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

這一日京城突降大雪。

大雪一落,天寒地凍,而宮女太監們反而都是搓着手,笑着看着這場新雪。

文華殿暖閣外,雪落無聲。

暖閣裡因通了地龍,卻是溫暖如春。

天子只是穿了件單裳,於暖閣裡踱步,而一旁侍奉太監高淮則是給天子念着文書房呈上的奏章。

現在高淮唸的是武清侯李偉,上疏請辭侯爵之位的奏章。

那日百官叩闕之事後,李太后的名望已是跌至谷底。

大臣們已沒有多少將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慈聖太后放在眼底,眼下正忙着落井下石。

李太后畢竟是天子生母,言官們多少還留些顏面,但對於武清侯李偉言官們就沒多少客氣了。

終明一朝,官員們對外戚從來都是能動手毆之,就絕不在旁bb。

百官叩闕之事後的第二日,御史臺彈劾武清侯的奏章,就如雪片般紛紛而至。

要說武清侯的把柄,那簡直遍地皆是。

萬曆五年時武清侯李偉,還只是武清伯。當時他就敢幹沒,京營軍士過冬棉衣,結果造成士兵數十人凍死,京營軍中譁變。兵變事情一起,天下側目,武清伯李偉頓遭官員彈劾。

但是事情鬧得這麼大,引起了兵變,太后也只是裝模作樣地派中使斥責了李偉幾句,其餘什麼具體處罰也沒有。反而因此張居正以下的百官都贊李太后,不包庇家人,還得到了賢明之名。

但這一次不同,張居正已是不在,太后在朝堂上沒有依持。

這一次言官直言武清侯李偉,以及其二子糜爛,其居宅‘李園’規模之廣大,簡直奢侈無度。

奏章裡寫至,李園從產石名地靈璧、太湖、錦川運來的各種怪石以外,另修柳堤二十里,名花千萬種,牡丹以千計,芍藥以萬計,有柳堤花海之譽。

武清侯之李園,前後重湖,一望漾渺,在都下爲名園第一……若以水論,江淮以北,亦當第一也。

筆者按,李偉所修李園的原址就是後來的清華園。

天子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就在這天子腳下,天子的眼皮底下,武清侯李偉修建的這個李園,不僅是京師第一,而且還是江北第一,連皇宮的御花園也被比下了。

這十年來李偉父子究竟貪婪到什麼程度?貪墨了多少錢?這才修成了這麼奢華無比的園子。

這一次要不是言官將此事捅出來,天子恐怕是一輩子被矇在鼓裡了。

潞王大婚用去六百萬,而外祖父李偉明目張膽地,在天子腳下修了個如此奢侈的園子。

而這一切都是誰縱容的?

“朕恨不得現在就命錦衣衛去抄了他家,看看武清侯這幾年到底貪墨了多少銀子。”

天子幾乎是咬着牙齒言道。

高淮急忙勸道:“武清侯畢竟是陛下的親人,若要抄家還請三思啊。”

天子冷笑道:“若不是武清侯李偉是朕的外公,你還以爲朕會放過他。可眼下還能怎麼辦?潞王剛拿出四百萬兩,朕又要抄了武清侯的家?朕實不能再傷了太后的心了,所以只好罷了。”

高淮勸道:“是啊陛下,太后已是決意榮養了,眼下武清侯必不敢再犯此事,只是武清侯請辭侯爵,陛下如何處置?”

天子道:“內閣如何票擬?”

高淮道:“內閣言此乃陛下家事,不敢票擬。”

天子與張四維他們打交道這麼久了,內閣懂得揣摩他的意思,天子也知道閣臣們心底是什麼打算。

以往也不是沒有言官彈劾過武清侯,只是這樣的奏章,內閣一般都會在票擬上寫,此係子虛烏有。

眼下太后被打倒了,內閣態度就曖昧起來了,與其說將皮球拋到天子,倒不如說張四維的意思是,以往對武清侯寬容不計的那一套,現在不能再用了。天變了,眼下規矩要重新定。

天子左右權衡了一番,猶豫地道:“武清侯爵位不變,給予奪俸一年告誡。”

話剛說完,天子就後悔了,這實在不是一個英明的決定。

武清侯營建如此規模的宅園,那麼僅給與奪俸一年的處罰,那等於這邊既承認武清侯的過失,那邊卻又處罰得太輕,百官必會不平,繼續上諫。

但如果加重處罰,那麼天子也過意不去,必然會再傷了太后的心。

而完全不處罰,也不足以告誡武清侯,對上諫官員也不是一個交待。

這就是左右爲難,怎麼都不是一個辦法,天子不由氣悶。

天子看向高淮,高淮就算有主意,也不敢說,只能跪下叩頭道:“陛下你知奴才最是糊塗了,不敢多嘴。”

天子氣道:“真沒用?殿外輪值的講官是何人?”

高淮道:“回稟陛下,是于慎行與黃鳳翔。陛下是否宣他們進來?”

天子一聽即是皺眉道:“于慎行乃耿直君子,聽聞此事後,必然諫朕將武清侯奪爵,從重處置,不行,不行。”

“至於黃鳳翔,此人百無一謀,也不得其用,二人都不必宣了。”

高淮只能稱是。

沒人給自己出謀劃策,天子只能嘆道:“真是沒有一人可以爲朕解憂,你叫朕如何是好?若是朱賡,林延潮還在就好了。朱賡謀事周全,遇事可列詳謀,一一給朕參詳,而林延潮能有奇謀,而且每次進言都能切合朕的心意。可惜他們眼下都不在朕的身邊,林延潮更是被朕給革職削籍,趕回老家去了。”

天子感嘆了一陣,竟是念起林延潮的好來。

一旁高淮聽在耳裡,卻不敢說話。

“此事暫且擱下,再給朕念幾封奏章來。”天子吩咐道。

高淮稱是一聲,然後又取一奏章念起,這封奏章是御史臺彈劾武清侯李偉之子李高及僕,在御街上縱馬,撞死路人三名之事。

“豈有此理,”天子怒而推桌罵道,“這幾年武清侯揹着朕幹了多少壞事。”

“宣張誠!”天子氣極後,忽對高淮吩咐道。

高淮一愕,當下命人去將張誠找來。

不久張誠入內拜見道:“臣張誠叩見陛下。”

天子道:“先起身說話。”

張誠謝恩後,躬身站在一邊。

“那日你去詔獄給林延潮宣旨,他是如何說得,你給朕說明白了,不可少了一字?”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大結局上篇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七十二章 恩公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第四百章 不收禮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第七十三章 講會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大結局上篇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七十二章 恩公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第四百章 不收禮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第七十三章 講會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