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

>

,!

當下陶提學拿了卷子來到公堂,親自拜了孔子後,然後將一百張卷子取來。●⌒,他看了一白天后,最後篩了五十五份卷子定爲錄卷。

五十五份錄卷中,又取了最好的三篇,定爲前三。

陶提學大致排定了座次,將定的卷,次卷,三卷一字排開。

几案上擺着兩支紅燭,燭光照得卷面亮,衆人不由心想是誰那麼好運氣,卷子能入選其中。

陶提學對在場的府學教諭,縣學教諭道:“這是本官定的名次,你們看後若無異議,本官就揭開糊名,依此放榜了。”

衆人聽了心底都是大罵,你都定了座次了,叫我們排什麼?如果真有誠意,應該是大家一起討論後,再決定排名的。

眼下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不過有卷子看爲何不看,院試前三的卷子,他們也想搶先一睹爲快。

一般而言,院試前三名的程文,不僅官府要刻錄,題名錄上要載,而且書坊商人們也都會附在最新一期的時文選集裡。然後全省的秀才,童生都是抄借來看,揣摩提學大人的喜好。

三張卷子,大家人手傳看,衆人邊看文邊捏須點頭,或者與一旁之人評頭論足一番。

“奇才,真天下之奇才!”一人道,“這一篇治易的文章,寫得太好,我本以爲自蔡虛齋後,本省治易名家不過泛泛而已,但這一篇寫得何止是入木三分,簡直深入其髓,這等文章不取第一也難,你可知本府有哪位名家治易嗎?”

蔡虛齋就是蔡清,泉州人,理學大宗師,猶擅長治易,李廷機,俞大猷都拜下他的門下。

“我略知一二。現任建陽訓導的懋卿公啊,聽說他的兒子,這一次也來赴院試了。”

“他的兒子名叫是?”

“你附耳來,我與你說。”

“你們看這篇治尚書文章。也是極佳啊!這一篇出題是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他寫這一句道,稽我周章服之舊,祀先王則袞冕,祀先公饗則鷩冕。四望山川毳冕,祭社稷王室則希冕,你知這一章出自何典?”

府學盧教諭向長樂縣學教諭。

縣學教諭笑着道:“你考不倒我,我雖不治周禮,但也知這出自此經,冕服有六,大裘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

“果真學識淵源,那再看這一句,九命者,衣五章而裳四章。七命者,衣五章而裳四章,……三命者,衣無文而裳制剌黻。我問你九命,五章,剌黻何解?”

“你又考校我了,周爵有九命,上公九命爲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衣五章。臯陶謨有云,天命有德,五服五章。”

“那剌黻呢?”

縣學教諭沉思了一陣,搖了搖頭道:“這我倒是不記得了。”

盧教諭笑着道:“玄者,衣無文,裳刺黻而已,是以謂之玄。你不治周禮。連註疏也不讀了嗎?”

縣學教諭不以爲意笑着道:“哈哈,這我倒是忘了。引經據典之事,你不要與我說,我只看文意,你看這一句乃知文王之卑服,豈曰無衣。不若思如挾纊也,豈翳無服,不若衣被天下也。”

“挾纊乃授人寒衣,衣被天下爲王者之心。文王卑服,並非沒有華衣,衣五章,裳而有四章,只是與其華衣在身,卻不如衣被天下。這真是一語道盡,天下一等一的好文章啊!”

說着縣學教諭拿着文章的手,都是抖了起來。

縣學教諭當下道:“以我之見,治尚書此子,真是博學多聞,典籍裡的儀制,信手拈來。聽聞陶提學本經也是尚書,會將此篇選入前三,真是實至名歸。”

盧教諭道:“是啊,不過此篇文王卑服,用詞用典雖是不錯,但文字功底火候還是稍遜了一分。”

縣學教諭聽了當然變了臉色道:“什麼?這等文字,我看能寫到如此,去鄉試都可一試了,你爲何說不行?”

盧教諭笑了笑道:“你誤會我的意思,這等文字已算得第一流了,但是治易考生那捲子寫得也不差,五經題各有所長,但四書文兩人寫得是同一篇,可見高下。”

另一人聽了拿卷子來一看,點點頭道:“確實,四書題文字上遜了一籌,相較下還是欠些火候,而且此人五言八韻詩也作得一般,可惜了。”

盧教諭捏須道:“沒什麼可惜的,若是此子不出數年,必成文章宗匠,你何必以今日長短論之。”

縣學教諭道:“是啊,是我短見了,不知此子是否是我長樂縣的考生,我聽說狀元公之子陳若愚本經也是治尚書,這一篇八成他寫的。”

盧教諭笑着道:“不好說,不過我必向提學大人,讓他進我府學。”

縣學教諭聽了怒道:“盧兄,你既與我搶人!”

盧教諭捏須笑道:“這又何不可?”

縣學教諭怒道:“不行,若是如此,我必不與你干休。”

衆人議論完了後,陶提學問道:“諸公看望後有何異議?”

衆人都是府學,縣學教諭,學識在一府裡都是頂尖,對望一眼心想,這陶提學取士,還是公允的,不說別的,僅這三篇文章確實過,往昔院試前三的程文。

當下衆人都是道:“我等都無異議。”

陶提學笑着道:“那就好,拆卷!”

當下幾名書吏上來,動手將五十五份卷子糊名紙拆去,再依次將名字抄錄到榜文上。這捲上名字的童生,馬上就要入學,進入府縣廟學裡,成爲生員,受他們教導。

這些教諭們,不由想提前想看清捲上的名字。

捲上一個個名字被抄錄至紅榜上的一刻,他們的人生也將由此改變。

府學盧教諭待看到治尚書那考生的名字後,不由訝異道:“竟然是他!”

次日,院試放榜。

盤桓於青樓一夜的考生們,紛紛被**叫起。

宿醉在酒館裡的考生,也被小二夥計搖醒,提醒今日要去看榜了。

千餘考生,以及考生家人,一併涌至府衙前。其實放榜對於不少考生而言,都是抱怨的,因爲放榜的實在太快了。

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單章兼請假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二十九章 送信第四十七章 面試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單章兼請假九百八十八章 上殿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第九章 被恐嚇了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九百零七章 聖旨
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單章兼請假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二十九章 送信第四十七章 面試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單章兼請假九百八十八章 上殿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第九章 被恐嚇了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九百零七章 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