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

平戶的田川氏竟然不到一個月就一統了九洲和四國,本州的各路諸侯無不對其刮目相看,現在已經沒人再敢蔑視他了,相反,他們都很害怕,害怕這個打鐵的揮軍本州,把他們給滅了。

此時本州島上的各路諸侯已經有點後悔了,當初怎麼就沒有與其結盟呢,沒想到他打鐵在行,打人更在行,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把九洲和四國的各路諸侯都打趴下了,出身低賤一點也沒什麼嘛,只要有實力就行。

正當本州的各路諸侯蠢蠢欲動,欲聯絡田川氏,與其結盟,共謀東瀛的時候,德川幕府的通告或者說是檄文來了。

檄文首先列舉了田川氏的罪狀:

其一,田川氏名爲肥前守護,其實是個賣國賊,其女婿鄭芝龍是大明朝的鎮南王,如若讓他奪取東瀛的大權,東瀛很可能變成大明的附庸;

其二,田川氏勾結海盜,無恥之極,其登****國就是靠海盜的船隊運送大軍,如果讓其當權,東瀛將變成海盜的天下!

其三,田川氏爲了擴充勢力,無所不用其極,竟收容亂賊天草時貞,如果讓其當權,東瀛必將天下大亂!

其四,田川氏殘暴之極,爲謀取守護之名,將家主松浦氏一家及松浦氏所有家臣全部殺害,是個不折不扣的屠夫;

好吧,德川氏所列的罪名有些是沒有依據的,連德川家光都認爲自己是在胡說八道,但是,其實,這些都是真的!

檄文的最後,德川家光大聲呼籲,幕府大將軍只能出自本州,不能讓外地人奪取了幕府大將軍位置,像鎌倉幕府的源賴氏,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包括他們江戶幕府德川氏都是出自本州,正是因爲他們出自本州,本州才一直保持着東瀛中心的地位,如果讓外人當了幕府大將軍,本州的中心地位必將不保,所以,他號召本州的各路諸侯,聯合起來,征討田川氏。

這點並不是他胡說八道,本州的各路諸侯歷來就有排外的傳統,九洲和四國並不是沒有出過厲害的人物,像薩摩藩的島津義久,土佐國的長宗我部元親都曾有問鼎東瀛的實力,但是都被豐臣秀吉聯合本州各路諸侯給打趴下了。

收到檄文的各路諸侯不禁猶豫了,關於田川氏的事情,他們都聽說過一兩件,不過誰又能保證自己沒有犯過錯呢,有那麼一兩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田川氏真如檄文上所說的那樣,那這個人就太可怕了,誰敢跟他合作!再加上他是九洲人,當權後很可能將東瀛的中心移至九洲,或許,如德川家光所說,聯合起來把他給滅了纔是正確的選擇。

正當本州的各路諸侯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份檄文傳到鄭芝龍的手裡,他看完檄文不由眉頭大皺,可惡啊,如果真讓德川家光聯合了本州各路諸侯,那田川氏估計要頂不住了,別看田川氏現在有二十五萬大軍,本州可是有五十多個諸侯國,聯合起來最少也有三四十萬大軍。

而且田川氏在武器上也沒佔什麼優勢,他們手裡的火繩槍和鳥銃加起來也就十來萬把,本州那幫諸侯可也有勾結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甚至是海盜的,他們單個手裡的火繩槍和鳥銃可能不多,但加起來就恐怖了,決計不會少於十萬把,如果真打起來,田川氏不一定能贏!

怎麼辦呢?鄭芝龍苦思無解,只得招衆人商議,衆人也沒辦法啊,人家的想法你怎麼去左右,你總不能去把他們一個個腦袋撬開,讓他們偏向田川氏吧。

既然大家都沒有辦法,那就只有請示皇上了,於是,他將東瀛現在的形勢寫成奏摺連同檄文一起,令人用最快的帆槳船送往京城。

朱慈炅收到奏摺,看罷檄文,冥思苦想起來,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德川家光,只要把他給除了,就沒人組織了,本州那幫諸侯就會變成一盤散沙。

還是暗殺嗎?要能暗殺鄭芝龍恐怕早就命人動手了,估計是德川家光身邊防守嚴密,無從下手。既然不能暗殺,那就只有栽贓了,必須讓他‘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最好能大到超過田川昱皇所犯的錯誤,那各路諸侯就不會相信他了。

在東瀛能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朱慈炅想來想去,終於想起一個,那就是謀害那什麼什麼皇。別看那什麼什麼皇現在是傀儡一個,一點權力都沒有,以後可是個大禍害,正好乘此機會把他給除了,徹底解決這個禍害!

鄭芝龍收到朱慈炅的密旨,着實嚇了一跳,那可是什麼什麼皇啊!不過轉念一想,那什麼什麼皇又不是大明的皇帝,與他有什麼關係,殺就殺唄。

德川家光可沒想到這出,他只想着田川氏可能會來暗殺他,所以將自己身邊護的嚴嚴實實,至於那什麼什麼皇那裡,守衛就沒這麼嚴密了。

還是老辦法,一隊蒙面刺客趁夜刺殺了那什麼什麼皇,然後丟下幾具屍體,逃之夭夭,而這幾具屍體,正是德川家光落單的幾個手下,認識他們的人一大把。

這下德川家光百口莫辯了,就算大家都不怎麼相信他會謀害那什麼什麼皇,但刺客留下的屍體是他手下的人啊,這個怎麼解釋?

那什麼什麼皇在東瀛可是精神象徵,雖然現在沒什麼權力,但畢竟是名義上的東瀛之主,所以歷代幕府大將軍都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並沒有把天子給殺了自己來當天子,因爲他們都不想給別人藉口,這可是一個能讓所有人都聯合起來對付他們的藉口,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啊。

總之,這下德川家光是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那也是屎了,在這個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別說他聯合各路諸侯去收拾田川氏了,各路諸侯不聯合起來收拾他就算不錯了。

這下田川昱皇不但不用擔心本州的諸侯會聯合起來對付他,連出兵的藉口都有了,很快,田川氏以爲那什麼什麼皇報仇爲由,揮軍本州。

你說你要找德川家光報仇直接走海路去江戶不就得了,反正東瀛誰都知道你勾結了一股大海盜,在海上無人能敵,走海路又方便又快捷,幾天就能抵達江戶,直接把德川家光幹掉,一了百了。

但田川昱皇偏不,他竟然帶着二十五大軍從長門登陸,從陸路直撲江戶,那架勢,完全是要一路打穿本州的節奏!

長門國是長洲毛利氏的領地,這毛利氏可不得了,祖上可以追溯到鎌倉幕府(公元1185年—1333年)初建時期,家族名將輩出,像西國霸主毛利元就,還有豐臣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輝元都是戰國時期有名的將領,但是毛利輝元擔任總大將的西軍在關原合戰中敗給了德川家康所率的東軍,使得毛利氏的領地逐漸縮小,最終只剩周防、長門兩國。

毛利氏可是說是德川氏的死敵,所以田川氏大軍在長門登陸以後,毛利氏不但沒有抵抗,還派出軍隊跟着田川氏一起,前往討伐德川氏。不過由於德川氏的壓制,毛利氏現在混的並不是很好,拼盡全力也只湊出兩萬人馬。

經過毛利氏的領地,接下來就是東軍的地盤了,按理來說田川氏的大軍應該會遇到極大的阻力,因爲德川氏是東軍的首領,又是幕府大將軍,現在田川氏去找他麻煩,東軍這幫諸侯還不拼死抵抗啊?

其實不然,這東軍之後也有遠近親疏,並不是所有人都唯的德川氏的馬首是瞻,再說田川氏大軍可有恐怖的二十五萬之衆,一路諸侯怎麼與之匹敵!所以一路上關東諸侯都不敢抵抗,與德川氏關係親近點的就帶着手下人馬往江戶方向逃了,與德川氏關係疏遠的乾脆就降了。

直到豐臣氏的老巢大阪城,田川軍才遇到像樣的抵抗,德川氏在此集結了將近十萬人馬,準備與田川氏拼死一搏。

當然,這並不是德川氏的舊家臣忠心護主來了,而是德川氏竭盡全力說服了一部分親近的諸侯,沒辦法,德川氏是不得不出手了,如果讓田川氏的大軍這麼一路橫掃下去,很快就要殺到江戶了,關東的各路諸侯是可以一直往東退,出羽國甚至是陸奧國,田川氏總不可能一路追上去趕盡殺絕,但他德川氏就不一樣了,丟了江戶他們等於就完了,就算他們逃田川氏肯定也會窮追不捨,與其到時候惶惶如喪家之犬,還不如早點跟田川氏來個了斷。

德川氏之所以將最終決戰之地選在大阪是因爲大阪是本州甚至是東瀛防禦最強的城池了,戰國時到訪的大友氏家督大友宗麟曾經將它稱爲“戰國無雙的城”,其防禦力之強,可見一斑。

田川氏大軍一路招降俘虜,此時已經達到恐怖的三十萬之衆,面對十萬人據守的大阪城自然不懼,打就打唄,正好一戰定東瀛!

於是,東瀛歷史上最大的戰役-大阪城之戰爆發了,交戰雙方總兵力達到了恐怖的四十餘萬,可以說東瀛的歷史上還從未爆發過如此規模的大戰,這一戰估計也是東瀛的最終之戰了,因爲接下來東瀛的命運已經註定,他們已經沒有希望再作爲一個獨立的國家去參加任何戰鬥了。

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序章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
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序章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來使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