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

天已是暗了。

陳濟川來請林延潮用晚飯,卻被林延潮攆走。

房外風雪雖是停了,但是地上,屋檐上都積了厚厚一層雪。

書房內點起了燭火,透着窗戶紙,燈光將林延潮伏案的身影,映入雪中。

囊中裝以螢火蟲照明,雪天裡映雪讀書,說得是古人家貧,卻痛下苦功讀書的刻苦。

林延潮十幾年如一日,用功不綴,寒暑不歇,螢窗苦讀,以‘囊螢映雪’來讀書磨志。人人都慕林延潮‘過目不忘’之能,卻不知他有今日的成就,實是拜苦學所至。

案上的自陳表已是寫了一半。

自陳表,就是先自述,後言志。

林延潮將讀書經歷,爲官仕途一一道來,言語平實而真摯,這也是林延潮一貫樸而不華的文風。

這述而不作的言語,將情緒一點一點的積蓄,令聞者不知不覺之中已是動容。

待言志之時,將半篇文章的情緒,如決堤般宣泄而出,令人深深觸動。

經筵之言,實臣之志,言可食,同季布毀諾,志可奪,不如於匹夫……

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林延潮借這季布之事說了,自己說出去的話就不會收回。

匹夫不可奪志也,出自論語。

咱們貧寒人家,讀書出身,唯有這點堅持,臨大節而不可奪,你要我認錯,不行!

最後林延潮寫到。

臣聞言必可行也然後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後行之。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此臣之言,臣之行也,願跡此生平,無愧此語……

燈火下,林延潮懸腕運筆,字字透紙,句句錦繡。文章一氣呵成,疏面整潔,不洗一字。

次日午朝之後,林延潮攜奏章出右長安門來到通政司。

通政司,又稱銀臺,臨着太常寺,主司奏章往來,通達下情。

林延潮來到通政司衙門前,與一衆官員排隊,交遞奏章。

這些官員們見林延潮來通政司,紛紛議論,心道,林三元最後還是慫了,這關口不得不上表向御史認錯。

是啊,聖眷在身又如何?還不是屈從於言官的筆下。

吃一塹,長一智,在廟堂上豈可言語不慎,心聲就是放在心底的,不足與外人道之。

官員們議論紛紛,待輪到林延潮時,他一聲不吭交給門前的通政司屬吏。

這通政司屬吏待聽聞是大名鼎鼎的林三元后吃了一驚,看着奏章樣子,一看就是奏本,而不是題本,知是官員私人奏章,想到這幾日朝堂上交相彈劾林延潮的奏本,不由心底一笑,心道林三元最後還是服軟了。

“銀臺重地,不可擅入,林中允到此留步,我登入出入薄後,立即呈給令典。”屬吏向林延潮回覆。

林延潮點點頭道:“有勞了。”說完揚長而去。

通政司屬吏看着林延潮離去心道,林三元奏章不走會極門,而走銀臺,看來是要廣而告之,正好我也可一睹,林三元的文采。

作爲京官遞奏章有兩個選擇,一是通過通政司,一個是通過會極門文書房。不比外官遞送的奏章。只能通過驛站轉呈通政司。

京官若有密事要上奏,都是直接通過會極門文書房,而不走通政司。

因爲經過通政司遞送的奏章,要當衆拆封,分類,還要抄寫副本備照。也有出現通政司衙門,直接將你奏章扣下,不讓你上呈天子的情況。但林延潮這自陳表,就是寫給所有人看的,無所謂泄密不泄密。

衆目睽睽之下,林延潮親自往通政司投遞奏章的事,也是有人飛快報之馬御史,洪鳴起等人。

馬御史聞之後,不以爲意,用筆點了點,對左右御史道,老夫所爲不過激濁揚清,對林中允倒不是有什麼偏見。

與馬御史的正直不同,洪鳴起得知的一刻,不由嗤笑,與衆官員道,老夫的奏章,使亂臣賊子懼矣,林三元又如何,還不得自食其言,與老夫認錯。

不僅其他人,連通政司官員,也是把林延潮的奏章,當作請罪辭官奏章來看的。

畢竟沒有幾個官員這麼大膽,敢在言官彈劾下自辯的。自辯的後果,就是遭來更多的彈劾。通政司屬吏將林延潮奏章拿到公廳,當衆啓示,自有官員節寫副本。

第一位看得官員通讀,不由仰天長嘆,所謂華國文章,也不過如此了。

通政司其他官員,吏員聽了這等讚美之詞後,不由詫異,林三元文宗之名,天下皆知,大家心想林三元又寫出什麼好文章了?

於是衆人都放下手頭之事來看。

讀過奏本之人,無不拍案叫絕,引得越來越多官員來看。

幾名官員們一併伏案而讀,記性好的,當場詠句背誦,記性不好,當堂抄錄在紙張上,抄錄好,又借他人抄錄,如此一傳十,十傳百。

奏章遞文書房後,司禮監後也是如此。

從通政司到文書房,到司禮監,林延潮的奏章轉了一手,又一手,衆人輾轉之間,愛不釋手。

無論是官員,還是太監都是爭相讀之,人人傳抄。

最後通政使倪光萬一句概之。

昔日有人言,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今日又加一句,讀林三元《自陳表》而不唏噓者,其人必無志。

衆官員聽了後,一致覺得倪光萬這句話,可以爲定論。

唏噓比墮淚雖遜之一籌,但這一句也是承認林延潮的自陳表,可以與出師表,陳情表,祭十二郎文這等千古名篇,可以一較長短了。

當然林延潮的奏章,上呈給天子之前,已是由不知多少人看過。

值乾清宮太監張誠將奏章呈給小皇帝道:“陛下,司禮監將今日奏章送來了。”

小皇帝看着如小山般的奏章,不由扶額道:“先放在一邊擱着。”

張誠道:“陛下,其中有林三元上的奏本。”

小皇帝訝道:“什麼?”

小皇帝實已是將言官彈劾林延潮的奏章一律留中。

但小皇帝也自知,自己不能再留中,否則言官要將炮口對準他了。

眼下林延潮肯上表認錯,小皇帝心道,既是如此,就處以罰俸,如此處罰不會太重。

那知小皇帝翻開林延潮的奏本……

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四十六章 書院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七十章 正推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第二十九章 送信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六百章 自陳表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
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四十六章 書院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七十章 正推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第二十九章 送信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六百章 自陳表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