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

春去夏來。

轉眼就要入秋。

朱賡與林延潮並列庶吉士教習後,朱賡人在禮部辦差,故而教習的事,主要還是林延潮在辦。

庶吉士在翰林院要學習三年,三年後,合格者成爲翰林,稱爲留館。不合格者授官,稱爲散館。

留館成爲翰林不說,就算是散館也是科道,部郎起步,前程不會差到哪裡去。

至於庶吉士三年裡在翰林學什麼?

就是由教習庶吉士說的算,教習庶吉士,又稱領教習士,或者館師。

身爲館師的林延潮,要開授館課給庶吉士學習,每月都有館課,每個月還要有館試。

身爲庶吉士不是想反正進了翰林院,無論留館不留館都無所謂,這三年內可以好好浪一下。

如果這麼想,在明太祖朱棣那就完蛋了。

朱棣有一次心血來潮,讓庶吉士背誦《捕蛇者說》,結果不知是不是朱棣的王霸之氣太重,二十八名庶吉士在他面前戰戰兢兢,竟無一人可以完整背誦。

朱棣大怒之下,將這二十八人全部充軍,丟去拉大木。

宣德五年時,就規定庶吉士一二年無所成,可以黜之了。

所以如何評定庶吉士在翰林院裡有沒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權力就掌握在館師的身上,館師可以根據平日的館課成績,決定庶吉士三年後是留館還是散館。

至於林延潮教的館課是什麼?

這也有規程,要去內閣看過的。

過去館課都是隨便教,大多數都是教授詩文。

有一次首輔高拱知道了就恨生氣,說考前學詩文,考後學詩文,做官前學詩文,做官後學詩文,學來學去一點辦事的能力都沒有,要什麼用?

被高拱這麼一罵,館課後來才重視起經世致用來,改以研究歷代奏章,朝廷公文。

而現在館課到了林延潮的手上,就是另一等折磨人的章程,不會讓你們有好日子過的……一言概之,每日庶吉士上衙的心情如同上墳。

除了教習庶吉士,林延潮這幾個月忙着就是搬家。

這也是必須的事,原先老借住在濂浦林家的老宅也是不好。

林延潮新買的宅子入手後,翻修後選了個佳日就搬進去住了。

林延潮在翰林院教習庶吉士之餘,也是操持此事。翻修的事說來與申時行有關,因爲申時行是蘇州人,蘇州的園林甲於天下。

申時行接替張四維成爲首輔時又將宅院擴大了一倍,幫忙修葺申府的人是他的門生,工部營繕司的主事徐泰時。

今日去過蘇州的人就知道,與拙政園並稱的留園,就是由徐泰時一手修建的私家園林。

申時行對於衣食起居向來都是精益求精的,特別是在居所上。申府林延潮去過次數不少,就算以一個穿越者而言,那樣的園林也是足夠震撼。

所以林延潮就找了徐泰時修自家的園林,仿着申時行的申宅來修。

此舉當然也不純粹是爲了巴結領導,因爲確實徐泰時修的好,而且品秩高的京官,找工部營繕司修宅可以部分‘走公賬’,這是官員們都心照不宣的事。

憑着林延潮現在的地位,以及大家與申時行的關係,徐泰時當然樂意幫這個忙,林宅雖說比申宅,武清侯宅小几十倍,在衆京官中也是不值一提,但亭臺樓閣假山小橋流水魚池皆有。

徐泰時不愧巧手,將林延潮這小宅營造出了江南水鄉林園的感覺。

京師裡夏日漫長,炎熱無雨,待秋光蒞臨前,又下了好一陣的雨。

林延潮每日退衙後,攜子與林淺淺就住在小宅裡白日避暑,夜晚賞月,有公務時臨軒伏案,閒時教子讀書,倒也不負了這一園林的景色。

宅院雖小,但也有竹林松濤,魚池碧綠,生出幾分‘山林悅鳥聲,深潭空人心’之感來。

有時候林延潮會想穿越到明朝來,失去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但又想想後世二環內,有這樣一處園子,心底又平衡許多。

宅院裡,小延潮雖小,但林延潮已是開始親自教他讀書認字了。

第一個是教他名字,單名一個用字。

用字,這包含了天下大多數父母的心思,不求大富大貴,位列公卿,但求於家於國,作一個有用的人,如此也就夠了。

林延潮主要教兒子,握筆持筆,筆正字也就正,這是蒙學時林誠義教給他的道理,如此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到了九月時,有一老友來訪。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與林延潮一起喝茶聽戲,寫白蛇傳的謝肇淛。

謝肇淛在閩中有了不小名氣,去年他鄉試及第,卻沒有立即來京趕考,反而今年才決定來京師投奔林延潮,然後在此讀書求學。

謝肇淛來時秋色正好,看着林延潮一園子景色,連他如此在蘇杭待數年過的人,也是嘖嘖稱讚:“我道是京師沒什麼好園林,但見學功先生的府邸,實在是難得。”

林延潮笑道:“能入你的法眼就好。這一次知你要來,我煮了黃精茶。”

謝肇淛嘆道:“學功先生,還記得我的口味啊。”

林延潮笑了笑。

不久徐火勃,袁宏道,袁中道到了。徐火勃與謝肇淛久別重逢,然後引薦了袁宏道,袁中道與謝肇淛認識,大家志同道合,聊起來甚是投機。

當天晚上,衆人聚在林延潮的園林裡,有先生,有後輩,有師生,有同道,有好友。屋子外秋風習習,屋內燈火明亮,酒盞映紅。

衆人席地而坐,對着秋月竹林喝酒暢聊,講酒,講花,講茶,就是不講公事。

喝着謝肇淛從老家帶來的青紅酒,林延潮也是放下公務的勞神,聽着衆人說笑。

謝肇淛忽然從兜中取了一書來,遞給林延潮笑着道:“這一次我得了一本奇書,千里送來給學功先生與諸位一觀。”

謝肇淛書纔拿出,就被徐火勃一手拿過,看了頭幾頁即笑着道:“我道是什麼奇書,這不是水滸傳嗎?說的是潘金蓮,西門慶,武松那一段故事。”

謝肇淛笑了笑道:“你繼續看下去,就不會這麼說了。”

徐火勃聽了當下吐了口唾沫在手指繼續翻書,纔看到幾頁,不由面紅耳赤道:“這是什麼書,你也拿來。”

謝肇淛聞言大笑,將書給林延潮道:“各位,此書實乃一本奇書,只是什麼人各從書中看出什麼道理來,若是淫俗之人也只能看出淫俗之事來。”

徐火勃聽了惱道:“胡說八道,這明明是水滸傳一段故事,被人借樹開花,胡亂截來說來一段故事,博人耳目。”

林延潮取書看過,作爲前世博覽羣書的人而言,自是知道這書是什麼金什麼瓶什麼梅了。

林延潮也曾想過來到萬曆年間,會看到此書,之前還一直以爲是王家屏寫的,但見是謝肇淛遞來,他此刻最好奇的是此書的作者是誰?

書眼下道了袁宏道的手中,他細細翻讀,林延潮當下問道:“此書你是從何處得來?”

謝肇淛笑了笑道:“一位朋友相贈的。”

“哦,他有無說此書何人所作?”

謝肇淛笑着道:“當然有,他說此書乃蘭陵笑笑生所文,這蘭陵笑笑生就是王弇山(王世貞)。”

“胡說,弇山先生乃當世文宗,怎麼會寫出此書?”

見徐火勃質疑,謝肇淛不由笑着道:“說你是淫者見淫一點也不錯,他說爲何先生要寫此書,說來還有一段故事,與嚴嵩父子有關。”

衆人來了興趣問道:“如何說來?”

謝肇淛笑着道:“衆所周知,王弇山之父爲嚴嵩所害。先生爲了報父仇,決定要對付嚴世蕃,他知道嚴世蕃是淫邪之徒,所以就寫了這麼一本書然後轉託人獻給他。先生知道,嚴世蕃看書不求其他,只求文中肉詞,爲了尋詞文必是指沾唾沫在手翻書,故而書頁上都染了毒,然後果真嚴世蕃讀此書後暴卒。”

徐火勃聽到這裡嚇了一跳,方纔他讀此書時,也是用手沾了唾沫。他見謝肇淛臉上的笑容,不由惱道:“好啊,你又來捉弄我?”

“不敢,不敢。”

見此屋子衆人都是大笑。

當時聽了謝肇淛說了此書後,都是心生嚮往。

袁宗道成了庶吉士後,袁宏道,袁中道都是沒有回老家,而是從兄在留京讀書。

背井離鄉,難免寂寞。

袁宏道見了此書後讀了幾頁十分喜愛,當下向謝肇淛相借。

謝肇淛道:“本來吾書從不借人,但與袁兄一見如故,借就借,但不要看之入迷,到時忘了還。”

說着衆人大笑。

這時候徐火勃突有幾分傷感道:“要是湯先生在就好了,若是他見了此書不知如何高興纔是。”

林延潮看了徐火勃知他是念起湯顯祖了。

林延潮知自己這位首席大弟子的性子,甚是多愁善感。

湯顯祖他們,當初因爲林延潮利用報館上書後,幾人之後隱姓埋名一直在逃。

之後雖說林延潮門生都是沒事,但湯顯祖,屈橫江幾人因爲散佈消息,製造輿論的罪名,順天府一直沒有撤回對他們的海捕文書。

一直到了林延潮升了知府,明顯聖意迴轉了,順天府纔看在他的面子上,將海捕文書撤了回來。

經此一事,湯顯祖本來是妥妥能中進士的,但現在似已絕了科舉仕進之意,這點令林延潮倒是一直內疚。

想到這裡,林延潮一口悶酒下肚。

而一旁少年人則是忘了此事,又捧着書在那笑讀。

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九百九十章 儲相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五百七十章 賞賜九百六十章 官吏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第二場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九百零四章 榜樣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
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九百九十章 儲相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五百七十章 賞賜九百六十章 官吏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第二場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九百零四章 榜樣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