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找到了!

浙江,杭州城外林中別院。

背靠西湖秀美風光,只不過此處聚集的衆人,似乎都沒功夫欣賞。

這人羣中心多爲中年乃至老者,只在外圍有約摸幾十名腰間挎刀的年輕家丁同行護衛着。

“旬日前,錦衣衛就到了咱們杭州,帶着當今萬歲的聖旨,要找翁俊博的家人,諸位怎麼看,這人咱們也藏兩年了,是交還是不交啊。”

領頭一名老者穿着厚厚的絨氅,內裡是錦繡綾羅,雖然沒有其他可以證明身份的圖案,但依大明律,能穿羅袍的必是朝廷官員。

老者左右身側都簇擁着不少人,近處一山羊鬍男子呵了一聲。

“人交出去,您老就不怕那翁俊博鬆口嗎。”

“翁俊博已經死了,聖旨不是寫的明明白白嗎,凌遲處死。”

中年男子道:“能信嗎,萬一是誆咱們的怎麼辦。”

老者道:“楊汝賢傳了信,確實死了,北鎮撫司把翁俊博帶去了詔獄,凌遲之日,那翁俊博的慘叫聲十里可聞,且有暗子通報,死的確實是翁俊博。”

“當真凌遲了?”

右手一方臉男人大驚,咂舌道:“也難爲翁俊博受那麼大的罪,不過叔父,這可是凌遲,翁俊博愣是沒招?”

“要是招了,咱們諸位還能在這逛西湖遊景嗎?”

老者失笑開口:“楊汝賢還能信送出來,說明翁俊博沒招,不然,咱們看到的就不是楊汝賢的信,而是他的腦袋了。”

衆人皆點頭,覺得確實是這個道理。

“既然翁俊博沒有招,那他的家人留着也沒有什麼意義了,還交出作甚,殺了不更省心。”

山羊鬍男子出了一個主意,被老者喝斥道:“糊塗!”

“聖旨寫的明明白白,誅翁俊博三族,可見陛下恨其甚深,這口氣鬱在陛下心中,若是出不去,來咱們杭州的錦衣衛能善罷甘休嗎。

真個見不着人的話,這隊錦衣衛就會一直搜下去,萬一手下人做的不夠乾淨,再留下什麼蛛絲馬跡,讓那羣錦衣衛咬住不放可如何是好,夜長夢多啊。

還是尋個時間,將這羣人交出去,好讓這羣錦衣衛帶回京交差。

反正他們去了京城也是死,咱們何必親自動手。”

現在誰都知道朱元璋恨翁俊博入骨,誓要把翁俊博一家殺個乾淨出氣,錦衣衛當然要盡心盡力來辦,如果找不到翁俊博一家,那錦衣衛就不會走。

一旦掘地三尺的找,老者就怕夜長夢多,萬一找出了一些線索牽連到他們頭上怎麼辦!

索性還不如把人交出去,好讓錦衣衛趕緊離開來的好。

衆人一想也確實在理便都紛紛點頭。

“既如此,那就按您說的辦,咱們把人交出去,我差人去辦。”

“嗯,抓緊辦了,咱們也省心。”

老者伸伸手,一旁的隨從捧着一碗魚食靠近,老者抓上一把撒進湖中。

“翁俊博還算是條漢子,兩年了,愣是沒鬆口,說起來,最可恨的還是那嚴震直個狗殺才,咱們對他也不錯啊,怎麼就咬着這事不鬆口呢。”

“當初就該把他給殺了。”方臉男恨的咬牙切齒:“給臉不要臉的狗東西,沒有咱們,他連口屎都吃不上,如今還敢出賣咱們。”

“嚴家是咱浙江的大族,家底厚做人難免猖狂些。”

老人呵呵一笑,倒是不甚在意:“他嚴震直天天待在杭州城裡不出去,府內家丁數百,想殺他?難於登天,

咱們又沒有本事調浙江都司的兵進城,暫時留着他一條命,咱們不收,天也會收他的。”

“嗯。”

衆人不復多言,龐大的隊伍開始沿着這西湖畔觀起風景來。

而在翌日,奔赴杭州的錦衣衛就在城外發現了被矇住眼睛、捆縛起來的翁俊博一家數十口人。

“現在不是查幕後之人的時候,撤,先回京。”

領頭的錦衣衛千戶也不耽誤,並未打算留在杭州繼續追查下去,直接領隊將翁俊博一大家子全給帶走。

而在此時的金陵,陳雲甫還躺在家裡‘養傷’呢。

那日在詔獄裡受了驚嚇之後,陳雲甫一連幾日都水米不進,偶爾進一點流食也是大吐特吐,邵質給請了京中名醫進行診治,開了幾劑安神的方子加上修養旬日纔算緩過勁來。

饒是如此也是全身無力,也是點背,又發了低燒。

玲兒天天守在牀邊伺候着。

“這可真是丟人丟大發了。”

仰面躺在牀上,陳雲甫苦笑不已。

不就是一個凌遲嗎,自己還沒有親眼看着,只是看了一下胡師傅的‘戰利品’就被嚇成這樣,屬實是丟人。

怪不得古代造反者都時刻帶着毒藥,一旦事敗直接服毒自盡。

這種酷刑有傷天和都說輕了,簡直就不是人能遭的罪。

“翼王石達開是怎麼扛下來還不叫痛的。”

想起史書上記載石達開遭受凌遲,不叫痛不求饒,陳雲甫就打心裡直打哆嗦。

真,千年第一硬漢!

“公子,該喝藥了。”

門開,玲兒端着一碗藥走了進來,跪在牀榻邊來給陳雲甫喂藥,後者早前說過幾次,可這玲兒依舊我行我素,陳雲甫自己又沒力氣坐起來,只能由着她去。

心裡覺得很是彆扭。

張開嘴,陳雲甫一口一口的喝着,藥很苦,苦的陳雲甫一直皺眉。

才喝了一半,陳雲甫就叫苦起來。

“玲兒姐,能不喝了嗎。”

“不行。”

玲兒搖頭:“不喝藥公子何時才能好,還是喝了吧。”

陳雲甫沒了辦法只好捏鼻子繼續往肚裡吞,此時門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陳雲甫偏首去看,就見邵子恆一臉興奮的闖了進來。

“雲甫、雲甫,好消息,那翁俊博一家被押回來了!”

本四肢無力躺在牀上的陳雲甫騰的一下就蹦了起來。

終於找到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一百七十一章:逼宮!!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實時情況通報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一百二十三章:爺倆聯手玩人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七十六章:被困入窮境的常升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發難,大禍臨頭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五百四十四章:何以平民憤?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一百零二章:情理與法理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一百七十九章:誕生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四百一十二章:經濟試點省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十章:背刺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一百一十八章:虛心認錯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
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一百七十一章:逼宮!!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實時情況通報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一百二十三章:爺倆聯手玩人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七十六章:被困入窮境的常升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發難,大禍臨頭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五百四十四章:何以平民憤?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一百零二章:情理與法理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一百七十九章:誕生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四百一十二章:經濟試點省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十章:背刺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一百一十八章:虛心認錯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