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

現在西北的耕地大部分都已經收歸皇室,所以朱慈炅對這塊特別上心,那可是兩三億畝啊,荒廢八成也是兩億多畝,實在是太可惜了,難道把遷徙出去的人口再遷回去?但他們現在都有地種啊,放着雨水充足的土地不去種,讓他們去種旱地,這不有病嗎!

或許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也不一定,他有些不甘心的問道:”爲什麼一個壯年勞力最多隻能種二十畝,主要難度在哪裡?“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如果說的太直接,怕是有嘲笑皇上無知的嫌疑,陳子龍想了一下,用盡量恭敬的口氣,小心翼翼的回道:”這個,皇上,主要是翻地啊,就算有牛,二十畝地翻下來牛都得累趴下,如果沒牛,二十畝地翻下來,一個壯年勞力都得累個半死!“

朱慈炅倒是沒有注意陳子龍說話的口氣,他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難點上,聽了陳子龍的描述,他才恍然大悟,翻地的確是個問題,就算他沒種過地也知道,要一鋤頭一鋤頭的把地挖鬆,那是相當耗費體力的,就算是用牛拉犁,那牛的體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能有後世的犁田設備就好了。

他還沒有開口,畢懋康卻有些遺憾的道:”關於翻地的問題宋應星曾跟微臣提過,他想設計個翻地龍,就是用蒸汽機車拉動一大排牛犁,這樣的話,翻一畝地也就是一刻鐘左右的事情,機車是不會累的,一天翻個幾十畝地都不是問題。奈何這個車輪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要保證車輪不陷進地裡面就必須儘量將車輪做寬,但是車輪做的越寬就越重,越重就越容易陷進去,這個簡直就是個死結,所以這翻地龍一直做不出來。“

不就是個承重的問題嘛,怎麼不來問我呢!朱慈炅興奮的拍手道:”這個太簡單了,你怎麼不早說呢,朕這就畫給你看。“

說罷,他親自從書桌上拿來紙筆,畫了個履帶底盤的草圖。

都不用他解釋,畢懋康一看就明白了,他不由用萬分崇敬的目光看着朱慈炅,發自內心的讚歎道:”皇上真乃神人也。“

朱慈炅聞言,又小尷尬了一下,這只是純粹的複製抄襲而已,實在不值一哂,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現在翻地龍沒問題了吧,你和子龍商議一下,看西北要配多少臺翻地龍,爭取在明年春耕以前全做出來。“

畢懋康聞言,面露駭然,那都不用商議啊,他根本就做不出來,他不由爲難的道:”皇上,請恕微臣無能,王恭廠實在是做不出這麼多翻地龍,現在光是各正規軍團的武器裝備都有點做不過來,還有歐陸那邊的採購訂單......,對了,皇上,歐陸那邊到底要多少火槍和火炮啊?“

朱慈炅聞言,一拍額頭,怎麼把這事給忘了呢,前段時間他主要精力都集中到西北的事情上去了,實在沒心思跟人談軍火買賣,所以他把歐陸的採購團打發到大明各地旅遊去了,這會兒他都不知道這幫人到底在哪裡呢。

這下就尷尬了,不知道歐陸那邊具體的訂貨數量和交貨日期這軍工廠的規劃就沒法做啊,他想了想,反正火車、電報網絡和西北開發的事情都商議的差不多了,乾脆今天就先到這裡算了,等他和歐陸的採購團談妥了訂購合同,再來商議軍工廠的規劃吧。

於是,他直接道:”今天就先到這裡吧,剩下的事情過兩天再商議。“

皇上可是金口玉言,說一不二,衆人自然不敢有什麼意見,聞言紛紛起身告退,只留下朱慈炅在那裡做深思狀。

其實,他哪裡是在深思啊,只是有點尷尬而已,待衆人一走完,他立馬把曹化淳招進來,低聲問道:”歐陸的使節團現在在哪兒?“

曹化淳低聲回道:”回皇上的話,他們前幾天才從遼東回來,這會兒正在東大營那邊參觀呢。“

還好,離的不遠,朱慈炅低聲下令道:”立刻傳朕旨意,讓他們今天趕回來,明天朕在皇極殿接見他們,商討軍火訂購的問題。“

現在京城和東大營通了火車,來回倒是方便,曹化淳道了聲遵旨,便恭敬的退出去安排去了。

沒想到他剛出去沒多久,又在門外急聲道:”啓稟皇上,錦衣衛加急密報。“

朱慈炅一聽加急這兩個字,心裡就咯噔一下,這絕對是出大事了,不讓他們不敢往這裡傳什麼加急密報,他連忙道:”快,送進來。“

曹化淳聞言,立馬舉着密報急匆匆的走進了。

朱慈炅接過密報,撕開一看,就一句話:啓稟皇上,建奴密謀於今年十二月三十日在察哈爾草原建國稱帝,國號”大清“!

尼瑪,又是這貨,就不能消停消停嗎,這個時候稱帝,是想朕去揍你是吧。

皇太極的確是這麼想的,他就是想朱慈炅發兵去草原與他決戰!

作爲一代梟雄,他自然不會甘心就這麼沉寂下去,自從被朱慈炅趕到蒙古草原之後,他勵精圖治,邊研製火藥武器,邊征服蒙古各部,終於於今年年底將漠南蒙古各部徹底征服,並得到了北元皇帝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在古代一般被看作是天命所歸,也就是誰得到了傳國玉璽誰就是上天選中的皇帝,皇太極深以爲然,上天是眷顧到他了,但大明的強大幾乎讓他絕望,怎麼辦呢?以他現在的兵力去攻打大明簡直就是尋死,不過傳國玉璽不但給了他信心,也讓他想到了一記妙招,那就是將明軍引到草原上來。

如果正面進攻,面對大明的堅城利炮他的確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但是到了草原上就不一樣了,茫茫的大草原就是他們遊牧民族的天下,明朝就是來百萬大軍都沒用,像朱元璋那會兒不就曾多次組織百萬大軍進入蒙古草原,想滅掉北元,結果呢,明朝說是說勝利了,北元還不是堅持了三百多年,到現在才被自己滅掉。

明軍現在可沒兩三百萬,小皇帝要真敢組織百萬大軍進草原,說不定自己也能給他來個土木堡之變,只要消滅了這百萬大軍,中原的花花世界還不是唾手可得!

俗話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皇太極想着只要他稱帝的消息一傳出去,小皇帝一定會惱羞成怒,御駕親征,朱慈炅會上當嗎?

他的確很生氣,剛想好好發展一會兒,這貨就來搗亂,不過他也知道要在草原上堵住這貨,憑大明現在的實力還不夠,他決定先不理這貨,等發展的差不多了,再組織大軍去草原幹挺他丫的。

所以,朱慈炅不但沒去,還讓曹化淳把密報給燒了,來個眼不見爲淨,稱帝就稱帝唄,你哪怕稱神又怎麼樣,還不是窩在草原不敢出來!

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
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贓陷害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