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

林延潮現在的處境就好比被擠在石縫中,兩邊都是巨石壓迫,容自己騰挪的空間很小很小。

當時在毓德宮,三位大學士包括林延潮見到了皇長子,皇三子。對於大臣而言天子這樣的舉動,無疑有些將國儲託付給他們的意思,同時也給幾人畫了一個大大的命題。

當時天子的言下之意是什麼?

那就是皇長子,皇三子二人一併出閣讀書,但是這是權宜之計,朕最後還是會把皇位傳給皇長子的。但是在外臣面前,皇長子和皇三子同時出閣讀書,代表的是一樣的機會。

這個問題就很大了,此事你知我知,但空口無憑誰信。身爲天子你說話都可以賴賬,更何況你還沒一句實話,你耍我的怎麼辦。自己不說,還要我一個大臣說,將來出什麼問題鍋我背是吧。

現在因爲這個問題申時行被罵慘了,福建按察副使李琯彈劾申時行裡就說,散佈天子意圖易儲的謠言,圖謀擁立之功。

而在另一個時空裡,王錫爵被坑得更慘。

王錫爵當時打算搞了一個三王並封,皇長子,皇三子還要捎帶上皇五子一起封王。

此事一出,滿朝上下齊聲反對,王錫爵不得不迫於公論取消了這一打算。

因此此事王錫爵名望大減,間接導致了他辭官歸裡。到了萬曆二十九年,冊立東宮時,天子派人傳旨給王錫爵裡面說。

冊立朕志久定,但因激阻,故從延緩。知卿忠言至計,尚鬱於懷,今已冊立……

大意就是說朕原來就是要封皇長子的,但是因爲大臣們的反對,所以拖延至今。可惜你忠心耿耿替朕打算,但最後背了鍋,現在東宮已經冊立,寫信安慰你下。

這話就很搞笑了,王錫爵都被人趕回家,天子寫信感激你替他背鍋。

但是申時行,王錫爵去位,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身爲首輔宰相,你是站在公論清議那邊,還是皇帝那邊。

正如鄒元標提議的那般,若林延潮能從於公論,咱們就支持你入閣。

天子也是屢屢暗示,而且這一次許國給自己打了小報告,他還給自己一個當面解釋的機會,甚至之前給了自己一張首輔可以坐的靠背連椅,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林延潮面對兩難,唯有一個辦法。

但見林延潮道:“啓稟陛下,國儲大事,臣不敢亂言。臣還是那句話,此事還請陛下親裁。”

天子皺眉道:“以往你還與朕直言,怎麼今日就不方便了。”

天子揮了揮手將左右火者都是摒退道:“如此當說了吧!”

林延潮見火者退下後,仍是堅決地道:“啓稟陛下,當時臣是陛下肱股之臣,陛下親詢故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今臣身爲陛下的禮部尚書,掌天下禮儀、祭祀、宴饗、貢舉之政令。若依禮法,祖宗家法,國本之事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此臣職責所在,其他不敢多言!”

天子氣道:“林卿!”

林延潮從椅子上起身躬身道:“臣實不敢多言,若陛下不允,臣請先辭去禮部尚書之位,再稟奏陛下!”

這話當年自己身爲小臣時說說無妨,說好了天子龍顏大悅還能升了你的官。但現在身爲禮部尚書,再言此事風險太大利益太小。

至於求去,是明朝大臣慣用的套路。林延潮身爲二品大員不辭官個十幾次,將來怎麼好意思見人。

天子見林延潮如此神色變了變,略有所思後卻是笑了笑。

“林卿坐下說話,朕不再問了。”

“臣謝陛下恩典。”

林延潮這話第一次說得如此真心實意。

林延潮方坐定,就見天子道:“朕近來讀史籍有所得,昔日林卿爲日講官時給朕講史籍,今日朕要給林卿講一講。”

“此臣之榮幸,不知陛下說得是哪段史籍!”

天子道:“武后傳國!”

林延潮當即知道天子葫蘆裡賣得什麼藥了。

天子道:“武周以女子臨天下,雖非正統,但其事猶可借鑑。當時二武與中宗爭國本之事,朕私以爲當時武后早欲立中宗爲太子,但有武三思與中宗相難,則武后之位穩如泰山。”

“林卿你來與朕說說武后的權術如何?”

林延潮心道天子的史學功底有長進啊,居然都可以與自己講故事了。

歷史上武則天鎮壓了裴炎,徐敬業,程務挺等人後年事已高,當時面臨傳位給誰的問題。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爲太子向武后言,自古太子沒有異姓。狄仁傑與武后言,姑侄親近?還是母子親近?你的兒子李顯。

據史書上說武則天很猶豫,在自己孃家人和太子之間搖擺不定,多虧了狄仁傑一席話這才下決心。

其實內情是武則天根本沒有傳位武三思的意思,她故意利用武三思對於皇位的野心來平衡朝堂上的局勢。之後武后又將中宗的女兒嫁給武家,又殺了武攸暨的妻子,讓他娶其女太平公主,以爲此舉能令武李兩家相安。但武后又擔心兩家作大,又讓張宗昌,張易之兄弟以控鶴府監視。

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平衡。

林延潮道:“臣以爲武后雖是女子,但若權術不遜於李唐歷代帝王,正如陛下所言,武后從來沒有傳位給武三思的意思,而要傳給太子李顯,但此事一旦挑明,政局即會不穩,朝堂上擁立李家的官員就會到太子的一邊,所以她借用武三思,二張來平衡局勢,如此武后又傳位給李家,保證大權而不旁落。”

天子撫掌笑着道:“正是如此。林卿繼續說。”

林延潮道:“但是陛下,武后年少時與其母受盡孃家的虐待,後來流放了他的兩位兄長,至於武三思更多是利用。其實武后一生爲了權位,不折手段,犧牲骨肉親情,最後武氏一門,以及二張的下場也不好。此還請陛下三思。”

天子不以爲然道:“此又不同。”

“有何不同!”

二人的談話突然被一個女子的聲音打斷。

帷帳後一個頭戴鳳冠的女子直接來到殿上。

天子見此大驚失色,林延潮也是吃驚。天子與大臣在殿內談話,居然有人敢擅闖居然還入內打斷。

這是誰也料想不到,簡直是出大事故了。

但見這女子三十有許,容貌雖不美豔,甚至有些微胖,但是卻盛氣凌人。

林延潮見了對方相貌,也是心底奇怪,這冠絕六宮的女子姿容也不算出色嘛,天子的喜好真是令人不敢恭維。

“淑嬪!”天子大驚失色下將對方還未封妃的名字叫了出來。

“陛下你是要拿常洵當武三思嗎?我們母子倆在你心底算是什麼?借用來平衡朝局嗎?”

但見這個女子飽含怒氣之餘,轉而滿臉悲憤,聞之句句斷腸,詞詞心酸。

天子也是嚇呆住了,這一刻他也是六神無主。

林延潮見這一幕,當即道:“陛下,微臣先告退了!”

天子微微點頭。

林延潮施禮後即是離殿。

“站住!”

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林延潮腳步未停,又聽對方厲聲道。

“站住!本宮命你站住!你要逃嗎?”

居然不給走,林延潮也是微怒。

林延潮站定腳步,轉過身來面對此人,對於這位女子朝中,後世風評他早聽說過了。他以爲對方朝堂上的事即夠了,從未料到在此還要面對這個女子。

這女子正是鄭貴妃,她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後對天子道,“陛下你與大臣商議國本之事,也要找個有膽色知禮數的臣子吧,哪裡有見了本宮連參拜也不參拜就逃走的。”

“朕明白,朕明白。皇貴妃先坐下說話。”天子扶着案支撐着身子,額上也是有汗。

幾句話下林延潮已是明白這個女子的性格不由心想,皇帝是不是有病啊,後宮那麼多溫良賢淑的女子你不去喜歡,非寵愛一個強勢如河東獅的女子,你這不是找虐嗎?

此刻林延潮正色道:“若是皇貴妃之命,臣當然不會走,但陛下方纔已經允臣離開了,但臣要敢問一句,皇貴妃之令旨還要在聖旨之上嗎?”

鄭貴妃一愕,她沒料到林延潮居然知道她的身份,還敢頂撞她。

“你……你竟然在本宮面前如此放肆!”鄭貴妃氣道。

“林卿還不給皇貴妃賠罪!”天子倒是很會轉移矛盾。

林延潮心底大怒,一個深宮婦人何懼之有,你鄭貴妃比得上當年的李太后嗎?

當時張四維,申時行三位內閣大學士圍着李太后狂懟,在明朝任何外戚,後宮在文官的明前都是渣渣!

林延潮聞言彎下身子道:“不知皇貴妃在此,微臣失敬。這是臣的罪過,還請皇貴妃恕臣之罪!”

鄭貴妃聞言擺了擺手道:“本宮難得與你小臣計較。陛下方纔的事……”

“啓稟陛下,”但見林延潮厲聲打斷鄭貴妃的話,直接對天子道:“陛下,臣要彈劾皇貴妃!”

“林卿你說什麼?”天子聞言當即大驚失色。

而鄭貴妃也是一臉不可置信,頓時氣得渾身發抖。

林延潮立在殿中,一字一句地道:“陛下,臣要彈劾皇貴妃!”

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九百零四章 榜樣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一千零五章 歲初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九百七十章 羊報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第六十章 道統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
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九百零四章 榜樣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一千零五章 歲初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九百七十章 羊報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第六十章 道統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