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

這下人突然來請,林延潮有點驚喜交加。

他知此刻申時行應是在陪河道總督潘季馴的,但突然請他去見必是要與潘季馴見面了。

林延潮心底幾分驚喜,面上卻問道:“恩師不是正陪貴客嗎?”

這下人道:“老爺是與貴客一道,但方纔吩咐在後堂擺宴。”

林延潮點點頭心想,看來申時行是準備在宴席上將自己薦給潘季馴了。

於是林延潮向申用懋道:“敬中,恩師傳我,那我先走一步。”

申用懋聽了也是無奈道:“我本已擺席在寒舍,想請世兄一邊用飯一邊請教,看來是無緣再見了。”

林延潮笑着道:“這有什麼難的,若是敬中有空,隨時可來府上找我。我與你說的此事需順其自然,待機緣一到,自有水漲船移的一天,切不可操之過急。”

申用懋知林延潮在指點他,如何將紫翠拿下,對林延潮是十分感激。

而一旁的下人則心想,果真是狀元郎,連指點人讀書的話,都說得如此高深。

於是林延潮與申用懋相辭,隨着這下人經過耳門鑽山,出了後花園,轉至一甬路上,又走了半響來到後堂。

想到要見到的潘季馴,林延潮心底還有幾分激動呢。

若說明朝有一相,說的是張居正,那麼明朝第一能臣,林延潮竊以爲非潘季馴莫屬。

潘季馴衆所周知的,就是他治黃河的政績。

他以在黃河旁築遙堤用以防潰,以縷堤用以束水的治黃之法,乃是歷代治黃河者的金科玉律。到了林延潮的時代,國家仍是採用潘季馴治黃的思路來治理黃河。

建國後肆掠千年的黃河,幾十年裡再沒爆發過水患,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數省不再受黃河之害,造福億萬民,潘季馴是可以居功的。

當然就算不提治黃河的功勞,放下眼下朝廷官員上,潘季馴也是絕對第一能臣。

其任九江推官時,平凡冤獄。

任河南道監察御史,免幾百戶百姓流離失所之苦。

擔任廣東巡按御史時,行均平裡甲法,廣東大治,被嶺南各省奉爲絜令。

在江西巡撫任上改革郵傳,疏通錢法,被百姓贊爲驛傳傳天下,錢法法天下。

南京兵部尚書任上,他創立改革弓兵工食之制,損益兵政的舉措,被後世贊爲可完備大明會典之不足。

北京刑部尚書任上,明細法令,使得官員不敢上下其手。

潘季馴所到任之處,都是有顯著政績,連紀曉嵐都贊他,季馴雖以治河顯,而所治皆有治績。若說爲官者有卓績,那麼潘季馴就是所有技術型官員的楷模。

所以對於志在事功的林延潮而言,潘季馴可以說是他做官治國的方向。

林延潮來至後堂邊的廳房,發現早有數人侯在那。

原來是董嗣成,徐泰時二人,還有一名年輕男子。

董嗣成,徐泰時見林延潮來了,一併起身笑着道:“年兄,你可是來遲了一步。”

林延潮與二人拱手,他知在所有門生弟子,董嗣成,徐泰時屬於關係戶。

董嗣成是董份孫子不必說了,這徐泰時是董份女婿不說,還出自蘇州望族直塘徐氏。申時行原來叫徐時行的時候,與直塘徐氏連過宗。

不過還有一名男子是誰?

但見這少年自報家門道:“在下姓朱名國祚,字兆隆,見過狀元公。”

林延潮訝然心道,原來這小夥子就是朱國祚,這也太巧了吧。

徐泰時笑着道:“宗海,你可別小看這朱兄,他眼下雖不過是秀才,但昔日他過府拜見恩師時,恩師主動與他讓座,言其是公輔之才,並留他在府裡與兩位世兄讀書呢。”

林延潮笑着道:“兆隆自幼得恩師教誨,將來才識必十倍於我等之上。”

朱國祚聽了笑了笑道:“狀元公言重了。”

三人都看得出來,朱國祚嘴上雖是客氣,但態度裡沒什麼客氣的地方,看來是一位持才自傲的少年。

林延潮記得這朱國祚,可是申時行任首輔時那一年取中的狀元。聯想下董嗣成,徐泰時,也只能說申時行也實在太‘舉賢不避親’了吧。

不過也好,林延潮還就喜歡申時行‘舉賢不避親’這點。

林延潮與董嗣成,徐泰時聊了兩句。林延潮突聽得遠處傳來幾聲曲笛橫吹,鼓點輕響之聲。

董嗣成與林延潮解釋道:“恩師正與潘制臺在有朋軒聽戲呢,咱們幾個人先閒聊,一會是要咱們陪席。”

林延潮知申時行家裡養着幾十人的崑曲班子。

在這個蘇州人以爲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的時代,崑曲也逐漸取代北曲,成爲主流。

林延潮聽了幾聲,但隔了太遠了聽不清問:“這唱得是什麼曲子?”

“聽說是由閩戲編來白蛇傳!”

聽到白蛇傳三個字,林延潮頓時一陣驚喜心道,好啊,自己編的白蛇傳都流傳這麼廣拉。林延潮心底有幾分自豪,也有幾分感慨,不知不覺間自己也在改變着這個時代,當然自己被時代改變得更多。

一旁有人端了茶和果子來,林延潮與這三人邊吃邊聊,過了一陣,一名下人來請。

於是林延潮他們離了廳房,來至後堂,但見十幾名丫鬟在那捧菜,安箸,端羹。

林延潮垂手立在桌邊,片刻後申時行與另一名中年男子走來,二人沒有入桌而先在面南的塌上坐下。

那中年男子自是潘季馴無疑。

林延潮偷眼打量這潘季馴,見這位大明第一能臣,正二品總督,穿着一件普通的直綴,與一旁錦衣華服的申時行相較,潘季馴好似他的下人一般。

潘季馴掃一眼問道:“汝默,這些都是你的門生?”

申時行笑了笑,對林延潮他們道:“爾等平日多仰慕潘制臺,今日見還不自我引薦,難道還要老夫吩咐嗎?”

四人當下一一稱名,潘季馴聽了略略點頭。待林延潮自敘時,潘季馴只是多看了一眼。

一名下人上前道:“老爺菜上齊了。”

申時行點點頭道:“也好,時良一貫酒量甚豪,今日可要不醉不歸。”

潘季馴哈哈一笑道:“那要看你幾位學生了。”

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五百七十二章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八百八十六章 局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九百八十八章 上殿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第二十章 蜆子湯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
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五百七十二章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八百八十六章 局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九百八十八章 上殿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第二十章 蜆子湯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