰林院,如果考不上那就會被直接授予官職,一般都是六部各清吏司下屬的六七品小吏或者各州府的推官、判官什麼的。當然,也有運氣好的被任命爲科道官,也就是六科給事中和各道監察御史,別看這兩種言官的職位才正七品,權力可大着呢,前文已經提過了,這裡就不重複了,總之二甲還是有點前途的。

三甲就不一樣了,他們一般會直接下放地方擔任縣令或者州府一級的七品官員,這輩子除非做出了驚人的政績,要不然就只能在全國各地調來調去,撐死混到六品,再也上不去了。

當然,這些都是指大明本土考生,這次丁丑科殿試可不止大明的考生,還有朝鮮、東瀛和琉球等藩屬國的考生呢,他們的前程雖然不一定和大明考生一樣,但多多少少也會受排名的影響,如果一跑回去藩王和屬王不看排名,胡亂授官,搞得三甲同進士出身的職位比二甲賜進士出身或者一甲進士及第還高,他們估計會跑大明來鳴冤,那大明就得收拾那些藩王和屬王了,誰特麼讓你們亂搞的!

這次因爲考生增加了一倍多,三甲的名額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以前大明曆次科舉一般選一甲進士及第十名,二甲賜進士出身一百名,三甲同進士出身將近兩百名。這次一甲進士及第變成了二十名,二甲賜進士出身變成了兩百名,三甲同進士出身更是多達四百多名。

這個進士排名朱慈炅就沒按地域來了,幾乎都是按策對文的水準定的,東瀛、朝鮮和琉球的考生畢竟還要分心去學本國的語言和文化,研習四書五經的時間比大明的考生少得多,水平自然有限,所以一甲和二甲幾乎都是大明本土的考生,東瀛、朝鮮和琉球的考生基本上是三甲。

爲了安慰這些從屬國趕來的考生,朱慈炅特意在一甲留了兩個位置給東瀛和朝鮮,二甲也留了二十個位置分給東瀛和朝鮮,至於琉球,總共才幾十個考生,進士都不到十名,賜個二甲名額就差不多了,其餘全在三甲。

這殿試是結束了,但是所有參加殿試考生並沒有馬上離開京城,朱慈炅還煞費苦心的爲他們準備了一系列的活動呢。

首先,朱慈炅讓禮部給這屆所有考生準備了一個大紅本本,也就是他們的’進士證書‘,封面分別印着三排燙金大字:

第一排左上角分別印着’大明崇正朝丁丑科一甲‘、’大明崇正朝丁丑科二甲‘、’大明崇正朝丁丑科三甲‘;

第二排中間分別印着’進士及第‘、’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第三排右下角則統一印着’大明禮部、國子監赦造‘。

裡面則分別寫着考生的名字、年齡和籍貫,同時還蓋有大明禮部、大明國子監和崇正皇帝朱慈炅的大印,鮮紅鮮紅的,煞是好看。

其實大明的考生壓根就不需要這東西,因爲禮部和吏部都存着他們的檔案呢,升遷的時候拿出來看一下就知道了,但朝鮮、東瀛和琉球的考生就不一樣了,這個可是他們的當官憑,特別是朝鮮和琉球的考生,他們可是藩國,官員是由藩王任免的,這東西一拿回去藩王起碼得給他個七品縣令噹噹,當然依現在兩國進士數量的稀少,他們很有可能是知州、知府甚至是六部侍郎。

至於東瀛的考生,因爲他們是屬國的,所以他們的職位全部由大明吏部任免,這東西的象徵意義就大於實際意義了,不過,能拿個這麼燙金的紅本本回去那也是炫耀的本錢,拿回去在親朋好友面前一顯擺,那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對於東瀛官員的任免朱慈炅也早做了安排,他要求吏部直接按大明的文官體系重組東瀛朝廷,那些什麼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外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小納言等等等等,全給他們免了,直接換成大明的稱呼和職位,朝鮮好歹還開了一次恩科,東瀛以前可沒有人有大明的進士功名,所以這次考生基本上都是六部高官,知府知州一級的,混個縣令那都算倒黴的了。

朱慈炅第二天特意把所有進士全部招到皇極殿,一一親手將’進士證書‘發到他們手裡,並且每個人都勉勵了幾句,無外乎要勤勉爲官、要清正廉明、要忠君愛國什麼的,可別小看了這儀式,以後這些進士都會深深的記得今日的場景,大明皇帝陛下的威嚴將永遠刻在他們心中。

朱慈炅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大明帝國皇帝纔是真正的天下共主,藩王屬王什麼的只是他手下的諸侯而已。

丁丑科科舉結束之後,有很多藩屬國的舉人並沒有回國任職,他們都選擇留在大明文科學院繼續深造,爭取三年後能一舉金榜提名,這也是朱慈炅給他們的福利,所有藩屬國的舉人,凡是會試沒有通過,沒有取得進士功名的都可以申請留在大明文科學院學習,大明將免費提供吃住。

這樣是要花不少銀子,甚至大明文科學院都要因此擴建宿舍,但是朱慈炅壓根就不在乎這點錢,他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淡化藩屬國藩王和屬王的影響力,加強這些考生對大明的歸屬感。

朱慈炅相信,這樣持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後,就算是藩王和屬王想*,也沒人會鳥他,大明的江山將穩如磐石。

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
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