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

衆人不由心想,徐火勃虛心好問,行事低調,這陶望齡卻是張揚高調,怎麼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兩個弟子,性格這麼不一樣。

衆人離去後,林延潮詢問陶望齡課業,一面看他的文章。

陶望齡對答如流,林延潮看完他的時文後,也是十分滿意。

這個弟子確實是有狀元之才的。

林延潮看着陶望齡,如同當年林烴看着自己一般,都是寄予厚望。

林延潮撫過脣邊蓄起的新須道:“你的課業,已有火候。這一次你來京與火勃一併赴順天鄉試吧!”

陶望齡道:“謝老師誇獎,這一次弟子定取解元而歸。”

聽了陶望齡的話,林延潮不由一笑,自己鄉試時取了解元,也只是運氣居多。而陶望齡居然說定取解元,這口氣就如當年的劉廷蘭一般。

林延潮沒說什麼,將他文章放在一邊。

陶望齡看林延潮的臉色,不由問道:“老師是否以爲弟子之言太狂傲?”

林延潮道:“爲師近來讀陳龍川之書,見方孝孺說一句,人不爲狂,則爲妄,深有所得。你有真才實學,若處處讓你謙讓,則是虛僞了。但要記得事未成不可輕言,將之放在心上,身體力行就好了。”

陶望齡聽後,向林延潮行禮道:“老師,弟子記下了。”

頓了頓陶望齡又道:“之前弟子在通州下船前,經筵上老師與周祭酒辯經,聽了不少同船書生議論。”

林延潮笑着道:“怎麼望齡也通曉永嘉之學?哦,爲師差點忘了你是浙人。”

浙江一直是思想啓蒙之地,如陽明心學與永嘉學派,都是起源於浙江。而其中永嘉學派,又稱浙學。

陶望齡點點頭:“是,老師,對於永嘉之學弟子一直有所涉獵,但看了老師經筵之論後,方纔如醍醐灌頂,往日所讀之書如活了一般。這幾日弟子一直在思索,眼下有一事不明想請教先生。”

林延潮道:“不妨直講。”

陶望齡問道:“老師是要作陳龍川,還是作王陽明?”

林延潮問:“二人有何不同?”

“陳龍川才華豪放,雖言事功,志北復中原,然除了學說傳世外並無見數,此也是永嘉學派之弊,以老師之才學,三十年後不在陳龍川之下,而王陽明集大成於一身,冠絕於世,中興孔孟之學,比肩於程朱,以道德之事功實五百年來第一人。”

陶望齡說了一半,頓了頓又看林延潮臉色繼續道:“恩師,事功之學起於永嘉學派,心學起於陸九淵,到了本朝時陽明子既往開來,振興心學,令理學不敢自言獨傳孔聖道統。”

“我儒者何爲?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老師也可效仿陽明子,中興永嘉之學,就是爲往聖繼絕學,提倡事功,將來可與理學,心學鼎足而三,如此孔聖,陽明子之後,恩師就是第三人。”

陶望齡這一番話說得言辭懇切。

而林延潮始終神色如一,待陶望齡說完,舉起着茶杯笑道:“望齡太吹捧爲師了,爲師志在宦途,若是能位極人臣,蔭封子孫,則萬事足矣,至於成爲王安石,王陽明那等通儒,實不敢奢望。”

陶望齡聽了先是一愕,然後道:“老師這麼說,學生明白了。”

次日林延潮,黃鳳翔爲天子在文華殿值日講。

張居正,申時行也是在旁侍直。

林延潮課講完,小皇帝忍不住問道:“林卿家,眼下外邊有大臣彈劾,朕以爲此事不足放在心上,愛卿還是勤於日講爲要。”

林延潮聽了長揖道:“謝陛下寬宥,陛下這等隆恩,講臣不知如何報答纔是。”

小皇帝笑着道:“愛卿能釋懷,朕就放心了。”

林延潮又道:“陛下,講臣一己釋懷與否無關大事,但這些人借程朱之學與永嘉之學的學術爭議,臣於心底實不能去。”

小皇帝也是有聽到民間傳聞,說經筵辯經已是演變成理學,事功學術爭議,這實令他有些憂心。

於是小皇帝皺眉問道:“林卿家,以爲永嘉之學是否可用?”

林延潮答道:“回稟陛下,臣以爲當今不可用。”

這一句話,張居正,申時行,黃鳳翔都是側目。

小皇帝心想,林延潮在經筵上觀點,滿滿的都是摘自永嘉之學,爲何這時自己打自己嘴巴。

林延潮道:“當年朱子與陳龍川辯論後,深感憂心,與門下弟子說,江西之學(陸九淵的心學)只是禪,浙學卻是功利,江西之學的人摸索了一番,待知道上無可去後,自會轉回。但若是功利之學,習者就能見效,實爲可憂。”

“而以臣之見,凡夫俗子不知何爲利義之辯,徒講功利實易誤入歧途,而讀書人不講義理,只說事功,好比無底之桶下井打水,此枉費功夫。但程朱之言不同,爲枉尺而直尋之道,小處之虧,卻能收實功,可以明道正心。”

小皇帝聽林延潮的話,不由大是讚賞。

若是不問立場,林延潮簡直與理學大宗師沒什麼兩樣嘛。

但小皇帝是個聰明人,心道你林延潮這麼說,不是被數名大臣聯合彈劾然後,慫了吧!

“林卿家究竟是何之意?”

林延潮道:“若安石在世,必不認同朱子之見。自朝廷變法以來,大臣上下物議沸騰,爲何?此乃理學之弊,大臣士子不能正心,如何讓他們由心底支持。”

聽林延潮這麼說,小皇帝,張居正都是眼睛一亮。

林延潮這說得實在是好啊。

爲什麼張居正因丁憂之事,被滿朝大臣羣起攻之?

爲什麼張居正下令封鎖天下書院?

究其原因,在於理學從根本是反對變法的。

而朝廷要推行變法,必須尋找儒家理論作爲依據,但孔孟之道沒一句是講變法的。

要不然王安石當年也不會無奈地喊出一句‘祖宗不可法’了。

林延潮道:“眼下既孔孟之說,無從爲變法正名,難道要從商鞅,申不害之說裡尋嗎?唯有永嘉之學,倡事功,主變法,實爲陛下可用矣。”

聽林延潮講完,小皇帝不由拍案而起,激動道:“林卿家真高才!”

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六百三十章 講學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發個單章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一步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七百九十章 對策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
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六百三十章 講學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發個單章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一步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七百九十章 對策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