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

這一番對峙,兩邊都是神色不善。

謝總甲還沒說話,謝家老三就衝到大伯面前,大罵道:“你他孃的,怎麼有種還敢來。”

大伯怒道:“我怎麼不敢來了。”

謝總甲拉住謝老三道:“別生事,這裡是衙門口。”

林高著向前一步對着謝總甲拱手道:“親家,過去的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大家都是鄉鄰,容情商量一二,弄得鬧上衙門,大家都不好看。”

謝總甲冷笑兩聲道:“姓林的,現在認慫也太晚了吧,好,我也不想仗勢欺人,還是那兩條道,一你帶着你兒子,在鄉里給我女兒磕頭賠罪,請我女兒歸家;二將當初我女兒陪嫁奩妝,這幾年她攢下的體己錢,一文不少的退回,我外孫歸我謝家,我們兩清。”

林高著道:“你閨女竊夫家的家財,刻薄子侄,我不會再容她,更別提賠罪了。至於她回孃家,這奩妝我可以給,但其他不行,你看成不成。”

謝總甲哈哈大笑道:“你這老渾貨,我老謝家的女兒求着你要嗎?今天我是來與你講道理來了嗎?”

大伯怒道:“這欺人太甚了,哪裡有這麼霸道的。”

謝總甲看向大伯道:“老謝家的人就是霸道,你也不是第一天知道。”

“既然如此,我們只有對薄公堂了。”林高著沉聲道,他也算先禮後兵。

謝總甲冷笑道:“對薄公堂,就憑你,衙門哪裡開的都不知道,看,這是葛狀師寫了狀紙,省城裡的訟師,他排在五個手指頭裡,到時候輸了等着哭吧!”

縣衙們吵吵囔囔一陣,衙門們終於纔有點反應了,鬧事太兇的,用了一番棍棒教育。

這時一名書辦喊道:“遞告狀先在一旁候着,一會自有刑房典使來收,告訴兩邊的人都齊了,先來過堂。”

這衙役一說,一旁的人都是騷動起來,隨着林延潮他們隨着一波人,在縣衙門前排隊,然後依次進入縣衙大門。

侯官縣衙看着有幾分破舊,也難怪上一次重修是在宣德年間,屈指算來有一百八十幾年了。這並非是太過廉潔,而官吏們都迷信着官不修衙的說法。

後面一百八十多年的知縣,奉行着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的作風,只有在正統,正德年間,加建了穿堂,後堂,其餘一律如故。林延潮隨着林高著,大伯過了縣衙大門,就是中門,這裡纔是縣衙的心腹之地,中門西面是縣獄,東爲寅賓館、土地祠。

看門的門子,讓衙役領着的百姓統統放過,至於其餘苦主親戚,閒得蛋疼來衙門亂逛的百姓,竟也是放過,讓他們進入中門。這是縣尊大人的意思,周知縣每次放告之日升堂辦案,都會允許百姓旁聽,以示公正清明。

過了中門,就是縣衙正堂,堂東爲典史廳,堂西爲庫房,架庫閣。正堂後面,則是知縣,縣丞、典史,主簿的宅院,這些地方就不對外開放,謝絕參觀了。

百姓們堆在正堂月臺上,算上來打官司的足有三四百號人。

“升堂!”

隨着一聲有力的聲音,升堂排衙開始。衙役們各就其位,口喊堂威,水火棍往地上戳得,嘟嘟直響。

外面幾百號百姓一下子就肅靜下來,充滿了對權威的畏懼。但見周知縣穿着官袍,邁着八字步走出堂來,師爺,主薄各跟在後面。

這周知縣當初在社學見時,林延潮就覺得此人官威很重,今日這等排場下一見,官威更是添了三分。周知縣就坐在明鏡高懸的牌匾下後,拿起案上放在一旁的告狀,與師爺說了幾句話後,坐在一旁的書辦唱名,審起案子。

主,告雙方跪在堂上陳詞,周知縣邊看告狀,邊聽二人述情。

審理了好幾個案子,都是狀紙看完,述情大多沒問幾句,就作了判決,除了重大的案子,纔多問了告訴兩方几句話。

不是想不問,而是言語難通,而來告狀的百姓們又多不會講官話,審案的縣官都是外鄉人,還是狀紙最簡潔明瞭。林延潮這才恍然爲何古代訟師業這麼發達,原來官吏斷案看得是紙面上的功夫。所以一張告狀的好壞,關係案子的成敗。

才審了一會,堂上就有打板子的,原來一個案子,父偏心後娶之婦,而刻薄前妻之子,後兒子狀告父親。而周知縣狀紙,情由未問,就命衙役先把兒子抓來打三十扳子。

原因是子告父,有逆倫常。

林延潮也是一點一點理順古人的思維。

儒家法治思想,傳承自兩漢的引經決獄。重倫常次刑法,清官海瑞就曾說過,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不搞懂這一點是不。如明朝大臣給皇帝上奏摺,裡面總有一句,聖朝以孝治天下。以孝治天下,而不是以法治天下。

如此斷案更重是教化百姓,引導風向,而不是簡單的審案子。

兒子被打得鮮血淋淋後昏了過去,被衙役潑了一盆冷水,接着再審。看到這一幕場外的百姓,都有幾分色變。連林延潮也是有幾分震懾到,打官司真不是好玩的。周知縣一口氣審了十幾個案子,又五六個人遭了板子,吃了頓打。

“謝家告林家無故毆妻案,謝家,林家各出一人上前。”坐在書案上的書吏唱名。

謝總甲掃過林家一眼道:“林鋪司,請吧!”

林高著看了謝總甲一眼,腳跟沒有動。

“你莫不是怕了吧?”謝總甲諷刺道。

“謝總甲,對付你,我林家一個三尺小童就可以了,何必我爺爺出馬。”林延潮上前一步。

“你……你們不要自誤,”謝總甲罵道,他倒是沒想到林延潮與他對薄公堂。

“你放心,我不會手下留情的。”

“哼,到時候哭得是你。”謝總甲拂袖走進了大堂,在磚頭上跪下。

林延潮也是邁過門檻,踏進堂內,跪在謝總甲一旁。

林延潮也算是第一次在古代嚐到了下跪的滋味,臉貼在地上,只看到左右皁吏的靴底。

“擡起頭來!”

林延潮擡起頭,公堂上一目瞭然。周知縣正坐在公案之後,端起茶呷了一口,一旁衙役喝道:“堂下所跪何人,報上名來!”

“小民謝彘,乃洪塘鄉永安裡妙峰村人士,慶隆二年任永安裡裡長至今。”

周知縣聽了道:“謝里長爲朝廷教化地方,起來回話!”

“謝老父母!”謝總甲站起身來,神色頗有幾分自傲。在公堂上,沒有功名的百姓要從頭跪到結束,而謝總甲能免跪,這就是里長的權力。

“小民林延潮,乃洪塘鄉永安裡洪山村人士,現在社學讀書兩年,先父是慶隆年間的秀才,諱定。”

周知縣聽說是秀才子弟,微微頷首,仔細看去不由道:“這不是洪塘社學那個少年,你怎麼來與本鄉里長打官司了?”

林延潮心底一塊石頭落下,他之前還生怕周知縣,認不出自己來,故意穿着那日在社學見胡提學的舊衣來。一旁謝總甲卻是臉色大變,他反覆打量林延潮,心底有種壞事的感覺。

林延潮答道:“承蒙老父母惦記,里長謝家本爲親家,祖父聞親家指使長媳,無中生有向衙門告狀,氣得五內俱焚。孫兒擔心祖父身子,故而代祖父應訊!”

謝總甲心底大罵,好個卑鄙的小童,還未開審,就給自己抹黑。而一旁圍觀的百姓,也是議論紛紛,一是贊林延潮有孝心,二是擔心林延潮一個孩童,怎麼與一個大人對薄公堂,這不是以大欺小。

林延潮聽得議論,微微一笑,一來強調孫子替祖父應訊,這是孝道之舉,二來暗批媳婦告丈夫,公公,違背了夫爲妻綱,父爲子綱的道理。參考之前子告父的例子,自己沒打官司,就先操了三分勝算,這就是道德上的優勢。

百姓,書吏們開始議論紛紛,輿論都已是偏向了林延潮這一邊。

周知縣倒是沒有露出偏袒的意思,只是淡淡地道:“謝家是否無中生有,誣告你祖父,本官自有論斷,你爹是秀才,起身回話吧!”

林延潮站起身。

“將謝家的告狀,念給他們聽。”

一旁執筆書辦,攤開狀紙朗聲念起。

……民婦過門之後,飽受欺凌,嫌其貌醜如山鬼,叱辱常聞,日猶未午,已嫌午飯失時,起尚平明,已嗔晨興過夜,如斯種種,不可枚舉……

……面上之抓橫累累,臂間之青塊棱棱。每遭毒打,唯有號呼。鄰人聞之酸心,過客因之下淚……

……誰無兒女,寧無傷心……

官司勝負,狀詞佔了七分,這也就是古代訟師不用出庭辯護,也能幫人打贏官司的把握所在。林延潮聽來,狀詞一字一句極爲誅心,而且還相當有文采,真不愧爲能排進省城五個手指頭的訟師。

一旁不明真相的羣衆,有幾人開始義憤填膺,至於沒義憤填膺,也只是文化太低,聽不懂而已。

“誰家女兒嫁給他們家,真是倒了大黴了。”

“縣尊老爺,要爲民住持公道!”

若非之前林延潮營造的道德優勢,百姓們早就一面倒的支持起謝家一方了。

大伯已是忍不住道:“這簡直一派胡言,無一句屬實啊!爹,潮囝怎麼不申辯啊。”

林高著道:“虧你還是衙門幫閒的,這都不知道,現在申辯就是咆哮公堂,直接打班子。你看潮囝多有靜氣。”

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四百七十一章 ********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十章 趕出社學第二十八章 民意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零六章 國本
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四百七十一章 ********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十章 趕出社學第二十八章 民意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零六章 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