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勝歌

加藤清正人頭擺上後,劉黃裳不發一詞。

從城樓上退下後,於仕廉見劉黃裳悶悶不樂知他意思,道:“劉兄可是因經略大人不聽你之言斬加藤清正介懷嗎?”

劉黃裳道:“經略大人考量必有深意,或許是爲了震懾倭奴,故而也不在乎是否將加藤清正送還。”

於仕廉笑着道:“我看倒不是,我以往在經略大人幕下時曾聽個笑話,以往一位商賈有兩件一模一樣的古瓷,不知如何處置?這時有一閒人道‘吾有辦法’,然後當着衆人面將其中一件古瓷打碎。商賈大怒正欲發作,這人笑着恭喜商賈說‘老爺剩下之古瓷獨一無二,以後豈非價值十倍’。商賈聽了轉怒爲喜。”

劉黃裳略有所思,然後道:“所以經略大人殺倭將加藤,難道爲示倭將小早川奇貨可居?”

於仕廉點點頭道:“我看有這個意思,但更深一步想來,倭將加藤殺了經略大人心腹。經略大人是爲之報復!”

劉黃裳點了點頭:“這就是公私兼顧之道。”

於仕廉笑着道:“或許如此吧,妄自揣測!”

當下劉黃裳與於仕廉都是大笑。

處置完之後,李如鬆,金元命各部也是陸續返回。

只是唯獨李寧,祖承訓部要次日才能返回晉州,據報得知李寧遭遇倭軍化裝成平民的死士襲擊結果負傷,然後毛利秀元部乘勢突進,結果明軍小挫。

除了李寧,祖承訓部外,李如鬆與朝鮮大將金命元,以及義軍郭再佑都斬獲不少。倭軍在明朝聯軍追擊下,已是狼狽退向釜山浦,若非倭將伊達政宗接應,倭軍損失更大。

但即便如此,明軍經略大營,也已經確認晉州之戰的戰果比平壤之戰更大。

晉州城裡中朝聯軍凱旋而歸,林延潮打算率領文官親至大門之外迎接李如鬆。

要去之前,劉黃裳提醒林延潮。林延潮以二品文臣的身份去迎接一名得勝歸來的武將,此事傳到朝中恐怕會有御史說道,天子也會認爲林延潮刻意結納軍中武將,此乃文官大忌。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對於劉黃裳的好意是心領了,但仍是出城迎接李如鬆。

李如鬆歸來一刻,晉州城上下都點滿火燎。

星夜之下,立在城下的林延潮與城中的官員都是翹首以盼,結果等候了半天也不見李如鬆的明軍返回。

衆人都有些焦慮,莫非追擊的時候又出了什麼意外,碧蹄館之戰難道又要重演嗎?

正在猶疑之時,從遠方遙遙傳來了歌聲,沒錯,是凱旋歸來的明軍將士高唱的得勝歌!

遠方燃氣火把,猶如長龍般的騎兵隊伍出現在了山巒邊!雄渾遼闊的歌聲直入天際!

當年徐達北逐韃虜,元順帝由從大都倉皇北逃,時元順帝北逃之門後被改稱爲德勝門,也稱得勝門。從此以後明軍將士出征和歸來經過得勝門時都要高唱凱歌!

眼下從遠處再度傳來明軍那熟悉而又雄壯的歌聲,由遠及近越來越是響亮!

驅逐外虜,振我華夏,當如是也。

城上城下的明軍隨之放聲高歌,如此熱血沸騰的氣勢非言語可以形容。

城外隨林延潮迎接的金千鎰等朝鮮官員無不震懾,面上表情更顯得恭敬。

兩處聲音漸漸交匯在一起,無比雄壯,這時候明軍騎兵已是抵至城下,士卒衣袍上都是血污,但馬下皆掛滿了人頭。

“萬勝!”不知誰高呼了第一句,隨着城內城外的明軍無不舉起刀槍揮舞高呼。

“萬勝!”

“萬勝!”

“萬勝!”

士卒們一個個從心底吼出,眼中熱淚盈眶。一面面倭軍的旗幟,一件件的倭甲,一副副的倭刀倭槍被丟擲在地,瞬間即堆作了小山。

穿着山文甲的李如鬆在大隊騎兵簇擁之下,出現在城下,提督總兵的將旗正獵獵而動。見此一幕晉州城的明軍無不振臂高呼:“萬勝!”

“李提督萬勝!”

“李提督公侯萬代!”

李如鬆高坐青花大馬上,矜持地與左右向他歡呼的將士抱拳作禮,而左右隨從的親兵無不將胸脯挺得高高的。

這方是我心目中的舉世名將,雄壯之師,大明也是如日中天之大明!看着獨受三軍歡呼的李如鬆,林延潮心底如是想到。

這時候李如鬆方見林延潮在大門前迎候,李如鬆慌忙下馬道:“不知經略大人在此,還請恕罪!”

林延潮托住李如鬆的手道:“能讓我一見與衛霍齊名的名將,何罪之有呢?將軍有寧夏平亂之功,平壤克城之勝,今日又加晉州之大捷,衛霍也不過如此吧!”

“來人,取酒來!”林延潮道,“本部要親自把壺敬李提督三杯!”

但見左右奉上銀壺銀碗,林延潮斟過親自給李如鬆奉上。

大明重文輕武后,幾個武將能有此殊榮。

李如鬆抱拳大聲道:“謝經略大人!”

左右將士無不高聲喝彩。

李如鬆接酒連飲三杯,與林延潮把臂入城!

劉黃裳見這一幕面上卻有重憂。

當夜晉州城城內殺豬宰羊犒賞三軍將士。林延潮寫了告捷文書遞送至京師。

次日林延潮在晉州大祭陣亡將士。

柳成龍等知道這一次是林延潮冒着抗命的風險,率軍救下了晉州城對他無不感激,大祭這一日,朝鮮官員上下也是一併參加。

林延潮想起陣亡在晉州城城下的展明,不由在大祭之時痛哭流涕,明軍將士見此無不感傷。

就在這時內藤如安,玄蘇二人已是入京,石星不顧被人譏諷有主動議和之意,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接見了二人。

主要談判的仍是玄蘇,

玄蘇仍是拿老一套忽悠石星,石星聽過後反問道:“貴使來京,可見識大明景物?”

玄蘇回答道:“大明道路輻輳、市集繁華、人口稠密,此非小邦可及。”

石星聞言甚是滿意道:“既知我大明國力鼎盛,那朝鮮是吾大明屬國,關白爲何侵犯?”

內藤如安道:“回稟石爺,日本求封,曾要朝鮮代請,但朝鮮隱瞞不報,故而舉兵。”

石星斥道:“好膽,既是舉兵通貢,那見天兵又爲何頑抗?”

見對方無言以答,石星頓了頓道:“爾等蠻夷小邦不懂禮數,本部也不願計較,如今爾關白當先書一表請罪求封,然後再計。”

石星關切的並非是封貢,也並非是朝鮮國土,他先要讓玄蘇拿出降表上呈明朝天子。

玄蘇見此暗暗奇怪,怎麼與自己打交道三位明朝官員是一人一套。

林延潮戰和上態度堅決,其餘一概不答允,但在封貢上可以許諾自己。

宋應昌可以看出有迫切議和,在條款上他對三浦倭的說辭甚至感興趣,暗示在朝鮮國土的條件上可以給予便利。

至於石星又是不同,其他條件一概不問,最關切是讓關白奉上降表。

石星繼續道:“隋時,貴國使者來朝,國書中言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乎,時煬帝覺其言十分無禮,但未加斥責,而今對於貴國關白所提七個條件,不是不可商榷,但在於主從君臣之分上要有所明確,否則其他如何能談?”

玄蘇道:“蒙石爺天高地厚之恩,這降表乞封當然可以寫,但並非封一人,小臣乞封關白豐臣秀吉爲日本國王,妻豐臣氏爲妃,嫡子爲神童世子,養子秀政爲都督,仍爲關白。”

“另外豐臣行長(小西行長)、豐臣三成(石田三成)、豐臣長成、豐臣吉繼、豐臣秀嘉,以上五員,乞封大都督。獨行長加世西海道,永與天朝治海藩籬,與朝鮮世世修好。”

“還有小僧玄蘇封日本禪師,豐臣家康、豐臣利家、豐臣秀保、豐臣秀俊、豐臣氏鄉、豐臣輝元、平國保、豐臣隆景、豐臣時信、豐臣義智。以上十員,乞封亞都督……直有未盡封人員,乞老爺賜給大都督札付十五張,亞都督札付二十張,都督指揮札付三十張,都督亞指揮札付五十張。”

石星內心大笑,這些不過是一些虛銜要多少給多少,看來倭人好名真是一點不錯。

石星面上道:“你們討要官職太多了,此事本部必須先稟過皇帝再說。”

“煩請石爺了。”玄蘇很是高興,此事他與內藤如安商議過了,這小西行長,石田三成都是豐臣秀吉下文官派中議和的骨幹,當然要大大犒賞,至於加藤清正則根本不會有名字出現,當然玄蘇他們不知此刻加藤清正已是沒了。

“至於封貢之事……”玄蘇剛開口,即被石星打斷道:“朝廷的意思是許封不許貢。”

“既是勘合不成,議和也沒什麼好談的了。”玄蘇神色一變,方纔良好的談判氣氛蕩然無存,一副起身要走的樣子。

石星當即道:“兩位雖然封貢不成,但是其他事上可以商榷,具體宋經略,沈遊擊會仔細與你們說明。”

說到這裡,石星起身離去。

石星迴去心覺的兩位倭使態度很好,看來和議之事大有可能。

返回兵部後,石星卻看見兵部官員人人臉上都有喜色。

正在奇怪之間,一名官員奉上道:“大司馬,這是朝鮮捷報露布,備倭經略與李提督在晉州城下大破倭軍,斬敵兩萬!”

石星聞言神色一變。

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九百零四章 榜樣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一百章 出山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第四章 叔侄定計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
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九百零四章 榜樣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一百章 出山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第四章 叔侄定計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