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

縣丞,府經歷乃是平調,並不是難事,因爲是在府內流轉。林延潮向吏部趙文星寫信,請他在一個月內辦妥。

不過對林延潮而言,河工之事在即,那可是等不到一個月。於是他先把黃縣丞調至府裡來任職。對於聽話能幹的顧主薄,林延潮就推薦他出任縣令。

有了黃縣丞這治河的得力幫手,林延潮頓時心底大定。

從虞城縣回到府衙後,興修河工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黃縣丞向林延潮獻上了河工大計。

黃縣丞的河工大計,說來就是沿着黃河在遙堤內,修建數段合起來百里長的縷堤。

雖說修建縷堤這個計劃甚好,但林延潮覺得此事操作難度頗大,沒有立即答允黃縣丞。

到了第二日,林延潮方來到府衙,就見黃縣丞腋下夾着好幾捆書卷,等候在林延潮的簽押房外。

“子同,這麼早?你昨晚一夜沒睡?”林延潮問道。

黃縣丞單名一個越,字子同。但見黃越頂着兩個熊貓眼,卻一臉認真地道:“蒙司馬將河工大事所託,敢不盡力否?下官昨夜一晚沒睡,一心只是爲了報效司馬的知遇之恩。”

林延潮重新看了一眼黃越,如黃越這等讀書人,一旦丟了節操後,會比正常人更加的沒節操。

說完黃越奉上了腋下的書卷,朗聲道:“這是下官幾十年治黃河,所繪流經十三縣的河圖,呈司馬過目。憑此圖治黃河,如觀反掌。”

說完黃越捻鬚自信微笑,彷彿如隆中對裡,諸葛孔明向劉備獻上《西川五十四州之圖》時,躊躇滿志。

林延潮將書卷交給身旁的陳濟川道:“子同,待本官用過早飯後,再與你細細詳談如何?”

說完林延潮入了簽押房,留下了一臉尷尬的黃越。

然後黃越還是厚着臉皮跟了進去。

不久早飯端上,主食熱騰騰的皮蛋肉粥,一端上案噴香四溢,還有一疊醃蘿蔔,以及一壺香茗。

如此早膳,簡單而養身。

林延潮乃上官,每日廚房都是送至公房裡,至於黃越則沒那麼好待遇,與府中大部分官吏一般,都是在退食堂吃飯。

林延潮邊用膳,邊看河圖,見黃越侯在身邊一副飢腸轆轆的樣子,吩咐也給他盛一碗。

陳濟川依言從小鍋中給他盛了一小碗。

這黃越果真是餓了,一小碗滾燙皮蛋肉粥,被他吃得哧溜哧溜的,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

林延潮呷了口香茶,放下河圖,讓陳濟川又給黃越盛了一碗皮蛋肉粥,然後道:“子同多吃些,本官吃的一貫不多,這些於本官已是夠了。”

黃越吃完第二碗粥,接過陳濟川遞過的巾帕擦了擦嘴,然後道:“多謝司馬,若是府裡的老百姓日日都能吃上如此皮蛋肉粥,那該多好。”

林延潮笑着道:“這也是吾等爲官之願。”

黃越整理了下思路道:“司馬,此願不難,只要下官之水利之法,可以實施,府裡治下不說日日皮蛋肉粥,但至少百姓溫飽不愁。”

林延潮疑道:“先水利,後方興農事,雖說縷堤有束水,但要憑縷堤數年內令境內大治,令老百姓都吃飽飯,恐怕很難。子同,你莫非還會勸課農桑?”

黃越聞言立即露出尷尬之色道:“下官愚鈍,只會治河,不會農事。”

林延潮笑了笑道:“我想再聽聽,你之前所言縷堤與遙堤,落淤固堤的辦法?”

提及黃越的本行,他又恢復了自信,侃侃而談道:“其實前日倉促,我與司馬所言不過縷堤與遙堤,事實上還有格堤,月堤,一共是四堤之法。”

“縷堤,遙堤,格堤,月堤?這格堤,月堤作何之用?”

“縷堤束水,遙堤滯洪,格堤落淤,月堤備險。縷堤所建在沿河第一線,逼河而建,建得較矮,河大水漲時,水滿越堤頂,但卻又不會把堤壩沖垮。”

“至於遙堤已是建好,在河二里之外,高大堅厚,待河水暴漲時,能不使河水越堤淹堤,堤壩不崩決。”

“至於格堤,格即橫也,建於縷堤遙堤之間,縷堤遙堤夾上下格堤,即如一個口字。河水漫過縷堤時,河水會順着遙堤沖刷,如此易毀遙堤根。格堤一建可阻水勢,而且使河水淤泥沉積於堤內,不至於沖刷至下游。”

“萬一縷堤潰決,河水順堤而流,遇格堤而返,仍歸於縷堤之間,免去奪河之患,以護遙堤。待水退,淤留地高,淤地可護遙堤堤根,爲遙堤之撐堤。”

“妙!妙!妙!”林延潮不由爲黃越所設計的格堤拍案叫絕,這等智慧簡直碾壓絕大多數官員,他們就是讀了無數遍四書五經,也想不出這辦法來。

林延潮不由問道:“這辦法你是如何想出來的?”

黃越捏須微笑,緩緩地道:“下官年幼隨家父去過長江,心想江水浩蕩猛於河水十倍,爲何江未曾如河如此爲害?”

長江的徑流量是黃河的好幾倍,爲何古代只聽過黃河爲患,沒聽過長江大害。

“那子同可有什麼創見?”

黃越道:“創見不敢當,其實下官是受劉莊襄公的啓發,他言河不如江,在於傍無湖測之停瀦。河水下游湖泊,多爲淤泥所積,或拿來作田。我歸德府裡本有孟渚澤。孟渚澤乃九藪之首,還在雲夢澤之上,可惜孟渚澤在北宋時被淤平。”

劉莊襄公就是明代治河能臣劉天和。九藪就是古代最大的九個湖泊,孟渚澤本在歸德境內,爲黃河下游湖泊,但最後被泥沙淤平,現在成了農田。

“若孟渚澤在,本府境內之河絕不至於如今日暴虐。故而下官想出用縷堤遙堤間數裡寬之灘地,既可落淤,也可蓄水滯洪之用。”

林延潮點點頭道:“子同說得極是,只是……”

黃越嘆了口氣道:“下官也是司馬爲難,河道衙門撥的河工銀,只夠修復遙堤之用,談不上再建一條縷堤,何況修縷堤之事,還需北堤兗州府答允,如此兩府方能協調建堤。”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道:“此言差矣,河工銀不夠,本官可以去錢莊借。北堤兗州府不答允,本官可去河道衙門打官司。總而言之,這縷堤本官是一定要修。”

黃越聞言訝然道:“司馬,這……”

林延潮道:“修縷堤不僅是治河之用,本官記得你之前說過,在虞城縣官府與民間盜決黃河大堤淤灌,雖使斥鹵之地爲淤田之事,但最後大水時大堤崩決,水掩數縣的事嗎?”

黃越點點頭道:“正是,淤田之肥,高田之五倍,下田之十倍。民間貪淤田之利,往往偷決官堤,以至其屢有漫溢者。此官府歷來不能禁止也……”

北宋時,就經常有民間偷掘黃河淤灌之事,這些最後都成爲了舊黨攻擊王安石農田水利法的彈藥。

說到這裡黃越陡然一驚問道:“莫非司馬是想用利用河水落淤?”

林延潮點點頭,笑着道:“正是!”

說完林延潮打開河圖對黃越道:“這遙堤至河之間有二至三裡之寬,若是我們建成縷堤,這二里之寬盡數可作淤田。本府境裡可修縷堤之處在夏邑,虞城,商丘三處,長約百里,如此僅本府,就可得上好淤田千餘頃,也就是一萬五千多畝淤田,若再算上兗州境內則倍之。”

黃越聞言不由拍案而起道:“妙,實在是妙,這下官怎麼沒有想到這點,司馬真能臣循吏也。難怪司馬乃江南人,必是見慣了湖畔圩田,故而想出此法來,對嗎?”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算是默認。

黃越仔細推測細節道:“太湖虞城一縣田額也不過二千餘頃,若真得之,豈非多出半個虞城縣田土。只是若堤內淤田,只易耕作半年。”

林延潮點點頭道:“河水汛期爲五月至八月,淤田可九月播種,待至來年四月前收穫,雖只種一季,但淤田之利也是倍於下田,堤內淤田大可冬春耕種,夏秋退守。”

“這比決堤,灌淤堤外農田於堤安全得多,再說河水也不是年年都漲大水,甚至還有斷流之時。”

這利用堤內淤田辦法,林延潮是借鑑後世國內國外的辦法。

在國外就有夏堤,冬堤之別,夏季雨水大,退守夏堤,待水過去了,再守冬堤,然後利用夏堤,冬堤間淤地耕種。

到了現代,黃河縷堤和遙堤間,也是住着人種田。

甚至還有民間在黃河堤內自建生產堤,這也是利用黃河淤泥種田。只是老百姓自建生產堤,爲了貪利比明朝縷堤要高很多,結果影響了行洪,被政府屢屢勒令拆除。

黃越讚歎道:“修建縷堤之事,既可落淤固堤,又可得千頃淤田,此一舉兩得的妙法也。若能推廣,何愁河不能治。”

“但是下官還是擔心河工銀不夠,司馬是不是可以考慮先修商丘,或者虞縣一段?”

林延潮擺了擺手道:“你擔心河工銀不夠,大不了本丞將堤內淤田作價賣給府裡大戶,眼下本丞卻擔心河道衙門不肯。”

黃越訝道:“這不會吧,當初潘老爺爲河臺時,就準備要在歸德修建縷堤的,只是最後調任。若是我們上稟河道衙門修建縷堤,河道衙門沒有不答允的道理。”

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六百章 自陳表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第六十章 道統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五百五十六章 中道而行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五百一十九 來客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
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六百章 自陳表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第六十章 道統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五百五十六章 中道而行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五百一十九 來客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