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

順天府鄉試後鹿鳴宴。

氣氛熱烈。

孫承宗向鄉試考官朱賡,以及副主考,房官,提調官等一一敬酒。

朱賡見了孫承宗,讚不絕口地道:“以稚繩之才,名著兩榜乃遲早之事。”

朱賡對孫承宗是青眼有加。

下面衆考官也是頷首點頭,交頭接耳間對孫承宗也是不吝誇讚之詞。

面對衆人之讚譽,孫承宗榮辱不驚道:“恩師謬讚了。”

朱賡笑着繼續道:“你時文裡從朱子‘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蓋其德之一端也’引出之闡述,實是大妙,以你之才,將來芥拾青紫,今年春闈必能連登黃甲。”

孫承宗躬身再行一禮道:“學生謝恩師誇獎,必竭盡全力,不辜負老師期許。”

與宴的衆同年都是又是羨慕,又是嫉妒的看着孫承宗。

朱賡除日講官後,現爲翰林院掌院學士,不說現在的地位,就是將來也是入閣大熱人選。

朱賡對門生孫承宗竟如此賞識。

朱賡點了點頭,繼續道:“如此今年春闈,老夫就等你大魁的好消息。”

孫承宗向朱賡一拜,然後來至宴席之中。

衆同年們自是向孫承宗敬酒,期間也有人道:“聽聞這孫稚繩,不是昔日左中允之幕客嗎?”

“聽聞不是幕客,而是教書先生。”

“林中允削籍罷官,聽聞他的門生,不少都被革去功名,孫稚繩竟沒有當干係。”

“是啊,算他走運,改換門庭,來年春闈看來有望。”

衆人看去,但見孫承宗走動間來往應答,進退有距,皆覺其前途不可限量。

此刻,京師通州碼頭,碼頭上車水馬龍。

葉向高,翁正春,林材,陳應龍,龔子楠五名福建舉子,正是一臉風塵僕僕之色。

他們本是搭漕船北上,但因黃河決口,大水沖斷漕運。故而他們不得不捨舟換車,北上來京,一路上遇了不少艱難,所幸沒有耽擱太久。

到了通州地界,龔子楠,林材先跳下掛着‘孝廉’二字的馬車。

要知從南至北,路上並不太平。讀書人常在車上掛出‘孝廉’二字,告訴路上剪徑強人,他們是入京趕考的舉子而已。如此一般路上的強人見了,都不會與他們爲難。

林材手撫車轅道:“又到了通州,三年前咱們倉皇由此離京,三年後復來。”

林材言語間流露出不勝感慨之意。

葉向高,翁正春,林材都是第二度來京赴考。

至於龔子楠,陳應龍則是第一度來京,沒有葉,翁他們‘重考生’的心境,反而透着一股興奮。

他們五人都是文林社社員,故而結伴同行來京趕考。

龔子楠對葉,翁三人笑着道:“你們還是別感慨了,既是下京就要尋個下榻的地方,你們說住哪裡?”

翁正春笑着道:“住哪裡其實都一樣。”

龔子楠笑着道:“依我看,大家就一併住宗海家裡好了。”

葉向高,翁正春都笑着搖了搖頭。

龔子楠問道:“爲何你們如此客氣?宗海眼下雖是朝廷要員,天子近臣,但他終是我們同窗,同年。宗海此人最念舊情了,必是盛情相待。再說在他家下榻,還能請益學問有何不好。”

葉向高道:“正因宗海眼下是朝廷要員,我們纔不便相見。”

龔子楠疑道:“這是什麼道理?”

翁正春解釋道:“宗海身居要津,又是翰林,這一次南宮試,很可能蒙天子欽點爲房官。若是我們一進京就住在他的府上,恐怕惹人非議。”

龔子楠笑着道:“我還以爲什麼呢,我們本經都不是書經,宗海怎會擔任我們房官呢?你們多慮了。”

林材笑着道:“話是這麼說,我們與宗海雖問心無愧,但瓜田李下總是道不清的,即便我們不在乎,也不可給宗海找麻煩纔是。”

陳應龍在旁點頭道:“正是如此。”

幾位好友與林延潮都是少年讀書時相識,那時大家都是一文不名,故而大家既是同窗,又是貧賤之交。

數人這一次來京,想的不是如何借重林延潮今時今日之地位,而是念着不給林延潮添麻煩,可見數人間同窗之情的珍貴。

龔子楠不通事務,聽林材他們解釋後才明白,然後道:“既是如此,我們就去會館下榻吧,震之,你的氣色,怎麼這麼不好,不會是怯場之症又發了吧!”

一旁陳應龍聞言,有些尷尬道:“這早好了,自數年前院試,宗海一語點醒了我後,我就再也沒有犯怯場之症了。”

龔子楠笑着道:“是啊,你不提我都差點忘了,你正是那一次院試得中,方纔進學。我還記得當年你我,還有宗海,進卿四人,院試及第後,於船上返回書院見山長,當時宗海對着滔滔閩水,對我們說,要效仿劉琨,祖逖,看誰能在會試中先着一鞭。”

葉向高道:“是五人,當時還有周平治。”

龔子楠笑着道:“是了,周兄似早早泯然於衆,最後來至京師唯有我們幾人了。”

林材笑着道:“你們還有這等之事,不過那又如何,你們最後還不是讓宗海先着一鞭了。”

五人聞言都是大笑。

龔子楠嘆道:“宗海,乃真文魁,我是不如。我們幾人之中,當年唯有進卿能在書院時與宗海一爭長短。”

衆人聞言都看向葉向高,葉向高笑了笑,沒有說話。他這一次來京參加會試,對於金榜提名而言,他是志在必得。

龔子楠又道:“當然還有克生兄,謹任兄也是大才,不過你當時並非在船上。”

翁正春,林材都是一笑。翁正春擺了擺手道:“別擡舉我了,當年鄉試時名列孫山,已是僥倖,這一科春闈若是不中,我就去吏部侯缺。”

林材則是對龔子楠,陳應龍道:“我們三人再如何,都已是落榜過了,但你們卻是第一次來赴考,銳氣正盛,倒是能一朝驚人。”

數人說說聊聊都是馬上的會試之事。

這時數名讀書人從他們身旁經過。

“聽聞林三元這一次出了詔獄後,要被天子削籍革職。”

“是啊,我也是才聽說,這其中何其不公,不說林三元乃當今文宗,朝之重臣,朝廷也沒有如此待諫臣的道理。”

數人在一旁聽聞林延潮罷官的消息後,都是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零六章 國本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第三十九章 買書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單章兼請假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第七章 洪塘社學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六百零九章 報復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
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零六章 國本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第三十九章 買書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單章兼請假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第七章 洪塘社學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六百零九章 報復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