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

奉天殿上,天子與你說悄悄話,那是一種什麼體驗?

林延潮的體驗就是,感受到了四周的目光,頓時猶如針扎過來一般,弄得你渾身不自在。

天子與臣子當殿私語,大庭廣衆上,這……這還有什麼話不可對人言呢?由此可見天子對林延潮的親近啊!

衆大臣們看在眼底,不由心想,天子與林延潮都是這麼年輕,猶如民間少年相玩伴,將來有很長的日子,可君臣相持。況且若天子又是這麼一直信任林延潮,那麼將來大拜,甚至入閣官居一品也是遲早的事。

不過也有官員卻有幾分嫉妒,心底想,天子對林延潮的欣賞,不過賞識他的才華和能力罷了,這是愛才之心。林延潮還不是日講官,沒有經過侍駕的經歷,算不上與皇帝有什麼私交,更談不上真正的天子近臣,所以眼下別看林延潮風頭正勁,也不過是一時,以後也可能因一件小事惡了天子,從此聖眷不在。

無論衆人怎麼想,沉浸在衆人嫉妒羨慕的目光中,身處殿上的林延潮,此刻感覺有些不真切。

升官的喜悅,已是足以令他驚喜交加了。

正六品官是什麼級別?

在地方,正六品,可以擔任一府通判。通判就是一府的佐貳官,幫助知府協理糧運、家田、水利,刑名具體事務。當年在福州府時,要找林延潮麻煩的,就是本府通判,最後林延潮求助於巡按御史商爲正,這才擺平此事。

不過林延潮是正六品京官,要外放地方,卻是最少正五品起。

正五品能當多大外官?

可以擔任按察使僉事,府同知。

同知,乃同知府事,知府不在時,可權知府事,平日是知府的佐貳官。同知與通判相較,雖一併是佐貳官,但通判在於分政,同知在於贊政,而且同知權勢更大。

至於按察使僉事,分司諸道則是與藩司並列的臬,按察使副使,僉事,分管提學,驛傳、清軍、分巡、兵備。副使是正四品,僉事爲正五品,所司職事相當,只是官銜高低而已。

若是把正六品放至京官而言,中允則與太常寺丞,尚寶司丞,太僕寺丞相當,也就是相當於卿寺衙門的首領官了。

所以正六品與從六品,在外官差距不大,但在京官裡卻是一個分水嶺。這是京城卿寺衙門首領官的門檻。

六部衙門的首領官,是正五品郎中。而正六品就是卿寺衙門的首領官,若從六品只能是下面辦理雜事的官員,沒有管轄一司一局的權限。

當然在正六品官中,最尊貴還屬翰林院侍讀侍講,第二尊貴的就是詹事府中允。侍讀侍講是到天子那聽差,詹事府中允則是在太子那聽差。

爲何吏部尚書王國光不一口氣,將林延潮提爲侍讀侍講?

因爲翰林院侍讀侍講官,屬於翰林院侍講廳的,雖也是正六品,但有出入御前,並且擔任經筵講官的資格,一般不可輕授,朝廷定額在四人,侍讀侍講各兩人。

現在這幾位名額尚滿,沒有空位,林延潮沒辦法一步到位。

身爲翰林,不能有如京官與外官間有內外輪轉的制度。翰林院官員在沒有成爲學士前,只能在翰林院與詹事府兩個衙門間來回跳。

林延潮升爲詹事府中允後,將來可以補缺,侍讀侍講有人退下升遷,自己可補入轉正,走詹事府左中允(正六品)-翰林院侍讀侍講(正六品)-侍讀侍講學士(從五品)這條路線。

此外就是詹事府左中允(正六品)-詹事府左諭德(從五品)這條路線,兩條路線各有利弊,但先成爲左中允,都是必經之路。

林延潮升官爲詹事府中允,金光大道已是鋪好,不談將來升遷,現在已是與卿寺衙門首領官同級了,加上天子又誥封林淺淺爲安人,令自己是喜上加喜。

安人也是命婦,從夫品級,林延潮是正六品,林淺淺也是六品安人。從此品冠加身,天子聖旨下給林淺淺不知她要如何高興。

這等封賞升官又是在這麼多官員,以及番邦使者面前,簡直是給足了自己面子。別人升官都是吏部一封公文,任命下來後,第二****會後到午門外天子叩頭謝恩。

而林延潮這一番陣仗搞得實在大,小皇帝當着自己多人面升自己的官,幾乎相當於拍着自己的肩膀,對百官說,諸位愛卿,這林延潮是朕在罩着的。

小皇帝如此厚遇,林延潮於是感激地道:“微臣替內人謝天子隆恩,陛下聖明。”

見林延潮大聲贊天子聖明!

至於殿上百官亦是齊聲道:“陛下聖明!”

林延潮和百官都這麼說了,番邦使臣自也是不能落後,頓時滿殿上一片歌功頌德的聲音。

一名官員即興賦詩,當堂作了一首詩詩云,五嶽同仰兮參北斗,四海揚波兮拜大明。

這首詩將直接將宴會氣氛推向最高潮,番邦使臣,百官都是舉杯向大明天子助詞。

總而言之,奉天殿上是充滿了歡樂而祥和的馬屁氛圍。

這一場郊祀慶成宴,就如此落下帷幕。

宴散而出時,林延潮與李三才二人離了奉天殿,走下臺階。

來時林延潮尚後李三才一步,去時李三才則是不敢並肩。

李三才雖是正五品,比自己高兩級,但林延潮是翰林,翰林品秩低,而身份尊,庶吉士都敢不給三品侍郎行禮。而林延潮現在是中允,在朝會時的班次,正六品宮坊官可是在光祿寺少卿之上。

光祿寺少卿幾品?正五品。

李三才身爲戶部雲南司郎中,也是正五品。入殿時自己居後,出殿後自己居前,不過吃了一頓飯,尊卑顛倒了。

林延潮與衆官員辭別,然後揣着點心坐着馬車回家。

到了家裡,看着門口兩盞燈籠高高掛着,平日不覺,今日倒有幾分喜慶的意味。

想到這裡,林延潮推門而去高聲道:“我回來了!”

話音剛落,就聽得遠遠門扉開啓的聲音,然後就是一陣小腳碎步奔跑的聲音。

聽着那熟悉的鞋底擦地聲,林延潮駐足門邊,脣邊不由勾起一絲笑意。

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大結局上篇第四十七章 面試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五百零三章 鼎邊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一千三十三章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六百九十八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不是後記的後記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八百八十六章 局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
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大結局上篇第四十七章 面試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五百零三章 鼎邊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一千三十三章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六百九十八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不是後記的後記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八百八十六章 局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