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

林延潮走進武英殿時,見殿右的走廊上跪了好幾排的太監。

小皇帝在殿內斥幾位太監爲狗才時,孫隆幾人都是賠笑。

孫隆等人在文官面前不可一世,但在皇帝面前卻做低伏小。

以往日講時,有一次天氣很熱,太監給萬曆皇帝搖扇,而張居正卻熱得不行,一直冒汗。

事後萬曆對太監斥道,諸先生在旁,見爾搖扇,以爲朕無家法,事後對這太監重重杖責,幾乎打死。

宦官就是皇帝家僕,故而皇帝可實行家法懲罰,不必經過他人。所以天子掌握對宦官的生殺大權,心情不好,拉出去打死也沒什麼。張居正這等大臣,與皇帝卻能平起平坐。皇帝寧可與對方一起受熱,也不準太監給自己搖扇,天子對待普通大臣,也不能想殺就殺,甚至連將之罷官的權力也是受限。

林延潮見孫隆受斥,替他開脫道:“其實沒有講臣,孫公公也是容易找的,臣只是畫蛇添足而已。”

小皇帝道:“林卿家,你不必替這些狗才開脫。前幾日朕拿了幾卷永樂大典,方讀了一半,今日想要再讀,卻給他們弄丟了。這些家奴分明是監守自盜,將此皇家典籍偷了拿去典當,你說膽子大不大,是否有將朕放在眼底?”

小皇帝這麼說殿旁的太監都跪低了身子,一副惶恐的樣子。連孫隆也不敢說話。

林延潮沒有繼續替孫隆他們說話,而是站在一旁作默然狀。

這永樂大典自永樂年編撰後,只有一套正本,是藏於文淵閣中。

後嘉靖皇帝喜歡讀永樂大典,常攜在身邊,故而抄錄了一份副本,正本貯文淵閣,副本別貯皇史宬。故而永樂大典,天下僅有兩套書,所以抄本丟失後,小皇帝當然震怒。

幸虧林延潮及時找上,小皇帝了一通脾氣,讓命侍武英殿內的正字官立即將正本抄錄,再補入副本。

這時小皇帝方纔空閒下來,臉上有了喜色,然後給林延潮賜坐,讓他陪自己說話。

聊了一陣。

林延潮將話題扯過,向小皇帝道:“講臣有一事想向陛下請教,不知陛下可否答允?”

小皇帝笑嘻嘻地道:“林卿家竟也有不明之事,向朕請教,那朕是要好好聽了。”

林延潮從袖子中取出揭帖呈送,然後道:“陛下,內閣就禮部上‘文教’奏章之事,請臣去參加廷議。”

“廷議?”小皇帝有些疑問,將林延潮的揭貼取來看了恍然道:“原來是此事,朕本已令禮部部議,但禮部卻上奏,此事茲事體大,非一部能決,請朝廷裁以廷議。朕也就允了。只是禮部爲何請你廷議呢?”

林延潮道:“這也是臣不明白的,臣想臣是陛下的日講官,有備天子諮詢顧問之職。若是講臣前往赴廷議,那麼講臣在廷議上所言,百官們會不明講臣所講是出於己意,或是出自陛下之聖裁。”

“若是因臣的身份,干擾了百官的判斷,而使廷議上百官的意見,無法正確無誤的上呈陛下,那麼臣真是罪大惡極了。”

小皇帝點了點頭,撫掌道:“林卿家真是心思細密啊,幸好你想到這一點。”

林延潮繼續道:“故而講臣愚鈍,不知該不該去赴廷議,赴了就是有負陛下,不赴則是有負司命,故而講臣來此向請陛下示下,講臣該怎麼辦?”

林延潮三言兩句說完,小皇帝也是揣測,爲何會突然讓林延潮參與廷議呢?待想到這幾日,有人上請將林延潮調離日講官的奏章後頓時恍然。大臣中肯定有人,想用讓林延潮參與廷議,來離間自己與林延潮的關係。

別人挖好了坑,讓林延潮跳,但林延潮卻彷彿未卜先知般避過坑,趕緊來找自己請示。這樣謹慎,真不知有什麼人可以算計了他。

小皇帝將手中的永樂大典一丟:“林卿家,真是秋風未動蟬先覺啊!”

林延潮垂頭道:“陛下之意,臣……”

小皇帝呵呵地笑着道:“我們君臣不說見外的話,既是你向朕請教,那好朕教你一策……”

於是小皇帝與林延潮計議了一番。

次日。

巳時一刻。

午門闕左門前的空地上,參與廷議的廷臣來了有三十餘人。

廷議一般人數不定,多時百餘人,少時二十多人都有。

廷議的地點不定,大多數在闕左門,也有在闕右門,或是會極門東廡房以南的東閣。若是下雨天或者是極爲重要的廷議,會在東閣進行廷議。至於一般的廷議,都是在闕左門這樣露天場所舉行。

林延潮看參與廷議的廷臣,分作了兩撥,一撥是禮部,九卿的官員,一撥則是御史,科道。

換句話說,一邊是行政,一邊是監察。

林延潮一眼望去,基本沒什麼熟人,御史,科道這邊與自己絲毫不熟。

禮部那邊更是不用說,至於幾位九卿,林延潮倒是熟悉,但九卿這等大佬,身旁都聚滿了官員,豈是自己能湊得進去的。更不用說林延潮的同年了,他們要獲得參加廷議的資格,起碼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林延潮也不想一個站着扎眼,隨意混了一個圈子進去,聽他們聊天。

不過衆廷臣們都有各自的圈子,儘管林三元名聲赫赫,但自己一加入,他們就自動轉換話題。

逛了兩個圈子,林延潮不免有幾分格格不入。也是,自己身爲內朝官,想要融入外朝官圈子卻是不容易。而且這裡隨便一個都是三四品的顯宦,人家自持身份,等閒也不會搭理你一個六品官。

片刻後,禮部尚書潘晟,武英殿大學士張四維到場。

衆官員都是躬身行禮。

主持廷議的乃禮部尚書潘晟。

廷議規矩與部議差不多,所議之事與哪部有關,就由哪一部主持。所以就算張四維是次輔,也不可越俎代庖。

潘晟在面東的主位上坐下後,張四維入坐在潘晟側席。

至於其他官員只能站着。

但潘晟又吩咐道:“來人,給林中允看座。”

潘晟此話一出,衆廷臣們頓目瞪口呆。

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一千三十三章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九百七十章 羊報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第二十八章 民意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第六十八章 冬衣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封推感言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三十章 奇才
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一千三十三章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九百七十章 羊報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第二十八章 民意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第六十八章 冬衣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封推感言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三十章 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