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炎日當頭,瓊州會館前。

老百姓都是滿頭大汗排着隊,雖是天氣炎熱,但是他們眼底卻是滲出希望。

這些老百姓都是在其他衙門那受了委屈,但在這裡卻對海瑞滿懷信心。

見老百姓對海瑞敬仰那樣子,陳濟川不由感嘆道:“老爺,這海瑞真是得民心啊,你看老百姓對他一口一個海青天。”

林延潮看着瓊州會館門口,熙熙攘攘排着隊的老百姓,卻是道:“老百姓寧可信海瑞一人,而不信朝廷的律法,這並非是國家之福啊。”

林延潮雖是來傳旨,但體察聖意,天子是不希望此事辦的大張旗鼓的。

於是林延潮命陳濟川拿着名帖遞上,先以私人身份拜見。

哪知站在會館門口的海瑞下人卻道:“這位老爺對不住,我們家老爺無私客,就算你是官員也不能先見。”

陳濟川怒道:“你可知我們老爺是誰?”

那下人道:“前幾日有個布政使來了,我家老爺也是一樣的話,這位老爺你若要見我們老爺,就與老百姓們一併排隊吧!”

“我們老爺可是來宣……”

林延潮擺了擺手止住了陳濟川的話道:“無妨,我們就與老百姓一併排隊吧。”

林延潮等了足足一個時辰,方纔被允入內。

林延潮來至一大院子裡。

但見海瑞將公案搭在一涼棚下,他穿着打了幾個補丁的麻衫,旁邊堆着一疊訟狀,一旁還有一名下人給他打着扇子。

儘管如此海瑞仍是額上仍滿滿是汗,至於一邊還有十幾名等着告狀的老百姓。

“你有什麼冤情啊?”海瑞頭也不擡地言道。

林延潮也不答走進一步,但見海瑞提筆在一狀紙上寫着,大意是請某個衙門出面,替老百姓復察此事。

海瑞似察覺有人靠近,擡起頭道:“怎麼不答……這不是林中允麼?”

林延潮笑着道:“見前輩在忙,不敢打攪。”

海瑞看了林延潮一眼,又伏案寫字頭也不擡地道:“這是老朽不周了,累林中允與這些平民百姓一併在此等候,着實令老朽過意不去啊。”

海瑞口上說過意不去,但口氣上絲毫沒有過意不去之色,這存心給人添堵啊。

林延潮氣得牙齒疼,但此來有求於人,只能陪着笑臉道:“無妨,無妨,晚輩等一等也沒什麼。”

海瑞筆下不停,邊寫邊道:“老朽與林中允並無私交,至於公事也應去公堂上相談,你看老朽這裡還有很多事呢,這麼多老百姓都在等着,林中允此來到底所爲何事啊?”

這真太過分了,林延潮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問道:“敢問前輩,那這些老百姓,是爲了公事,還是私事求見呢?”

海瑞停下筆來,看了林延潮一眼道:“老百姓此來於己是私事,於我海瑞而言則是公事,不可與林中允同語。”

林延潮笑着道:“哦,那晚輩此來也是既有公事,也有私事。”

海瑞失笑道:“莫非林中允也是來伸冤的嗎?你可是天子近臣,一語即上抵天聽,恐怕老夫這沒什麼能幫你的。”

林延潮笑着道:“不需海前輩幫忙,我此來是替陛下向海前輩你宣旨的。”

海瑞聞言不由色變道:“陛下的旨意?你爲何不一早說……”

林延潮指着一旁百姓道:“不是這麼多百姓在嗎?老百姓之意乃民意,陛下之意是聖意,聖意不可臨於民意,故而晚輩雖有聖旨,但也要等海前輩聽完訟狀。”

聽了這一席話,海瑞對林延潮也不由改觀,點頭捏須道:“孟子有云,民爲貴君爲輕,此天下之至理,請中使宣旨吧。”

見林延潮捧出聖旨來,海瑞有幾分激動,拜下後顫聲道:“草民海瑞躬請聖安!”

一旁海瑞的下人,以及老百姓本都不知生了何事,見林延潮拿出聖旨來,於是慌忙拜倒了一地。

林延潮目光掃視衆人後,肅然答道:“聖躬安。”

於是林延潮念旨,聖旨裡點至海瑞一生政績,歷數他在淳安知縣,戶部主事,應天巡撫上的政績,贊他不畏豪強,力行清丈,剛正不屈,加上林延潮妙筆生花,讀起來令人是蕩氣迴腸。

林延潮邊讀邊看四周,海瑞垂下頭,看不清臉色,但一旁老百姓則是不住落淚,而兩位海瑞的下人更是淚流滿面。

……秉忠亮之心,抱骨鯁之節,天下蒼生信卿,朕信天下蒼生……

待聖旨盡數讀畢,海瑞凝噎不語,半響對着北邊叩拜道:“陛下對臣一片信任,臣唯有九死報之。”

一旁老百姓則是一併朝北叩拜道:“陛下聖明,真明察秋毫,海青天真是這樣的好官啊!”

林延潮見海瑞,老百姓都被這聖旨感動得無以復加,不由心底吐槽,皇帝什麼時候自己親自寫過聖旨了,明明都是翰林操刀的嘛。但是老百姓只是相信皇帝明鑑萬里,這詔書自然也是他老人家一筆一筆親自寫的,聖旨裡的褒獎之詞都是天子的心底話。

若是老百姓們知道這話是林延潮說的,恐怕就另一個表情了。

林延潮將海瑞扶起道:“陛下下旨褒獎,是因前輩能耿直直言,前輩在奏章裡所言吏治敗壞,都是切中時弊。陛下讀之唏噓不已,在我等面前連贊前輩之忠,又恨吏治之事雖爲朝廷惡疾,但偏偏又一時無法驅之,故而陛下讓晚輩此來告訴海前輩,他心底的愧疚之意。”

海瑞這時也是深明大義地道:“陛下的爲難,草民是知道的,確實吏治乃是積弊,要革除此弊非一朝一夕之事,老朽也是太急切了一些。懇請陛下萬萬不需如此,如此草民則罪大惡極。”

什麼叫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看來海瑞還是吃這一套的,只是看什麼人給他拍這馬屁而已。這林延潮假天子的名義,給海瑞獻上的自是不同凡響。

一旁‘不明真相的圍觀羣衆‘也是一併道:“是啊,是啊,陛下也有陛下的難處,滿朝奸臣那麼多一時也殺不完。但只要陛下能用重用海青天這樣的大臣,將來一定會將奸臣們都趕出朝堂的。”

海瑞見此向老百姓們道:“不敢當,不敢當,海某謝過鄉親們的誇獎了。”

衆老百姓們一併道:“海青天這是你應當的。”

林延潮來給海瑞宣旨,老百姓自不敢再逗留,紛紛告辭。

見衆人離去,林延潮不由感嘆道:“前輩,你看咱們黎民百姓就是這麼樸素,在他們眼底只有清官貪官之分。陛下永遠聖明,他們受得冤枉,只是一時被奸臣矇蔽了而已。只要陛下明白過來,親賢臣遠小人,那麼必還他們一個朗朗乾坤。”

海瑞沉吟道:“林中允此言似話裡有話。”

林延潮道:“不敢在前輩面前故弄玄虛,只是‘親賢臣,遠小人‘,不正在於革新吏治嗎?但你看朝堂哪個是賢臣,哪個是小人,你我說得不算,陛下也未必能明察。”

“再說一句誅心的話,朝堂上賢人實少,小人甚衆。小人多,也並非我等官員是壞的,實在緣於官場風氣敗壞,逼得人人如此。”

海瑞問道:“林中允反對先整頓吏治,那汝以爲當從何做起呢?”

林延潮道:“整頓吏治是必要的,但卻不是最迫切的,至少據晚輩所知,還有兩件與吏治一般重要之事。”

海瑞斥道:“兩件事中不是有一件,爲興辦義學之事吧。”

林延潮笑着道:“當然不是,昔日張江陵致仕時,曾與陛下進言,下官有幸聞之。張江陵言我大明之積弊有三,一宗室,二吏治,三邊患。任何一個皆可亡我江山社稷。”

海瑞聽了頹然道:“是啊,張江陵所言一點不虛。”

林延潮感嘆道:“張江陵行之新政,即打壓巨室,以安百姓,然以學生觀之,不過延我大明幾十年氣數,終治不了根本。”

海瑞聞言大笑道:“後生真不知天高地厚,能延國祚幾十年,即是聖人也不能爲之。我與張江陵雖不睦,但也不可否其功績。你林中允以爲憑自己的三言兩語,就能力挽天傾麼?”

林延潮嘿嘿笑了兩聲道:“力挽天傾,當然不能,但爲擎天之柱,還是可以的。”

海瑞上下打量林延潮道:“那老朽倒要聞其詳了。”

林延潮道:“無論是張江陵,還是海前輩,一生爲政,究其根本,在於打壓豪強巨室,以解民困對嗎?”

“然也。”

林延潮道:“可惜啊,天下如江陵,前輩之官員能有幾許?依靠孔孟之義,官員良知來自糾,就能幫到老百姓了嗎?”

“當然不是,”海瑞正色道,“除了官員,還有聖上,此天下乃聖上之天下。只要聖君在位,官員即不敢胡來,此乃上正,以正天下之不正也。”

林延潮搖頭道:“前輩,千百年來老百姓們,日夜盼聖君,盼清官,但千百年爲何還是逃不過治亂循環?”

“倘若沒有聖君在朝,我們唯有靠官員的良心行事麼?江陵,前輩壓豪強,救百姓不過解一時之困,恰如授人以魚,並非授人以漁。”

“晚輩以爲要正天下不在於上,而在於下。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唯有自助者,方天助之,方人助之,興辦義學,開啓民智,新民自強纔是授漁之道,亦根本之道。”

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五百一十九 來客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二十八章 民意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八百八十六章 局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七百八十章 進言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五百七十章 賞賜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發個單章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六百六十九章 撰起居注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第五十七章 講卷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
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五百一十九 來客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二十八章 民意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八百八十六章 局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七百八十章 進言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五百七十章 賞賜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發個單章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六百六十九章 撰起居注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第五十七章 講卷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