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

就在林延潮拜訪申府後不久,官場上出現一次大地震。

那就是禮部尚書沈鯉請求致仕。

禮部尚書沈鯉,雖說之前一直在生病,但後來也復出視事了。這一次主動提致仕卻出乎人的意料,這起因當然不是他因爲生病的緣故,而是沈鯉捲入了科場弊案。

這件事要從萬曆壬午年的應天鄉試說起。

當時主持應天鄉考試的主考官是沈鯉,副主考是現任南京國子監司業,當時任翰林修撰的沈懋孝。

沈懋孝與沈鯉相善,也是清流黨中一員。

當時有御史揭發說沈懋孝在南京鄉試中收受五名舉人每人紋銀一千兩賄賂然後徇私取中,收了這筆錢後還回鄉大肆置辦田產。

除了收受賄賂,還阿附權臣,當時應天鄉試有前吏部侍郎,張居正盟友王篆的兒子王之鼎,此人也高中舉人,實在耐人尋味。

此事衆人都知道也是言官一貫的套路,明面上是攻訐沈懋孝徇私,實際上卻是指責主考官沈鯉,但礙於沈鯉是天子的老師,不敢直言,所以旁敲側擊把沈懋孝罪名落實了,沈鯉也難辭其咎。

天子知道後將這五名舉人押到京來,在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錦衣衛指揮使的面前,讓五人重考。

重考之後,這五名舉人中四人文理皆通,確實是有真才實學,唯獨丹陽賀學禮滿篇胡言亂語,根本不具備有中式的資格。

但沈鯉上疏,這賀學禮本來也不取他的,但他是南京國子監生員,當時沈鯉,沈懋孝礙不過於南京地方官員所請勉強將他錄取的,故而才錄了最後一名。

不過從事情結果可以看出,其實這名御史控告實爲捕風捉影,沈懋孝實沒有受賄,這五名舉人中四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這賀學禮還是礙於南京官員的情面取的。

但最後天子將沈懋孝貶官一級,任兩淮鹽運判官。

事後此案又查出當時鄉試的巡場御史林應訓、張一鯤爲王篆的兒子在卷子上貼號作標記。

當時林時應訓已升任南京尚寶卿,張一鯤已是請疾在家,但都被天子下旨革除官籍。

但是沈鯉因爲王篆兒子其實是爲他所取的原因,當即上疏乞休,並請調原卷覆查,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但是申時行既待天子溫旨挽留沈鯉,又不肯調原卷覆查,沈鯉一聽當即怒了,於是辭官回家。

如此申時行即將沈鯉趕回來家中,此事令林延潮有些意外,之前九卿廷議後,林延潮還以爲申時行與沈鯉關係有所緩和。

沒料到申時行還是沒放過沈鯉,當然他的手段也不是很過分,給人留以餘地。

沈鯉雖走了,但朝堂還有一個戶部尚書宋纁,既不會令天子感到申時行獨攬大權,同時沒了沈鯉支持的宋纁又孤掌難鳴,無法如以往般與申時行對抗。

平衡到了這一步,林延潮也是覺得申時行辦得夠好了,如此就將去年宋纁任戶部尚書所導致的劣勢給扳了回來。

沈鯉走後,新任禮部尚書是何人?

禮部尚書乃九卿之一。

如果說三位內閣是最核心的決策圈子,那麼往外擴大一圈是九卿,加在一起是十二名官員。

再往外擴大的決策圈子,就是在京三品以上官員。

這裡包括詹事府詹事,太子賓客,順天府尹,太常寺卿,光祿寺卿、太僕寺卿,以及在京六部十二位侍郎,全部加在一起,算上官員缺位的,一般不到三十號人。

按照規矩,九卿之一的禮部尚書空缺,要由在京三品以上官員通過會推,一人一票選出來的。

林延潮任禮部侍郎以來,算是有了投票權。

不過這一票自己還是聽申時行的。

最後經過大佬們暗中的權力交換,會推的結果是禮部尚書由吏部左侍郎朱賡升任。

這結果並不出意料之外。

至於朱賡走後,吏部左侍郎之位空缺。

官場又要調整,原吏部右侍郎趙煥接替朱賡出任左侍郎。

而吏部右侍郎又空缺了,按照以往慣例,現任禮部左侍郎是很可能補這個位子的。

從禮部調往吏部,雖是平級調動,但誰都知道這如同升了兩級。

不過禮部左侍郎于慎行並沒有升遷,導致林延潮也無法從右侍郎遷爲左侍郎,這橫出來插了一刀的人,就是之前被沈鯉氣得回家的沈一貫。

現在沈鯉致仕回家,申時行親自致書給沈一貫請他出山。

沈一貫二話不說,從浙江老家馬不停蹄地趕到京師出任吏部右侍郎。

看到這裡,林延潮感嘆這沈一貫,朱賡纔是申時行的第一接班人啊。

隨便說一句,趙志皋也被升任爲南京吏部侍郎。

對於林延潮眼下來說,最重要是頂頭上司換人了。

朱賡重回禮部出任禮部尚書。

朱賡是林延潮老熟人了,二人關係很好,他的女婿張汝霖還是林延潮的門生。

當日任命一下來,林延潮即帶着張汝霖,徐火勃兩位門生一併前往朱賡家裡道賀。

林延潮剛到朱賡家中,發現自己已是來晚了一步,原來朱賡家裡早就是高朋滿座,不少都是浙江籍官員。

林延潮想想也是釋然,朱賡乃官宦之家,其父親朱公節曾任泰州知州,朱賡的岳父陳鶴與徐文長其名,被譽爲越中十傑,朱賡在浙江肯定交遊很廣。

而朱賡當年與現在丁憂在家南京禮部侍郎羅萬化,以及張汝霖的父親張元忭同在浙江陽和書院讀書,同窗,姻親又是不知多少。

本來這些官員很多不在京的,但現在正逢三年一度的外官大計,所以都恰巧趕來了。

一時之間不少操着浙江口音的官員在客廳裡高談闊論,談笑風生。

林延潮剛到客廳看了一眼沒有進門,而是在廳外站了一會,徐火勃奇怪,爲何林延潮不入廳中。

這時候,朱賡方纔姍姍來遲,一臉歉意地道:“失禮,失禮,愚兄疏忽了讓宗海等得太久了。”

林延潮沒有介意而是笑着道:“是林某來晚一步,不曾先來拜會正堂大人,怪我,怪我。”

朱賡大笑然後道:“哪裡,愚兄還未接官印了,就算愚兄任正堂,那也是在公事上,你我私下還是如以前稱呼。”

林延潮知朱賡性子,也不與他多客套,當下獻上賀禮,還讓兩名弟子拜見朱賡。

朱賡見了女婿只是點點頭,然後對林延潮道:“其他事以後再說,我來與你引薦幾名朋友。”

林延潮當即隨朱賡離去。

客廳旁有三間大房,林延潮隨朱賡走到這裡時,但見這裡坐着一桌子的人。

若是徐火勃在此會明白,爲何林延潮剛纔不進客廳。因爲坐在客廳裡等候的都是普通官員,林延潮走進去不合身份。

但能在雅居里讓朱賡親自接待的必都是大員身份。

林延潮走到雅居里一看,在座的官員也是起身,他們不用看,也知道朱賡能親自相迎的絕不是什麼卑官。

林延潮一眼掃去,但見這張桌子裡坐的有,南京吏部尚書陸光祖,陝西巡撫沈思孝,江西巡撫陳有年,大理寺卿孫鑨(原任大理寺卿孫丕揚調戶部侍郎),吏科都給事中陳與郊。

難怪有這個小圈子在,朱賡把外頭一屋子的官員涼在外邊。

而見了這幾個人,再想到在丁憂的南禮部侍郎羅萬化,以及復出的吏部右侍郎沈一貫,林延潮頓時想到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個詞,那就是浙黨!

浙黨的領袖就是朱賡,沈一貫。

沈一貫雖沒有到,但屋子裡的都是浙黨的骨幹,當然論領袖還要加一個方從哲。

不過方從哲現在‘咖位’不夠,還沒資格坐在這席上。

歷史上浙黨被東林黨稱爲一個地域性黨派不是沒原因的。

歷史上浙黨最厲害的時候,吏部三部堂都是浙江人,吏部尚書是孫鑨,浙江紹興府平姚人,左侍郎羅萬化,紹興府會稽人,右侍郎陳有年,紹興府平姚人。

等於說浙黨把持整個吏部,這與官場當時重鄉誼是分不開的。

林延潮被朱賡請到這裡入座,也是把他當自己人,在座都是大員,唯獨陳與郊官位低了一些,但人家是吏科都給事中,言臣領袖。

林延潮當下與衆官員們見禮,衆人之前不過相識,卻沒有打什麼交道,因爲誰也沒料到林延潮這幾年爬這麼快,一下子到了與他們平起平坐,甚至高過一頭的份上。

官場上欺老不欺少。

衆人都是不敢自居科場前輩,都是以平禮相見。

一入座後,江西巡撫陳有年即笑着道:“聽金庭兄說,宗海會幾句紹興話?”

林延潮笑了笑道:“在下的兩位案師,任過福州府知府陳公,督學陶公,都是紹興人。所以也無師自通的會幾句紹興話。”

衆人都是笑起,陸光祖當即用紹興話道:“宗海說會幾句一定是謙虛,以宗海過目不忘的本事,說不定說得比我等在座的都好。”

朱賡笑着道:“誒,陸公錯了,應是過耳不忘,不是過目不忘。”

衆人都是大笑,陸光祖笑道:“那有什麼不一樣,都是不忘嘛。”

陸光祖身爲南京吏部尚書,這一次是進京述職的。當年林延潮與陸光祖曾有交往,所以也十分熟悉。

林延潮笑了笑,用紹興話道:“在陸公及諸位大人面前,在下豈敢獻醜。”

衆人用紹興話相聊了幾句,果真林延潮自動代入,絲毫沒有隔閡。

林延潮心想憑着朱賡的關係,難道自己將來要成爲浙黨一員。

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第七十三章 講會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一千章 經史並重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五百一十章 恭敬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單章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六百一十章 拿人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
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第七十三章 講會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一千章 經史並重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五百一十章 恭敬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單章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六百一十章 拿人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