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

就在張鯨身在詔獄中時,長安右門外。

今日正值東閣會揖,翰林院,禮部,工部,吏部,御史臺等官員於東閣議事後,從長安右門出歸衙。

在登聞鼓院前值守的錦衣衛看着走在金水橋上的官員。

雖說是錦衣衛也有三六九等,最優等的當屬在北鎮撫司當差,手握實權。

次一等的就是大漢將軍,那在宮裡當差,隨天子出入,那也是倍有面子。

但他們呢?同爲錦衣衛卻淪爲值鼓,每日都與告御狀的老百姓打交待,這簡直是煩不勝煩。

正待他們百無聊賴之際,卻看得一名女子懷抱一嬰兒,徑直走向登聞鼓,要去取鼓槌。

這幾名錦衣衛喝道:“這是作什麼?登聞鼓也是爾等亂敲的。”

那女子道:“我此來是敲登聞鼓的!”

這名錦衣衛冷笑道:“大明履歷,凡民間訴訟各有縣,州,府各有司至下而上者審理,若越本官官司輒赴上司稱訴者鞭五十,不實者杖一百。”

“也就是說,無論敲登聞鼓有冤無冤,先拿下抽五十鞭!”

於是這名錦衣衛不待對方分說大喝一聲拿下:“先鞭五十!”

幾名值鼓兵丁要上前鎖人。

哪知值鼓兵丁還沒近前,即被女子身旁的兩位武人三拳兩腳打倒在地喝道:“放肆,竟敢冒犯夫人。”

一名錦衣衛傻了眼的,竟有人還敢打值鼓兵丁。這名錦衣衛罵道:“爾等要造反嗎?竟然毆打值鼓兵卒,通通抓起來。”

數名錦衣衛正要動手,卻聽一人道:“慢着。”

但見一名穿着獬豸補子的御史走了出來,正是登聞鼓院的值鼓御史。

十幾名兵丁一併向這御史行禮道:“大人,此人無禮,竟然毆打錦衣衛。”

御史斥道:“你們眼睛長到哪裡去了,沒見這位夫人穿着五品命婦之服,爾等竟敢放肆。”

值鼓御史不過七品,而對方乃五品命婦,說明對方的丈夫也是五品官。

這五品命婦自是林淺淺。林淺淺本是六品命婦,但因子與皇元子同日而誕,故而天子破格賞她爲五品命婦,品秩竟比林延潮還高。至於兩位武人則是陳濟川,展明。

故而這名值鼓御史看了一眼女子懷中的嬰兒,然後上前行禮道:“本官乃值鼓御史,有什麼話不妨對我說來,敢問夫人可是爲何人申冤?”

林淺淺欠身道:“原來是憲官大人,我此來爲我家相公申冤。”

值鼓御史尋思當朝哪個五品官被抓了,此事自己可惹不起,於是他道:“夫人你家相公現關在何處?”

“北鎮撫司。”

值鼓御史倒吸一口氣涼氣,官員被抓入北鎮撫司,一般很難全身而退。值鼓御史尋思到底是什麼官員被抓。

值鼓御史道:“既是身在詔獄,說明此案乃天子親問親察,你又何必來敲這登聞鼓再稟天子呢?”

林淺淺垂淚道:“憲官大人,我相公爲民請命,言語冒犯,故而身入詔獄。我相公爲官如何,我一介婦人自是不知,不敢妄下斷言。但我聽說過爲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我相公於長輩盡孝,於兄弟盡悌,身爲丈夫,待我也一直很好。”

“我心想相公絕不會是奸臣。天子如何懲罰亦是君恩,但奈何相公他纔剛當了父親,幼子尚在襁褓,懇請天子念舔犢之情,對我家相公手下留情。”

值鼓御史聞言驚道:“汝相公莫非是上‘天下爲公疏’的左中允?”

聽這值鼓御史說完,左右皆驚。

錦衣衛心道,完了,完了,林延潮的一封天下爲公疏把聖上,太后都氣得不行,眼下朝野議論是沸沸揚揚啊。

聽說連代上林延潮奏章的通政司使都要上表向天子請罪。他們幾個錦衣衛有幾兩重,還敢把此事和天子再提一遍。

這簡直不要活了。

幾位錦衣衛都要當場管林淺淺喊姑奶奶,求你不要將事鬧大,放過他們好不好。

但見御史問詢,林淺淺又是傷心,又是自豪仰起頭道:“這天下爲公疏,正是我家相公寫的。”

值鼓御史聞言當場肅容道:“原來真是左中允的夫人,餘讀此疏愴然淚下,於左中允之高義敬佩不已,請夫人受某一拜。”

說完值鼓御史向林淺淺長長一拜。

左右錦衣衛都是暗道,完了,完了,竟碰上這麼迂的御史,這一次若是天子,太后降怒,我們都是完了。

林淺淺欠身避開,此刻懷中沉睡的嬰兒也恰在此事醒來。

嬰兒的小眼睛往四方一瞪,見生疏環境,陡然放聲大哭。

值鼓御史見此嬰兒啼哭,當下起身道:“本官就是憑着烏紗帽不要,也要將此事上稟天子。”

林淺淺見此含淚道:“奴家謝過憲官大人高義。”

左右錦衣衛連忙道:“大人三思啊!這左中允不知什麼時候就要完蛋,咱們可千萬不能跟着湊熱鬧啊。”

值鼓御史冷笑兩聲不作理會,親自手持着林淺淺的書狀直至宮中。

林淺淺安撫了一陣嬰兒,然後讓貼身丫鬟抱上馬車,而自己就跪在在登聞鼓院前等候。

霞光之下,將林淺淺的身影勾勒在紫禁城前。

望着雄壯的宮殿,林淺淺神情堅定,彷彿若是聖旨不來,她就能一直在這裡跪下去。

這一幕爲不少過路官員所見,紛紛相詢,待得知是左中允林延潮的妻子後,皆是唏噓不已。

有人則是羨慕。

“此巾幗不讓鬚眉啊,左中允真是有一位好妻子啊。”

“我聽說過,聽聞左中允這位妻子與他共過貧賤,共過糟糠,相公下詔獄,身爲妻子自是不離不棄。”

有人則是憤慨,相顧道:“我等之勇,尚不如一介女子乎?”

“我等都不說話,難道還讓婦孺來說話嗎?”

“幾十年皓首窮經之功,都到哪裡去了,真羞爲讀書人!”

說完衆人都是深深一聲長嘆。

而在詔獄之中。

張鯨對林延潮是循循勸之。

林延潮道:“公公,既拿我兄弟,那我也實話與你說。小弟犯顏直諫,天子能寬宥我的過錯,派公公親自與我遞話。陛下這番恩情,身爲臣子粉身碎骨,亦難以報答。只是公義所在……”

“可是兄弟啊,你如此固執,可否令聖心迴轉半點。你以爲陛下,太后真是怕了你的奏章嗎?張居正的遼王案是鐵案,一百年都翻不了,還有潞王大婚之費,太后也不會少一文錢。你白白葬送了你的仕途,又有什麼用。倒不如留在朝堂上,待陛下心意回轉之時,你再作進言不遲。怕只是怕,陛下對你失望,或者你已不在朝堂上了。”

聞張鯨之言,林延潮不由痛心地道:“爲何陛下明知自己錯了,仍不肯聽。”

張鯨覺得林延潮有所意動道:“兄弟,陛下的性子,你我都清楚的,他好面子,要作聖君……哎,總之陛下是陛下,你身爲大臣,斷不可讓陛下下不了臺。”

“想想你的妻兒老小,你的學生,你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但外頭無數人在爲你奔走,要救出你詔獄。你要替他們想一想,人心都是肉作的,方纔我出宮時,還見到你夫人在登聞鼓院敲登聞鼓告御狀呢?”

林延潮聽了張鯨的話,默然了許久,方道:“公公,請拿紙筆來。”

張鯨聞言大喜。

筆紙在案上鋪就,林延潮將紙一推問道:“公公可有布帛?”

“兄弟你要布帛作何?”

林延潮笑了笑道:“公公有無聽過,天下肉食者謀之。爲官者肉食也,故而以天下爲己任。爲官者都不諫君之過,就是將路走絕了……要真到那一日我們這條路走到了盡頭,老百姓就要站起來另一條路……公公,我林延潮既然當了這官,寧可負陛下,也不能負了這天下!”

張鯨嘆道:“可是兄弟你的大好前程。”

林延潮道:“貶官削籍之事,當初與你送銀子時,我早想過了。公公懇請你幫我一次。”

張鯨長嘆一聲道:“咱家不管你了,來人,將布帛給林中允奉上。”

林延潮將布帛平攤案上,凝視片刻,然後將食指擡起……。

見這一幕,張鯨與衆人都是變色。

張鯨不由驚呼道:“兄弟你,林中允……”

手指上的鮮血滴答而下,於布帛上點點沾染開來。

林延潮手指疾動寫至,事君有犯無隱,臣非好諫諍,唯恥君不及堯、舜……

張鯨是一個勁的搖頭,他雖出身司禮監,但對於文墨之事,一向不精通。

對於聖賢書說得‘仁義’二字一貫是嗤之以鼻,他奮鬥至東廠督工,靠得是看人眼色,溜鬚拍馬的本色,與聖賢書何干。

至於滿朝大臣們滿口仁義道德,但私下還不是要向自己諂媚,給自己送錢。

但今日見林延潮,張鯨忽覺得真是有這麼一些讀書人,可以不計個人得失,他們堅信孔孟之義,終其一生爲自己不認識他們,他們也不認識自己的老百姓們謀福祉。

……臣林延潮血諫。

隨林延潮最後一劃,數百字血書已畢。

張鯨將血書捧起後,珍重地納入袖中道:“左中允,咱家這就拿給皇上。”

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文章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五百五十章 私問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第七章 洪塘社學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
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文章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五百五十章 私問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第七章 洪塘社學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