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

此刻已是入夜,文華殿之中。

手臂粗的紅燭燃着,香爐裡檀香氤氳。

去掉彌封後的卷宗一一呈於案上。衆讀卷官看去這五名士子,讀完名字,不由感嘆無一不是一時之選的才子。

“嗯,魏允中,河南鄉試的解元!”

“是啊,王世貞說過此子有大才。”

“還有,什麼,侯官林延潮?”

“他的文章怎麼也在此地?”

衆人看去,那篇三觀不正的卷子竟是林延潮所作。

一位尚書拿起林延潮的卷子與衆人道:“這林延潮弄什麼,裴度之事,古今譽之,他連這點都分不清嗎?”

另一位尚書向乾清宮方向一拱手道:“寫文章,怎可一味媚於天子,連一絲一毫讀書人的風骨都沒有,可見做官也是如張璁的佞臣,如此的卷子,斷不能讓他入前十。”

兩位尚書都是給林延潮卷子‘尖’的官員,當然他們這麼說也是‘大義凜然’。咱們大明的官員一向是很有節操,他們認爲臣子若是訕君,就容易助長天子驕奢淫逸,故而就算是殿試,也必須在文章提出規勸,不可貿然滿篇文章的拍天子馬屁。

林延潮第二篇文章就是犯禁了。

1

故而林延潮就被認爲‘訕君’之人,意圖就是在天子面前討好一個名次,如此人品就很‘低劣’了。

林延潮也不想想,你的文章要‘面君’,必須過咱們十位讀卷官這一關,見不到天子,你馬匹拍得花團錦簇又有什麼用?

此刻又是兩位尚書也是‘深表痛惜’。

一人‘恨鐵不成鋼’地道:“這林延潮的才華,無愧狀元之才。可居然寫出這樣的文章。若是他能不以文媚君,入了前十,最後至少也是頭甲啊!”

見四位尚書一致這麼說。堂上衆人沒有一人反對。

眼看就要將林延潮的卷子罷落,這時候刑部尚書嚴清咳了一聲道:“讓我看看。”

嚴清拿起卷子看了一陣。一名讀卷官道:“怎麼嚴秋官還有異議嗎?難道你以爲這樣以文媚君的考生也能入前十嗎?如此天讀書人的風骨何在?”

這名讀卷官當一頂‘大帽子’,無論嚴清想要作任何解釋,都處於不利之處。

嚴清捏須對着殿上幾位大臣道:“此言有理,我也覺得此文章不妥,看來此卷是要罷落了,但是本官突然想起,這林延潮是會元啊。本官記得,歷科會試的會元卷。不在名次中,都要呈天子御覽的!”

聽嚴清這麼說,那讀卷官都是一時失語,他陡然想起來是有這個規矩的。

“怎麼?這位大人?我說的有什麼不對嗎?”嚴清環顧四周。

衆人都知六部尚書中,僅嚴清一人不依附張居正。偏偏嚴清持論公正,做官又是清廉,讓別人挑不出一絲毛病。

此人一身正氣,連張居正也很敬佩嚴清的爲人。

而現在嚴清講話也有技巧,繞過林延潮的文章是否‘訕君’的問題,咱們直接講規矩。這屬於官員裡最無恥一個手段。叫你與我談道德,我與你講規矩,你與我談規矩。我與你講道德。

誰說這嚴清是直臣,明明是狡猾大大的!

如此在嚴清一句話,林延潮的卷子毫無意外,保送入了前十。

面申時行,餘有丁都是一笑,當時就算嚴清不說,他們也是要起身說的。

申時行微微一笑,從方纔看出四位尚書都是反對林延潮卷子入前十,必是在卷子上寫了尖。而自己和餘有丁,嚴清都是贊成林延潮卷子入前十。必是勾了圈。

而林延潮卷子上是五圈五尖,那麼張四維。陳思育,張居正三人,兩個勾了圈,一個勾了尖。

那麼張居正是否勾了圈呢?

殿試前十卷子選定之後,就要呈給天子御覽。

由天子定出名次。

這就是進士們,出門可以到處吹自己是天子門生的緣故。科舉對朝廷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將論才權力,掌握在皇帝手裡。而不是魏晉時九品中正制,由官員相互推薦,導致世家壟斷人事權。

如此一舉打破了‘上品無寒門,品無士族’的森嚴階級壁壘。若非科舉,張居正,申時行這樣出身官員,如何會有宰執大明的一日?

不過說是天子門生,但在最後殿試上,皇帝和大臣權力還是劃分的。

如本次殿試的三百零二名貢士裡,三甲二甲的名次天子說的不算,前十名的人選天子也不能拿主意,唯有最後的前十名名次,以及三鼎甲纔是皇帝能定奪的。

這就是文官和皇帝權力的分界。

除非皇帝對前十名卷子不滿意,去十名以外‘拾落卷’。當然這就是皇帝對文官的不信任,以大明文官那等‘剛烈’的性格,天子此舉很可能導致十名讀卷官一併辭職,這等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故而幾乎沒有皇帝這麼幹過。

殿試後第三日,十位讀卷官各持一卷,在中極殿丹陛侯立。

中極殿名字取自中庸,意爲,中也者,天之本也;和也者,天之道也。

從位置來說,在皇極殿之後,乃是三大殿第二殿。

中和殿又名華蓋殿,按照慣例大明的首輔大學士,都要稱華蓋殿大學士,或者中極殿大學士之名。

而次輔一般稱建極殿大學士,建極殿乃是三大殿的第三殿。

然後有人問爲什麼沒有皇極殿大學士?

十位讀卷官奉捲入中極殿之後,年少的萬曆天子,已坐於御座之上。

殿試爲皇帝觀策,自宋以來,殿試的文章,天子不親自閱卷,而是由官員讀給天子聽。

因此主持殿試的官員,都稱爲讀卷官,而不是閱卷官。

天子高居御座之上,朱翊鈞自小在張居正,申時行,以及幾位翰林,這等名師教導讀四書五經。天子讀四書五經當然專攻帝王之術,不似其他讀書人專爲科舉而準備,不過考生文章的優劣,他自是可以聽得清楚。

當居首的張居正持卷至御前跪讀,張居正讀畢,其餘讀卷官依次進而讀卷。

清朗宏亮的聲音迴盪在中極殿之上。

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發個單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五百一十九 來客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六十三章 林府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
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發個單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五百一十九 來客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六十三章 林府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