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

萬曆五年,春日的暖風燻人欲醉。

春暖花開時,城西的西湖上,畫舫徐遊。

每逢開春,西湖上都好生熱鬧,省城裡的士子會結伴到此酬唱,士子們租借幾艘畫舫,邀來歌妓一併遊湖賞景。

在岸上看去,但聽得歌聲傳來,畫舫上妓子們着錦衣團扇,彈唱樂舞,大有舞衫回袖勝春風,歌扇當窗似秋月之感。

這一日林延潮攜翁正春,葉向高,龔子楠,黃碧友,陳行貴等一干好友,泛舟湖上,待遊湖興盡後,登岸來到宛在亭一遊。當年下盲棋的老叟已是換人,與林延潮談禪的老者也已是不在,令林延潮不免悵然。

衆人進入宛在亭中休憩,自有同遊的書童,僕從,早備好了小火爐子,攜了美酒佳釀,在亭外溫酒。

待酒熱之後,童子將酒和蔬果,端入亭中供主人暢飲。衆好友們在亭內一覽湖光山色,柳堤十里,談談說說十分愜意。

春風拂面,美酒醉人,陳一愚,翁正春等人乘興,去詩龕討來前人留下詩句文章讀起。

衆人之中,陳一愚詩詞最佳,於是取了幾首來,一面念給衆人聽,一面加上自己的品鑑。衆人喝着酒,說說笑笑,偶爾聽到可浮一大白之佳句,也是一併叫好稱讚起來。

林材忽道:“與其評鑑他人詩句何用,不如藉此良辰美景之時,不如大家作遊湖詩一首!也入詩龕中留給後人。”

衆人一併稱妙!

於是衆人借來紙筆,在亭間的石桌上揮墨,都是即興而作。

輪及林延潮時,他想了想,既是交遊而作,於是就隨着興致寫道:“綠蟻微溫野草香,湖光泛影碎斜陽。問詢桃李同遊否,借我浮生半日涼。”

幾個人見了林延潮的詩,都是點了點頭。

衆人當下一一題詩之後。相互品鑑各人的詩句。

大家興致正好,突然這時亭外走過一人道:“又是一幫腐儒,只知賞詩吟風,卻不知天下興亡。可知旦夕禍難將至?”

衆人看去但見一名四十多歲的書生,面容上有幾分激憤之色。

陳一愚先是不快道:“眼下天下太平,四方無事,爾何必出此不詳之言!”

陳材道:“罷了,何必動氣。此人不是杞人憂天,就是好驚世之言,欲博人注目爾!”

對面沒有穿襴衫,斷然不是有功名之人,如書生這般人,大家也是沒少見,平日這樣愛危言聳聽的人,還少了?

那書生搖了搖頭道:“世人無知,當今國弱主少,權相當道。民不聊生,居然還敢說天下太平,四方無事。爾等身爲老爺相公,整日只知酒色爲會,吟詩作對,鑽研故紙,高談性理,我真以汝等爲恥!”

這一下衆人都怒了道:“狂生還不離去!別擾了我等雅興!”

主人發了話,身旁幾個僕人和小童當下一併喝罵推搡。

那書生終是孤身一人,被幾人推開後。哼了一聲,在地上重重吐了口痰道:“一幫酒囊飯袋,大明必亡在你們手中。”

說完揚長而去。

被此人一鬧,衆人情緒都不太好。本來好好一番賞湖遊春的心情,一下子被攪得興致全無。

陳一愚道:“諸位,此人科舉失意,故憤世嫉俗罷了,我等都是有功名之人,豈能與他一般見識。不要被這等人掃了雅興,來來,大家繼續暢飲談詩!”

陳一愚雖這麼說,但衆人此刻都沒了心情,但見林延潮凝眉站在那,陳一愚問道:“宗海,你怎麼了?”

原來林延潮聽書生之言,陡然想起,沒錯,眼下大明確實還有好日子過,但七十年後大廈崩塌的一幕,又豈是在場讀書人想得到的。

林延潮忽然道:“這狂生,話雖說得難聽,但依我看,咱們讀書人,也不妨當居安思危一二。”

衆人聽了林延潮的話,當下都是露出認真傾聽的神色。

翁正春道:“宗海兄,一貫很有見地,不知你是怎麼看的?”

林延潮環顧左右道:“諸位,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我等身具功名,肉食於朝廷,若論憂國憂民豈能連此匹夫都不如。大丈夫需有大抱負,方纔不負此生,諸位是否與我同懷此志呢?”

衆人都是點點頭道:“不錯,宗海兄,我等讀書爲何,還不是爲了報效朝廷。”

陳一愚道:“今日我等在此唱詩遊湖,看似安於享樂,但他日遂青雲之志時,必撒一腔熱血爲國爲民做一番事情。”

聽陳一愚這麼說,大家也是贊同,林延潮也不懷疑,對方是在說漂亮話。當初爲學生時,不少人也曾揮斥方遒,說老子將來要如何如何,做一番事業比愛因斯坦還牛逼,但在現實中摸爬滾打久了,棱角打磨完了,當初那一番理想都拋在腦後。

但不能說當初許下理想是騙人,至少自己說的那一刻是真誠的,只是大部分人做不到堅持罷了。

而陳一愚等林延潮這些同窗,秉持讀書人理念,自小讀書就抱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林延潮見衆人情緒已是鼓動起來了,點了點頭。

這時候陳行貴道:“諸位我等有的是同窗,有的是同年,既是在此都是緣分,我建議大家不如結個文社,平時賞詩喝酒,切磋時文,抨談時政,待他日釋褐之時,相互提攜,共同進退如何?”

林延潮欣賞地看了陳行貴一眼,他本以爲這些人中,會是葉向高先聽出了自己弦外之音,但沒有料到卻是陳行貴。

衆人聽陳行貴這麼說,都是點頭道:“陳兄所言即是。”

這時陳應龍道:“既是文社,那麼就需選出一社首來!”

陳應龍說完,衆人都是不語,然後將眼睛一併看向了林延潮。

林延潮笑着道:“怎麼我有這麼衆望所歸嗎?”

衆人都是大笑。

陳應龍道:“那還不是嗎?宗海兄,你是舉人,又是解元,爲人敦厚,我等都是信你。”

陳行貴道:“是啊,宗海別多說,就你了。”

葉向高,翁正春,陳一愚等人也是同意。

林延潮見衆人都是贊成,當下道;“既是如此,那麼在下就當仁不讓了。”

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第三十九章 買書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五百七十二章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九百七十章 羊報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第三十章 奇才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第四章 叔侄定計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
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第三十九章 買書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五百七十二章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九百七十章 羊報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第三十章 奇才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第四章 叔侄定計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